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丹县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郁珍 刘永贤 +1 位作者 李荣兴 莫峰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73-73,82,共2页
油菜籽是广西主要食用植物油源之一,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在地处桂西北石山地区的南丹县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在充分利用当地农... 油菜籽是广西主要食用植物油源之一,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在地处桂西北石山地区的南丹县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在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了油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加快了油菜产业化进程,同时提出了如何依托当地的区域优势,科学发展双低油菜产业的几点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双低杂交 高产栽培 南丹县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青海东部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2
作者 吴平 周贱根 +1 位作者 张迁西 易文伟 《农技服务》 2008年第10期36-36,72,共2页
阐述了双低杂交油菜青海东部制种技术的操作规程。
关键词 油菜 双低杂交 青海东部 制种技术 规程
下载PDF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2号的选育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云昌 李英德 +2 位作者 徐育松 黄永菊 胡琼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中油杂 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陕 2A不育系等材料 ,经测交、诱变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 (耐 )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湖北省区试平均产量 2 9... 中油杂 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陕 2A不育系等材料 ,经测交、诱变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 (耐 )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湖北省区试平均产量 2 92 6 .4 3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9.73% ,全国 (长江中游 )区试平均产量2 318.18kg/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3.94 %。种子芥酸含量 0 .90 % ,商品籽硫甙含量 2 0 .70 μmol/g。 2 0 0 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选育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中油杂2号品种
下载PDF
导入双价基因的转基因杂交油菜亲本及其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新发 王汉中 +2 位作者 刘贵华 胡赞民 郑元本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301,共10页
比较了乙酰丁香酮、pH、共培养温度及不同激素配比对根癌农杆菌转化油菜(Brassicanapus)的影响,建立了油菜高效转化体系。按该体系,将组成型表达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亲本恢复系和保持系,获得了转基因... 比较了乙酰丁香酮、pH、共培养温度及不同激素配比对根癌农杆菌转化油菜(Brassicanapus)的影响,建立了油菜高效转化体系。按该体系,将组成型表达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亲本恢复系和保持系,获得了转基因恢复系和保持系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连续3代的PCR检测及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在自交后代中得到保持,证实外源基因已遗传到T3代。对转基因植株T1代离体叶进行菌核病菌丝体接种和T1及T2代大田自然侵染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棚40-12、棚40-32和保持系96B-2对菌核病的抗性比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大田鉴定其发病率连续2年均比受体对照减少78%以上,比抗病品种‘中油821’减少75%以上,病情指数比受体对照和‘中油821’减少均达显著水平,其抗病性能在后代稳定遗传,获得了高抗菌核病的转基因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基因 亲本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 Southern 转基因恢复系 中油821 抗性 导入 3-葡聚糖酶 外源基因 乙酰丁香酮 农杆菌转化 共培养温度 组成型表达 植株抗病性 PCR检测 转基因植株 保持系 激素配比 转化体系 几丁质酶
下载PDF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Ⅲ.父母本不同行比群体经济性状变化及制种产量 被引量:15
5
作者 肖华贵 饶勇 +1 位作者 陈静 李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17,共4页
为制定黔油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黔油12号制种时父母本的适宜行比,试验父母本行比共设1∶2、1∶4、1∶6、1∶8、1∶10、1∶126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因行比不同,单位面积上母本不育株数差异较大,行比1∶6和1∶8的不育株数... 为制定黔油12号大面积制种技术方案,明确黔油12号制种时父母本的适宜行比,试验父母本行比共设1∶2、1∶4、1∶6、1∶8、1∶10、1∶126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因行比不同,单位面积上母本不育株数差异较大,行比1∶6和1∶8的不育株数较行比1∶4的分别多124株和342株,行比1∶10和1∶12的不育株数比行比1∶4的分别多461株和551株;(2)考察距父本行不同距离的母本行的经济性状,以距父本行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全株有效角较多,距父本三行以上的千粒重高,但每角实粒数减少,单株产量随与父本距离加大而降低;不同行比母本群体经济性状以行比1∶2~1∶6的全株有效角较多,随行比加大,群体的平均每角实粒数减少,千粒重增加,单株产量逐渐降低。(3)在相同面积条件下,制种产量以行比1∶6至1∶10为佳,其中1∶8的产量居第一位,为51.50kg/667m2;1∶10的产量居第二位,为51.23kg/667m2;1∶6的产量居第三位,为50.03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12号 双低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父母本 经济性状 制种产量
下载PDF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I.母本SAB-3的特征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11-14,共4页
