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7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 被引量:263
1
作者 王宁利 +5 位作者 葛坚 余敏斌 刘旭阳 陈君毅 孙兴怀 王怀洲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3-586,共14页
近年来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技术迅速发展,为进一步规范我国青光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在参考欧洲青光眼协会指南第4版及多项中国青光眼相关专家共识、相关操作规范及... 近年来青光眼诊断和治疗技术迅速发展,为进一步规范我国青光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在参考欧洲青光眼协会指南第4版及多项中国青光眼相关专家共识、相关操作规范及百余篇文献的基础上,从青光眼筛查、临床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房角关闭、儿童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随访与管理7个部分制定青光眼的临床工作指南,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青光眼 中国医师协会 原发性青光眼 科医师 中华医学会 病史询问 压症 原发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中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方案专家共识(2019年) 被引量:130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王宁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5-328,共4页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临床多见疾病,近年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以眼科循证医学为基础,对我国PACG的分类体系和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达成进一步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专家 诊治 中国 PACG 临床医师 中华医学会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5
3
作者 裴锦云 林羽 杨海燕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黄河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PACG 合并白内障患者71 例,共98 眼...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黄河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PACG 合并白内障患者71 例,共98 眼;男21 例(30 眼),女50 例(68 眼),年龄53~94 岁,平均(73.94±6.43)岁.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47 例,64 眼,为急闭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24 例,34 眼,为慢闭组.观察并比较2 组患者手术前后矫正视力、眼压(IOP)、房角、中央前房深度(CCT)、降眼压药物使用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 个月.结果随访期末,2 组术后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CCT 较术前明显加深,房角较术前均明显增宽,降眼压药物(点及口服)应用数量减少(P 〈 0.01),2 组间术前和术后视力、IOP、房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 组间术前和术后CCT 均是慢闭组高于急闭组(P 〈 0.05);慢闭组术后无药物眼压控制率为76.5%(26/34),8 只眼需点眼药(0.50±0.12)次,而急闭组为100%(64/64),术后均未用药.2 组共有14 眼发生角膜水肿,8 眼出现虹膜纤维性渗出,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PACG 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分离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4
作者 周文炳 王宁利 +2 位作者 赖铭莹 欧阳洁 吴河坪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5-478,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PACG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4
5
作者 李晓鹏 高建伟 +2 位作者 王爽 李彦 刘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9-170,174,共3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2眼),其中21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20...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2眼),其中21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20例(24眼)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常规组)。对2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及抗青光眼药物使用量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患者均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 Pa),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13.6±1.3)mm Hg,降压幅度达55.4%;常规组患者眼压≤21 mm Hg者18眼,21~30 mm Hg者6眼,平均眼压较术前降低(10.5±1.5)mm Hg,降压幅度达3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眼术后无需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常规组患眼平均应用抗青光眼药物为(5.0±0.3)m L。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较常规抗青光眼手术更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量,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原发性青光眼 周边虹膜切除术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7
6
作者 谢丽莲 朱俊东 +1 位作者 陈文芳 周民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视力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月~2年。结果术后8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眼压13.9(9.7~20.8)mmHg。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加,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及前房反应。结论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者,房角开放〉1/2情况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治疗白内障,提高视力,而且能控制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青光眼住院病人的构成及变化 被引量:54
7
作者 林明楷 葛坚 +1 位作者 陈慧怡 余克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37-939,共3页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 4 42 %、 2 1 73 %、 3 3 5 %、 6 3 2 %和 14 1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 ( 2 2 5 4% )逐年下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则逐年升高 (P <0 0 5 ) ;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包括GIG)中 ,年龄大于 40岁的占 80 97%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占82 0 9% ,年龄小于 40岁的 ,开角型青光眼占 89 62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1∶1 5 3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2 5 5∶1;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0~ 3 0岁 ,占 77 7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 ,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 ,40岁以下的男性群体则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疾病构成 原发性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北京农村及城市特定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4
8
作者 徐亮 张莉 +9 位作者 夏翠然 李建军 胡莲娜 马科 陈英杰 范桂芝 宋维贤 施玉英 张士元 孙宝忱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1年6—10月,对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特定区域40岁以上的4451人进行青光眼筛查,其中农村1980人,城市2471人,男性1939人,女性2512人。检查项...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01年6—10月,对北京地区农村及城市特定区域40岁以上的4451人进行青光眼筛查,其中农村1980人,城市2471人,男性1939人,女性2512人。检查项目包括采用vanHerick法和前房角镜检查法检测周边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常规检测视力、眼压、屈光状态并行眼底照相和阈值视野检测。对可疑青光眼和青光眼患者进行青光眼的标准检查。结果本次调查40岁以上人群农村及城市的应答率分别为796%(1980/2488)和871%(2471/2836);人群PACG的患病率为12%[95%可信区间(CI)为09%~15%]。其中农村PACG患病率为16%(95%CI为12%~20%),高于城市的11%(95%CI为08%~14%);女性PACG的患病率为17%(95%CI为13%~21%),高于男性的08%(95%CI为05%~11%);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并有一患病率骤升的年龄段。农村PACG患病率骤升的年龄段(60~69岁)较城市患病率骤升的年龄段(70岁以上)早10年。农村PACG单眼低视力(393%)及单眼盲(286%)的比率高于城市(分别为206%和147%)。随年龄增大,屈光度增加,周边前房深度也逐渐变浅。结论PACG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PACG患病率与周边前房深度、屈光状态、性别、年龄因素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05,41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前房深度 原发性青光眼 屈光状态 人群 CI 男性 农村 结论 中华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8
