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Cr和Ni对Fe_3Al金属间化合物相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马钢 夏源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14-919,共6页
利用集团变分法,计算了 Fe-Al-Co,Fe-Al-Cr;Fe-Al-Ni三元合金700 K等温截面的 Fe3Al相区. 三个三元合金等温截面的计算结果显示,Fe-Al-Ni相图中的 Fe3Al相区最小,Fe—Al-Cr相图中的Fe3Al相区最大;根据等温截面的几何性质,可以将Co和 Ni... 利用集团变分法,计算了 Fe-Al-Co,Fe-Al-Cr;Fe-Al-Ni三元合金700 K等温截面的 Fe3Al相区. 三个三元合金等温截面的计算结果显示,Fe-Al-Ni相图中的 Fe3Al相区最小,Fe—Al-Cr相图中的Fe3Al相区最大;根据等温截面的几何性质,可以将Co和 Ni看成是一类原子,而Cr原子属于另一类.利用 Monte Carlo方法分析了Co,Cr和Ni对Fe3Al金属间化合物原子组态的影响.从不同原子在不同亚点阵上的占位情况和原子组态图都可以看出,Cr原子倾向于占据β亚点阵;Co和 Ni原子倾向于占据α亚点阵,也有一部分Co和 Ni原子倾向于与Al原子形成B2结构晶粒,分布于DO3晶粒中,这将加剧晶体中缺陷的形成.从 Monte Carlo法得到的这些结果,也可以看出Co和Ni属于一类原子,而Cr属于另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金属间化合物 相平衡 集团变分法 MONTE Carlo法 原子组态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铜特征谱线自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送宁 段文钊 +3 位作者 宁日波 李倩 艾卓 姜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5-1179,共5页
应用Nd∶YAG脉冲激光器(532nm)作为光源,诱导激发TU0Cu样品。以光栅光谱仪和ICCD为谱线分离与探测器件,在30~110mJ激光能量范围和触发后211~230μs时间范围内对Cu(Ⅰ)特征谱线324.754,327.396,510.554,515.324和521.320nm的自吸收特性... 应用Nd∶YAG脉冲激光器(532nm)作为光源,诱导激发TU0Cu样品。以光栅光谱仪和ICCD为谱线分离与探测器件,在30~110mJ激光能量范围和触发后211~230μs时间范围内对Cu(Ⅰ)特征谱线324.754,327.396,510.554,515.324和521.320nm的自吸收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特征谱线自吸现象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弱,经过5~20μs逐步消失;在50~100mJ能量范围内,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谱线的自吸收程度增加,持续时间变长。同时特征谱线的自吸收特性因谱线跃迁能级状态不同而存在差异,具有相同原子组态的324.754,327.396nm和515.324,521.320nm两组谱线的自吸收程度随时间和激光能量的演变以及自吸持续时间随能量的变化都分别表现出相似的特征,且总角动量J较大(324.754nm,1/2-3/2;521.320nm,3/2-5/2)的谱线自吸收程度相对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受能量变化影响敏感,自吸收程度随能量变化幅度也较大。谱线510.554nm(3d^(10)4p-3d^94s^2)在能量小于80mJ时自吸程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能量在80~100mJ范围内时自吸程度加大,持续时间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 自吸收 铜特征谱线 原子组态
下载PDF
确定原子态的一种简易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国范 宋昭明 《大学物理》 1987年第9期24-27,共4页
本文对原子中同科电子的 L-S偶合,提出一种确定原子态的简易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子组态中的电子按着不同自旋状态(α和β)分开进行处理,归纳出给定组态的L、S、J的确定方法,并且运用矢量模型加以详尽的说明.应用该方法求得... 本文对原子中同科电子的 L-S偶合,提出一种确定原子态的简易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子组态中的电子按着不同自旋状态(α和β)分开进行处理,归纳出给定组态的L、S、J的确定方法,并且运用矢量模型加以详尽的说明.应用该方法求得的原子同科s、p、d、f电子所形成的原子态,其结果与斯莱特(Slater)给出的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 同科电子 自旋状态 原子组态 矢量模型 行处理
下载PDF
金属镍的原子组态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世杰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140-144,162,共6页
