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双向脉冲作选择性神经刺激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沈强 邰常峰 蒋大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43,共9页
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是避免神经纤维电化学损伤、使肌肉平稳收缩、降低疲劳的有效电刺激模式。本文提出了单电极、双电极和三电极三种双向刺激模式,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刺激,并且利用蟾蜍的离体坐骨神经干在动物实验... 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是避免神经纤维电化学损伤、使肌肉平稳收缩、降低疲劳的有效电刺激模式。本文提出了单电极、双电极和三电极三种双向刺激模式,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刺激,并且利用蟾蜍的离体坐骨神经干在动物实验上验证了这几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选择性刺激 神经纤维 坐骨神经干
下载PDF
用高频双向脉冲电刺激实现有髓神经传导阻断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旭 邰常峰 马斌荣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280-284,共5页
探讨由高频双向脉冲电刺激实现神经传导阻断的可能性。采用McNeal的神经电缆模型,利用单电极高频双向脉冲刺激对基于Frankenhaeuser-Huxley(FH)方程的有髓神经纤维,仿真研究传导阻断的阈值及机制。结果显示,当刺激脉冲频率高于10kH... 探讨由高频双向脉冲电刺激实现神经传导阻断的可能性。采用McNeal的神经电缆模型,利用单电极高频双向脉冲刺激对基于Frankenhaeuser-Huxley(FH)方程的有髓神经纤维,仿真研究传导阻断的阈值及机制。结果显示,当刺激脉冲频率高于10kHz时,不同直径(5~20μm)的神经纤维可以完全被阻断。在神经纤维的传导阻断中,刺激电流的频率越高,所需的刺激强度越高。粗纤维具有低的传导阻断阈值。对于由高频双向脉冲引起的神经纤维传导阻断,其阻断的机制主要取决于钾离子通道的开放。研究结果为相关动物实验及功能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传导阻断 模型 仿真 双向脉冲
下载PDF
利用双向方波脉冲刺激实现神经纤维选择性兴奋的双电极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强 刘雪良 +1 位作者 蒋大宗 邰常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3-540,共8页
双向选择性刺激是避免神经纤维电化学损伤、使肌肉平稳收缩、降低疲劳的有效电刺激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电极双向脉冲刺激实现选择性兴奋的新方法。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刺激 ,利用蟾蜍的离体坐骨神经干在动物实... 双向选择性刺激是避免神经纤维电化学损伤、使肌肉平稳收缩、降低疲劳的有效电刺激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电极双向脉冲刺激实现选择性兴奋的新方法。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刺激 ,利用蟾蜍的离体坐骨神经干在动物实验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并且用“激励函数”的概念从理论上成功地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选择性刺激 激励函数 神经纤维
下载PDF
利用单电极不对称双向脉冲电刺激实现有髓神经传导阻断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于磊 陈安宇 +1 位作者 任朝晖 张旭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McNeal的神经电缆模型,以有限长度的有髓神经纤维F-H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单电极不对称双向脉冲刺激实现有髓神经传导阻断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刺激脉冲的频率高于9kHz时,不对称双向脉冲可实现不同直径(2~20μm)神经纤维的... 基于McNeal的神经电缆模型,以有限长度的有髓神经纤维F-H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单电极不对称双向脉冲刺激实现有髓神经传导阻断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刺激脉冲的频率高于9kHz时,不对称双向脉冲可实现不同直径(2~20μm)神经纤维的完全阻断,并且阻断电流的强度随刺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粗纤维具有更低的阻断阈值。刺激电极-神经纤维距离增大时,神经纤维实现完全阻断所需电流强度随之增大。仿真温度从20℃升高到37℃时,神经纤维的阻断阈值降低。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的动物实验和功能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传导阻断 仿真 不对称 双向脉冲
下载PDF
双向脉冲无氰镀银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成旦红 苏永堂 +2 位作者 李科军 曹铁华 张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4,共4页
