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尿日记对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葳 肖春秀 郑艺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排尿日记对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目的探讨排尿日记对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8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新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的新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应用排尿日记,并根据每阶段的排尿日记调整训练方案;出院后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新膀胱功能。结果排控尿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排尿间隔时间延长,每次尿量增加,夜尿次数减少,日间控尿率及夜间控尿率均升高(均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下降,最大尿流速增快及膀胱逼尿肌压力升高(均P<0.05)。结论使用排尿日记有利于提高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尿日记 原位回肠膀胱 膀胱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体内与体外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文宽 王明帅 +3 位作者 宋黎明 瓦斯里江·瓦哈甫 杨飞亚 邢念增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0-504,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体内与体外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行LRC+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体内原位回肠新膀胱(ICIN)组25例,男24例,女1例;年龄(59.0...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体内与体外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行LRC+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体内原位回肠新膀胱(ICIN)组25例,男24例,女1例;年龄(59.0±9.8)岁;体重指数(25.3±4.3)kg/m2;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均≤Ⅱ级;术前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4.0±1.3;术前新辅助化疗患者3例。体外原位回肠新膀胱(ECIN)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59.9±10.5)岁;体重指数(24.7±3.3)kg/m2;术前ASA评分≤Ⅱ级19例,Ⅲ级1例;术前CCI 4.5±1.6;术前新辅助化疗3例。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全麻下行标准LRC。ICIN组在耻骨联合上方置入12 mm套管,置入一次性腔内切割吻合器(60 mm,3.8 mm),应用切割吻合器距回盲瓣约25 cm处向近端截取回肠60 cm,并侧侧吻合肠管,恢复肠道连续性。截取游离肠攀近端10 cm翻转至右侧,与远端肠管吻合作为新膀胱右侧输入襻,将中间40 cm肠管去管化,先折叠缝合呈U形,再翻转缝合成球形作为储尿囊。输尿管置入单J管后,将两侧输尿管分别与新膀胱两输入襻端端吻合。将新膀胱置入盆腔,用3-0可吸收线将新膀胱与尿道吻合。ECIN组向远端延长脐部切口,切口长5~10 cm,用切割吻合器截取肠管后于体外构建新膀胱,方法同ICIN组。输尿管置入单J管后,在体外将两侧输尿管分别与新膀胱两输入襻端端吻合。新膀胱与尿道吻合方法同ICIN组。标本从切口取出。结果本研究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ICIN组和ECIN组在手术时间[(374.2±74.6)min与(360.3±83.6)min,P=0.557]及术后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12.5±5.9)d与(11.8±4.5)d,P=0.68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N组与ECIN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少[(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膀胱
原文传递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鑫 王德林 +6 位作者 吴小侯 陈在贤 蒲军 张尧 何云峰 刘文聪 何祥彪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94-2196,2199,共4页
目的 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 总结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Bricker)膀胱术与原位回肠(Hautmann)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该院2010~2014年施行腹腔镜Bricker膀胱术74例,Hautmann新膀胱术3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术中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等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盆腔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阳性共8例(7.8%),合并前列腺癌3例(2.9%),无切缘阳性病例。Bricker膀胱术组、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2±1.4)、(5.3±2.2)d,P=0.00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9%(23例)、53.3%(16例),P=0.043。Hautmann新膀胱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76.9%、57.7%,术后12个月白天和夜间尿控分别为90.9%、81.8%。Hautmann新膀胱术组术后2例(7.7%)复发转移,Bricker膀胱术组术后9例(14.1%)复发转移。结论 Bricker膀胱术和Hautmann新膀胱术具有相似肿瘤根治效果,但Hautmann新膀胱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尿流改道术 原位回肠膀胱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阮爱梅 邱金花 +1 位作者 吴玉莲 林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846-848,共3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膀胱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我院对21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注重尿管、盆腔引流管...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膀胱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我院对21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做好肠道清洁与肠道灭菌准备;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注重尿管、盆腔引流管、胃管等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做好膀胱冲洗;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早期积极进行新膀胱的功能锻炼以及良好的护理随访。本组手术成功率高,取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全切术 原位回肠膀胱 护理
