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与手工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在田 张绪华 +4 位作者 卫志华 施傅森 杨冬辉 杨建 丁家巍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天玑"机器人辅助和手工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手工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和B组("天玑"机... 目的探讨"天玑"机器人辅助和手工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手工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和B组("天玑"机器人辅助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Cobb角、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X线次数、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Cobb角度测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X线次数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玑"机器人辅助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玑”机器人 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肖建华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5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2例,按顺序编号均分为2组(n=36)。治疗组实施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实施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分析2组的治疗... 目的分析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2例,按顺序编号均分为2组(n=36)。治疗组实施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实施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VAS评分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用量、X线次数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和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均可有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但单侧穿刺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可考虑优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 穿刺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下载PDF
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木火 《智慧健康》 2019年第35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单侧穿刺与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侧穿刺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骨水泥用量、VAS疼痛情况、手术时间的三项指标以及术后生活水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用量以及手术时间都相比较于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VAS疼痛指数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水平都相比较于治疗前高,数据均存在显著统计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方法对生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症的治疗方法而言,单、双侧穿刺手术对患者后续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单侧穿刺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水泥用量都相比较于双侧穿刺少,因此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先选择单侧穿刺,若效果不好,再选择双侧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穿刺 穿刺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刘传霖 叶海啸 李军莹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35期16-18,共3页
目的 分析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使用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比对组30... 目的 分析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使用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比对组30例术前进行过伸复位。对比和分析2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组内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前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Cobb角小于比照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比对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前,2组胸腰椎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胸腰椎功能评分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比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伸复位结合双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复位整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胸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过伸复位 穿刺椎体成形术 疼痛 胸腰椎功能
下载PDF
高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85
5
作者 罗仕兰 何明菊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12例高龄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进行体位耐受能力评估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 ,卧硬板床 12h ,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均顺...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护理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12例高龄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接受了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进行体位耐受能力评估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 ,卧硬板床 12h ,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疗效显著 ,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前、术后的周到护理是使高龄患者安全、顺利接受手术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护理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脊柱肿瘤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0
6
作者 张贵祥 陆军 +4 位作者 潘纪青 张悦萍 周根泉 缪竟陶 何之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7例共 7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其中血管瘤 6例 6个椎体、骨质疏松 9例 16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 42例 5 7个椎体。经CT扫描定位 ,将不透X线骨水泥 (主要成分为粉剂甲基...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7例共 7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其中血管瘤 6例 6个椎体、骨质疏松 9例 16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 42例 5 7个椎体。经CT扫描定位 ,将不透X线骨水泥 (主要成分为粉剂甲基丙烯酸树脂多聚体和液态甲基丙烯酸树脂单体 )按粉剂与液体为 4∶1比例混合调制成糊状 ,用 1ml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 ,骨水泥在CT表现为点状分布 3个 ,斑片状分布 6个 ,团状分布 42个 ,弥散分布2 8个。CT和平片随访观察骨水泥密度、形态与术后所见无变化 ,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 15例良性病变全部达到止痛效果 (15 / 15 ) ,恶性肿瘤止痛效果达 90 5 % (38/ 42 )。止痛从注入骨水泥开始到 7d显效 ,持续 6个月。本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适用于椎体血管瘤、骨质疏松、转移瘤等溶骨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应用 脊柱骨折 介入性放射学 聚甲基丙烯酸类 椎体肿瘤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修订稿) 被引量:74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476-480,共5页
关键词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 治疗规范 脊柱脊髓病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8
8
