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孕育机制与破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友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37-643,共7页
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 :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 ,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 在理论上得出地震孕育发生的普遍物理机制是 :地震前孕震区在垂直向会逐步形成、发展弹性的“拉疏隆起—压缩凹陷”的不稳结构 ,在水平向也多会形成对称相间分布的两个弹性压缩区及两个弹性拉疏区。应变的“压缩区与拉疏区同时产生、对应存在、共为一体”的这种双向应变结构是地壳构造运动中形成孕震体与非孕震体的根本区别 ,也是能用以首先找到孕震地区的主要依据 ;地震的破裂机制是 :孕震体形成的双向应变结构 ,构成了应力集中后的失稳与剪切破裂的必要条件 ,当初始破裂后 ,就会引起压缩区与拉疏区发生逆转性的弹性膨胀与收缩的相互配合而不断提供位错空间 ,从而能使应力与破裂快速地传递与扩张。这一地震孕育与破裂机制的认识 ,几乎能解释绝大多数的地震前兆现象及震时震后的冒砂、冒水与断层的破裂、错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孕育机制 破裂机制 拉疏隆起 双向应变结构
下载PDF
地震应力产生传递与集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友华 胡奉湘 +2 位作者 饶云阶 童迎世 燕为民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11期8-14,共7页
讨论得出地震应力是随着“双向应变结构”的形成而产生的;地震应力主要有压缩应力、拉疏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复杂性;地震应力的传递与集中,在本质上就是应变的迁移与应变的转换;地震应力与区域构造应力有生成关系上的联系,也有作用对象与... 讨论得出地震应力是随着“双向应变结构”的形成而产生的;地震应力主要有压缩应力、拉疏应力及剪切应力的复杂性;地震应力的传递与集中,在本质上就是应变的迁移与应变的转换;地震应力与区域构造应力有生成关系上的联系,也有作用对象与作用目的不同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应变结构 地震应力 产生 传递 集中机制
下载PDF
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双向应变结构相伴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友华 胡奉湘 +2 位作者 饶云阶 童迎世 燕为民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2期28-34,共7页
介绍了地震孕育发生与双向应变结构相伴的形成机制及地震发生时位错空间的来源机制 ,并初步得到了地震实践较为普遍的证实。
关键词 地震孕育 双向应变结构 位错空间 来源 机制
下载PDF
地震供能、储能与放能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周友华 胡奉湘 +2 位作者 饶云阶 童迎世 燕为民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6期25-33,共9页
“双向应变结构”是孕育和发生地震可能的供能、储能与放能的一种机制。它既能缓慢地储存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孕育地震,又能突然快速地释放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发生地震。由于地震发生时孕震体是(原应变的)应变逆转的自破裂过程,因此... “双向应变结构”是孕育和发生地震可能的供能、储能与放能的一种机制。它既能缓慢地储存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孕育地震,又能突然快速地释放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而发生地震。由于地震发生时孕震体是(原应变的)应变逆转的自破裂过程,因此当初始破裂发生后,在破裂的前沿区,地震剪切应力在原有应力集中的基础上,还会再次产生一个突然快速增强(使破裂加速)到快速减弱(使破裂减速到停止)的过程,即产生“应变逆转破裂效应”。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地震破裂前沿区的剪切应力,而且还会大大减小破裂中的阻力,可能使地震发生中的断层强度佯谬得到解释。“双向应变结构”破裂发生地震的具体物理机制,印证了震源体断层运动的复杂性:既产生了剪切错动的破裂运动,又产生了单向的拉张与单向的压缩运动,同时还产生了整体的膨胀与整体的压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应变结构 地震能量 应变逆转破裂效应 震源体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