对双低杂交油菜黔油 12号的母本 SAB- 3进行植物学特征及核不育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开花期、花器官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 SAB- 3根系发达 ,叶色深绿 ,丰产性好 ,抗性强 ,营养生长期较长 ;(2 ) SAB- 3的可育株花蕾、花瓣和雄... 对双低杂交油菜黔油 12号的母本 SAB- 3进行植物学特征及核不育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开花期、花器官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 SAB- 3根系发达 ,叶色深绿 ,丰产性好 ,抗性强 ,营养生长期较长 ;(2 ) SAB- 3的可育株花蕾、花瓣和雄蕊均比不育株的长、大 ,有利于初花前后识别和及时拔除可育株 ;(3)可育株比不育株开花早 3~ 14d,平均早 5d,拔除可育株安排在 SAB- 3群体开花约 10 %时开始 ,有利于 10 d内分 2~ 3次将可育株彻底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特征 特性 双低杂交油菜 黔油12号
下载PDF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Ⅴ)——母本可育株的不同识别拔除技术与制种产量 被引量:16
7
作者 肖华贵 陈静 +4 位作者 李超 饶勇 代文东 王沁 陈佳琴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90,共3页
试验采取挤浆识别拔除技术、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共3个处理,研究黔油12号制种中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结果表明:(1)不同拔除技术的处理间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产量最高,为77.04kg/667m2,较... 试验采取挤浆识别拔除技术、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共3个处理,研究黔油12号制种中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结果表明:(1)不同拔除技术的处理间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产量最高,为77.04kg/667m2,较对照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8.12%,达极显著水平;较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1.27%,达显著水平。(2)不同识别拔除技术处理的拔除时期不同,母本不育株群体表现出自我调节下的经济性状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对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二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数、单株产量改善较好,能增加全株有效角数约100个,增加单株产量约5g,但对结角密度、千粒重和角粒数影响小。(3)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进度快且便于操作、种子纯度高、质量风险小,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高;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工作开始较晚、持续时间长、工作不便、投入劳动力大、种子质量风险较大,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黔油12号品种 制种技术 母本可育株 识别技术 拔除技术 种子产量
下载PDF
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恢复系5862R的选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瑞茂 侯国佐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3,共3页
以优良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 60 0 3和黄籽双低高油分品系 40 8作为基础材料 ,采用杂交育种程序 ,经过 5年 8代 (含杂交当代 )的连续定向选择 ,育成了黄籽频率达 91 .6%~ 96.2 % ,含油量 46.7%~ 49.3% ,芥酸 0 .0 8%~ 0 .1 4 % ... 以优良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系 60 0 3和黄籽双低高油分品系 40 8作为基础材料 ,采用杂交育种程序 ,经过 5年 8代 (含杂交当代 )的连续定向选择 ,育成了黄籽频率达 91 .6%~ 96.2 % ,含油量 46.7%~ 49.3% ,芥酸 0 .0 8%~ 0 .1 4 % ,硫甙 2 4 .6~ 39.1 4μmol/ g,丰产性与中双 4号相当的甘蓝型黄籽双低新品系 5862 R,并被用作恢复系组配成功一个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 ,于 1 998年通过贵州省审定 ,至 2 0 0 1年秋在长江流域各省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黄籽 双低杂交油菜 新品种 油研九号 恢复系 5862R 选育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3号 被引量:12
9
作者 浦惠明 傅寿仲 +5 位作者 戚存扣 伍贻美 张洁夫 陈玉卿 高冠军 高建芹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宁杂3号甘蓝型 双低杂交油菜 选育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植株性状 栽培要点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丰油10号’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金华 王建平 +6 位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文雁成 何俊平 赵磊 蔡东芳 王东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4期32-39,共8页
为了解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丰油10号’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以‘丰油10号’为材料,在河南油菜主产区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氮、磷、钾、硫、硼养分的累积量。结果表明:油菜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推... 为了解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丰油10号’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以‘丰油10号’为材料,在河南油菜主产区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氮、磷、钾、硫、硼养分的累积量。结果表明:油菜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S"形变化曲线,蕾薹期至花期呈快速增长趋势;油菜籽粒产量与苗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关系(R2=0.9798**),与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净增量呈显著线性关系(R=0.9879**)。籽粒是氮、磷的分配中心,分别占总吸收量的73.32%和75.16%;钾主要分布在茎枝和角果壳中,籽粒中钾素仅占总吸收量的21.31%;硫主要分布在角果壳和籽粒中;硼元素主要分布在茎枝和籽粒中,占总吸收量的69.89%;根中各养分分布均最少,分配比例也最低。新品种‘丰油10号’地上部分与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慢—快—慢"的变化曲线,根、茎、叶中的养分N和P在花期后会转移到籽粒中,因此,油菜花期前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是高产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产量 干物质累积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依 《山西农经》 2020年第9期91-92,共2页
