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对大鼠原代肝细胞CYP3A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宇光 杨明会 +4 位作者 马增春 梁乾德 谭洪玲 肖成荣 高月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中的2种成分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3A(CYP3A)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并采用"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 目的:研究甘草中的2种成分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3A(CYP3A)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并采用"胶原蛋白凝胶三明治"培养原代肝细胞,无血清条件下培养细胞,并用不同剂量的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处理细胞,RT-PCR法测定CYP3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CYP3A蛋白表达。结果:实验条件下对照组、18β-甘草酸、18α-甘草酸处理组CYP3A基因及蛋白均可被检测,18β-甘草酸浓度依赖性诱导CYP3A mRNA(25~100μmol.L-1)及蛋白表达(50~400μmol.L-1),而18α-甘草酸浓度依赖性抑制CYP3A mRNA(25~100μmol.L-1)及蛋白表达(25~100μmol.L-1)表达。结论:18β-甘草酸和18α-甘草酸在转录水平上分别上调和下调大鼠肝细胞CYP3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甘草酸 18Α-甘草酸 CYP3A 原代肝细胞
原文传递
富锗金针菇多糖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冬 姚文兵 +2 位作者 张健 谢晨 高向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研究富锗金针菇多糖(CFV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精制品FVP1对CCl4损伤的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2%CCl4灌胃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CFVP和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灌胃... 目的:研究富锗金针菇多糖(CFV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精制品FVP1对CCl4损伤的小鼠原代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2%CCl4灌胃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CFVP和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灌胃给药,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并对小鼠肝脏进行切片观察;采用二步分离法制备小鼠原代肝细胞,检测FVP1对CCl4损伤的原代肝细胞ALT活力的影响。结果:CFVP高、中剂量组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ALT活性的升高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与造模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造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FVP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FVP1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可使培养液中的AL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即ALT明显减少,说明FVP1对CCl4损伤的原代小鼠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富锗金针菇多糖具有保护肝脏细胞,防止肝细胞坏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锗金针菇 多糖 CCl4致损伤 原代肝细胞
下载PDF
五味子提取物对大鼠肝CYP3A酶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倩 吴育晶 +2 位作者 程能能 李雅琳 王永铭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94-1198,共5页
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和诱导是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最常见的原因[1,2]。在P450酶中,以CYP3A酶的含量最多,底物也最广泛。研究发现。
关键词 五味子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五味子醇乙 南五味子素 CYP3A 微粒体 原代肝细胞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体外可感染树鼩肝细胞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西平 田展飞 +4 位作者 陈义春 杨春 田德英 杨东亮 郝连杰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体外感染树鼩原代肝细胞。方法用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原代树鼩肝细胞,并用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传代感染,通过检测受染肝细胞正、负链HCV RNA、培养上清液中包装后HCV RNA,并对比分析感染前后病毒准种变...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体外感染树鼩原代肝细胞。方法用HCV RNA阳性血清感染原代树鼩肝细胞,并用感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传代感染,通过检测受染肝细胞正、负链HCV RNA、培养上清液中包装后HCV RNA,并对比分析感染前后病毒准种变化等指标,评价感染是否成功。结果受染树鼩肝细胞自第5-10天可检出负链HCV RNA,而正链RNA至感染后第14天仍可检出;感染后3-14 d培养上清液中可检出HCV RNA,且呈RNA酶抗性;培养上清液中病毒可传代感染新的树鼩肝细胞;感染前后HCV准种分析显示树鼩肝细胞可被特定的准种选择性感染,而传代感染后肝细胞可检出新的准种。结论原代树鼩肝细胞体外可被HCV感染且支持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病毒 丙型 树鼩科 肝细胞 体外感染 丙型炎病毒(HCV) 原代肝细胞 树鼩 细胞培养上清液 RNA酶
原文传递
补肾方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组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建杰 王灵台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共3页
