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东部原始云杉林及其系列采伐迹地3个林地藓类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差异性评估(英文)
1
作者
包维楷
雷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5,共8页
森林采伐对地表藓类种群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人评估这种影响后迹地上的藓类种群状况.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壤塘县4个系列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云杉林下3种林地优势藓类种群[锦丝藓(Actinothuidium hookeri)、塔藓(Hylocomium splende...
森林采伐对地表藓类种群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人评估这种影响后迹地上的藓类种群状况.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壤塘县4个系列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云杉林下3种林地优势藓类种群[锦丝藓(Actinothuidium hookeri)、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和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的发生频率和盖度、生物量以及维管束植物盖度和凋落物盖度,通过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分析了3个藓类种群的盖度和生物量在不同采伐迹地及原始林之间的差异,评估了其自然发展趋势,揭示了维管束植物结构参数与藓类种群盖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1)3种藓类种群的盖度和生物量在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林间有显著差异,但在系列采伐迹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证实森林采伐后林生地表藓类种群显著衰退,随着迹地自然恢复进程这些藓类种群并未能逐渐恢复;2)微环境尺度上的藓类盖度和生物量在系列采伐迹地之间有较大的波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乔木和草本层盖度是影响藓类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表明,采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藓类自身的生态适应性和繁殖策略综合决定着藓类种群的自然恢复能力;如果仅仅依靠迹地自然恢复过程,顶极藓类种群(塔藓和锦丝藓)是难以自然复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
种群
盖度
生物量
森林采伐
采伐迹地
原始
云杉林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原始云杉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2
作者
马俊莹
丰兴秋
郭玉成
《林业勘查设计》
2000年第1期54-56,共3页
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针对各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 。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原始
云杉林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
被引量:
12
3
作者
方江平
巴青翁姆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9-1145,共7页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原始
林芝
云杉林
西藏
原文传递
题名
青藏高原东部原始云杉林及其系列采伐迹地3个林地藓类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差异性评估(英文)
1
作者
包维楷
雷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5,共8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570333)
the National Key Projects for Basic Research of China (No. 2005CB422006)
文摘
森林采伐对地表藓类种群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人评估这种影响后迹地上的藓类种群状况.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壤塘县4个系列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云杉林下3种林地优势藓类种群[锦丝藓(Actinothuidium hookeri)、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和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的发生频率和盖度、生物量以及维管束植物盖度和凋落物盖度,通过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分析了3个藓类种群的盖度和生物量在不同采伐迹地及原始林之间的差异,评估了其自然发展趋势,揭示了维管束植物结构参数与藓类种群盖度和生物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1)3种藓类种群的盖度和生物量在采伐迹地和附近原始林间有显著差异,但在系列采伐迹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证实森林采伐后林生地表藓类种群显著衰退,随着迹地自然恢复进程这些藓类种群并未能逐渐恢复;2)微环境尺度上的藓类盖度和生物量在系列采伐迹地之间有较大的波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乔木和草本层盖度是影响藓类种群生物量的主要因子.综合分析表明,采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藓类自身的生态适应性和繁殖策略综合决定着藓类种群的自然恢复能力;如果仅仅依靠迹地自然恢复过程,顶极藓类种群(塔藓和锦丝藓)是难以自然复壮的.
关键词
苔藓
种群
盖度
生物量
森林采伐
采伐迹地
原始
云杉林
青藏高原东部
Keywords
bryophyte
population
coverage
biomass
forest felling
clear-cut habitat
primary spruce forest
environmentalalteration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原始云杉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2
作者
马俊莹
丰兴秋
郭玉成
机构
大兴安岭地区规划院
牙克石林业干部管理学校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00年第1期54-56,共3页
文摘
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针对各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 。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原始
云杉林
物种多样性
分类号
S791.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
被引量:
12
3
作者
方江平
巴青翁姆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9-1145,共7页
基金
西藏重点科技项目"西藏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文摘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关键词
凋落物
养分归还
原始
林芝
云杉林
西藏
Keywords
litter
nutrient return
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 forest
Tibet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东部原始云杉林及其系列采伐迹地3个林地藓类种群结构与生物量的差异性评估(英文)
包维楷
雷波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原始云杉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马俊莹
丰兴秋
郭玉成
《林业勘查设计》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
方江平
巴青翁姆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