对无氰镀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得出最佳双向脉冲参数如下:正向脉宽为1ms,占空比为10%,电流密度为0.8A/dm2,工作时间为100ms;反向脉宽为1ms,占空比为5%,电流密度为0.2A/dm2,工作时间为20ms,同时施加一与电场方向正交的磁场。在最佳工艺... 对无氰镀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得出最佳双向脉冲参数如下:正向脉宽为1ms,占空比为10%,电流密度为0.8A/dm2,工作时间为100ms;反向脉宽为1ms,占空比为5%,电流密度为0.2A/dm2,工作时间为20ms,同时施加一与电场方向正交的磁场。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得到的银镀层镜面光亮,与单向脉冲镀银和直流镀银相比,抗变色性和耐蚀性均显著提高,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银 双向脉冲 抗变色性
下载PDF
双向脉冲电铸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庞梅 李洪友 +2 位作者 李哲煜 江开勇 黄超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阐述了脉冲电铸的机理。应用双电层及双扩散层原理,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脉冲电铸相比于直流电铸,双向脉冲相比于单向脉冲、正负脉冲的优点;通过实验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影响电铸过程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向脉冲电铸能够显著地改善铸层... 阐述了脉冲电铸的机理。应用双电层及双扩散层原理,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脉冲电铸相比于直流电铸,双向脉冲相比于单向脉冲、正负脉冲的优点;通过实验分析了各主要工艺参数影响电铸过程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双向脉冲电铸能够显著地改善铸层质量,提高电铸零件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铸 双向脉冲
下载PDF
哺乳动物神经纤维的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强 邰常峰 蒋大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方法,对神经纤维的各种物理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建立了哺乳动物有髓神经纤维的仿真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以前工作中提出的3种双向脉冲的选择性刺激方法(单电极、双电极和三电极方法)进行了研究,... 为了研究神经纤维的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方法,对神经纤维的各种物理模型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建立了哺乳动物有髓神经纤维的仿真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以前工作中提出的3种双向脉冲的选择性刺激方法(单电极、双电极和三电极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也可以实现复合神经干中细神经纤维的选择性兴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刺激 双向脉冲 哺乳动物 电生理 神经纤维
下载PDF
双向脉冲快速电沉积非晶态Ni-P/Al_2O_3复合镀层 被引量:4
8
作者 彭秋艳 费敬银 +2 位作者 陈居田 赵非凡 冯旭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90,共10页
采用双向脉冲电沉积法制备出高P非晶态Ni-P/Al_2O_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方法考察镀层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表征镀层的相结构,并通过分析金属镀层和复合镀层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评价不同种... 采用双向脉冲电沉积法制备出高P非晶态Ni-P/Al_2O_3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方法考察镀层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表征镀层的相结构,并通过分析金属镀层和复合镀层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评价不同种类镀层的耐腐蚀能力。结果表明:与直流电沉积法相比,双向脉冲电沉积法可将镀层中的P含量提高至12.06%(质量分数),有利于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的形成。采用双向脉冲法制备的Ni-P/Al_2O_3复合镀层比直流电沉积法制备的Ni-P/Al_2O_3复合镀层更平整、结晶更致密。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的非晶态Ni-P合金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而且复合微粒Al_2O_3的加入,对进一步提高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电沉积 复合镀层 非晶态结构
下载PDF
双向脉冲镀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升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开发研究了双向脉冲镀银技术,通过大量试验,详细研究和分析了相关因素对镀银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优化和确定了双向脉冲镀银工艺配方、工艺参数。对脉冲镀银层性能进行检测,并与直流镀银的性能进行对比,双向脉冲镀银技术有效解决了普通... 开发研究了双向脉冲镀银技术,通过大量试验,详细研究和分析了相关因素对镀银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优化和确定了双向脉冲镀银工艺配方、工艺参数。对脉冲镀银层性能进行检测,并与直流镀银的性能进行对比,双向脉冲镀银技术有效解决了普通镀银层硬度低、耐磨性差、承受动态负荷和冲击能力低等不足的难题,提高了镀银层综合性能和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脉冲镀银 硬度 耐磨性 工作可靠性