随着饮食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中摄入量较高、食用非常频繁的一种佐料,对其健康要求自然也非常高。油菜是提取菜油的主要作物之一。在现代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下,通过杂交等农业技术,开发... 随着饮食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中摄入量较高、食用非常频繁的一种佐料,对其健康要求自然也非常高。油菜是提取菜油的主要作物之一。在现代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下,通过杂交等农业技术,开发出了符合人体健康需求的双低油菜。作为当前油菜中的优质品种,双低杂交油菜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详细分析了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措施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侯国佐 杜才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油研七号系以隐性核不育系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配制的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该品种表现林高中等,杆硬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芥酸小于1%,硫甙含量在30微摩尔.含油率40%-42%。在区域试验中生育期平均比同试验的秦油二号... 油研七号系以隐性核不育系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配制的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该品种表现林高中等,杆硬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芥酸小于1%,硫甙含量在30微摩尔.含油率40%-42%。在区域试验中生育期平均比同试验的秦油二号早7天以上,产量比对照蜀杂一号增产14.83%。1995年7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至1996年秋已在省内外累计推广100多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隐性核不育 双低杂交油菜 油菜
下载PDF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9号的选育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大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2,共3页
黔杂6-18是以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例为1∶1、稳定的、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89.18 kg/... 黔杂6-18是以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例为1∶1、稳定的、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89.18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13%。在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65.7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4.02%。芥酸含量0.6%,硫甙含量32.58μmol/g,含油量40.54%,种子蛋白质含量28.13%。2008年12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油29号。适于在贵州省及邻近相同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黔油29号 新品种 选育
下载PDF
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高产栽培因子的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原小燕 符明联 +1 位作者 李根泽 何晓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5,共6页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油菜产量优化数学模型:Y=246.15+12.70X2+7.00X3-6.26X12-9.81X22-5.07X32-10.56X1X2-6.37X3X4。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硼肥、钾肥。其中种植密度、氮肥、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施氮、磷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影响。种植密度与氮肥、磷肥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10.5万~22.5万株/hm2、施纯氮0~207kg/hm2、施五氧化二磷0~96kg/hm2、施氧化钾0~120kg/hm2时,两因子之间均为正相互作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大于3 9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15.48万~17.94万株/hm2,纯N、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效硼施用量分别为360.2~387.1、170.0~181.4、15.0~30.0、1.46~1.8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数学模型 栽培因子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浩书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2期27-28,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25%。在中国油菜种植品种中,双低杂交种种植面积占70%,约占全世界油菜总种植面积的50%。双低杂交油菜所产菜籽油因含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和高油酸,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广受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25%。在中国油菜种植品种中,双低杂交种种植面积占70%,约占全世界油菜总种植面积的50%。双低杂交油菜所产菜籽油因含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和高油酸,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广受市场欢迎。双低菜籽油不仅有利于人体吸收,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双低杂交油菜生产国,中国在栽培双低杂交油菜时更应关注油菜产量、品质和安全,以提升国内双低菜籽油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研究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提升中国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油菜种植面积 双低菜籽油 油菜产量 低芥酸 胆固醇含量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及其亲本的株型结构与演变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华 汤晓华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5期37-38,49,共3页
为了探讨双低杂交油菜育种及栽培实践中构建理想株型的理论 ,本文以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及其亲本2 2 87AB ,15 36R为对象 ,研究其叶片生长发育、叶面积指数演变、干物质重的增长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演变过程、后期株型结构及茎支... 为了探讨双低杂交油菜育种及栽培实践中构建理想株型的理论 ,本文以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及其亲本2 2 87AB ,15 36R为对象 ,研究其叶片生长发育、叶面积指数演变、干物质重的增长及其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演变过程、后期株型结构及茎支与籽粒的空间分布和分支生产效率。苗前期到越冬期叶面积指数以油研七号最大、株型特征以15 36R叶片较直立 ,叶片夹角与披垂度最小 ,2 2 87A较葡伏 ,叶片夹角与披垂度较大 ,油研七号处于两亲之间 ;父本15 36R与油研七号后发能力较强。成熟期杂交种从株高、根茎粗、分支数、分支长度、分支段位长度到主花序长度和果层厚度均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 ,分支夹角及披垂度处于双亲之间 ,每个分支节位的相对长度小于父本和母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亲本 株型结构 分支习性 油研7号
