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数据正义研究的三条进路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家诚 田广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0,共7页
西方数据正义研究可分为三条进路:治理进路、设计进路和去中心化进路。治理进路旨在矫正数据技术带来的结果不公,设计进路要求依照正义原则设计数据系统,去中心化进路试图揭示在前两种研究中失语的算法歧视及其背后不公正的社会结构。然... 西方数据正义研究可分为三条进路:治理进路、设计进路和去中心化进路。治理进路旨在矫正数据技术带来的结果不公,设计进路要求依照正义原则设计数据系统,去中心化进路试图揭示在前两种研究中失语的算法歧视及其背后不公正的社会结构。然而,三条研究进路都没能解蔽数据不公的生产机制,在以何种规范性理论为价值根基上也莫衷一是。弗雷泽的三维正义理论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最清晰地说明了社会支配的运作机制,其参与平等理论能够为数据正义研究提供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正义 数据治理 设计正义 参与平等
原文传递
高考招生:从无区别对待到参与平等——对录取分数地区(民族)差异的宪法考量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柱国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5,共8页
高考招生的无区别对待,即确立一个中立标准———考试分数来决定学生是否录取,虽然能够根除故意歧视,但不能消除事实歧视。而以消除事实歧视为目的的补偿平等、优先录取,只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不具有普遍意义。高考招生平等保障... 高考招生的无区别对待,即确立一个中立标准———考试分数来决定学生是否录取,虽然能够根除故意歧视,但不能消除事实歧视。而以消除事实歧视为目的的补偿平等、优先录取,只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不具有普遍意义。高考招生平等保障,应是与正义社会相契合的参与平等,社会各基本派系(如民族、地域)都应有适当比例的合格考生接受高等教育。这意味着,当无区别对待招生损害了正义社会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域因素在高考招生中就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招生 无区别对待 补偿平等 参与平等 合宪的区别对待
原文传递
教育优惠政策与少数民族的平等保障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柱国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了诸多教育优惠政策,在义务教育中给予人财物的倾斜和支持,在高考招生中,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这些优惠政策,在形式上以区别对待为特征,但并非违背宪法的平等保障原则。教育平等应该与正义社会相契合,在... 目前,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施行了诸多教育优惠政策,在义务教育中给予人财物的倾斜和支持,在高考招生中,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这些优惠政策,在形式上以区别对待为特征,但并非违背宪法的平等保障原则。教育平等应该与正义社会相契合,在一个民族多元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每一民族都有适当比例的代表平等参与社会。这些教育优惠政策正是这种参与平等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平等 优惠政策 参与平等
下载PDF
当下中国女性参政中的差等正义批判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治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3-9,共7页
差等正义意指建立在人的身份和等级基础上的,基于双重或多重标准而设立的有悖公共管理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的行为规范。在当下中国,女性在高层参政中的席位缺失,在基层参政中的比例过低以及整体参政结构失调等问题仍未消除,这些问题... 差等正义意指建立在人的身份和等级基础上的,基于双重或多重标准而设立的有悖公共管理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的行为规范。在当下中国,女性在高层参政中的席位缺失,在基层参政中的比例过低以及整体参政结构失调等问题仍未消除,这些问题与女性的能力和水平关联较小,更多的是对女性身份的歧视和排斥,属于差等正义的范畴,必须予以批判。当下中国应通过赋权来实现女性在参政中的平等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等正义 赋权 参与平等 女性参政
下载PDF
从社会正义到性别正义——论南茜·弗雷泽的“二维”性别正义观 被引量:4
5
作者 茅根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0,159,共6页
美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女性主义者南茜·弗雷泽致力于社会正义理论研究。她从客观、社会的视角审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认为"承认政治"与"再分配政治"的"二元主义视角"(或者用&... 美国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女性主义者南茜·弗雷泽致力于社会正义理论研究。她从客观、社会的视角审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向",认为"承认政治"与"再分配政治"的"二元主义视角"(或者用"承认政治"取代"再分配政治"的做法)严重弱化了对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批判,是一种悲剧性的历史讽刺。因此,她提出一种整合"再分配正义"和"承认正义"的"参与平等"正义观。从社会正义到性别正义的前提是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问题的重新阐释,因而她提出一种"二维"视角的新社会性别观,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实现性别正义的"二维"路径。她的性别正义观为左派的政治斗争和女权主义等新社会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批判武器和实践指导。她的性别正义观更多是政治的,因此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再分配 视角二元主义 参与平等 性别正义
下载PDF
边界、身份与持久的教育不平等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寿伟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7,共6页
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 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则使已生成的边界获得进一步强化,从而使教育不平等的基础从对教育权益占有的外在显性表现,转向了以身份为标记的内在的、隐性的深层根源。被标签化了的身份的错误建构使教育不平等成为完全而持久的教育不平等。对不平等边界的消除企图通过身份模式以根除社会偏见得以实现是表面的,也是天真的,而基于地位模式的参与平等理念则为教育平等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教育边界 身份 教育不平等 参与平等
下载PDF
教育平等的宪法考量
7
作者 王柱国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8,共5页
