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宋昊 陈浩 +6 位作者 张韡 温斯健 胡彬 姜讳群 曾学思 徐秀莲 孙建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情况。结果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52岁。皮损为红色结节、肿块和(或)斑块,3例多发,...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情况。结果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52岁。皮损为红色结节、肿块和(或)斑块,3例多发,4例单发,6例伴溃疡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见系统受累。组织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分布,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胞核呈异形改变,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CD30和细胞毒蛋白阳性,CD20、CD5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EB病毒编码小RNA原位杂交均阴性。结论PC—ALCL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结合临床表现、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罕见系统受累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原文传递
常见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马军 +1 位作者 朱军 赵东陆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6期321-328,共8页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罕见非霍奇金淋巴瘤, 最常见亚型为蕈样肉芽肿, 其次为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虽然2022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淋巴肿瘤分类已将Sézary综合征从PCTCL中划除,...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CTCL)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罕见非霍奇金淋巴瘤, 最常见亚型为蕈样肉芽肿, 其次为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虽然2022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淋巴肿瘤分类已将Sézary综合征从PCTCL中划除, 但基于其与蕈样肉芽肿的密切相关性, 依然有必要一起讨论。PCTCL的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专家组成员结合PCTCL的诊治现状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数据, 制定了该共识,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蕈样肉芽肿 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 SÉZARY综合征 淋巴瘤样丘疹病
原文传递
蕈样肉芽肿伴大细胞转化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邵依 王雷 刘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蕈样肉芽肿伴大细胞转化(MF-LCT)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病理异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16例MF-LCT和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MF-LCT和PC-... 目的探讨蕈样肉芽肿伴大细胞转化(MF-LCT)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病理异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16例MF-LCT和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MF-LCT和PC-ALCL的相同点:16例MF-LCT和5例PC-ALCL患者出现斑块,分别有2例和8例出现结节,9例和2例出现肿块,11例和3例表面破溃;免疫表型分别有14例和4例为CD3+/CD4+/CD8-。两组患者随访均未发现死亡。不同点:MF-LCT发病年龄34~80(55.4±12.0)岁、病程0.5~16(6.03±4.86)年,PC-ALCL发病年龄16~80(52.43±24.53)岁、病程0.1~6(2.20±2.42)年,MF-LCT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MF-LCT皮损更泛发,最易累及躯干(13例),而PC-ALCL最易累及小腿(5例)。MF-LCT组织病理上更易见到亲表皮现象(15例),大部分(9例)可见Pautrier微脓疡,肿瘤细胞浸润可仅在真皮浅中层(5例),或深达皮下脂肪层(4例),均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6例)。而PC-ALCL肿瘤细胞浸润均累及真皮全层,4例累及脂肪层,6例可见坏死,6例伴有较多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混合浸润。结论紧密联系患者的年龄、病史、皮损发生部位、疾病转归、组织病理和组化特点才能区分MF-LCT与PC-ALCL。MF-LCT组织病理中易见到肿瘤细胞的亲表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真菌病 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 疾病特征 病理过程 蕈样肉芽肿伴细胞转化
原文传递
皮肤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7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关军 帅华洲 +6 位作者 王兰兰 王春艳 程平 胡彬 易雪 邹亮 程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CTCL并拟诊sHLH患者,按照HLH-2004标准和HScore评分对患者进行评... 目的探讨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合并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CTCL并拟诊sHLH患者,按照HLH-2004标准和HScore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7例CTCL患者确诊合并sHLH,分别为2例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C-GDTCL),3例皮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C-ENKTCL),2例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7例患者均接受化疗,6例死亡,确诊CTCL合并sHLH后生存期14~60 d(中位生存期26.5 d)。2例检出HLH相关基因突变(PRF1、LYST突变),2例PC-GDTCL患者分别检出淋巴瘤相关基因突变(KRAS、KMT2D和JAK3、SAMHD1突变)。结论CTCL合并sHLH临床进展迅速,需早期诊断及干预,初诊及病情进展时行骨穿检查及淋巴瘤、HLH相关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 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原文传递
原发皮肤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代湘云 吴涛 +2 位作者 陆小亚 徐东东 毛东锋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415-1416,共2页
