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MoS_(2(1-x))Se_(2x)合金材料中硒原子的晶界择优掺杂和富集 被引量:3
1
作者 吕丹辉 朱丹诚 金传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4-1519,共6页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研究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二维MoS_(2(1-x))Se_(2x)合金材料中Se元素掺杂、取代的微观过程和机理。定量和统计STEM表征结果发现:Se原子晶界处富集显著,晶界处Se元素含量远高于晶畴内部。进一步研...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研究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二维MoS_(2(1-x))Se_(2x)合金材料中Se元素掺杂、取代的微观过程和机理。定量和统计STEM表征结果发现:Se原子晶界处富集显著,晶界处Se元素含量远高于晶畴内部。进一步研究表明晶界中掺杂取代Se原子的浓度和分布与晶界结构密切相关。主要与晶界处的局域畸变及其诱导的反应活性有关。该结果对于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物合金体系的可控合成及应用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1-x)Se2x合金 晶界富集 原子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碳纳米管内填充生长超细一维亚化学计量比氧化钨纳米线
2
作者 吴秋琴 姚奋发 +1 位作者 金传洪 郑遗凡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19,共7页
超细亚化学计量比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可控合成仍存在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限域空间合成法,首先采用溶液法将四硫代钨酸铵((NH_(4))_(2)WS_(4))填充至碳管内,然后真空热分解反应制得产... 超细亚化学计量比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其可控合成仍存在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限域空间合成法,首先采用溶液法将四硫代钨酸铵((NH_(4))_(2)WS_(4))填充至碳管内,然后真空热分解反应制得产物。通过表征发现:碳管内限域生长的主要产物为一维亚氧化物W_(3)O_(8)纳米线,其典型线宽为1.23~1.93 nm,对应4~5列钨氧原子链,长度可达数十微米。W_(3)O_(8)纳米线与碳管内壁之间主要为范德华力相互作用(间距约0.35 nm),为分离及表征W_(3)O_(8)纳米线的本征特性提供了方便,该方法也有望应用于合成其他亚化学计量比的一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纳米线 碳纳米管填充 亚化学计量比 原子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