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IVF短时授精第2极体排出及原核形成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芳 王莹 +4 位作者 金锐 白刚 刘永杰 唐大伟 包俊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常规IVF短时受精中第2极体排出以及受精后原核形成的情况,评估该两项指标与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因女方输卵管因素接受常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05个周期,观察受精后3~5 h第2极体排出以及... 目的通过观察常规IVF短时受精中第2极体排出以及受精后原核形成的情况,评估该两项指标与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因女方输卵管因素接受常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05个周期,观察受精后3~5 h第2极体排出以及授精后18~20 h原核形成情况。按照第2极体排出以及原核形成与否分为4组,A组(第2极体排出,观察到2个原核),B组(第2极体未排出,观察到2个原核),C组(第2极体排出,未观察到2个原核),D组(第2极体未排出,未观察到原核形成),评估各组对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共观察851枚行常规体外授精的成熟卵子,获胚胎728枚,4组间胚胎形成率及优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第3天胚胎卵裂球数目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6个细胞的胚胎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A组和B组介于6~8个细胞的胚胎比例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第3天胚胎碎片程度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精后3~5 h见第2极体排出且18~20 h观察到2个原核形成的胚胎具有较好的胚胎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第2极体 原核形成 胚胎发育潜能
下载PDF
短时体外受精后原核形成观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纪冬梅 张爱军 +2 位作者 孙贻娟 陆小溦 冯云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年第12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追踪观察卵子短时体外受精后原核(pronucleus,PN)的出现情况,评价PN出现的时间在预测IVF周期受精情况的价值,并探讨其与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5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62个周期,对IVF卵数≥5的助孕周期进行... 目的通过追踪观察卵子短时体外受精后原核(pronucleus,PN)的出现情况,评价PN出现的时间在预测IVF周期受精情况的价值,并探讨其与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5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62个周期,对IVF卵数≥5的助孕周期进行观察。授精后4h脱颗粒并观察原核出现情况,6h、7h、8h、9h、10h分别观察一次并记录。D1(21h)换液并观察记录受精情况,D3天移植,对胚胎进行评分。结果共观察721枚行常规IVF的卵子,受精504枚,受精率为69.9%;4、6、7、8、9、10、21h的原核出现率分别为0%、2.91%、14.84%、29.68%、46.74%、56.59%、71.15%(相关系数为:r=0.768,P<0.01)。共获胚胎495枚,其中可用胚317枚,优质胚119枚,以上不同时间段出现原核的可用胚胎率分别为66.67%、64.29%、65.38%、64.71%、62.32%、62.24%(P>0.05),优质胚胎率为28.57%、26.19%、24.04%、23.53%、22.45%(P>0.05)。受精率≥65%的周期共41例,在授精后8h至少有一个原核出现,原核出现率为12.5~80%;受精率<65%的周期共21例,授精后8h原核出现率为0%,其中,完全未受精2例;0<受精率≤30%的周期有7例。结论IVF周期原核开始出现的时间为4~6h,原核出现时间与最终受精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原核出现越早受精失败或低受精的风险性越低;8h仍未出现原核的周期,受精失败或低受精率的风险较大;较受精后6h或更早,我们认为8h采取补救ICSI确定受精情况更方便、准确。原核出现时间与胚胎质量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体外受精(IVF) 原核形成 胚胎质量
原文传递
时差成像技术在常规体外受精周期中单原核胚胎的原核形成和卵裂模式及对其发育潜能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招霞 王珊珊 +2 位作者 蒋益群 张宁媛 孙海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2期74-78,82,共6页
目的通过时差成像系统(TLI)观察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单原核胚胎的发育特征,探讨原核形成方式、卵裂模式与囊胚形成的关系,评估单原核胚胎的发育潜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 目的通过时差成像系统(TLI)观察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单原核胚胎的发育特征,探讨原核形成方式、卵裂模式与囊胚形成的关系,评估单原核胚胎的发育潜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患者的单原核胚胎的175个周期胚胎行TLI动态观察,对其中228个单原核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回顾性分析胚胎的原核形成方式、卵裂模式和囊胚形成结局。结果原核形成方式上,10.09%(23/228)的胚胎的单原核为2个原核融合而成,其他胚胎始终只观察到1个原核。卵裂模式上,21.93%(50/228)胚胎卵裂模式正常,异常的卵裂模式包括非轴性卵裂、不均卵裂、非二倍性卵裂、卵裂球碎裂、发育停滞及未卵裂,其中非二倍性卵裂和卵裂球碎裂较为多见,17.11%(39/228)单原核胚胎有可移植囊胚评分〉ⅣCC,7.46%(17/228)的胚胎形成的囊胚评分≥ⅣBB。原核形成方式上,2个原核融合为1个原核的单原核胚胎的可移植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始终为1个原核者;卵裂模式上,可移植囊胚均来源于卵裂模式正常及仅发生非轴性卵裂的胚胎,其可移植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6.00%和46.15%,而其他卵裂模式异常的胚胎无可移植囊胚形成。结论常规IVF周期的单原核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单原核胚胎的发育潜能与其原核形成方式和卵裂模式密切相关,2个原核融合为1个原核的单原核胚胎和卵裂模式正常者及仅发生非轴性卵裂者具有较高的可移植囊胚形成率。当患者无可移植的双原核胚胎时,可将2个原核融合为1个原核的单原核胚胎纳入选择范围,卵裂模式亦有助于筛选具有发育潜能的单原核胚胎,对正常及仅发生非轴性卵裂的单原核胚胎进行移植或冷冻,以提高卵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胚胎 时差成像 原核形成 卵裂模式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不同激活条件及半胱氨酸处理对猪ICSI胚胎发育影响研究