9
作者 张雪 闫欢欢 +1 位作者 艾华 李春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确诊的7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确诊的7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术后视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下载PDF
同期实施小梁切除与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被引量:50
10
作者 吴燕 肖建江 沈秋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84-5585,共2页
白内障与青光眼合并出现在临床并不少见,对本病的治疗以往曾主要采取先针对青光眼进行降眼压的治疗,待眼压得到控制后再手术治疗白内障。这种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等弊端;同时由于青光眼的存在,白内障手... 白内障与青光眼合并出现在临床并不少见,对本病的治疗以往曾主要采取先针对青光眼进行降眼压的治疗,待眼压得到控制后再手术治疗白内障。这种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等弊端;同时由于青光眼的存在,白内障手术难度增加,更易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因此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白内障与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案,笔者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评价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芳 吴志鸿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0-933,共4页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最常见的致病机制,而晶状体在瞳孔阻滞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理论上讲,解除晶状体因素的影响,可以从发病机制上阻止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且随着白内障手术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 瞳孔阻滞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最常见的致病机制,而晶状体在瞳孔阻滞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理论上讲,解除晶状体因素的影响,可以从发病机制上阻止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且随着白内障手术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已成为可能.但由于手术适应证的不统一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问题,使得有关手术结果的报道大相径庭.为此,现对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目前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2
作者 刘丽 关玲 +1 位作者 任凤洁 赵伟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CACD)、角膜内皮细胞数量(CD)、视野平均缺损(MD)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 RNFL)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由术前的(0.23±0.11)提高至(0.36±0.15),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显著降低,由术前的(34.49±5.95)mm Hg降至(16.90±1.99)mm Hg、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49±0.15)mm加深至术后的(3.17±0.22)mm,以上三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视野平均缺损、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三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有效控制眼压、加深中央前房深度,且未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视野平均缺损无明显改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中央前房深度 膜内皮细胞数量 视野平均缺损 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5
13
作者 夏晓波 杨婕 +1 位作者 宋伟涛 江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ACG)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ACG)24眼。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1)急性ACG组术前(n=35眼)平均眼压23.9±6.6mmHg,术后12mo时(n=28眼)平均眼压11.7±2.6mmHg(P<0.01)。慢性ACG组(n=24眼)术前平均眼压20.9±6.5mmHg,术后12mo时(n=19眼)平均眼压14.5士1.4mmHg(P<0.01)。急性ACG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11.3±5.9mmHg,慢性ACG组为7.4±7.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CG59眼术后末次复查时44眼(74.6%)视力较术前提高。(3)急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79±0.15,3.3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4±0.19,3.37±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2.26±0.16,2.1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急性ACG组、慢性ACG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4.3%,87.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5.7%,8.3%。(6)全部患者术后有15眼(25.4%)发生轻或中度角膜内皮水肿,15眼(25.4%)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急性ACG的疗效优于慢性A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白内 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tions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宁利 吴河坪 范志刚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706-1715,155,共10页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major progress in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 METHODS: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riginal papers or reviews related to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ublished...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major progress in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 METHODS: Contents of this article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riginal papers or reviews related to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foreign journals. A total of 76 articles were selected from several hundred original articles or reviews. The content of selected articles i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urpose and the authors are authorized scientists in the study of glaucoma. RESULTS: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glaucoma in the Sino-Mongoloid population. PACG in Chines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depending on the mechanism of angle closure: 1. Multimechanism: 54.8% of Chinese PACG is caused by co-existing factors. The pattern of angle closure appears to mainly be creeping closure. After iridectomy, almost 40% of the cases still manifest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darkroom provocative test and progressive synechial closure or recurrent angle closure may occur. Several mechanisms are involved in this form of PACG such as pupillary blocking component, iris crowding component and anterior positioned ciliary body. These factors can coexist in the follow patterns: pupillary blocking and iris crowding coexist; pupillary blocking and anterior positioned ciliary body coexist or three of them co-exist. 