原文传递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园园 刘贝贝 +4 位作者 李立强 孙巍 刘建民 汪盛 李庆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59-862,867,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后原位回肠新膀胱(IN)与输尿管皮肤造口(CU)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LRC及尿流改道的男性膀胱癌病人61例。根据尿...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后原位回肠新膀胱(IN)与输尿管皮肤造口(CU)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LRC及尿流改道的男性膀胱癌病人61例。根据尿流改道方式不同分为IN组(15例)和CU组(46例)。比较病人近期(3个月内)和远期(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IN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U组(P<0.01),IN组病人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U组(P<0.01),2组病人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U组(P<0.01),其中,CU组≥70岁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70岁组(P<0.01)。结论:行IN术病人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生活质量高,但对于高龄病人,CU仍为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临床中应根据病人的意愿和病情选择合适尿流改道方式,并关注病人的心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膀胱 输尿管皮肤造口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原位回肠新膀胱功能训练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7
6
作者 樊帆 马雪霞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0-73,共4页
目的 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原位回肠新膀胱的膀胱功能进行分期并构建相应的训练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并进行随访的38例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目的 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原位回肠新膀胱的膀胱功能进行分期并构建相应的训练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并进行随访的38例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将原位回肠新膀胱患者术后膀胱功能训练进行分期,并形成不同时期膀胱功能训练模式.结果 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日/夜间控尿率提高,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升高,排尿时间缩短,功能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基础压降低,膀胱充盈状态内压、膀胱顺应性提高,排尿时最大膀胱内压、最大腹压及最大逼尿肌压升高,且术后1年后各项指标均趋于稳定.将原位回肠新膀胱的膀胱功能训练分为4期:住院期、恢复期(出院后至术后3个月)、康复期(术后3个月至1年)、稳定期(术后1年以后),并形成不同时期原位回肠新膀胱的膀胱功能训练内容.各期的护理重点:住院期为引流管的护理,恢复期为尿失禁的护理,康复期为排尿功能训练,稳定期为并发症的处理.结论 依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能对原位回肠新膀胱提出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膀胱功能训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原位回肠膀胱 膀胱功能
原文传递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徐航杰 付宜鸣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2261-2264,共4页
膀胱癌是目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及部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主要为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这些方式... 膀胱癌是目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及部分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主要为回肠膀胱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这些方式各有优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 原位回肠膀胱 输尿管皮肤造口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珊 温贤秀 +3 位作者 雷花 杨显芳 祝玲 匡玲 《全科护理》 2016年第17期1752-1755,共4页
综述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护理进展,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护理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膀胱 腹腔镜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腹膜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后的尿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蔡可可 鄢阳 +6 位作者 耿江 黄建华 罗明 张俊峰 毛士玉 刘梦男 姚旭东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后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2例。年龄42~81岁,平均62岁。临床分期:T1期9例,T2期26例,T3期20例,T4期3例。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 目的探讨腹膜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后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2例。年龄42~81岁,平均62岁。临床分期:T1期9例,T2期26例,T3期20例,T4期3例。全麻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及腹膜外Studer原位新膀胱,均采用开放式耻骨上腹膜外途径完成前列腺、膀胱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然后进入腹腔,距回盲部25 cm处截取50~55 cm带蒂回肠,取远端35~40 cm肠管去管化,U形折叠形成新膀胱底部,上下交叉折叠缝制新膀胱,将双侧输尿管吻合于新膀胱近端未剖开的15 cm肠管上,新膀胱最低处与尿道残端吻合,肠系膜处关闭腹膜,新膀胱完全置于腹膜外。术后复查肾功能,采用增强CT、IVU或膀胱造影检查评估上尿路功能,分析术后3、6、12、24个月的尿动力学检查指标,以及尿控情况。结果本组5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拔除尿管后,所有患者均能自行排尿。术后3、6、12、24个月的新膀胱容量分别为(378±66)、(381±102)、(438±75)、(472±96)ml,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0.2±2.8)、(14.9±4.3)、(16.4±3.6)、(17.6±2.1)ml/s,充盈期膀胱内压分别为(23.0±4.6)、(21.7±7.1)、(20.6±6.4)、(18.8±6.3)cmH2O(1 cmH2O=0.098 kPa),残余尿量分别为(68.0±33.2)、(36.2±10.1)、(30.6±11.9)、(14.0±9.6)ml,术后12、24个月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的排尿期膀胱内压分别为(48.6±7.4)、(49.2±6.8)、(58.4±10.5)、(56.8±7.4)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53例获得随访,98%(52/53)的患者达到日间控尿满意,83%(44/53)的患者夜间完全控尿。术后1个月2例出现单侧轻度肾积水,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2个月1例出现双侧轻度肾积水,未见膀胱输尿管反流,动态复查无加重。其余患者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均正常,未见输尿管狭窄及上尿路积水征象。结论腹膜外S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腹膜外途径 原位回肠膀胱 尿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下经腹膜外3D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探索(“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宗亮 种丽强 +12 位作者 赵凯 邢念增 王新生 王振林 张玉莲 林春华 陈艳杰 隋元明 李雪禹 郭珈铭 李晨 牛海涛 王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65-569,共5页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技术现已成熟,并广泛开展,主要分为经腹膜外及腹膜内两种手术入径。