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国栋 张修平 +3 位作者 赵之明 高元兴 谭向龙 刘荣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进行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 目的总结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进行机器人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镜下操作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约50 ml,术后6 d带引流管出院,术后18 d左右拔除引流管。术后病理考虑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原位切除联合主胰管架桥修复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和外科理念,在功能脏器保护的同时更注意生理解剖完整性的保护,通过主胰管架桥修复为核心技术的胰腺整形修复术还原人体正常解剖结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 原位切除 主胰管架桥修复
原文传递
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外科手术新策略:原位切除联合分支胰管齐根结扎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国栋 张新宁 +6 位作者 张修平 赵之明 高元兴 刘渠 王子政 周志鹏 刘荣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近端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side branch pancreatic ductal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B-IPMN)手术策略——原位切除联合分支胰管齐根结扎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完成...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近端胰腺分支胰管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side branch pancreatic ductal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B-IPMN)手术策略——原位切除联合分支胰管齐根结扎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完成的1例近端胰腺SB-IPMN手术相关资料,术中借助机器人精细分离囊性病变区域和正常胰腺,解剖出病变处分支胰管的根部,齐根结扎分支胰管后原位切除整个囊性病变区域。结果手术顺利,镜下操作时间80 min,术中出血量约20 ml,术后7 d带引流管出院。结论原位切除联合分支胰管原位结扎术是一种新的SB-IPMN手术策略,该手术保护脏器功能的同时,做到生理解剖的最大保护。新术式有望取代现行扩大切除和消化道重建的规范手术,成为金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 原位切除 分支胰管
原文传递
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辅助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原位切除46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王源钊 张文昊 +6 位作者 杨劲 吴伟航 方永超 赵虎 林楠 王蓉 王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46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 目的探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原位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选择46例中低位LARC,于nCRT前内镜下应用纳米炭标记肿瘤下缘,nCRT后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术中纳米炭标记的显露情况,手术标本中各区域(原发肿瘤区域、肿瘤退缩瘢痕、远端切缘以及肿瘤下缘退缩区)长度,远端切缘阳性率。结果46例注射纳米炭至手术中位间隔时间105(77~182)d。nCRT后复查肠镜时均可在直肠黏膜面观察到纳米炭残迹。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41例(89.1%)可观察到直肠固有筋膜表面纳米炭标记显露,其中38例判定为显露且标记效果良好(纳米炭标记区宽度≤1.5 cm,可辅助术者精准判断远端手术切缘),3例判定为显露但标记效果欠佳(纳米炭黑染范围较大,但仍可实现肿瘤原位切除)。5例未观察到纳米炭标记,判定为显露失败。术中冰冻病理显示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测量可辨认原发肿瘤区域的30例离体标本:切除肠管长度17.9(10.1~25.7)cm;原发肿瘤区域长径(4.3±0.8)cm;肿瘤退缩瘢痕直径2.5(0.8~4.8)cm;肿瘤下缘退缩长度1.0(0~2.9)cm;17例中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3.4(1.5~4.3)cm,13例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长度1.6(0.5~2.8)cm。结论直肠癌nCRT前应用内镜纳米炭标记技术,可以长期标记原发肿瘤下缘,辅助术者精准切除原发肿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标记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原位切除
下载PDF
肛裂侧切缝合术与原位切除术的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聂伟健 李峨 +2 位作者 王晓峰 李国栋 曲牟文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通过肛裂侧切缝合术与原位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更适宜的肛裂手术方法。方法将104例Ⅱ期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侧切缝合术组和原位切除术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失禁评分指标进行... 目的通过肛裂侧切缝合术与原位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更适宜的肛裂手术方法。方法将104例Ⅱ期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侧切缝合术组和原位切除术组,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失禁评分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种手术方法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失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肛裂侧切缝合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原位切除术组(P<0.05)。结论Ⅱ期肛裂治疗中,肛裂侧切缝合术对肛管损伤较小,属于微创手术,与原位切除术相比较,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同时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不当操作易形成切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肛门功能 侧切缝合术 原位切除
下载PDF
保甲原位切除法治疗外生性甲下骨疣
5
作者 许文 裴宝强 +1 位作者 朱颜俊 曾世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45-1246,共2页
外生性甲下骨疣是一种良性的骨软骨增生性肿瘤,发病率不高,好发于青少年人群,女性多见,常表现为手足部指骨或趾骨末节增长的质硬肿块,可伴有压痛、甲畸形及甲下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行走、穿鞋等日常生活[1]。诊断常需要通过X线... 外生性甲下骨疣是一种良性的骨软骨增生性肿瘤,发病率不高,好发于青少年人群,女性多见,常表现为手足部指骨或趾骨末节增长的质硬肿块,可伴有压痛、甲畸形及甲下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行走、穿鞋等日常生活[1]。诊断常需要通过X线片检查,可见骨疣处不均匀高密度影。大多数患者予以拔除甲板后,切除骨疣,直接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甲 外生性甲下骨疣 原位切除
