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00
1
作者 张伟强 祁宝昌 +3 位作者 邓鹏飞 陈登山 杨田野 孙大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6-268,共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常因严重骨质疏松受到较小外力导致骨折。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是治疗的主要目标。1...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常因严重骨质疏松受到较小外力导致骨折。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是治疗的主要目标。1损伤机制股骨粗隆间骨折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1,2〕产生,是老年人常见损伤。跌倒时大转子着地,外力直接作用于转子间,或间接外力构成对该部位的内收和向前成角的铰链力而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螺钉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髓内钉 联合交锁髓内系统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5
2
作者 于素丽 张智勇 张立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2期2460-2463,共4页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腰丛-坐...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共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每组32例。分别观察三组患者麻药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腰硬联合麻醉组的麻药起效时间[(5. 25±2. 98) min、(5. 73±3. 43) min]、麻醉阻滞时间[(8. 07±3. 07)min、(8. 32±3. 71) min]均少于全身麻醉组[(10. 42±2. 73) min、(13. 22±2. 47) min];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腰硬联合麻醉组VAS评分[(3. 21±0. 13)分、(4. 33±0. 15)分]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5. 32±0. 32)分],Ramsay评分分数评分[(4. 98±0. 64)分、(4. 52±0. 87)分]显著高于全身麻醉组[(2. 22±0. 16)分],且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 38%、6. 25%)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28. 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缩短麻药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减少患者疼痛感,改善镇静度,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身麻醉
下载PDF
三种常见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71
3
作者 高翔 夏晓琼 +2 位作者 王亮 夏书江 査显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常见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50例,男84例,女66例,年龄67~92岁,BMI 19.6~23.4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GA组),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 目的比较三种常见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50例,男84例,女66例,年龄67~92岁,BMI 19.6~23.4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三组:全身麻醉组(GA组),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SEA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PCSNB组),每组50例。GA组常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舒芬太尼0.4~0.6μg/kg、罗库溴铵0.8~1.0mg/kg。插管后,持续静注丙泊酚6~8mg·kg-1·h-1。CSEA组在L2-3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1.5ml+10%葡萄糖注射液0.2ml,硬膜外置管。PCSNB组在超声引导下于腰丛位置L3-4间隙注射0.375%罗哌卡因25ml,坐骨神经周围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记录三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记录术后24h静脉自控镇痛(PCA)用药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肺栓塞、肺炎、肾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机械通气、术后7dPOCD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GA组比较,CSEA组和PCSNB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24hPCA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肺炎和术后7dPOC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CSEA组与PCSNB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肾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机械通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方式的比较。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镇痛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虽然CSEA与PCSNB之间并无差异,PCSNB对于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患者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术后转归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前后股骨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2
4
作者 严世贵 何荣新 +2 位作者 陈维善 吴浩波 余世策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61-565,共5页
目的研究Charnley Elite骨水泥型和Summit近端多孔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置换后股骨总体应力以及假体周围骨质区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根据Charnley Elite骨水泥柄和Summit非骨水泥柄假体形态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加载关节合力以及相关肌... 目的研究Charnley Elite骨水泥型和Summit近端多孔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置换后股骨总体应力以及假体周围骨质区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根据Charnley Elite骨水泥柄和Summit非骨水泥柄假体形态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加载关节合力以及相关肌肉的肌力负荷,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总体应力模式并对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区域骨质应力分布进行分区量化研究。结果两种假体植入后没有改变股骨总体的应力模式,应力峰值区域均位于全长股骨的中下段,但股骨应力峰值有所下降。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质等效应力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下降最严重的区域为近段内侧象限即股骨距区,应力遮挡率分别达90.8%和95.3%;向假体远端应力水平逐渐增大,直至假体远段和末段水平应力值逐渐恢复并接近生理水平。就该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假体比较而言,引起的应力遮挡区域分布基本一致,应力下降程度Summit近端多孔非骨水泥型假体要高于Charnley Elite骨水泥型假体。结论两种假体植入后均在股骨近端形成显著的应力遮挡,假体周围骨质应力大小和分布的改变是引起术后骨量丢失和假体松动的原因之一,也是术后股骨骨折发生的类型以术后肢体疼痛发生的力学基础。两种固定方式的假体均需通过进一步改进以减少应力遮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植入 股骨近端 应力遮挡 骨质 非骨水泥 骨水泥型 髋关节置换 区域分布 下降 并接
原文传递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61
5
作者 廖亮 赵劲民 +2 位作者 苏伟 沙轲 丁晓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991-3995,共5页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 背景: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两种方案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仍存争议。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2009年第1期)、MEDLINE(1966-01/2009-05)、EMbase(1984-01/2009-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01/2009-05)、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9-05)。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统计软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18。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6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的病死率、感染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P〈0.001);远期随访全髋置换翻修率低于半髋置换(RR=0.28,95%CI=0.12~0.66,P=0.003);全髋置换后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RR=3.45,95%CI=1.29~9.19,P=0.01);全髋置换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少于半髋置换(RR=0.12,95%CI=0.05~0.30,P〈0.00001);全髋置换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RR=1.32,95%CI=1.04~1.68,P=0.02)。提示短期随访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后病死率、翻修率、关节功能、脱位率、疼痛及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中期随访全髋置换的脱位发生率高于半髋置换;远期随访全髋置换后活动功能优于半髋置换,且翻修率和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半髋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 老年 系统评价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较 被引量:61
6
