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乳液法制备微孔球形药的孔结构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蔺向阳 李翰 +1 位作者 郑文芳 潘仁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33-1638,共6页
为了揭示双乳液法制备微孔球形药孔结构的形成机制,分别在乳化、成球及溶剂蒸馏等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采用显微观察和图像分析方法探索了孔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微孔球形药中孔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乳化条件和溶剂蒸馏条... 为了揭示双乳液法制备微孔球形药孔结构的形成机制,分别在乳化、成球及溶剂蒸馏等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采用显微观察和图像分析方法探索了孔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影响微孔球形药中孔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乳化条件和溶剂蒸馏条件。硝化棉乳液中分散相水滴的形态及尺寸分布规律与成品微孔球形药中的孔结构及孔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乳化条件决定球形药中孔的形貌特征;成球过程的工艺条件对孔径及孔的形貌无显著影响;溶剂蒸馏条件对孔径分布影响较大,溶剂蒸馏速度加快,孔隙发生聚集而导致孔径分布不均匀。通过降低溶剂蒸馏速度,成品颗粒中的孔结构均匀性可以得到有效改善。采用双乳液法制备的硝化棉基微孔球形药中的孔结构是由硝化棉乳液中的分散相液滴形态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含能材料 乳液 微孔 球形药 孔结构 形成机制
下载PDF
配糖蛋白B肠溶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瑞宜 Norb.,HM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04-407,共4页
采用双乳液法研制配糖蛋白B的肠溶微胶囊,考察了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在摸拟肠液的缓冲液中进行溶解释放试验。配制了两种口服微胶囊混悬制剂,并考察了它的稳定性。
关键词 配糖蛋白B 肠溶性 微胶囊 乳液 混悬制剂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TiO_2复合皮革涂饰剂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鲍艳 王兵 马建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以钛酸丁酯为纳米TiO2的前驱体,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为偶联剂,采用双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涂饰剂。考察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钛酸丁酯用量对乳... 以钛酸丁酯为纳米TiO2的前驱体,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为偶联剂,采用双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涂饰剂。考察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钛酸丁酯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复合涂饰剂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钛酸丁酯用量的增加,涂膜的抗张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耐水性先增加后减弱;而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涂膜的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呈现与引发剂和钛酸丁酯用量相反的趋势,耐水性基本呈现减弱趋势。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纳米TiO2存在于聚丙烯酸酯中,且主要存在于聚丙烯酸酯乳胶粒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酯 纳米TIO2 皮革涂饰剂
下载PDF
双反相微乳液法制备掺杂镨(Ce,Zr,Al)O_2纳米固溶体
4
作者 黄涛 冯潇妍 +3 位作者 戴梅玲 潘雨倩 田久英 卢菊生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曲拉通X-114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铈锆镨铝硝酸盐混合水溶液或氨水溶液为水相组成双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掺杂镨(Ce,Zr,Al)O2纳米固溶体,并利用XRD,TEM,FT-IR和Raman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晶粒大小进行... 以曲拉通X-114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为油相,铈锆镨铝硝酸盐混合水溶液或氨水溶液为水相组成双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掺杂镨(Ce,Zr,Al)O2纳米固溶体,并利用XRD,TEM,FT-IR和Raman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晶粒大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镨掺杂入(Ce,Zr,Al)O2形成的混合氧化物为萤石型立方晶相结构的均相固溶体,环己烷/曲拉通X-114/正戊醇/水溶液组成的双反相微乳液体系是合成粒径尺寸5nm左右、分散均匀的掺杂镨(Ce,Zr,Al)O2纳米固溶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镨(Ce Zr Al)O2 纳米固溶体 反相微乳液 制备
下载PDF
用界面氧化还原引发双原位细乳液法制备树莓状纳米复合微球(英文)
5
作者 林计志 吴波 +3 位作者 张建安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19,共1页
以苯乙烯、对苯二乙烯、正硅酸乙酯、正十六烷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采用双原位细乳液聚合工艺,以过氧化氢异丙苯-四乙烯五胺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粒径在150 nm左右、含硅质量分数高达63%、规整性较好的树莓... 以苯乙烯、对苯二乙烯、正硅酸乙酯、正十六烷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采用双原位细乳液聚合工艺,以过氧化氢异丙苯-四乙烯五胺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粒径在150 nm左右、含硅质量分数高达63%、规整性较好的树莓状纳米复合微球。研究发现加入聚苯乙烯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不仅可作为功能单体参与二氧化硅的改性,同时也可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引发 原位细乳液 树莓状 复合微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