患者,男,33岁,因“皮肤红斑、肿块4个月”于2016年1月28日入院。患者缘于2015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红斑、肿块,红斑主要位于躯干部位,散在片状分布,形状不规则,圆形、类圆形较多,直径2—6cm,界限清楚。起初与皮面平齐、色... 患者,男,33岁,因“皮肤红斑、肿块4个月”于2016年1月28日入院。患者缘于2015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红斑、肿块,红斑主要位于躯干部位,散在片状分布,形状不规则,圆形、类圆形较多,直径2—6cm,界限清楚。起初与皮面平齐、色泽发红,后部分红斑在偏中心位置出现稍韧肿块、色泽转为紫红色。肿块位于双腋下、左腹股沟,肿块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红斑和肿块局部皮温均正常,无疼痛、瘙痒、破溃,间断发热、盗汗,体温最高达39℃。无乏力、寒战、咳嗽、腹痛、腹泻、尿频等不适症状,无关节肿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易被误诊的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6
作者 吉忠龙 徐文莽 +2 位作者 王媛媛 江亚 高自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78-479,共2页
患者,男性,21岁,因“躯干及四肢散在红斑伴脱屑不适半年余”入院。患者2021年3月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伴瘙痒,病程中皮损反复发作,近期臀部皮肤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丘疹(图1),直径约1.0~1.5 cm,于2021年11月至第... 患者,男性,21岁,因“躯干及四肢散在红斑伴脱屑不适半年余”入院。患者2021年3月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皮肤出现红斑、干燥、脱屑伴瘙痒,病程中皮损反复发作,近期臀部皮肤出现数个大小不等的丘疹(图1),直径约1.0~1.5 cm,于2021年11月至第920医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发热、体质量减轻等不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丘疹病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肿瘤
下载PDF
T小细胞型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然 肖佐环 董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1-363,共3页
患者女 ,2 3岁 ,以孤立皮肤结节并溃疡为首发表现 ,溃疡面大而深 ,局部淋巴结肿大、溃烂坏死 ,反复新发 ,难以愈合 ,且病情进展迅速 ,伴多系统侵袭 ,皮肤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淋巴瘤 ,T细胞来源 ,CD3 0 (Ki 1)阳性 ,分期属IV期。予放化疗联... 患者女 ,2 3岁 ,以孤立皮肤结节并溃疡为首发表现 ,溃疡面大而深 ,局部淋巴结肿大、溃烂坏死 ,反复新发 ,难以愈合 ,且病情进展迅速 ,伴多系统侵袭 ,皮肤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淋巴瘤 ,T细胞来源 ,CD3 0 (Ki 1)阳性 ,分期属IV期。予放化疗联合治疗 ,无效死亡 ,总病程 9个月。本文重点讨论本病的诊断、病理免疫学分类及相关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小细胞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病理免疫学 诊断 皮肤结节 溃疡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杜宇 许飏 +2 位作者 廖勇梅 裴保强 熊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4,共2页
患者女,60岁。因右前臂皮肤红肿浸润、溃疡结痂1个月,左侧头面部红肿浸润10d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不明原因于右前臂皮肤出现一黄豆大小丘疹,表面红色,无瘙痒疼痛,后逐渐增大变为斑块,局部红肿浸润明显,边缘不清,压痛不明显... 患者女,60岁。因右前臂皮肤红肿浸润、溃疡结痂1个月,左侧头面部红肿浸润10d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不明原因于右前臂皮肤出现一黄豆大小丘疹,表面红色,无瘙痒疼痛,后逐渐增大变为斑块,局部红肿浸润明显,边缘不清,压痛不明显;之后表面出现溃烂、结痂。入院前10天,患者左侧下眼睑轻微擦伤,不久同侧头面部红肿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皮肤红肿 不明原因 局部红肿 右前臂 头面部 浸润 患者
原文传递
以全身反复发作泛发性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秋阳 周小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457,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反复发作 临床分析 临床表现 发性 丘疹 全身 LYMPHOMA
下载PDF
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晓广 张春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是仅次于蕈样肉芽肿的第二大类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发病率占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25%左右。该病是一种病谱性的疾病,临床上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中的中间类型。近... 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是仅次于蕈样肉芽肿的第二大类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发病率占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25%左右。该病是一种病谱性的疾病,临床上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中的中间类型。近年来对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组织病理类型的细化、发病的病因学、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以及基因异常的研究,为揭示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发病以及治疗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 淋巴瘤样丘疹病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凋亡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_(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红芳 潘慧清 +2 位作者 薛汝增 吴铁强 顾有守 《皮肤病与性病》 2011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anaplastie large cell lymphoma,PC—ALCL)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瘤类型。多数ALCL患者临床症状为孤立、局限的皮肤肿块,以散在红斑鳞屑为表现的比较罕见,现将本中心诊治的1例报...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anaplastie large cell lymphoma,PC—ALCL)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瘤类型。多数ALCL患者临床症状为孤立、局限的皮肤肿块,以散在红斑鳞屑为表现的比较罕见,现将本中心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CD30 LYMPHOMA cell 临床症状 ALCL 皮肤肿块 红斑鳞屑
下载PDF