作者 靖光武 叶树楠 杨述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28-4031,共4页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背景: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但其因需皮下注射而存在局限性。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应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58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28例,低分子肝素组(达肝素)30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结果与结论:利伐沙班组与达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利伐沙班在预防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上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陈广栋 王振斌 +3 位作者 陈建常 路兰鸿 李秀清 汪惠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483-6486,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04)、维普中文科技...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0-0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0-04)、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10-04)及所有关于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假体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现并发症、髋关节残余疼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7个临床对照研究,共624例高龄患者(>60岁)。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实验组3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295例。Meta分析发现:①全髋关节置换组在疗效上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OR=2.88和95%可信区间为(1.84,4.49),P<0.05]。②实验组手术时间上长于对照组[WMD=43.35和95%可信区间为(23.96,62.74),P<0.05]。③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WMD=336.36和95%可信区间为(196.34,476.37),P<0.05]。④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0.54和95%可信区间为(0.29,1.02),P>0.05]。⑤实验组髋关节残余痛少于对照组[OR=0.30和95%可信区间为(0.18,0.50),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更好的远期临床效果,尤其适用于原发髋关节疾病和较强活动能力者。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持续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应该谨慎。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论证强度较弱,尚需开展和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做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META分析 人工假体
下载PDF
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2
8
作者 乜广珍 张冬梅 +1 位作者 张浩 朱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60岁)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话随访组49例和对照组56例。电话随访组患...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对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60岁)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话随访组49例和对照组56例。电话随访组患者在出院后1~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解答患者的健康问题。根据患者的健康情况,告知患者如何掌握适当的活动量、如何减少高危因素、怎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不进行主动的电话干预。所有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出院后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量,记录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时Harris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3、6个月时电话随访组Harris评分[(81.3±6.3)、(92.1±7.2)分]和SF-36量表评分[(631.5±106.2)、(695.1±107.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组患者在出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率为3/49,6.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7/5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有助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随访、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老年患者 电话随访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1
9
作者 臧学慧 查振刚 +2 位作者 冯永洪 高立华 孙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054-3057,共4页
背景: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加深,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对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报道虽多,但着眼点片面、样本量过少、统计学意义差、基础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混淆、研究方法... 背景:随着对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加深,减少和避免其发生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往对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报道虽多,但着眼点片面、样本量过少、统计学意义差、基础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结果相混淆、研究方法及设计缺乏科学性,造成报道不一致,各抒己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与处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1780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种、合并症、患髋既往手术、麻醉、手术时间、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术后患肢训练、防血栓药物、并发症指标进行统计,采用SPSS建立标准化数据库,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178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有深静脉血栓136例。年龄、合并症、麻醉、假体固定方式、输血、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因素与深静脉血栓有相关性(P<0.05)。高龄、高血压或糖尿病、全麻、骨水泥固定、输全血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患肢术后主被动训练、防血栓药物应用是保护因素。认真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控制慢性合并症、术前做好评估、术中操作精细、术后积极预防治疗及护理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置换 相关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髋关节假体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7
10
作者 刘凤国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为老年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1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80例,全...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为老年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1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7.8%)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18个月随访比较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孙辉 臧学慧 +1 位作者 高立华 谭永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3期8536-8541,共6页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60-83岁,均为GardenⅢ型,Ⅳ型患者。根据置换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39例,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合并疾病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X射线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置换效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经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射线显示股骨颈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股骨头置换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输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活动量小及受伤前患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老年人 植入物 人工假体 老年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髋关节置换 随访结果 失血量 引流量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徐辰 毛远青 朱振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老年人较为常见。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除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外,一般均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术等。切开复位内固定... 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老年人较为常见。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除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外,一般均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术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但存在术后可能发生骨不连、股骨头坏死及需二次手术等缺陷。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但较少出现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且患者可早期负重,及早进行功能锻炼,避免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并几乎可避免二次手术。该文就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比较 被引量:44
13
作者 林庆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583-5587,共5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方法包括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患者修复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情、自身身体情况等。股骨颈骨折修复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比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修复方法包括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患者修复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病情、自身身体情况等。股骨颈骨折修复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对比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与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小于60岁,随机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70例。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取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关节功能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治疗后1个月,置换组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为90%,明显高于内固定组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内固定组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满意度为93%,明显高于内固定组满意度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快,并发症较少,适合于追求高生存活动质量的患者;而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适用于术前骨质量较好的中年及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 空心加压螺钉 中老年患者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42