原文传递
改良原位切除法治疗陈旧性肛裂176例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陈义亭 朱跃兵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原位切除法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彻底切除肛裂溃疡面及纤维化的内括约肌组织的基础上,以4/0可吸收线缝合创面。结果:全部病例创面愈合快、疤痕小、疼痛轻、无感染,可有效避免肛门渗液、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改良原位切除法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彻底切除肛裂溃疡面及纤维化的内括约肌组织的基础上,以4/0可吸收线缝合创面。结果:全部病例创面愈合快、疤痕小、疼痛轻、无感染,可有效避免肛门渗液、失禁等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改良原位切除法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原位切除 陈旧性肛裂 缝合
下载PDF
原位脾脏切除术256例体会 被引量:44
7
作者 孙文兵 张珂 +6 位作者 张效东 李志伟 王洪波 纪旭 洪智贤 李文淑 赵妮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2-604,共3页
目的 总结原位脾脏切除术比较于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和不足。方法 对 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实施的 2 5 6例原位脾脏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传统的脾脏切除术相比 ,原位脾脏切除术通过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离断... 目的 总结原位脾脏切除术比较于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和不足。方法 对 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5月实施的 2 5 6例原位脾脏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与传统的脾脏切除术相比 ,原位脾脏切除术通过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离断胃短血管和脾门血管 ,更有利于保护胃壁、胰尾、脾静脉等重要结构 ,预防胃瘘、胰尾瘘、术后大出血、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尽管该术式操作平面深在 ,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 ,但本组资料显示 ,脾脏原位状态下完成胃短血管离断术和脾门各血管处理的成功率分别为 98 0 %和 96 5 %。结论 原位脾脏切除术更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时巨大脾脏的切除 ,与传统的脾切除术相比 ,创伤性更小 ,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脾脏切除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血栓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原位脾切除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超峰 仵有学 安东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42-343,共2页
自Spencer Wells于1887年开展首例脾脏切除术至今虽已有100余年,但无论是病理脾还是外伤脾的脾脏切除术,一直沿用传统的脾脏切除术,该术式虽然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但对于复杂脾脏尤其是对侧支循环比较丰富的巨脾,该术式则存在一定的... 自Spencer Wells于1887年开展首例脾脏切除术至今虽已有100余年,但无论是病理脾还是外伤脾的脾脏切除术,一直沿用传统的脾脏切除术,该术式虽然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但对于复杂脾脏尤其是对侧支循环比较丰富的巨脾,该术式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术者必然要面临出血、胰漏、胃漏、结肠漏以及术后脾静脉血栓等危险。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我们自2003年起进行原位脾脏切除术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原位脾脏切除 脾静脉血栓 侧支循环 病理脾 结肠漏 术式 伤脾
原文传递
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高峰 吴德全 李国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在择期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5月间106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与118例传统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与传统组比较... 目的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在择期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5月间106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与118例传统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原位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310.4±55.2)mlvs(554.3±71.6)ml;(12.9±4.3)dvs(15.7d±6.8)d,P<0.05)];门静脉血栓和胰漏的发生率显著降低[(0.9%vs6.7%;0vs7.6%,P<0.05)];手术时间虽有延长,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病理脾切除时,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备选术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切除 二级脾蒂离断 并发症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非原位肝切除技术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吐尔洪江·吐逊 阿卜杜萨拉木·艾尼 +8 位作者 李玉鹏 沙地克·阿帕尔 张皓 李涛 吐尔干艾力·阿吉 玉素甫·依米提 赵晋明 邵英梅 温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2251-2257,共7页
目的评价非原位肝切除术(ESLR)治疗侵犯肝静脉回流区域肝脏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hochrane、国际临床移植注册平台、移植电子图书馆等数据库,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非原位肝切除术(ESLR)治疗侵犯肝静脉回流区域肝脏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hochrane、国际临床移植注册平台、移植电子图书馆等数据库,系统评价可行性、安全性和肿瘤疗效,就其中转异体移植率、并发症发生率、90 d死亡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有46篇文献报道191例ESLR(其中自体肝移植术101例,半离体肝切除术90例)。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是肝细胞癌(49例),其次为结肠癌肝转移(37例)、肝泡型包虫病(33例)、胆管细胞癌(26例)。手术成功率为84.5%(CI=76.6%~90.1%)、中转异体移植率为13.5%(CI=8.5%~21.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8.1%(CI=48.5%~67.1%)、Ⅲa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43.1%(CI=33.6%~53.1%)和90 d死亡率为19.5% (CI=12.7%~28.8%)。