红皮病性银屑病合并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芸璐 李峰 徐金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1-262,共2页
患者男,56岁。因“全身反复出现皮疹伴瘙痒26年,伴发脓疱2个月”入院。26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反复出现散发鳞屑性皮疹,伴瘙痒,冬重夏轻,具体治疗不详。2002年12月开始皮疹明显加重,全身皮肤变红,脱皮。当地医院诊断为“红皮病性... 患者男,56岁。因“全身反复出现皮疹伴瘙痒26年,伴发脓疱2个月”入院。26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反复出现散发鳞屑性皮疹,伴瘙痒,冬重夏轻,具体治疗不详。2002年12月开始皮疹明显加重,全身皮肤变红,脱皮。当地医院诊断为“红皮病性银屑病”,给予的最高糖皮质激素剂量为泼尼松15mg/d,皮疹反复。2006年12月因后背脓疱至当地医院就诊,当时体温37.8℃,查体可触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红皮病性银屑病 腹股沟淋巴结肿 糖皮质激素 医院诊断 医院就诊 皮疹 反复
原文传递
疫苗注射部位发生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玲 常建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5-276,共2页
患者男,79岁,左上臂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2个月,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色结节,逐渐增大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内有大量密集淋巴细胞形成团块,细胞较大,胞质淡染,胞核有异形和核分裂。免疫组化染色:CD3、... 患者男,79岁,左上臂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2个月,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色结节,逐渐增大破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有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内有大量密集淋巴细胞形成团块,细胞较大,胞质淡染,胞核有异形和核分裂。免疫组化染色:CD3、CD5和LCA阳性细胞各占90%,CD20和CD56均阴性,CD30阳性细胞占90%,CD10少量阳性,细胞角蛋白1—3、上皮膜抗原和突触囊泡蛋白阴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阴性,Ki-67阳性细胞为80%。诊断: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注射局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注射部位 流感疫苗 变性淋巴瘤激酶 阳性细胞 淋巴细胞浸润 组织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染色
原文传递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明悦 张凡 +1 位作者 杨淑霞 陈喜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869-870,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左股屈侧皮疹渐增多1年余入院。1年前发现左股屈侧1个黄豆大结节,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近4个月增长明显,2个月前至蚕豆大,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拆线时发现相邻另1个类似皮疹。20天前逐渐增多至数个,皮疹... 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左股屈侧皮疹渐增多1年余入院。1年前发现左股屈侧1个黄豆大结节,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近4个月增长明显,2个月前至蚕豆大,在当地医院手术切除,拆线时发现相邻另1个类似皮疹。20天前逐渐增多至数个,皮疹较前变红。既往结肠癌术后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结肠癌术后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手术切除 皮疹 结节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兴刚 李锋 +2 位作者 严月华 汤芦艳 陈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LYMPHOMA LARGE CELL ALCL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16
作者 许彬 李澄 +1 位作者 李燕 汤劲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临床资料 抗菌素治疗 皮肤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冬梅 许春燕 +2 位作者 严红霞 李亮 付洪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778-780,共3页
患者女,84岁。右上肢肿块,逐渐增大,破溃;后右侧腋窝出现皮下肿块,右侧背部出现钱币状紫红色肿块6个月,患处无明显自觉症状。系统检查:一般情况可,无肿大淋巴结,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皮肤... 患者女,84岁。右上肢肿块,逐渐增大,破溃;后右侧腋窝出现皮下肿块,右侧背部出现钱币状紫红色肿块6个月,患处无明显自觉症状。系统检查:一般情况可,无肿大淋巴结,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变性T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18
作者 姚军英 马烈 +2 位作者 党林 粟玉珍 马月眉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13-113,共1页
患者女,34岁。右大腿红色皮疹,破溃反复发作1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伸侧出现一黄豆大红皮疹,无痛痒,渐增至鸽蛋大、破溃、疼痛。自行按疖肿治疗渐痊愈。近5个月右大腿内侧再次出现2—3个类似皮疹,按疖肿... 患者女,34岁。右大腿红色皮疹,破溃反复发作1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伸侧出现一黄豆大红皮疹,无痛痒,渐增至鸽蛋大、破溃、疼痛。自行按疖肿治疗渐痊愈。近5个月右大腿内侧再次出现2—3个类似皮疹,按疖肿治疗无效,来我院求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红色皮疹 反复发作 腿内侧 患者 破溃 治疗
原文传递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19
作者 曹蕾 尹兴平 +4 位作者 杨莉佳 朱小红 万佳艺 蒋屏东 王磊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3-63,共1页
患者女,24岁。因有前臂伸侧红斑、结节2周于2012年4月就诊。患者2周前发现右前臂伸侧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钱币大、暗红色浸润性结节,较硬,无瘙痒、疼痛等不适,考虑皮肤感染,给予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和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治疗1周后皮... 患者女,24岁。因有前臂伸侧红斑、结节2周于2012年4月就诊。患者2周前发现右前臂伸侧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钱币大、暗红色浸润性结节,较硬,无瘙痒、疼痛等不适,考虑皮肤感染,给予外用2%莫匹罗星软膏和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治疗1周后皮疹无明显变化,表面出现破溃、结痂(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变性细胞淋巴瘤 罗红霉素胶囊 莫匹罗星软膏 皮肤感染 右前臂 浸润性 患者 结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