下载PDF
利用光纤传递高精度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红舞 张宇新 马涛 《电力系统通信》 2011年第10期30-33,共4页
介绍了光纤网络中一种基于双向脉冲算法的时间传递技术,设计了原型设备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同时对于光纤传递高精度时间的优势和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描述。系统设计原理:在一个测量周期内,主端将测量的高精度时间秒脉冲信号装... 介绍了光纤网络中一种基于双向脉冲算法的时间传递技术,设计了原型设备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同时对于光纤传递高精度时间的优势和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描述。系统设计原理:在一个测量周期内,主端将测量的高精度时间秒脉冲信号装入STM-N光接口芯片的F1开销字节中,由接口芯片向从端发送数据,并接收从端发送的时间秒脉冲数据;同时从端执行与主端同样的操作,完成1个周期内的时间脉冲数据交互。利用交互的时间组数据在从端完成偏差计算、时延补偿等任务。为保证收发路径时延对称,可采用波分复用器实现单纤双向传递。经现场测试,时间传递精度达到10 ns级,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波分复用 双向脉冲 STM—N
下载PDF
双向脉冲Ni/Al_2O_3复合镀层的组织与硬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大勇 杨景茹 +1 位作者 张国旭 李慧 《物理测试》 CAS 2006年第6期14-15,共2页
利用双向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Ni/Al2O3复合镀层,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及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复合镀层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采用双向脉冲电沉积技术可获得结晶细密且表面光滑平整的Ni/Al2O3复合镀层。在本... 利用双向脉冲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Ni/Al2O3复合镀层,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及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复合镀层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采用双向脉冲电沉积技术可获得结晶细密且表面光滑平整的Ni/Al2O3复合镀层。在本试验范围内,镀层的硬度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Ni/Al2O3复合镀层 组织 硬度
下载PDF
双向脉冲电源在镀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敏智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3,共3页
齿轮齿型面形状复杂,直流电镀银时各处电力线分布不均,造成镀层厚度不均匀,影响齿轮啮合。采用双向脉冲电源镀银,从镀层外观、厚度均匀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镀层在外观和厚度均匀性上有较大的改善,镀层结合... 齿轮齿型面形状复杂,直流电镀银时各处电力线分布不均,造成镀层厚度不均匀,影响齿轮啮合。采用双向脉冲电源镀银,从镀层外观、厚度均匀性等方面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镀层在外观和厚度均匀性上有较大的改善,镀层结合力、纯度及氢脆性均符合AMS 2412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 电源 双向脉冲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脉冲周期对黄金电沉积层的影响(英文)
13
作者 郑利珊 袁心强 雷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7-1802,共6页
在无氰黄金电沉积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双向脉冲电源,经过20 h的电沉积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厚度达150μm的黄金样品。通过以脉冲周期为单一变量实验,研究了脉冲周期对黄金电沉积层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维氏硬度计探讨了黄... 在无氰黄金电沉积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双向脉冲电源,经过20 h的电沉积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厚度达150μm的黄金样品。通过以脉冲周期为单一变量实验,研究了脉冲周期对黄金电沉积层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维氏硬度计探讨了黄金电沉积层的微观形貌、平均晶粒尺寸以及维氏硬度。结果显示,当脉冲周期为45~75 ms时,电沉积层的维氏硬度HV0.1较高,最高可以达到1170 MPa,且电沉积层具有较强的(111)晶面的择优取向。较强的(111)晶面择优取向伴随着电沉积层更加平整的微观形貌以及更高的维氏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脉冲周期 黄金 维氏硬度 无氰电沉积
原文传递
新技术与成果
14
《中国金属通报》 1996年第35期16-17,共2页
铝型材双向脉冲着色电源一、项目简介铝型材双向脉冲着色电源为两体式结构:主电控框和计算机控制箱,其技术性能与引进日本三社电机制作所的同类产品完全相同,控制系统设有模拟和计算机两种程序控制系统,可同时存贮十种波形参数。