下载PDF
施氮量对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廷波 赵继献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2期99-104,共6页
通过对油研9号、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的根、叶片、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单株干鲜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0-375kg.hm-2的单株根、叶片干物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先增后降,单株根干物重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 通过对油研9号、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的根、叶片、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单株干鲜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0-375kg.hm-2的单株根、叶片干物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生育进程先增后降,单株根干物重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为15.45-30.60g,单株叶片干物重现蕾期、初花期达最大值,平均为14.00-27.25g和35.85-41.10g;单株茎枝蕾花角果干物重、单株干物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成熟期施氮量达最大(375kg.hm-2)时则降低,并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平均为89.00-206.51g和99.30-225.71g;单株干鲜比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平均为22.16%-3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干物质 干鲜比 施氮量
下载PDF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Ⅳ)——制种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华贵 陈静 +3 位作者 李超 饶勇 周介雄 代文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8-90,93,共4页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油菜品种黔油12号制种产量与行比(母本群体)、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定量关系,分析四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建立数学模型、明确不同制种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制种产量的...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油菜品种黔油12号制种产量与行比(母本群体)、氮肥、磷肥、钾肥四因素定量关系,分析四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建立数学模型、明确不同制种产量水平下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制种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行比(母本群体)>钾肥.制种产量达到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行比)1:7,x2(纯氮)14.10~15.20kg/667 m2,x 3(速效磷)7.02~7.86kg/667m2,x 4(速效钾)6.07~7.01 kg/667m2;制种产量达到60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为:x1(行比)1:(7~8),x 2(纯氮)14.92~16.08 kg/667 m2,x 3(速效磷)7.59~8.51 kg/667m2,x 4(速效钾)6.63~7.69 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12号 高产栽培模式 双低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应用 制种产量 农艺措施 油菜品种 定量关系 互作效应 数学模型 技术措施 产量水平 速效磷 速效钾 行比 主效应 群体 母本 氮肥 磷肥 钾肥 优化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油菜杂交种向农03的选育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超才 王伟荣 +3 位作者 李延莉 周熙荣 庄静 钱小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向农03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和高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在2005-2006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向农03平均产量分别为2 815.5 kg/hm2和2 632.5 kg/hm2,比对照沪油15... 向农03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和高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在2005-2006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向农03平均产量分别为2 815.5 kg/hm2和2 632.5 kg/hm2,比对照沪油15分别增产19.1%和5.3%,种子含油量42.6%,芥酸含量0.50%,硫苷含量19.6μ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杂交 隐性上位核不育 向农03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浅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紧根 《南方农业》 2021年第5期41-42,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油作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佐料,对其品质的要求非常高。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杂交和其他农业技术开发的双低油菜植物油原料具有绿色保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油作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佐料,对其品质的要求非常高。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通过杂交和其他农业技术开发的双低油菜植物油原料具有绿色保健、种植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点,值得推广。近年来,平江县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双低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朝着双低优质化方向发展。基于此,就平江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