结论ESLR是治疗侵犯肝静脉汇合区和肝后下腔静脉肿瘤的有效治疗措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精确评估自体供肝"质和量"及精准的外科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切除 自体移植术 肝脏肿瘤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原位脾切除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沙广春 王荣迅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脾切除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7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原位脾切除35例,行托出方法脾切除38例,比较两组脾切除时间、出血量、脾窝引流量等。结果原位切... 目的探讨原位脾切除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7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原位脾切除35例,行托出方法脾切除38例,比较两组脾切除时间、出血量、脾窝引流量等。结果原位切除组和托出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0±12.4)min和(39.0±16.7)min(t=1.847,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40.0±45.2)mL和(320.0±67.1)mL(t=37.284,P<0.05);术后24h平均脾窝引流量分别为(300.0±30.8)mL和(410.0±70.4)mL(t=21.692,P<0.05)。结论原位脾切除具有出血量少、脾窝引流量少、脾包膜和胃胰尾损伤小等优点,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原位切除 托出法切除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技术改进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鸿 陈炜 +1 位作者 蒋春晖 吴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原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施行外科手术3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描述原位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结果:所有病人均施行原位脾切除术,即先...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原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施行外科手术3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描述原位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结果:所有病人均施行原位脾切除术,即先离断脾门后游离脾周韧带,术中的关键技术是建立胰后间隙。与传统脾切除术相比,原位脾切除术更有利于避免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和胃壁、胰腺等副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的顺序均应先离断脾蒂再处理脾周韧带,即原位脾切除术,较传统脾切除术更合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巨脾 原位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膀胱术并发症和肿瘤控制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邢毅飞 宋亚荣 +7 位作者 汪良 杨军 陈朝晖 李文成 李兵 赵军 章小平 肖亚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比较278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及176例开放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4年间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患者及开放手术患者,对主要围手术期相关、术后早期(〈90d)并发症、... 目的:比较278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及176例开放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4年间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患者及开放手术患者,对主要围手术期相关、术后早期(〈90d)并发症、晚期(〉90d)并发症、术后肿瘤控制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术后留置盆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与开放手术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术后胃肠通气时间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而平均手术时间开放手术组短于腹腔镜手术组;两组术后早期(〈90d)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46.0%,开放组61.4%,P〈0.01),晚期(〉90d)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15.1%,开放组17.6%,P=0.513);术后36个月复发率(腹腔镜组7.6%,开放组8.5%,P=0.724),总体生存率(腹腔镜组80.6%,开放组83.5%,P=0.45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膀胱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稍低,而晚期并发症及术后肿瘤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原位膀胱切除 腹腔镜 开放
原文传递
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甘险峰 李明非 +2 位作者 杨训 王俭 周晓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在门脉高压脾切除中较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将303例因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传统组117例和原位组186例,分别行传统脾脏切除术及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 目的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在门脉高压脾切除中较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将303例因门脉高压拟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传统组117例和原位组186例,分别行传统脾脏切除术及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脾切除术比较,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脏切除术更适合于门静脉高压症巨大脾脏的切除,创伤性更小,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原位切除 脾蒂 离断
下载PDF
原位脾切除术与托脾法切除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5期127-128,共2页
目的比较原位脾切除术与托脾法切除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原位组(原位脾切除术,78例)和传统组(传统托脾法切除术... 目的比较原位脾切除术与托脾法切除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原位组(原位脾切除术,78例)和传统组(传统托脾法切除术,78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液清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原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液清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P<0.01)。原位组患者术后发热、胰漏、门静脉血栓、腹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位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相对传统托脾法切除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愈合,具有更好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原位切除 托脾法切除