关键词 双向脉冲 程序控制系统 技术性能 波形参数 控制箱 性能稳定 着色电源 铝型材 计算机 新技术
下载PDF
双向脉冲信号幅值测量方法
15
作者 李兰英 李霄燕 《电脑学习》 1997年第3期23-25,共3页
给出测量双向脉冲信号幅值的实现原理、电路以及利用8098单片机的T2进行测量的软硬件实用方法。
关键词 8098单片机 双向脉冲 幅值测量
下载PDF
深小孔电解加工中工具电极端面氧化行为研究
16
作者 李兆龙 孙术发 +2 位作者 吕鹏翔 韦东波 狄士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管状电极深小孔电解加工中电极端面的氧化膜层是引起电极短路的主要原因。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工具电极端面在单向正脉冲和正负脉冲加工后的形貌和成分,在此基础上对氧化膜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单向正脉冲加工时... 管状电极深小孔电解加工中电极端面的氧化膜层是引起电极短路的主要原因。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工具电极端面在单向正脉冲和正负脉冲加工后的形貌和成分,在此基础上对氧化膜层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单向正脉冲加工时管状电极端面形成连续疏松的氧化膜层,其成分主要是C和Si的氧化物;工具电极的吸附作用是形成氧化膜层的主要原因;采用适当比例的正负脉冲加工可有效抑制氧化膜层的形成,对已形成氧化膜层具有去除作用,显著提高深小孔电解加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电解加工 电极损耗 双向脉冲 稳定性
下载PDF
双向脉冲可实现的神经纤维选择性兴奋
17
作者 朱晓瑾 王辉 +4 位作者 张旭 任朝晖 刘庆凯 李春婵 阎立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5936-5941,共6页
背景:研究证明利用电刺激外周神经纤维可恢复一些因失去中枢神经控制的肌肉的功能。目的:验证双电极 1 mm 较近距离下双向方波脉冲实现神经选择性兴奋的正确性,并基于此实现神经的选择性兴奋。方法:成年 Wistar 大鼠 8 只,麻醉后暴露大... 背景:研究证明利用电刺激外周神经纤维可恢复一些因失去中枢神经控制的肌肉的功能。目的:验证双电极 1 mm 较近距离下双向方波脉冲实现神经选择性兴奋的正确性,并基于此实现神经的选择性兴奋。方法:成年 Wistar 大鼠 8 只,麻醉后暴露大鼠坐骨神经,将电极小心放于坐骨神经干,建立神经选择性刺激模型。实验用电极为自制 Cuff 双极性电极,刺激器采用的是 Grass S88 刺激器和 AWG2005 任意波形信号发生器。采取双电极双向刺激方式,两个电极之间距离为 1 mm,刺激波形选用脉宽为 0.2 ms 的对称双向脉冲,其输出脉冲的幅度、脉宽和延时均可调。调节刺激强度,研究双电极双向刺激下神经兴奋性的规律,以此实现神经的选择性兴奋,并利用"碰撞法"原理验证利用双电极双向刺激方法实现神经选择性兴奋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实验过程中神经动作电位的变化将经 P511 放大器放大后接入示波器显示,双电极刺激波形为脉宽为 0.2 ms 的对称双向脉冲。随着刺激幅度的增大,实现神经的选择性兴奋。说明用距离很近(1 mm)的双电极双向对称脉冲的方法实现了神经的选择性兴奋,并利用"碰撞法"原理证实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神经组织构建 选择性兴奋 神经 双向脉冲 双电极刺激 动作电位 动物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新型双向脉冲变频控制的直线电机的设计
18
作者 沈萍 《电工技术》 2009年第3期77-78,共2页
为实现直线电机往复运动,设计一种采用专用双向脉冲变频电源控制的直线电机。该技术通过改变电机次级结构,可以设计开发出多种产品,是一项很有开发前途的实用技术。
关键词 双向脉冲 变频控制 直线电机
下载PDF
基于在体动物实验的高频交流电刺激的神经选择性兴奋研究
19
作者 朱晓瑾 张旭 +4 位作者 王辉 任朝晖 刘庆凯 阎立丽 李春婵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高频双向对称方波对神经的选择性兴奋影响,对实现特定直径范围神经的兴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功能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信息。方法以在体动物的坐骨神经为研究对象,建立神经选择性刺激模型。首先使用高频双向对称方波... 目的研究高频双向对称方波对神经的选择性兴奋影响,对实现特定直径范围神经的兴奋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功能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信息。方法以在体动物的坐骨神经为研究对象,建立神经选择性刺激模型。首先使用高频双向对称方波进行实验,通过改变高频双向对称方波后测试脉冲出现的延迟时间或者高频双向对称方波的频率,得出经高频刺激后兴奋神经所需的阈值,从而实现神经的选择性兴奋。然后将对称方波刺激波形变为非对称方波2:1、非对称方波3:1后进行重复实验。结果用高频双向方波实现了神经的选择性兴奋,并对比了在对称方波、非对称方波2:1、非对称方波3:1三种不同刺激波形下对神经的选择性兴奋的效果,得出了最佳的刺激模式。结论三种刺激波形的刺激模式下,选用电荷平衡的非对称方波3:1实现的神经选择性兴奋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选择性刺激 双向脉冲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边缘学科分支最新动向
20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1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小波变换 西安交通大学 电子学报 细胞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双向脉冲 生物医学工程学 图像分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