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郝鑫 杨惠 +1 位作者 畅阁 胡久刚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综述了多孔铜的多种制备方法,并对氢泡沫模板法进行了深入阐述,讨论了不同电沉积条件对多孔铜形貌的影响规律,并对多孔铜在催化、能源、分析传感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多孔铜 合金 氢泡沫模板 应用
原文传递
纳米多孔铜的去合金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超 李生娟 +2 位作者 程志海 李海超 王树林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31,共5页
通过电弧炉和管式炉烧结制备不同原子比的铜锰合金前驱体,室温下在0.1mol/L盐酸溶液中对制备出的前驱体合金进行自腐蚀制备纳米多孔铜。采用SEM、EDS、Autosorb-1等分析了样品的表观形貌、元素含量和微观孔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去合金法... 通过电弧炉和管式炉烧结制备不同原子比的铜锰合金前驱体,室温下在0.1mol/L盐酸溶液中对制备出的前驱体合金进行自腐蚀制备纳米多孔铜。采用SEM、EDS、Autosorb-1等分析了样品的表观形貌、元素含量和微观孔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去合金法得到结构均匀的三维连通纳米多孔铜片体材料,管式炉制备的Cu:Mn原子比为3:7的样品获得相对分布更为均匀、孔结构更为明显的多孔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铜 合金 铜锰合金 粉末烧结
原文传递
纳米多孔金的单分子层门控离子输运性质研究
3
作者 闫娜娜 肖天亮 刘兆阅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3-877,共5页
生物离子通道能够对环境刺激作出响应,有效地调节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保证体内的正常生命活动.研究具有生物离子通道功能的人工离子通道对发展离子开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利用电化学去合金法制备了具有三维通道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膜,... 生物离子通道能够对环境刺激作出响应,有效地调节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保证体内的正常生命活动.研究具有生物离子通道功能的人工离子通道对发展离子开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工作利用电化学去合金法制备了具有三维通道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膜,并将其应用于离子通道,研究其离子输运性质.在电场作用下,纳米多孔金由于发生极化而使通道表现出离子整流性质.在纳米多孔金表面修饰十二烷基硫醇单分子层,利用其疏水效应,通道能够阻止离子的传输,使其处于"关闭"态.溶液中的化学刺激如表面活性剂能够增强电解质溶液在通道表面的浸润,有利于离子的传输,使通道处于"打开"态.这种单分子层修饰的纳米多孔金表现出表面活性剂响应的离子开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合金 纳米多孔金 表面活性剂 离子开关
原文传递
超薄纳米多孔金膜的制备及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研究
4
作者 冯时 陈述 +1 位作者 杨青 向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采用电化学去合金法制得50nm的超薄纳米多孔金膜(NanoporousGoldFilm,NPGF),其表面粗糙度可预估NPGF的表面形貌.SEM表征证实,在扫描下限大于-0.1 V时,控制伏安扫描的循环周数可获得不同粗糙度的NPGF.利用反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NPGF的... 采用电化学去合金法制得50nm的超薄纳米多孔金膜(NanoporousGoldFilm,NPGF),其表面粗糙度可预估NPGF的表面形貌.SEM表征证实,在扫描下限大于-0.1 V时,控制伏安扫描的循环周数可获得不同粗糙度的NPGF.利用反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NPGF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LSPR).结果显示,NPGF在450 nm处的LSPR效应受其表面粗糙度影响,在优化的粗糙度下,NPGF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可实现乙二醇溶液浓度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纳米多孔金膜 电化学合金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
下载PDF
H62铜锌合金在H_(2)SO_(4)腐蚀液中去合金化的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颜修兴 段云彪 +1 位作者 胡劲 吴家乐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89,共8页
以H62黄铜合金带材为原料,通过自由化学腐蚀去合金化法制备具有三维连续孔隙的纳米多孔铜材料。首先将样品进行抛光预处理,然后在60℃的0.5 mol·L^(-1)H_(2)SO_(4)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自由去合金化处理,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对合金的... 以H62黄铜合金带材为原料,通过自由化学腐蚀去合金化法制备具有三维连续孔隙的纳米多孔铜材料。首先将样品进行抛光预处理,然后在60℃的0.5 mol·L^(-1)H_(2)SO_(4)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自由去合金化处理,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对合金的去合金化程度、韧带尺寸和相组成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等表征合金的表面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腐蚀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多孔铜的韧带尺寸逐渐变粗,由15 min时的150 nm粗化至60 min时的240 nm,孔隙率逐渐降低;在基体合金中出现纯铜相,合金基体中发生锌的脱出和铜原子的扩散并形成纳米多孔结构;统计韧带尺寸并拟合计算得到韧带粗化系数n为2.325,平均扩散系数Ds为3.117×10^(-15)m^(2)·s^(-1),与相关文献相比具有更快的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铜 合金 铜锌合金 扩散系数 转变过程
原文传递
CoO/NiO/Co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焕 王昕璐 +4 位作者 王进贤 于文生 杨颖 张洪波 董相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将Al_(72)Ni_(13.4)Co_(14.6)十次准晶作为前驱体合金,通过去合金化法制备了CoO/NiO/CoNi微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该电极... 将Al_(72)Ni_(13.4)Co_(14.6)十次准晶作为前驱体合金,通过去合金化法制备了CoO/NiO/CoNi微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材料结构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研究该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200mA·g-1电流密度下,首次充放电容量为417mAh·g-1和617mAh·g-1,库伦效率为67.6%,经过500圈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为585mAh·g-1,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三维结构 合金
下载PDF
模板沉积-去合金化法制备块体泡沫金 被引量:6
7
作者 谭秀兰 牛高 +3 位作者 李恺 罗江山 吴卫东 唐永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5,共4页
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直接镀覆具有自支撑金层的基础上,结合去合金化工艺成功制备出双模式孔径分布的块体泡沫金样品,建立模板沉积-去合金化法制备超低密度泡沫金的工艺方法,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化学镀金后PS微球表面的金... 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直接镀覆具有自支撑金层的基础上,结合去合金化工艺成功制备出双模式孔径分布的块体泡沫金样品,建立模板沉积-去合金化法制备超低密度泡沫金的工艺方法,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化学镀金后PS微球表面的金沉积层厚度为70~90nm;在Au/PS表面进行化学镀银后镀覆层厚度增至200~400nm;模板去除后,获得了完全自支撑的Au40Ag60金银合金空心微球结构泡沫;去合金化干燥后,样品由约10μm的空心球壳和平均系带尺寸47nm的双连续结构纳米多孔球壳层的双模式孔隙形貌组成,并且由于去合金化形成的纳米多孔球壳层,样品的密度进一步减小至0.8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 双模式孔径 制备 模板沉积-合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