4
作者 孙爽 王媛 +3 位作者 刘仲凤 吕明 王峰 刘忠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辅助激活方法(Calciumionophore A23187激活、Calciumionophore A23187+6-DMAP联合激活和电激活)、不同精子预处理方法(液氮冻融处理和0.1%Triton X-100处理)和在添加半胱氨酸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0 h、4 h、12 ...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辅助激活方法(Calciumionophore A23187激活、Calciumionophore A23187+6-DMAP联合激活和电激活)、不同精子预处理方法(液氮冻融处理和0.1%Triton X-100处理)和在添加半胱氨酸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0 h、4 h、12 h和168 h)对猪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辅助激活相比,A23187+6-DMAP联合激活和电激活均能显著提高ICSI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A23187+6-DMAP联合激活能显著提高ICSI卵母细胞的受精率(P<0.05)。液氮冻融精子组ICSI卵母细胞的雄原核形成率显著高于活精子组(P<0.05)。在添加半胱氨酸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4 h的ICSI卵母细胞受精率、雄原核形成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0 h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猪卵母细胞在ICSI后需要辅助激活来启动胚胎顺利发育,A23187+6-DMAP激活效果较好。液氮冻融精子可以促进ICSI后雄原核的形成。半胱氨酸处理4 h对猪ICSI卵母细胞受精和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激活 精子预处理 原核形成 ICSI
下载PDF
6-二甲基氨基嘌呤对体外成熟山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果平 王金文 +1 位作者 王德芹 李焕玲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0-343,347,共5页
体外成熟的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用7%的乙醇和5μmol/L的离子霉素刺激处理后,分别置于含2 mmol/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和不含6-DMAP的培养液中培养4 h,研究6-DMAP对体外成熟山羊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原核形成以及孤雌胚体外发育潜... 体外成熟的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用7%的乙醇和5μmol/L的离子霉素刺激处理后,分别置于含2 mmol/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和不含6-DMAP的培养液中培养4 h,研究6-DMAP对体外成熟山羊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原核形成以及孤雌胚体外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DMAP能显著提高山羊卵母细胞的激活率,乙醇+6-DMAP和离子霉素+6-DMAP处理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75.6%和71.1%,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乙醇(54.3%)和离子霉素(56.8%)处理;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第二极体的排出,乙醇+6-DMAP和离子霉素+6-DMAP处理仅含1个极体的孤雌胚分别为90.3%和96.3%,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乙醇(26.3%)离子霉素(33.3%)处理。孤雌胚体外培养7 d,乙醇+6-DMAP和离子霉素+6-DMAP处理4-细胞发育率为45.6%和47.9%,8-细胞孤雌胚发育率为25.0%和29.6%,桑/囊胚形成率为7.4%和9.9%,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乙醇和离子霉素处理(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卵母细胞 6-DMAP 激活率 原核形成 孤雌发育
下载PDF
WEE2基因突变与受精失败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舒琴 王岸聪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6期15-18,共4页
卵子和精子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其标志是卵子排出第二极体,随后形成的雌原核和雄原核相互交融。人类胚胎发育及繁衍是否正常进行取决于受精是否正常完成。受精障碍及无原核形成是辅助生殖治疗反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 卵子和精子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其标志是卵子排出第二极体,随后形成的雌原核和雄原核相互交融。人类胚胎发育及繁衍是否正常进行取决于受精是否正常完成。受精障碍及无原核形成是辅助生殖治疗反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从基因水平进行阐述,近年来,WEE2基因的变异和受精失败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WEE2基因突变与受精失败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E2基因突变 原核形成障碍 受精失败
下载PDF
卵胞浆内精子注射后和原核形成期间非损伤性测定人胚胎所吸收的葡萄糖和丙酮酸量
7
作者 张凤英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1年第4期248-249,共2页
为实施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 选择人类胚胎常根据胚胎的形态和卵裂率。尽管做了最大努力来改进预测胚胎活力的记分技术,但着床率仍很低。不是所有形态好的胚胎都着床,有碎片的胚胎在体外也可以发育到囊胚期。为了达到可接受的妊... 为实施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 选择人类胚胎常根据胚胎的形态和卵裂率。尽管做了最大努力来改进预测胚胎活力的记分技术,但着床率仍很低。不是所有形态好的胚胎都着床,有碎片的胚胎在体外也可以发育到囊胚期。为了达到可接受的妊娠率,常规地移植1个以上的胚胎,这样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多胎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精子注射 原核形成 胚胎移植 胚胎 葡萄糖 丙酮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卵丘细胞对雄原核的形成和卵母细胞早期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R.C.ChianM.A.SirardK.Niwa 薛建华 李建栋 《黑龙江畜牧科技》 1997年第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休外培养 原核形成 早期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