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中Fe/S及pH对原位抑硫效率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芸
曹玉芹
+3 位作者
卓杨
王晓飞
韩雅婷
彭党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9-275,共7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高含固污泥为对象,分别进行了连续厌氧消化抑硫试验和消化污泥Fe(Ⅲ)投加抑硫试验,探讨不同Fe/S(摩尔比)对污泥厌氧消化中溶解态硫化物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Fe(Ⅲ)与pH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热水解污泥厌氧消化采用原位抑...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高含固污泥为对象,分别进行了连续厌氧消化抑硫试验和消化污泥Fe(Ⅲ)投加抑硫试验,探讨不同Fe/S(摩尔比)对污泥厌氧消化中溶解态硫化物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Fe(Ⅲ)与pH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热水解污泥厌氧消化采用原位抑硫技术,在Fe/S(摩尔比)为7.75时沼气中H_2S含量可由170.4×10^(-6)降至14.09×10^(-6),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当pH为7.00~7.50、Fe/S为1~11时,pH为原位抑硫主要显著影响因子,提高消化池pH有利于降低Fe(Ⅲ)投加量;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沼气满足H_2S利用标准时,所需最低Fe/S为7.0;当消化池pH低于7.30时,将无法通过调节Fe/S实现H_2S浓度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固污泥
厌氧消化
原位
抑
硫
预测方程
H2S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中Fe/S及pH对原位抑硫效率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芸
曹玉芹
卓杨
王晓飞
韩雅婷
彭党聪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膜分离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利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9-27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45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315-001-04)
+1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JM5090)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6KTZDSF04-02-02)
文摘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高含固污泥为对象,分别进行了连续厌氧消化抑硫试验和消化污泥Fe(Ⅲ)投加抑硫试验,探讨不同Fe/S(摩尔比)对污泥厌氧消化中溶解态硫化物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Fe(Ⅲ)与pH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热水解污泥厌氧消化采用原位抑硫技术,在Fe/S(摩尔比)为7.75时沼气中H_2S含量可由170.4×10^(-6)降至14.09×10^(-6),无需进行后续处理;当pH为7.00~7.50、Fe/S为1~11时,pH为原位抑硫主要显著影响因子,提高消化池pH有利于降低Fe(Ⅲ)投加量;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沼气满足H_2S利用标准时,所需最低Fe/S为7.0;当消化池pH低于7.30时,将无法通过调节Fe/S实现H_2S浓度达标排放.
关键词
高含固污泥
厌氧消化
原位
抑
硫
预测方程
H2S
Keywords
:high solid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in-situ sulfur suppression
prediction equation
hydrogen sulfide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中Fe/S及pH对原位抑硫效率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韩芸
曹玉芹
卓杨
王晓飞
韩雅婷
彭党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