补肾方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组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科陈建杰,王灵台(200021)关键词:补肾方,原代肝细胞多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补肾方(我院自拟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现其有改善患者肝功能的... 补肾方对大鼠原代肝细胞组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科陈建杰,王灵台(200021)关键词:补肾方,原代肝细胞多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补肾方(我院自拟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现其有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1,2]。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原代肝细胞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产蛋鸡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6
作者 齐晓龙 赵芹 +4 位作者 张亚男 武书庚 岳洪源 张海军 齐广海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2,共4页
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产蛋鸡肝细胞1、2、4 h和24 h,通过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胞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索H2O2引起产蛋鸡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合适处理时间及浓度,构建原代肝... 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作用产蛋鸡肝细胞1、2、4 h和24 h,通过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胞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探索H2O2引起产蛋鸡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合适处理时间及浓度,构建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结果表明:4 mmmol/L H2O2、处理肝细胞2 h,与对照组比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MDA和ROS产生量显著升高(P<0.05),同时SOD和CAT酶活也升高(P<0.05)。综上所述,4 mmmol/L H2O2、处理肝细胞2 h,可构建产蛋鸡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原代肝细胞 氧化应激模型 产蛋鸡
原文传递
薄荷油对大鼠肝组织GSH、ATP酶和原代肝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红杰 金若敏 +2 位作者 齐双岩 梅彩霞 唐黎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研究薄荷油对大鼠肝组织GSH、ATP酶和原代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口服24%薄荷油,36 h和48 h后取肝组织,检测GSH含量以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加入薄荷油或其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分别于12 h、... 目的:研究薄荷油对大鼠肝组织GSH、ATP酶和原代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口服24%薄荷油,36 h和48 h后取肝组织,检测GSH含量以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加入薄荷油或其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分别于12 h、24 h、48 h时检测上清液中LDH、ALT、AST水平。结果:肝组织GSH含量显著降低,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薄荷油0.5μL/mL、5μL/mL和10%薄荷油含药血清均可导致肝细胞上清液中LDH、ALT、AST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在24 h最为显著,与四氯化碳引起的损害相似。结论:薄荷油口服能被机体吸收并直接对肝细胞产生损伤,其损伤途径可能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油 大鼠 原代肝细胞 毒性 GSH ATP酶
下载PDF
富锗金针菇多糖肝保护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健 姚文兵 +1 位作者 谢晨 高向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寻找富锗金针菇粗多糖(CFVP)中发挥肝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0.2%CCl4腹腔注射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富锗金针菇精品多糖FVP1、FVP2静脉给药,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力,肝组织匀浆,测定匀浆液中... 目的寻找富锗金针菇粗多糖(CFVP)中发挥肝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0.2%CCl4腹腔注射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富锗金针菇精品多糖FVP1、FVP2静脉给药,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力,肝组织匀浆,测定匀浆液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二步分离法制备小鼠原代肝细胞,检测FVP2对原代小鼠肝细胞活力的影响,对CCl4损伤的原代肝细胞ALT活力的影响。结果FVP2中、高剂量组血清AST活力值,肝匀浆液MDA值,高剂量组血清ALT活力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FVP2能显著增加小鼠原代肝细胞的活力(P<0.01);可使原代肝细胞培养液中的AL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FVP2可能是CFVP肝保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 损伤 原代肝细胞
下载PDF
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牟卉卉 胡康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64-2170,共7页
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是建立体外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和临床应用生物人工肝的关键步骤,许多学者对肝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做了大量探索.本文就近年来建立的各种肝细胞分离技术和培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乙型炎病毒 生物人工肝细胞分离培养技术
下载PDF
泽泻对大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振海 安锡忠 任增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9期56-57,共2页
