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言内—跨语言教学策略与外语教学 |
任素贞
|
《外语界》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2
|
语境的分层研究与话语理解 |
朱放成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3
|
时间隐喻中的空间参照框架 |
杨晓红
张志杰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4
|
趋向动词与空间移动事件的概念化 |
黄月华
白解红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5
|
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论研究札记之三 |
钟启泉
|
《全球教育展望》
|
1984 |
4
|
|
6
|
空间描述的主观性与参照框架的选择 |
肖燕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网络游戏直播语言的空间关系及其表达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
邓嘉琦
李慧敏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8
|
空间语法中的空间关系表征 |
肖燕
邓仕伦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9
|
空间语言的要素及其对诗词风格的作用 |
邵军航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0
|
显化科学方法的高中物理教材编写研究——以“向心加速度”一节为例 |
胡扬洋
石尧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中国文本的跨文化诠释:扬弃与境界的诠释研究 |
罗亚娜
廖志华(译)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纳苏彝语的空间位移 |
普忠良
杨翠英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3
|
汉语方位词在时空上的“前”“后”矛盾及其认知分析 |
江雨馨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内在参照框架的构建规则研究——以方位概念“前”为例 |
宋方
刘振前
|
《德州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5
|
彼得·伯格的“方法论上的无神论” |
刘鹤亭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6
|
隐喻认知视角下的“N的V” |
张梅雨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7
|
认知语言学与意识形态研究 |
洪艳青
张辉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40
|
|
18
|
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
张克定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3
|
|
19
|
图形—背景论视角下的汉语存现构式 |
张克定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20
|
空间参照框架:语言与认知研究的新理论 |
马林
李洁红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