经腹膜内途径为主流选择,但不能最大程度保留腹膜,而腹膜外途径,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腹膜甚至能够完全保留腹膜,减少因腹膜缺失造成的术后...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技术现已成熟,并广泛开展,主要分为经腹膜外及腹膜内两种手术入径。经腹膜内途径为主流选择,但不能最大程度保留腹膜,而腹膜外途径,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腹膜甚至能够完全保留腹膜,减少因腹膜缺失造成的术后并发症,同时可在围手术期严格按照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管理。我科开展了ERAS理念下经腹膜外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将原位膀胱置于腹膜外,完全保留腹膜。本文就术中经腹膜外途径、盆底腹膜保留、重建的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 原位回肠膀胱 腹膜外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大明 于德新 +4 位作者 谢栋栋 丁德茂 陈磊 张志强 刘志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9-1131,1139,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11例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4例回肠代膀胱(Brick)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顺行取石术,5例原位回肠新膀胱采用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取石术,2... 目的 探讨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2015年4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11例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4例回肠代膀胱(Brick)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顺行取石术,5例原位回肠新膀胱采用俯卧分腿位下双镜联合碎石取石术,2例回肠代膀胱(Brick)采用侧卧位下双镜联合取石术。结果 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2. 6±45. 5) min。9例结石完全清除;1例肾下盏残留2枚结石(长径分别为8、6 mm),1例肾下盏残留1枚5 mm结石,无须再次手术处理。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严重程度分级Ⅰ级2例,Ⅳ级1例。结石成份分析:7例感染性结石(六水磷酸镁铵2例,羟基磷灰石和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4例,磷酸三钙1例),2例一水草酸钙结石,2例一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1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与术前CT对比6例肾积水无加重,5例肾积水明显减轻,9例结石无复发,2例残留结石未见增大及新发。结论 尿流改道后上尿路结石的处理需个体化设计,多种腔镜联合治疗优势明显,可有效清除结石及防止术后并发症,结石分析多为感染性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 经皮肾镜碎石术 原位回肠膀胱 俯卧分腿位
下载PDF
1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刘燕梅 曾毅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4,共4页
探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患者腹部伤口延迟愈合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腹部伤口延迟愈合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规范的治疗与护... 探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患者腹部伤口延迟愈合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腹部伤口延迟愈合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规范的治疗与护理计划。结果 通过对症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加强营养、控制血糖与感染、封闭负压引流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患者腹部伤口成功愈合。结论 全面评估患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全面及时的护理,可以促进伤口的预期愈合,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原位回肠膀胱 伤口延迟愈合 护理体会
下载PDF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芹 《青岛医药卫生》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总结该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实施的17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肿瘤病人的术前、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强化护理、并发症以及术后排尿情况、远期疗效的的观察,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总结该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实施的17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肿瘤病人的术前、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强化护理、并发症以及术后排尿情况、远期疗效的的观察,进行经验交流。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能由尿道排尿,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自身形象,康复出院;但有3例尿失禁,2例肠梗阻,1年后3例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症,3年后有4例出现夜间尿失禁和排尿失败,需导尿处理。结论加强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可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取得手术成功的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膀胱 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体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初步经验(附10例报告)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凡 刘征 +4 位作者 李恒 卢宇超 王珅 管维 王少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1年第1期16-20,24,共6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体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初步经验及手术要点,分析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膀胱癌患者行RARC+体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体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初步经验及手术要点,分析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例膀胱癌患者行RARC+体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10例膀胱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9~67岁,中位年龄5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2~3分,术前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手术时间330~540 min,术中出血量150~600 ml,术后住院时间10~19 d,术后病理报告双侧输尿管、尿道残端切缘均为阴性,除1例患者外,其余9例患者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最初治疗的2例患者术后因营养状况不良出现肠瘘,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结论本组研究数据初步表明,RARC+体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通过严格把握患者适应证、围手术期全面管理、术中精细操作,在开展机器人辅助技术比较成熟的中心能使患者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原位回肠膀胱 机器人辅助技术
