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减压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92-893,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 原发性婴幼儿 药物减压 眼科手术 远期疗效 婴幼儿
原文传递
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门洁 张晓辉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35-336,共2页
目的:观察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2009-01/2011-01间我科用外路小梁切开术所做的23例42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病例随访10~34mo,记录眼压、角膜横径值和杯盘比值。结果:手术成功率术后1wk时... 目的:观察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2009-01/2011-01间我科用外路小梁切开术所做的23例42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病例随访10~34mo,记录眼压、角膜横径值和杯盘比值。结果:手术成功率术后1wk时为88%,远期为84%。远期观察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杯盘比值也较术前改善,角膜横径和术前值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外路小梁切开术成功率较高,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较好方法,应作为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路小梁切开术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下载PDF
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泳 曹蕾 +2 位作者 刘晨伟 李露瑶 聂庆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78-882,共5页
目的:评价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37例50眼首次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试验... 目的:评价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37例50眼首次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5眼行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对照组25眼行180°小梁切开术。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直径、杯/盘比(C/D),随访时间点为1wk,1、3、6mo。患儿均在水合氯醛灌肠下用Schiots眼压计测量眼压、用双脚圆规测量角膜的横径,用检眼镜记录眼底杯盘比值。结果:术后随访6mo,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1wk,1、3、6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7.51±3.68、11.79±1.84、13.97±2.76、14.51±0.97mm Hg,180°小梁切开术组分别为8.47±2.66、13.88±6.32、15.74±3.20、16.51±2.44mm Hg,均较术前眼压30.74±4.68、31.96±5.15mm 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3mo平均角膜横径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眼的杯盘比减小,28眼的杯盘比不进展。手术成功者其杯/盘比值明显减小(术前0.72±0.19,术后0.60±0.24,P=0.007);患者50眼中,术中前房出血11眼(22%),前房是否出血与术后眼压降低情况无关。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无浅前房、低眼压、角膜后弹力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脱出、虹膜粘连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具有术后眼压控制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 小梁切开术 眼内压
下载PDF
小梁切开术的操作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兴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小梁切开术是目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治疗最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的成功率主要与手术操作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有关。因此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操作,术中准确找到Schlemm管并成功切开是小梁切开术成功的关键点。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将手术中... 小梁切开术是目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治疗最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的成功率主要与手术操作以及围手术期处理有关。因此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操作,术中准确找到Schlemm管并成功切开是小梁切开术成功的关键点。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将手术中的多项细节处理总结如下(详见视频,扫描文后二维码即可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开术 手术操作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SCHLEMM管 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显微镜 手术方式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
5
作者 周沂沂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153-1155,共3页
先天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系胎儿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引流功能而使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3岁内发病),青少年型青光眼(3岁以后至30岁以前... 先天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系胎儿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引流功能而使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3岁内发病),青少年型青光眼(3岁以后至30岁以前发病)及合并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常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1)畏光、泪溢和眼睑痉挛,2)角膜扩大、水肿及后弹力层破裂,3)视神经乳头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围手术期护理 小梁切开术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SCHLEMM管 青少年青光眼 治疗 发育性青光眼
下载PDF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视力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金晓红 孙兴怀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成功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 2 3例 4 0眼 ,记录矫正视力 ,分析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1)本组病例中视力≥ 0 .4者 14眼 ,占 35 % ,2 3眼为低视力...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成功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 2 3例 4 0眼 ,记录矫正视力 ,分析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1)本组病例中视力≥ 0 .4者 14眼 ,占 35 % ,2 3眼为低视力眼 ,占 5 7.5 % ,盲眼有 3眼 ,盲目率 7.5 % ;(2 )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视神经损害、角膜损害 (Haab纹 )、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结论 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视力的主要因素除了视神经损害以外还有角膜损害 (Haab纹 )、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改善视力预后的措施 :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 ,术后密切随访 ,及时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 ,以及采取积极的弱视治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视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屈光状态及其特点
7
作者 金晓红 孙兴怀 《眼视光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特点。方法 :对手术治疗成功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 36例 6 0眼 ,及学龄儿童对照组 6 0例 6 0眼 ,行眼球生物值测量及屈光度检查。结果 :①年龄 <6岁的患儿前房深度为 (3.9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的特点。方法 :对手术治疗成功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 36例 6 0眼 ,及学龄儿童对照组 6 0例 6 0眼 ,行眼球生物值测量及屈光度检查。结果 :①年龄 <6岁的患儿前房深度为 (3.99± 0 .49)mm、眼轴长度为 (2 4.49± 1.87)mm ,大于正常同年龄儿童。 6~ 13岁患儿前房深度为 (4.34± 0 .42 )mm ,眼轴长度为 (2 6 .0 6± 2 .49)mm ,平均角膜曲率半径为 (8.2 5± 0 .41)mm ,均大于对照组。②年龄 <6岁患儿屈光度范围为 +1.2 5~ - 13D ,平均 - 3.7D ,近视占 80 % ,散光眼占 5 0 % ;6~ 13岁患儿屈光度范围为 +3.75~ - 16D ,平均 - 4.4D ,近视占 6 9.5 % ,散光眼占 83.3% ,角膜地形图显示 2眼为不规则散光 ,13例存在屈光参差。结论 :①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屈光状态以近视为主 ,其与眼轴长度不完全符合 ,此与其角膜曲率半径增大、前房加深抵消部分屈光度有关。患者中以散光、屈光参差多见。②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眼轴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眼屈光状态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研究3种术式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王丽纯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目的:对3种术式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73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19例采用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B组23例采... 目的:对3种术式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73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式不同分为3组,A组19例采用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B组23例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C组31例采用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3种术式治疗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观察发现,c组手术成功率明显优于A、B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眼压、杯盘比值均数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横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路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的疗效确切,并发症轻,恢复理想,远期疗效较佳,不失为治疗该病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式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疗效 比较
原文传递
前房角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
9
作者 Yeung HH Walton DS 《国际眼科纵览》 2010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junior open—angle glaucoma,JOAG)较常用的术式,缺点是存在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滤过泡渗漏等潜在并发症的可能。前房角切开术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较常用的术式。作者报...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junior open—angle glaucoma,JOAG)较常用的术式,缺点是存在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滤过泡渗漏等潜在并发症的可能。前房角切开术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较常用的术式。作者报告了波士顿市马萨诸塞眼耳医院采用前房角切开这一轻度侵人性手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青光眼 前房角切开术 手术治疗 青少年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angle
原文传递
现代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10
作者 常新琦 金书红 孟海林 《眼科》 CAS 2006年第4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小梁切开 治疗 丝裂霉素c棉片 角膜缘内 手术方法 巩膜瓣下
原文传递
儿童也有青光眼
11
作者 任珊珊 邰梦云 《保健与生活》 2019年第1期31-31,共1页
“宝宝的大眼睛真好看!”一看到5个月大的男宝宝童童,很多亲友会情不自禁地称赞一声。童童的双眼又大又黑、水汪汪的。然而一天家人发现他的眼珠有些混浊,赶忙带他去医院眼科就诊。结果,童童被诊断患有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关键词 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