14
作者 黄道文 胡文浩 +2 位作者 魏波 徐燕 王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9期7003-7008,共6页
背景: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还存在一些争议。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2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 背景: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还存在一些争议。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2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例。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治疗后下床时间、治疗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周Harris评分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后6周、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因此,作者认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后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综合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型假体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姚凤珍 邹蓉 +1 位作者 季淑娟 朱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3-995,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男62例,女78例,年龄65~8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男62例,女78例,年龄65~8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时间15min。C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前5min、拔管前5min、拔管后30min的HR和MAP,术后第1、2、3天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7d内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及运动下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前5min、拔管后30min D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7d内C组谵妄发生20例(28.6%),明显高于D组8例(11.4%)(P〈0.05)。谵妄持续时间C组[(3.0±0.5)d]明显长于D组[(1.3±0.6)d](P〈0.05)。平均住院天数D组[(14.6±1.0)d]明显少于C组[(17.7±1.4)d](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谵妄 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1
16
作者 龚凤翔 邓爱辉 +1 位作者 刘兰春 贾红力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5年第1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40例,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团队的各项指导。采用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出...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40例,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团队的各项指导。采用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出院3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病人 Harris评分90分-100分(优)17例,80分-89分(良)21例,70分-79分(中)2例,优良率为95%;SDS评分指数显示病人均无抑郁;住院期间病人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中,在协同护理干预团队的指导下,可以使病人顺利渡过手术期,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髋关节置换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7
作者 马信龙 张建敏 +2 位作者 马剑雄 田爱现 孙晓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95-1001,共7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VTE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导致的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VTE主要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骨科大手术(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发生率高达42%~57%。既往观点认为DVT和PE是VTE两个内在关联的不同类型,但最新研究结果提示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和PE的形成可能是两个独立的事件。骨科大手术后VTE的预防主要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物理预防联合药物预防在预防远端DVT方面优于单纯药物预防。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等传统药物。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显著,但却不能口服。近期研究发现患者住院时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出院后接受阿司匹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口服的分阶段转换疗法预防VTE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骨科大手术 手术后 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髋关节置换 口服抗凝药 低分子肝素 药物预防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 被引量:38
18
作者 徐刚 潘志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全髋关节置换(THR)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且疗效明显,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素、希美加曲是预防THR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最有效的药物。物理疗...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全髋关节置换(THR)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危险性大,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且疗效明显,但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磺达肝素、希美加曲是预防THR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最有效的药物。物理疗法也是预防栓塞的有效手段,配合药物治疗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理想的预防用药持续时间尚未明确,但是术后预防用药至少10-14天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栓塞 预防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在髋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9
作者 顾广飞 王家骐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危险性大。目前对临床应用广泛的低分子肝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对其不良反应研究报道较少。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逐渐应用于临床的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较好的...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危险性大。目前对临床应用广泛的低分子肝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对其不良反应研究报道较少。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逐渐应用于临床的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该文就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髋关节置换 关节置换 静脉栓塞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37
20
作者 田华 张克 +2 位作者 刘岩 刘延青 娄思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自1996~2004年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共850例,发生置换术后脱位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67岁;通过对术前病史、手术入路、术后脱位的时间以及发生脱位的方...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脱位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自1996~2004年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共850例,发生置换术后脱位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67岁;通过对术前病史、手术入路、术后脱位的时间以及发生脱位的方向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脱位的原因、处理以及如何预防。[结果]本组发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7例,其中5例(5/7)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2例(2/7)为翻修手术后脱位;4例(4/7)有既往髋部手术史;1例有脑部手术后精神异常,不配合治疗;脱位方向均为前脱位;所有患者均采用正外侧入路即改良Hardinge入路。髋臼假体外展角2例(2/7)大于55°。发生脱位时间自术后当天至术后27个月,其中5例发生于术后3个月以内。所有7例患者在脱位后均首先给以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治疗,其中6例患者获得稳定并未再复发性脱位;1例患者在复位后3个月内又连续2次脱位,并在复位过程中发生髋臼松动,给以手术翻修髋臼调整外展角后获得稳定。[结论]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髋部手术史、术后患者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手术入路以及假体位置不良等。对于大多数脱位患者而言,闭合复位以及皮牵引6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复发性脱位的患者在分析脱位原因后可通过翻修手术获得髋关节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关节置换 术后 脱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