为考察泽泻提取物对DL-乙硫氨酸(DL-ethionine)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DL-乙硫氨酸(2.0mmol/L)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24h,制备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体外模型。分别以0.0、1.0、5.0、10.0、20.0、50.0μg/mL的泽泻粗提物... 为考察泽泻提取物对DL-乙硫氨酸(DL-ethionine)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DL-乙硫氨酸(2.0mmol/L)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24h,制备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体外模型。分别以0.0、1.0、5.0、10.0、20.0、50.0μg/mL的泽泻粗提物作用于该模型,测定各组24h和48h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的ALT、AST活性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的甘油三酯(TG)、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结果表明,添加泽泻的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ALT、AST活力明显降低,细胞裂解液中TG、D-LDL-C含量降低,24h比48h时效果显著。泽泻粗提物的各浓度中,以5.0μg/mL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DL-乙硫氨酸 脏损伤 泽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药对NASH大鼠原代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钦河 徐拥建 +4 位作者 冯高飞 杨雪松 韩莉 张玉佩 王洪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9-1476,共8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疏肝高/低剂量组、健脾高/低剂量组、合方高/低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高脂饲...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疏肝高/低剂量组、健脾高/低剂量组、合方高/低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SH模型,16后检测肝脂、血脂,油红O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每组取6只采用离体循环灌注Ⅳ型胶原酶法分离肝细胞,Real time Q-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IKKβ、NF-κB mRNA和蛋白及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存在显著的脂质代谢紊乱;血清TC,肝脂及肝细胞IKKβ、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高剂量组、合方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IKKβ、NF-κB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肝细胞IKKβ、NF-κB及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其中以健脾高剂量组、合方高剂量组下调趋势最为显著。结论:抑制肝细胞IKKβ/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防治NASH的药理作用机制之一;上述蛋白可能是其药物作用的有效靶点。疏肝健脾方药对NASH的干预可能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健脾方药 核转录因子-ΚB 原代肝细胞
下载PDF
川楝子对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齐双岩 谷颖敏 +2 位作者 金若敏 刘红杰 梅彩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966-2968,共3页
目的:研究川楝子对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口服川楝子提取液(生药)90 g.kg-1,2 h后取肝组织,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加入川楝子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分别于1,2,8,24 h时检测... 目的:研究川楝子对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口服川楝子提取液(生药)90 g.kg-1,2 h后取肝组织,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加入川楝子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分别于1,2,8,24 h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LDH,ALT,AST水平。结果:大鼠口服川楝子提取液后2 h,肝细胞体积增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内质网扩张,胞浆内脂滴比正常组略有增多。5%或10%川楝子含药血清均可导致肝细胞上清液中LDH,ALT,AST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在24 h最为显著。结论:川楝子口服能被机体吸收,其原型药物或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直接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子 大鼠 组织 超微结构 原代肝细胞
原文传递
过氧化氢诱导的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及其对天然植物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石瑶瑶 叶元土 +2 位作者 蒋蓉 蔡春芳 吴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90-230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氧化氢(H2 O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体外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条件,并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评价8种天然植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对照组)、100、200、400、600μmol/L]H2 O2处理草鱼原代肝细胞0.... 本试验旨在探讨过氧化氢(H2 O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体外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条件,并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评价8种天然植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对照组)、100、200、400、600μmol/L]H2 O2处理草鱼原代肝细胞0.5、1.0、2.0和4.0 h后的细胞存活率,并采用微板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选择不同浓度(100、200、400、600μmol/L)H2 O2处理肝细胞1.0 h后,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通过测定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和H2 O2损伤细胞存活率,评价诃子、虎杖、荷叶、车前草、侧柏叶、甘草、大黄、肉桂这8种天然植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00μmol/L H2 O2处理肝细胞1.0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到(64.85±0.38)%;LDH和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诃子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比模型组高出80.17%~150.68%。