作者 钟远鸣 付拴虎 +2 位作者 张家立 李智斐 伍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264例(394个椎体),分为A组(再发骨折组)21例,B组(未再发骨折组)243例。随访时间平均(16.50±6.50)个月,记录术后再发骨折的时间、部位及发生率,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穿刺方法、骨水泥量、原发椎体平均数目、QCT值、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率、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后凸角等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椎体成形术后首次再发骨折的发生率为7%,时间为(9.34±8.34)个月,第2、3次发生在3个月内。骨水泥渗漏率为9%,渗漏后无临床症状发生。年龄、性别、穿刺方法、骨水泥量、原发椎体平均数目、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角度(Cobb)等因素在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第3 d VAS评分在A组、B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终末随访VAS评分在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QCT值在A组和B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再发骨折发好于术后9个月内,骨密度是PVP后再发骨折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脊柱骨折 再发骨折
原文传递
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终板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徐晖 李健 +3 位作者 程立明 高梁斌 张平 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7-309,312,共4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椎体成形术对相邻椎体终板应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过程在胸12椎体中置入骨水泥,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椎体成形术对相邻椎体终板应力变化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过程在胸12椎体中置入骨水泥,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变化。结果:胸11下位终板和腰1上位终板手术前后总体应力变化不大。但两终板中间部分的应力在各种状态下术后较术前均有增加。结论:注入较小剂量(胸124.0ml)骨水泥,PVP不足以引起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相邻椎体骨折可能性增加。PVP中较小剂量的骨水泥注入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终板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新华医院住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的患者33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新华医院住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治疗的患者33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综合护理和一般护理,患者出院时使用自制调查表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随访患者术后一过性腰背痛发生情况,将发生术后一过性腰背痛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长效透皮缓释贴剂和口服短效镇痛剂进行疼痛管理,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来评价不同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接受综合护理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2)分;接受一般护理的患者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3±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过性腰背痛发生率24.2%;应用疼痛管理措施后,长效透皮缓释贴剂组疼痛明显改善,与口服短效镇痛剂相比,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时,全部病例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障临床疗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并发症 护理 疼痛管理
下载PDF
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鸿 徐无忌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1期1545-1547,155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残余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以口服加味身痛逐瘀汤,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规范服药后1 d...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残余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以口服加味身痛逐瘀汤,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规范服药后1 d、7 d、14 d、1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瘀证评分及ODI指数的变化程度,以此来判别治疗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1 d时VAS及ODI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瘀证在治疗后1 d时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7 d、14 d、1月时,ODI指数、血瘀证评分及VA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时,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 d及治疗后1月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及治疗后14 d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VAS评分及ODI指数与血瘀证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6、0.975)。结论:PVP手术是一种能治疗OVCF快速有效的方法,但对患者术后瘀血证候无明显改善作用,身痛逐瘀汤通过促进机体对瘀血的吸收从而加快患者术后残余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后残余痛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30
12
作者 邓忠良 陈富 +3 位作者 柯珍勇 任广军 黄朝梁 安洪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通过X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注意事项。 方法 本组 2 3例 ( 44个椎体 ) ,男 8例 ,女 15例 ;年龄 48~ 83岁 ,平均 6 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其中胸椎 2 0... 目的 通过X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探讨该技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注意事项。 方法 本组 2 3例 ( 44个椎体 ) ,男 8例 ,女 15例 ;年龄 48~ 83岁 ,平均 6 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其中胸椎 2 0个椎体 ,腰椎 2 4个椎体。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于俯卧位或侧卧位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在术前、术后 2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 (VAS)、活动能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评分。随访时间 1~ 7个月 ,平均 3.1个月。 结果  2 1例 40个椎体手术成功 ,2例 ( 4个椎体 )因不能耐受俯卧位而手术失败。骨水泥注射量 1.0~ 8.0ml 椎体。VAS术前 ( 7.5± 1.2 ) ,术后 2d ( 2 .8± 1.0 )较术前显著下降 (P <0 .0 0 1) ;随访时为 2 .3± 0 .9,比术后 2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 ,术后 2d ( 1.6± 0 .3)较术前 ( 2 .3± 0 .8)明显改善 (P <0 .0 5 ) ;随访时为 1.4± 0 .4,行动能力进一步改善。止痛药使用评分 ,术后 2d ( 0 .6± 0 .6 )较术前 ( 2 .2± 0 .5 )显著改善 (P <0 .0 1) ;随访时为 0 .8± 0 .6 ,与术后比较无显著变化。 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椎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X线机透视监视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28例脊柱转移瘤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杨祚璋 许建波 +8 位作者 袁涛 钱保生 张晋煜 李文忠 李建林 肖砚斌 彭敏 李浴 栾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棘手问题,保守治疗难以达到有效止痛及稳定脊柱的效果。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常需要一段重要的术后恢复期,从而拖延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且不适用于多发性脊柱转移瘤。本研究探讨数字... 背景与目的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棘手问题,保守治疗难以达到有效止痛及稳定脊柱的效果。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常需要一段重要的术后恢复期,从而拖延了对原发疾病的治疗,且不适用于多发性脊柱转移瘤。本研究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机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均无差异。治疗组采用PVP合并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化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生活质量、骨痛评分、脊柱稳定性的改变,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骨痛评分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1=2.74,t2=11.74)。治疗组脊柱稳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发生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结论PVP具有创伤小,操作较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可有效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减少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继发性 介入性 骨水泥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2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建哲 贾全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35-3236,共2页