下载PDF
原位脾切除术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玉玺 李德旭 +2 位作者 金俊硕 李星 任志元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脾切除术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8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位脾切除术62例为研究组,传统脾切除... 目的:探讨原位脾切除术在门静脉高压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8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位脾切除术62例为研究组,传统脾切除术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在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胰漏、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在院观察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位脾切除术比传统脾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更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症所致巨脾的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切除 巨脾 门静脉高压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原位巨脾切除对脾体积和手术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圣毅 郭爱军 +4 位作者 韩涵 王宁 郑立平 宋景戈 刘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1-273,共3页
采用1∶4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选择行巨脾切除的患者60例,脾静脉最后分级离断原位巨脾切除术12例为改良组,常规原位巨脾切除术48例为对照组。改良组手术前后脾脏的长径(cm)分别为19.28±3.90、18.29±2.96,脾脏厚度(cm)分别为7.2... 采用1∶4配对的病例对照方法,选择行巨脾切除的患者60例,脾静脉最后分级离断原位巨脾切除术12例为改良组,常规原位巨脾切除术48例为对照组。改良组手术前后脾脏的长径(cm)分别为19.28±3.90、18.29±2.96,脾脏厚度(cm)分别为7.21±2.54、6.4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与出血量呈正相关(r=0.717,P<0.01)。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出血量、输血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方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脾切除 原位切除 门静脉高压 自身配对 匹配
下载PDF
二级脾蒂离断原位脾切除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书荣 贾海峰 +1 位作者 韩峰 朱旭昶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原位脾切除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二级脾蒂离断原位脾切除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原位组)与118例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传统组)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原位脾切除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二级脾蒂离断原位脾切除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原位组)与118例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传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原位组门静脉血栓、胰漏、术后脾热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较传统组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脾蒂离断原位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可降低门静脉血栓、术后脾热、胰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二级脾蒂离断 原位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云 陈学敏 +1 位作者 孙冬林 张丰 《交通医学》 2010年第5期542-543,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ITP患者42例均行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术。结果:中转开腹1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41例,手术时间平均8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发现副脾7例予切除;住院时间平均6...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方法:ITP患者42例均行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术。结果:中转开腹1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41例,手术时间平均80min;术中平均出血100ml。发现副脾7例予切除;住院时间平均6.2d。术后腹腔出血1例,系胃短血管切断处出血,予重新结扎治愈。术后随访2~65个月,无1例出现脾热、门静脉血栓。疗效分级标准:术后1周血小板上升>150×109/L 2例,3周后血小板再次降低<50×109/L,余40例均达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达到95.2%。结论: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ITP手段,具有损伤轻、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腹腔镜 原位切除 副脾 脾热
下载PDF
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应用解剖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振强 朱新生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765-766,共2页
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是指位于肝背侧下腔静脉窝和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之间的一段相对少血管带,为一潜在性间隙。2001年Belghiti等提出了这一概念。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通过该间隙在肝后成功建立隧道,与绕肝带的使用可... 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是指位于肝背侧下腔静脉窝和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之间的一段相对少血管带,为一潜在性间隙。2001年Belghiti等提出了这一概念。国内外均有学者认为通过该间隙在肝后成功建立隧道,与绕肝带的使用可以简化原位(前入路)肝切除术等高难度肝切除术。但当前缺乏相关的解剖资料,为此,我们观察肝后下腔静脉,旨在为改进高难度肝切除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肝后隧道 肝脏 原位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