下载PDF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夷松 薛学义 +5 位作者 郑清水 周辉良 毛厚平 林曦 罗义麒 曹林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 目的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54~135μmol/L,BUN3.2~9.4mmol/L。结论“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输尿管肠管 补充疗法 原位回肠膀胱
原文传递
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金荣 戴英波 +1 位作者 谭靖 王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42例膀胱癌患者,先行膀胱全切术,再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35~40 cm带蒂回肠制作原位W形新膀胱。输尿管与回肠膀胱吻合采用乳头法,新膀胱底部与尿道吻合...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42例膀胱癌患者,先行膀胱全切术,再距回盲部15 cm处截取35~40 cm带蒂回肠制作原位W形新膀胱。输尿管与回肠膀胱吻合采用乳头法,新膀胱底部与尿道吻合。结果 20例(47.6%)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经治疗效果满意。随访2个月~5年,1例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1例尿道癌复发行化疗,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疗效好,术后患者可原位排尿,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可进行推广,术后应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全切 原位回肠膀胱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忠 廖锦先 +1 位作者 吴喜链 陈佳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自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开展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确诊为浸润...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自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开展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中男18例,女4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6.5 h,平均出血量为362 ml,无中转开放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12-10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其中与肿瘤相关死亡5例。结论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具有腹腔镜技术的综合医院开展是可行的,其并发症较少及具有较好的新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腹腔镜 原位回肠膀胱
原文传递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处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涛 肖亚军 +6 位作者 邢毅飞 胡琳 鞠文 杨军 陈德红 曾庆松 张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850-852,856,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03年1月~2012年6月采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395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10例,采用输尿管镜扩张、内镜下逆行...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我科自2003年1月~2012年6月采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395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10例,采用输尿管镜扩张、内镜下逆行/经皮穿刺顺行球囊扩张、内镜下狭窄段内切开、开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并留置双J管3~6个月。结果:本组10例中,1例(1处)因导丝不能通过狭窄段而改行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6个月,肾积水明显改善。其余9例(11处)采用腔内技术处理,其中3例(4处)采用输尿管镜扩张,2例(3处)采用内镜下狭窄段内切开,4例(4处)采用内镜下逆行/经皮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术后随访9~72个月(中位25个月)。5例(7处)肾积水明显改善,2例(2处)肾积水长期随访无加重,2例(2处,狭窄段长分别为1.2cm、1.5cm)再发狭窄,遂采用开放手术,分别随访16及24个月,肾积水改善。结论:腔内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作为输尿管肠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开放手术仍然是治疗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金标准。对于狭窄段〉1cm的患者,应首先考虑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全切 原位回肠膀胱 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
原文传递
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杰 杨锦建 蔡宪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92-93,共2页
目的评价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后,采用带蒂末段回肠片经U型折叠后缝合形成新膀胱,新膀胱远端与尿道残端吻合,输尿管以半乳头种植于新膀胱。结果 12例手术顺... 目的评价膀胱癌根治术后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后,采用带蒂末段回肠片经U型折叠后缝合形成新膀胱,新膀胱远端与尿道残端吻合,输尿管以半乳头种植于新膀胱。结果 1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8(6.0±1.5)h,平均出血量500 mL。术后随访3~24个月1,1例日间尿控效果良好,血电解质基本正常。新膀胱容量为270~410(310±70)mL,充盈期膀胱内压9~18(12±5)cmH2O,排尿期膀胱内压33~46(39±5)cmH2O。单次排尿量250~300 mL,残余尿量0~50 mL。1例新膀胱肿瘤复发,1例盆腔转移。结论 U型回肠新膀胱术操作简便,新膀胱容量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尿流改道的一种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术 膀胱切除术 泌尿系肿瘤 原位回肠膀胱
下载PDF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伟斌 李毅宁 许珊珊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使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有较好的控制和排空尿液能力。方法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8例,通过规律性、渐进性的腹肌、耻骨尾骨肌和提肛肌训练等方法进行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结果18例病人在1~3个月达到能控制和排空尿液。结论回肠重建的... 目的使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有较好的控制和排空尿液能力。方法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8例,通过规律性、渐进性的腹肌、耻骨尾骨肌和提肛肌训练等方法进行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结果18例病人在1~3个月达到能控制和排空尿液。结论回肠重建的新膀胱,术后经过规则的膀胱排尿训练,可达到有意识地排尿,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回肠膀胱 排尿训练 尿流改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