既往在治疗上多采用保守疗法,但不少患者难以坚持长期卧床休养,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并由于长期卧床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发现压力性溃疡、坠积性肺炎、血栓等并发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通过椎弓根路径... 既往在治疗上多采用保守疗法,但不少患者难以坚持长期卧床休养,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并由于长期卧床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发现压力性溃疡、坠积性肺炎、血栓等并发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通过椎弓根路径进入病变椎体,向内注入调配后的骨水泥〔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达到稳定脊柱、迅速止痛及允许患者早日下地活动的目的。我院采用此技术医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2例共123个椎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老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3
15
作者 康昭河 李增春 +4 位作者 周宇 周刚 刘术樟 姚磊 王善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55-165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TCF)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OTCF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n=44)与PVP组(n=50)。记录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OTCF)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OTCF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n=44)与PVP组(n=50)。记录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同时测定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PVP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VP疼痛VAS评分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Cobb角更低,与传统手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TCF患者应用PVP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 传统手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陆军 张贵祥 +3 位作者 赵海涛 石梅 韩良辅 梁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良、恶性椎体病变中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探讨相关机理。方法:在CT定位下PVP治疗患者86例,采用疼痛调查表进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良性病变94.7%有效且长期效果稳定。转移瘤87...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在良、恶性椎体病变中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探讨相关机理。方法:在CT定位下PVP治疗患者86例,采用疼痛调查表进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良性病变94.7%有效且长期效果稳定。转移瘤87.7%有效且3个月不变,4~6个月降到75.4%。发现19.8%有新骨形成或重新骨化现象。并发症少,轻微且易于处理。结论:PVP治疗椎体溶骨性或钙缺失性病变疗效好且稳定,良性优于恶性。PVP有抑制肿瘤生长及促进骨生成作用,机理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VP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疗效 并发症 椎体康复 PVP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80岁以上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新玲 江平 唐梅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6期1483-1485,共3页
胸腰椎压缩骨折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会产生脱钙致废用性骨质疏松,使原来的骨溶解加重,造成恶性循环,使骨折更加不易愈合[1]。高龄老人机体功能低下,长期卧床极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还会... 胸腰椎压缩骨折非手术治疗,需要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会产生脱钙致废用性骨质疏松,使原来的骨溶解加重,造成恶性循环,使骨折更加不易愈合[1]。高龄老人机体功能低下,长期卧床极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还会增加深静脉血栓(eepveinousthrombosis,VT)的危险。有研究表明[2],VT的危险因素中年龄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为避免胸腰椎压缩骨折高龄老年患者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减少卧床时间,争取早日康复,采用局部麻醉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iasty,P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叶新 孟纯阳 +2 位作者 李庆伟 孔祥清 张卫红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济宁市某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VP,术后服用鲑鱼降钙素6个月。比较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济宁市某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VP,术后服用鲑鱼降钙素6个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d时、术后6个月时椎体高度、后凸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活动能力评分,同时比较患者手术前与手术6个月时的骨密度(BMD)。结果本研究中,患者术后2d及术后6个月时的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均大于术前,椎体前壁高度压缩率、椎体中间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壁高度压缩率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及椎体前壁高度压缩率、椎体中间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壁高度压缩率与术后2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d及术后6个月时的椎体后凸角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椎体后凸角与术后2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d及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低于术前、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2d及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均低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时的ODI指数低于术后2d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腰椎BMD为(0.78±0.08)g/cm^2,高于术前的(0.66±0.02)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OVCF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鲑鱼降钙素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林玉江 杨利民 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 目的:比较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4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核素骨显像技术定位的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骨扫描组,将首先经查体定位、X线透视筛查后,将发现的病变椎体再进行CT以及磁共振检查,最终确定新鲜压缩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设为标准组,将两者数据进行Kappa检验。结果:骨扫描组确定的新鲜骨折的责任椎体数目为56节,标准组中,X线定位58节椎体,CT定位54节椎体,MRI定位52节椎体,经过综合评估后,确认责任椎体为52节,两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6)。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结果与综合查体定位、X线、CT以及磁共振共同诊断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对于不能行MRI检查的患者,核素骨显像是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责任椎体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椎体严重压缩骨折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邓忠良 安洪 +2 位作者 柯珍勇 冉金伟 黄朝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严重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操作技术和止痛效果。 方法 对 7例压缩程度超过 6 5 %的椎体骨折在俯卧位或侧卧位实施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PVP治疗。 结果  7例皆穿刺成功 ,1例椎体... 目的 探讨椎体严重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操作技术和止痛效果。 方法 对 7例压缩程度超过 6 5 %的椎体骨折在俯卧位或侧卧位实施透视引导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PVP治疗。 结果  7例皆穿刺成功 ,1例椎体血管造影外漏严重未注射骨水泥 ,余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 0 5ml~ 2ml。术后 2天疼痛强度评分 (VAS)较术前下降 3 5分~ 5 0分 (t=8 4 9,P <0 0 0 0 5 ) ,随访时维持该水平 ;止痛药使用皆降低 1~ 2个阶梯 ,术后随防 2月~ 8月 (平均 6月 ) ,4例活动能力改善。 结论 椎体严重压缩骨折可透视引导下进行PVP治疗 ,并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