教育平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为什么能够平等且必须是平等的?教育平等是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教育平等如何实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人的理性平等和价值平等;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包括资格平等和资源平等的教育机会平等;第三个问题给... 教育平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为什么能够平等且必须是平等的?教育平等是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教育平等如何实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人的理性平等和价值平等;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包括资格平等和资源平等的教育机会平等;第三个问题给出的一个可能答案是"参与平等",即教育平等的实现,必须以正义社会为依据,以普遍的义务教育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平等自主参与社会,以公正的高等教育保证每个人群(如民族、性别、地域等)都有平等机会参与社会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平等 理性平等 价值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 参与平等
下载PDF
从分配至上到关系平等:运气平等主义之后的平等理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一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3,共3页
在分配不正义日益凸显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努力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改变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但作者更赞同一种以社会关系的平等尊重为目标的平等理论,认为单纯的分配难以实现社会正义,只有相互间保持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并承认个人或... 在分配不正义日益凸显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努力通过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改变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但作者更赞同一种以社会关系的平等尊重为目标的平等理论,认为单纯的分配难以实现社会正义,只有相互间保持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并承认个人或群体的差异才能彻底消除不正义。同时,对人和群体差异的承认不仅在文化方面,还应包括一些行为方式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只有将安德森的民主平等和弗雷泽的参与平等互为补充,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对当代西方平等理论的研究,能够开拓我们的理论视野,加深我们对于分配正义和关系正义的认识,为我国将平等观念制度化,完善和谐社会的正义要求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平等主义 民主平等 参与平等
下载PDF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及其镜鉴 被引量:2
9
作者 靳志强 王四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是对"正义"概念的新阐释。在她看来,正义在规范上是一元的,即以参与平等作为正义的元规范;在视角上是三维的,分别是经济上的再分配、文化上的承认和政治上的代表权;这三维的正义诉求,必须服从于参与平等支撑...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是对"正义"概念的新阐释。在她看来,正义在规范上是一元的,即以参与平等作为正义的元规范;在视角上是三维的,分别是经济上的再分配、文化上的承认和政治上的代表权;这三维的正义诉求,必须服从于参与平等支撑起来的正义规范。弗雷泽的"一元三维"正义构想反映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入研究弗雷泽的理论体系,特别是从"再分配、承认、代表权"三维正义诉求中揭示该理论的中国式镜像,能为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之建构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泽 正义理论 参与平等 再分配
下载PDF
从承认理论到民主正义论--略论南希·弗雷泽的政治哲学
10
作者 朱菊生 袁久红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5-130,共6页
弗雷泽提出要以参与平等为核心重新界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进一步从承认理论身份模式转向地位模式;从承认的规范一元论转向包含再分配与承认的"视角二元论";从局部的文化正义转向"一元三维"的总体的民主正义。弗... 弗雷泽提出要以参与平等为核心重新界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进一步从承认理论身份模式转向地位模式;从承认的规范一元论转向包含再分配与承认的"视角二元论";从局部的文化正义转向"一元三维"的总体的民主正义。弗雷泽的思想为弥合左派纷争,重新构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批判做出了努力,反映了霍耐特承认"规范一元论"以后批判理论新的演进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认 再分配 代表权 参与平等 民主正义
下载PDF
当代语境下的多元化公共领域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云 刘日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2,共4页
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主义政治学家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立足于批判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与现实,对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公共领域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她批判了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自由主义模式的虚假性,和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存... 美国当代著名女性主义政治学家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立足于批判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与现实,对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公共领域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她批判了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自由主义模式的虚假性,和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存民主的局限性。同时图绘了公共领域的新框架,从女性主义视角提出了多元公共领域的建构图景。由此,弗雷泽的公共领域思想走向了反思和建构,实现了公共领域理论研究范式的突破,是公共领域思想在当代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女性主义 参与平等 公共性 批判理论
下载PDF
从“观点二元论”到三维正义观——弗雷泽正义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
12
作者 袁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4-28,共5页