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排序为诃子≥虎杖≥荷叶≥大黄≥肉桂>侧柏叶>车前草>甘草,且氧化损伤修复能力强弱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高低排序基本一致。综上可知,200μmol/L H2 O2处理1.0 h是建立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最佳试验条件。8种天然植物中诃子的抗氧化能力最佳且氧化损伤修复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原代肝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天然植物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培养肝细胞的形态特点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钰鹏 李非 +2 位作者 孙家邦 孙海晨 崔叶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93-894,共2页
目的 模拟微重力方法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 ,初步分析其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改良Seglen原位胶原酶灌注法获得大鼠肝脏单细胞悬液 ,2 .2× 10 5个 /ml加微载体Cytodex 3(4 g/L)接种 ,采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 (RCCS)进行模拟微重... 目的 模拟微重力方法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 ,初步分析其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改良Seglen原位胶原酶灌注法获得大鼠肝脏单细胞悬液 ,2 .2× 10 5个 /ml加微载体Cytodex 3(4 g/L)接种 ,采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 (RCCS)进行模拟微重力培养。第 0、6、2 4、72、12 0、168小时取样 ,相差、体视显微镜观察活细胞形态 ,第 2 4小时标本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 ,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模拟微重力培养中肝细胞 2 4h内贴附微载体并出现三维结构 ,2 4~ 72h发展为独特的肝细胞 微载体聚球体。电镜下可见细胞膜的 3种不同形态 ,其分布与功能相一致。结论 模拟微重力培养方法能使肝细胞形成分化的三维类组织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模拟微重力培养 原代肝细胞 大鼠 形态学 组织工程 旋转细胞培养系统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GH调控鸡原代肝细胞中GH/IGF-Ⅰ信号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慧娟 杨磊 +3 位作者 邵芳 王星果 郁建锋 顾志良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研究离体条件下鸡肝脏中表达的GH/IGF-Ⅰ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受生长激素(GH)调控的mRNA表达情况,以4~5周龄雌性商品代AA肉鸡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半原位两步灌流法并结合消化法分离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 为研究离体条件下鸡肝脏中表达的GH/IGF-Ⅰ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受生长激素(GH)调控的mRNA表达情况,以4~5周龄雌性商品代AA肉鸡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半原位两步灌流法并结合消化法分离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H处理后鸡肝细胞中GH/IGF-Ⅰ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IGF-Ⅰ、HNF-1α、HNF-1β、HNF-3β、CIS、SOCS-1、SOCS-2和SOCS-3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胶原酶消化法获得的肝细胞分离良好,形态完整,铺板4h后完全贴壁,继续培养24h即可用于GH处理试验;GH能引起鸡肝细胞中IGF-Ⅰ、SOCS-2、SOCS-3和CIS基因mRNA表达上调,而对HNF-1α、HNF-1β、HNF-3β、SOCS-1基因mRNA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生长激素 IGF-Ⅰ基因 CIS基因 SOCS基因
下载PDF
原代肝细胞和传代细胞对微囊藻毒素-LR的敏感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谷康定 林群馨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比较微囊藻毒素-LR对原代肝细胞和多种传代细胞株的毒性,探讨建立经济、简便的研究该毒素细胞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蛋白酶2步灌流法制备大鼠原代肝细胞,以及用不同宿主来源的8种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作用,MTT法测... 目的比较微囊藻毒素-LR对原代肝细胞和多种传代细胞株的毒性,探讨建立经济、简便的研究该毒素细胞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蛋白酶2步灌流法制备大鼠原代肝细胞,以及用不同宿主来源的8种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的微囊藻毒素-LR作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终点及乳酸脱氢酶试验测定细胞膜受损与否。结果原代肝细胞培养至24h时,毒素浓度在5.0ng/mL即对细胞开始产生毒性并呈剂量-反应关系。48h时,细胞毒性更加剧烈,反应曲线呈典型S形,EC50为5.2ng/mL。当藻毒素为1.3ng/mL时,24h后,原代肝细胞LDH逸出开始随剂量增加而不断上升,20.0ng/mL乳酸脱氢酶逸出达到90%以上,细胞膜严重受损。受试8种传代细胞株无论从剂量、反应时间上都不如原代肝细胞敏感,其中相对敏感的KB细胞在培养96h,毒素浓度大于18.8μg/mL时,开始呈现明显剂量-反应关系,与原代肝细胞相差3个数量级。结论原代肝细胞是研究微囊藻毒素-LR急性毒性的理想模型,而KB细胞在较高剂量下可能是研究该毒素的传代细胞模型,其他传代细胞不适宜作为该毒素研究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传代细胞 微囊藻毒素-LR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大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洪玲 杨明会 +2 位作者 王宇光 马增春 高月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索混合胶原凝胶培养肝细胞的方法,观察培养鼠肝细胞的功能与形态特征,用于评价中药十八反的作用机理。