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亮山区两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毛倩 孙飞飞 +2 位作者 杨昌洪 施倩雯 白慧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6期48-55,共8页
该文利用黔东南榕江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加密自动站观测等资料,对黔东南2020年5月31日及6月8日2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月亮山区暖区暴雨的雷达回波主要以积状云回波为主,地形对回波具有明... 该文利用黔东南榕江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加密自动站观测等资料,对黔东南2020年5月31日及6月8日2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月亮山区暖区暴雨的雷达回波主要以积状云回波为主,地形对回波具有明显强迫抬升作用;②回波演变主要分为3个阶段,对流回波的“合并增强”,单体后向传播形成长时间的“列车效应”,造成了月亮山区的暴雨过程;③径向速度场往往配合逆风区及γ中尺度的气旋式辐合;回波顶高、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伴随跃增现象;④暖区暴雨由低质心+高质心回波共同影响造成,发展旺盛的单体生消较快,对流性特征显著;⑤随着质心高度、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及最大回波强度的升高,雨强也会随之增强,但是三者与雨强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关系;⑥暴雨以上降水以大雨滴为主,降水强度强,雨滴浓度大;⑦雷达估测的1 h累积降水量、3 h累积降水量及风暴总降水量产品的演变与对应的自动站观测到的实际雨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与实况均存在一定的偏差,且随着雨强的增大,误差随之增大;3 h累积降水量及风暴总降水量2个产品能较好地反映出强降水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山区 暖区暴雨 偏振雷达回波特征 短时强降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