2. Pupillary block: (38.1% of Chinese PACG) is caused by iris bombe due to pupillary block with acute or subacute attack. It responds well to iridectomy or laser iridotomy. 3. Non-pupillary blocking: (7.8% of Chinese PACG). They usually have a deeper anterior chamber, and tend to be younger (below 40 years of age). Angle closure in this form of PACG is caused by: iris crowding mechanism or/and anteriorly positioned ciliary body against iris root to angle. It is critical to distinguish multi-mechanism PACG from other types. The initial treatment for this type of PACG is also iridectomy, but after the pupillary block component is eliminated by iridectomy, the residual non-pupillary blocking com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n Continental Ancestry Group China Glaucoma Angle-Closure Humans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对比 被引量:33
15
作者 赵树林 宋愈 《医学综述》 2016年第9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共98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49...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共98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49眼)。对照组采取单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眼压分别为(0.75±0.25)、(10.6±2.1)mm Hg(1 mm Hg=0.133 k Pa),优于对照组的(0.38±0.06)、(15.7±4.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1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有效控制眼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及眼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韩兆玲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1-6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对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5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及眼压的影响。方法对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5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使用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及周边粘连关闭等情况;记录术前眼压,并在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进行随访,测量记录眼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术后6个月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情况有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6个月时患者房角周边前粘连程度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青光眼患者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并明显减低患者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视力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观察 被引量:31
17
作者 汤爱菊 何发 +2 位作者 叶炳林 曾昭荣 唐浩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理及其疗效评价。方法 :对已存在 3/ 4以上房角关闭 ,眼压高达35 mm Hg如上的 2 7例 2 7眼闭角型青光眼 ,及对合并无前房、视力为无光感的 4例 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者施行...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理及其疗效评价。方法 :对已存在 3/ 4以上房角关闭 ,眼压高达35 mm Hg如上的 2 7例 2 7眼闭角型青光眼 ,及对合并无前房、视力为无光感的 4例 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新鲜羊膜植入术 ,后者在前者手术基础上联合 ECCE+ IOL 植入术 ,术后对其眼压、滤过泡、前房、眼底、视力随访 2~ 12个月 ,平均 5 .8个月。结果 :除 1例 1眼术后眼压不能控制高达 35 mm Hg外 ,30例 30眼均控制于 8~ 2 0 mm Hg之内 ,眼压控制成功率达 96 .7%。眼压曲线平稳 ,滤过泡呈弥漫、扁平、无充血 ,结膜上皮正常的 级功能滤泡 ;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新鲜羊膜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疤痕组织形成 ,使滤过区滤过通畅 ,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新鲜羊膜 小梁切除 移植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8
作者 徐岬 康建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经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5例(3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经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5例(3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野的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增加,30只眼(占79%)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4%)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和提高视力,是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 分离 原发性青光眼
原文传递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 被引量:31
19
作者 闻毅颐 李东豪 胡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确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25眼),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4例(28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后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形... 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确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25眼),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4例(28眼),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术后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形成情况、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6个月内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减少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的发生率,主动有效干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抑制滤过道瘢痕化,有效提高滤过性手术成功率,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丝裂霉素 可调整缝线
下载PDF
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前房形态的改变 被引量:31
20
作者 史强 谢安明 张小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后前房形态的改变。方法 30例(30只眼)PACG患者均行LPI,于行LPI前、后1周使用AS-OCT检查前房深度(ACD)、晶状体膨隆高度(CLR)、房角开放距... 目的通过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后前房形态的改变。方法 30例(30只眼)PACG患者均行LPI,于行LPI前、后1周使用AS-OCT检查前房深度(ACD)、晶状体膨隆高度(CLR)、房角开放距离(AOD)、虹膜小梁空间面积(TISA)及瞳孔直径(PD),观察LPI前后前房形态的改变。结果手术前眼压为(15.923±2.028)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周为(14.523±1.650)mmHg,术后1周眼压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I前患者ACD、CLR、PD与手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I后1周患者鼻侧AOD500、颞侧AOD500、鼻侧AOD750、颞侧AOD750、鼻侧TISA500、颞侧TISA500、鼻侧TISA750、颞侧TISA750及双侧平均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均显著大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I可以显著改善PACG患者眼前房结构,AS-OCT可以客观准确地观察PACG患者的前房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原发性青光眼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