方法:两步法分离鼠肝细胞,与鼠尾胶原溶液混合接种于培养板,观察培养鼠肝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指标。采用RT-PCR技术,检测... 目的:探索混合胶原凝胶培养肝细胞的方法,观察培养鼠肝细胞的功能与形态特征,用于评价中药十八反的作用机理。方法:两步法分离鼠肝细胞,与鼠尾胶原溶液混合接种于培养板,观察培养鼠肝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指标。采用RT-PCR技术,检测药物对P450亚酶CYP3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确证该体系的可靠性。结果:双层胶原培养体系可观察到典型的肝细胞形态特征,肝细胞功能检测显示肝细胞合成分泌的尿素、白蛋白,而乳酸脱氢酶漏出量较少,药物对P450亚酶CYP3A1表达的影响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同时双层胶原具有保持肝细胞活性的优点,可作为原代肝细胞培养的条件。结论:混合胶原凝胶培养能保留体内的细胞功能和活性,特别是保留药物代谢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
下载PDF
HepG2细胞构成的生物人工肝脏体外氨与安定的代谢能力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宁 陈洋 +1 位作者 郭仁宣 郭克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目的:为增强HepG2细胞的氨和苯二氮(?)类代谢活性, 在Enosawa et al的HepG2-GS细胞基础上以转基因技术,建立一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thetase,GS) 和细胞色素P450 3A4(CYP 3A4)都过表达的HepG2- GS-3A4细胞.并在人工肝脏循环器... 目的:为增强HepG2细胞的氨和苯二氮(?)类代谢活性, 在Enosawa et al的HepG2-GS细胞基础上以转基因技术,建立一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thetase,GS) 和细胞色素P450 3A4(CYP 3A4)都过表达的HepG2- GS-3A4细胞.并在人工肝脏循环器中培养此细胞,以检测此人工肝脏的氨和安定(Diazapam,DZP)的代谢率. 方法:以Western杂交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证实CYP 3A4 蛋白过表达后,将HepG2-GS-3A4细胞接种于一种人工肝脏循环器,待细胞数量增至足够后,充入含NH4Cl和安定的培养液,孵育24 h,定时取样,分别以Berthelot反应法检测氨浓度,以HPLC法检测DZP 及其代谢产物. 结果:CYP 3A4蛋白在HepG2-GS-3A4细胞中表达显著强于HepG2细胞(P=0.02).在接种有HepG2-GS- 3A4细胞的生物人工肝脏循环器中与HepG2细胞和无细胞组相比,氨浓度明显降低(P=0.04),氨浓度约降低约31.7%;DZP浓度也明显降低(P=0.03),且有DZP 的代谢产物生成产生,DZP浓度约降低36.7%. 结论:接种有HepG2-GS-3A4细胞的生物人工肝脏有明显的DZP和氨的代谢能力,代谢能力虽弱于文献中的猪原代肝细胞,但具有性质稳定,易于传代和储存,获取细胞数量不受限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 能力 安定 细胞构成 HepG2细胞 Western杂交 细胞色素P450 谷氨酰胺合成酶 体外 细胞数量 代谢产物 转基因技术 HPLC法 原代肝细胞 4细胞 循环器 氨浓度 代谢活性 细胞基础 免疫组化 细胞接种 过表达 CYP
下载PDF
医用脂肪乳诱导的肝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晓 朱月永 +2 位作者 任杰 江家骥 傅瑾 《肝脏》 2010年第6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脂肪变性 细胞模型 脂肪乳 不饱和脂肪酸 医用 肝细胞 原代肝细胞 脂质蓄积
下载PDF
缬氨酸对猪原代肝细胞脂质代谢调节基因PPARα、FAS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宪兵 黄仁祺 +4 位作者 何玉珠 吴国云 陈星平 郑双艳 万小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7-437,共11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缬氨酸调节猪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为揭示缬氨酸调控猪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5日龄三元杂(杜洛克×长白×大白)仔猪原代肝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缬氨酸调节猪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其参与的调控途径,为揭示缬氨酸调控猪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5日龄三元杂(杜洛克×长白×大白)仔猪原代肝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0,0.1,1,10 mmol/L缬氨酸(Val)分别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及48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缬氨酸对脂质代谢重要调控基因PPARα及FASN的影响,同时将10 mmol/L缬氨酸处理24 h组与对照组的肝细胞样品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结合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缬氨酸调控肝脏脂类代谢的潜在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最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技术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缬氨酸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和48 h均显著降低PPARα、FASN基因的蛋白表达(P<0.05);(2)与对照组相比,10 mmol/L缬氨酸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组共筛选出41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81个上调,237个下调。(3)GO功能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参与蛋白质结合过程、催化活性、分子转导活性和转运蛋白活性。(4)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在代谢、疾病、生物系统、细胞信号调控、基因调控、环境调控等6个生物过程。其中脂质代谢是参与代谢生物过程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富集到脂肪酸代谢的FASN、SCD、FADS2、FADS1、HSD17B12等5个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结论】10 mmol/L缬氨酸可显著下调猪原代肝细胞中PPARα及FASN的蛋白表达,调节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及信号通路活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支链氨基酸调控脂代谢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原代肝细胞 脂质代谢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