依据EET理论对金属镍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确定了镍原子共价电子总数∑nc:6.372 3,单键半距R13(l)=0.115 58,理论键矩DnA/nm=0.247 95,最强键的共价电子数n1A3=0.525 07等重要参数;又依据BLD法和键能确定了镍原子可能存在的杂阶状态.N... 依据EET理论对金属镍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确定了镍原子共价电子总数∑nc:6.372 3,单键半距R13(l)=0.115 58,理论键矩DnA/nm=0.247 95,最强键的共价电子数n1A3=0.525 07等重要参数;又依据BLD法和键能确定了镍原子可能存在的杂阶状态.Ni在甲种杂化中的σNi:A13最稳定,其ΔDnα/nm=0.001 0为多种原子组态中ΔDnα/nm最小的状态,nA键能EA=48.013 3 kJ/mol最强,所以σNi:A13中的nA为Ni的相结构因子,n1A3=0.525 07即为Ni结构单元中的nA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组态 价电子结构 相结构因子
下载PDF
计算原子组态量子态数的新方法(英文)
5
作者 邓启刚 曹茂盛 +1 位作者 刘路臣 谭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8-102,共5页
1 Introduction Among multi-electron atom, each electron may distribute to every monoelectron energy level in different mode on following Pauli principle. This can be marked by n、l、m and m_s. Here n、l、m stands for ... 1 Introduction Among multi-electron atom, each electron may distribute to every monoelectron energy level in different mode on following Pauli principle. This can be marked by n、l、m and m_s. Here n、l、m stands for orbital quantum number, m_s stands for spin quantum number. Each distribution is called one atomic electron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组态 量子态数
下载PDF
稀有金属原子在L_2'-型固溶体中的电子结构
6
作者 时海芳 张竞元 鲍亚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0-574,共5页
为研究合金元素对L_2'-型固溶体电子结构及合金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分别计算了稀有金属原子W,Mo,V,Nb,Ti,Co,Zr,Ta和常用合金原子Mn,Si,Ni,Cu,Cr在L_2'-型固溶体(以Fe-C马氏体为例)中的电子结构,... 为研究合金元素对L_2'-型固溶体电子结构及合金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分别计算了稀有金属原子W,Mo,V,Nb,Ti,Co,Zr,Ta和常用合金原子Mn,Si,Ni,Cu,Cr在L_2'-型固溶体(以Fe-C马氏体为例)中的电子结构,利用固溶体最强共价键上共价电子对数的统计值'An计算了L_2'-型固溶体的固溶强化效应.结果表明:含稀有金属原子的L_2'-型固溶体的'An值远大于含常用合金原子的L_2'-型固溶体,其固溶强化的本征强度可达超高强度级别;含稀有金属原子的L_2'-型固溶体中原子组态数σ却比含常用合金原子的L_2'-型固溶体的σ小得多,据此可解释超高强度钢的裂纹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原子 L2’-型固溶体 电子结构 固溶强化效应 原子组态 裂纹敏感性
下载PDF
原子轨道能级与原子电子组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月成 杨占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37-39,共3页
文中利用量子化学结果,对原子结构理论中有关原子轨道能、原子总能量等基本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作了较准确的理论分析,进而对原子基态电子组态给出了较合理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原子轨道能 原子总能量 电离势 原子电子组态 核外电子填充次序
下载PDF
氦原子sp组态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精细结构参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大理 黄时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5-918,共4页
本文借助不可约张量理论,导出了通常由光谱实验数据确定的氦原子sp组态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精细结构参数A的理论计算式,在推导过程中完成所有角向积分和自旋求和计算.
关键词 原子sp组态 不可约张量 自旋-其它轨道相互作用 精细结构参数A
下载PDF
近似对称重离子——原子碰撞中KK空穴分配和双电子单光子跃迁能移
9
作者 李景文 江历阳 +5 位作者 胡爱东 曾宪堂 常宏伟 田炜 李志宏 周书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87-288,共2页
在重离子原子碰撞中存在着K壳层双电离的几率,双K壳层空穴衰变不仅仅存在着2个电子独立的Kα超卫星线的跃迁,而且存在着相关的双电子衰变几率。我们测量了Ni+q+Cu和Cu+q+Zn系统是在较高的入射能量下进行的。测量的... 在重离子原子碰撞中存在着K壳层双电离的几率,双K壳层空穴衰变不仅仅存在着2个电子独立的Kα超卫星线的跃迁,而且存在着相关的双电子衰变几率。我们测量了Ni+q+Cu和Cu+q+Zn系统是在较高的入射能量下进行的。测量的KK空穴比仍然能符合Lenn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 重离子 原子碰撞 近似对称 跃迁能量 双电子 空穴 实验装置 原子电子组态 串列加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