南茜.弗雷泽是当代西方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她的正义批判理论开辟了批判理论的新方向。弗雷泽的正义批判理论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首先,在批判"规范一元论"逻辑缺陷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再分配与承认,她建立了"... 南茜.弗雷泽是当代西方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她的正义批判理论开辟了批判理论的新方向。弗雷泽的正义批判理论经历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首先,在批判"规范一元论"逻辑缺陷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再分配与承认,她建立了"观点二元论";其后"观点二元论"遭到西方学者的批判与质疑;在吸纳了批判者的意见之后,她把代表权融入到二元论分析体系,从而使维度二元论扩展为维度三元论。探寻弗雷泽正义思想的发展轨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正义问题,并为解决我国当前的正义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点二元论 规范一元论 参与平等 再分配 承认 代表权
下载PDF
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南希·弗雷泽正义理论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羡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4,111,共8页
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是南希.弗雷泽正义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它们代表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中的主要正义问题。参与平等原则是其正义理论的核心,也是她整合三个维度的规范基础。实现平等参与有三个条件,即客观条件、... 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是南希.弗雷泽正义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它们代表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中的主要正义问题。参与平等原则是其正义理论的核心,也是她整合三个维度的规范基础。实现平等参与有三个条件,即客观条件、互主体条件和程序条件;其中,客观条件关涉以阶级结构为核心的再分配问题,互主体条件关涉以地位秩序为核心的承认问题,程序条件关涉以决策参与为核心的代表权问题。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分析和考察,弗雷泽全面、清晰地描绘了后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图景,并提供了最有希望的进步前景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配 承认 代表权 正义 参与平等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洁 刘奕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期78-79,共2页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行动取向更突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利益诉求也格外明显,他们想要定居城市,却避免不了身份认同的尴尬。如何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关键所在。从经济、文...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行动取向更突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利益诉求也格外明显,他们想要定居城市,却避免不了身份认同的尴尬。如何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关键所在。从经济、文化、政治维度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遭遇的挑战,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建构了三个维度上农民工参与平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融合 参与平等
下载PDF
对弗雷泽参与平等思想的研究
15
作者 高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0-22,共3页
随着当代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存在于领土国家界限内的非正义问题已经冲破了每个国家的领土界限而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扩展,之前构建的各种正义理论体系已经无法解释和指导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结合社会现实,弗雷泽提出... 随着当代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存在于领土国家界限内的非正义问题已经冲破了每个国家的领土界限而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扩展,之前构建的各种正义理论体系已经无法解释和指导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结合社会现实,弗雷泽提出以参与平等为基础性规范,包含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三个维度的一元三维正义论。通过集中对弗雷泽正义观中参与平等思想的研究,总结出其参与平等理论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泽 参与平等 正义 重大意义
下载PDF
谁之正义——弗雷泽多元正义主体思想研究
16
作者 袁丽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1-35,共5页
全球化时代,正义的主体不再被默认为是主权国家内部的伙伴公民,谁之正义遭遇了极大挑战。弗雷泽提出评估正义框架的所有人受制约原则,认为受制于一个既定的治理机构的人都有与之相关的正义主体的道德身份,地方性的、国家内部的、区域的... 全球化时代,正义的主体不再被默认为是主权国家内部的伙伴公民,谁之正义遭遇了极大挑战。弗雷泽提出评估正义框架的所有人受制约原则,认为受制于一个既定的治理机构的人都有与之相关的正义主体的道德身份,地方性的、国家内部的、区域的、跨国的和全球性的社会成员都是社会正义的合适主体。弗雷泽的多元正义主体思想从地理层面上扩展了正义主体,将更多的人纳入正义考虑的范畴,有利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正义的实现;但在其参与平等的规范原则和元民主制度化方法制约下,她没有考虑那些没有参与民主协商和决策能力的“非正常人”和婴幼儿群体的正义问题,也没有探讨天赋、权威、威望等因素对民主协商和政治决策的影响,其正义主体思想仍具有偏狭性,难以真正实现社会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主体 参与平等 元民主制度化 “非正常”人 弗雷泽
下载PDF
构建反思的正义——论弗雷泽全球化世界中的正义观
17
作者 刘光斌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15,共6页
弗雷泽认为正义涉及经济、文化和政治诸领域,由此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三个正义原则: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三者都需要符合参与平等原则。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正义的探究需要突破传统正义的边界,架构政治便成为讨论主题,需要遵循所有人... 弗雷泽认为正义涉及经济、文化和政治诸领域,由此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三个正义原则: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三者都需要符合参与平等原则。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正义的探究需要突破传统正义的边界,架构政治便成为讨论主题,需要遵循所有人受影响的原则。正义理论受制于协商民主的决策程序,以元民主制度化形式实现。通过解释正义的"什么",正义的"谁"和正义的"怎样",弗雷泽构建了一套适合全球化世界的"反思的正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雷泽 参与平等 所有人受影响原则 元民主制度化 反思的正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