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超声显像测量腰多裂肌厚度变化率评估腰多裂肌训练动作的效果 被引量:12
1
作者 史进军 高启 +3 位作者 王颖彦 李卫民 卞荣 王新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腰多裂肌在康复训练中的厚度变化率,评估多种腰多裂肌训练动作的效果。方法利用超声显像观察11种不同训练动作下志愿者的腰多裂肌形态学改变,由2位超声医生分别测量志愿者在静息态及多种训练动作下的双侧腰多裂肌的厚度... 目的通过比较腰多裂肌在康复训练中的厚度变化率,评估多种腰多裂肌训练动作的效果。方法利用超声显像观察11种不同训练动作下志愿者的腰多裂肌形态学改变,由2位超声医生分别测量志愿者在静息态及多种训练动作下的双侧腰多裂肌的厚度,然后计算出腰多裂肌的厚度变化率和腰多裂肌收缩率,进而对各种训练动作下腰多裂肌收缩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超声医生检查结果所计算的腰多裂肌收缩率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腰多裂肌收缩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训练动作下腰多裂肌收缩率的统计分析比较发现,对侧腿上抬、同侧腿上抬、对侧手上抬、同侧手上抬、对侧下肢上抬五个动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燕飞式上抬、同侧下肢上抬、同侧上肢对侧下肢上抬三个动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上肢上抬、同侧上肢上抬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上肢对侧下肢上抬、对侧上肢同侧下肢上抬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训练动作的腰多裂肌收缩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腰多裂肌训练动作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超声显像测量腰多裂肌厚度变化可以为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腰多裂肌 训练 厚度变化率 效果
原文传递
翼缘纵向变厚度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梁整体稳定性能试验
2
作者 刘晓玲 王元清 +2 位作者 徐冬冬 班慧勇 刘明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共12页
为研究翼缘纵向变厚度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共设计了11个变厚度梁和2个等厚度梁并进行无侧向约束整体稳定试验,包含三点弯和四点弯两种加载方式,0、2、4、6、8 mm/m共5种厚度变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钢梁均发生弹塑性弯扭失... 为研究翼缘纵向变厚度焊接工字形截面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共设计了11个变厚度梁和2个等厚度梁并进行无侧向约束整体稳定试验,包含三点弯和四点弯两种加载方式,0、2、4、6、8 mm/m共5种厚度变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钢梁均发生弹塑性弯扭失稳破坏,卸载后仍有明显残余变形;相比四点弯加载,翼缘厚度变化对三点弯加载钢梁承载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对现有等厚度梁的整体稳定设计方法和稳定系数曲线进行总结,结合精细化有限元分析得到,变厚度梁的弹性失稳临界弯矩随着翼缘厚度变化率增大而降低。基于现有等厚度梁规范稳定曲线进行变厚度梁稳定承载力计算时,建议采用有限元分析或者以平均截面尺寸下的等厚度梁近似计算弹性失稳屈曲临界弯矩,由此可得相比按跨中最大截面设计相对安全的稳定承载力。最后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所得稳定承载力对比,结果表明欧洲规范BS EN 1993-1-1最为安全,中国规范GB 50017—2017次之,美国规范ANSI/AISC 360-16最不安全。变厚度梁整体稳定设计方法的提出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形截面钢梁 纵向变厚度钢板 厚度变化率 弯扭失稳 弹性临界弯矩 稳定系数
原文传递
非织造布拉伸时结构及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的探讨
3
作者 张新安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2-24,共3页
分析了非织造布厚度、强力、厚度变化率及宽度变化率的关系,得出了相关方程及相关系数.
关键词 非织造布 拉伸 强力 厚度变化率 宽度变化率
下载PDF
非织造布强力与厚度及其尺寸变形量之间的关系
4
作者 张新安 《北京纺织》 1998年第5期18-19,共2页
本文讨论了非织造布在不同厚度下的强度变化规律及织物受拉伸横向收缩后厚度变化的规律,从而为提高非织造布强度,减少变形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非织造布 强度 厚度变化率 变形宽度
下载PDF
木质人造板材
5
《国际木业》 2004年第8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木质人造板材 室外耐候性 密度减小 厚度变化率
下载PDF
非破坏性鞋垫压缩变形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李苏 谭万昌 +2 位作者 曾国坪 张勇 曹万泉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23-125,共3页
本文模拟鞋垫在穿着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受力特征,介绍了非破坏性的鞋垫压缩变形一静态压缩变形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试验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鞋垫静态压缩变形性能测试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压足直径30mm,加压负重25kg,加压时间6... 本文模拟鞋垫在穿着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受力特征,介绍了非破坏性的鞋垫压缩变形一静态压缩变形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试验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鞋垫静态压缩变形性能测试方法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压足直径30mm,加压负重25kg,加压时间6h,静置时间2h;随着负重和加压时间的增加,厚度变化率逐渐增大,随着静置时间的增加,厚度变化率不断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测试方法 压缩变形 非破坏性 鞋垫 厚度变化率 最佳试验条件 加压时间 静置时间
下载PDF
雷达资料在孤立单体雷电预警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3
7
作者 王飞 张义军 +2 位作者 赵均壮 吕伟涛 孟青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探空、闪电资料对2005年夏季北京地区的20个单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 dBz是比较适合该地区雷电预警的一个雷达回波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之上,将0℃层结高度作为基础特征高度,并结合-10℃层结高度和强回波所占比例对孤立单体的雷电发生进行综合预警是一种较为接近实际应用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该文针对孤立单体能否发生闪电、以及闪电发生的起始时间给出了一个初步的预报方法,并利用22个孤立单体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对单体是否会发展为雷暴单体,以及雷暴单体中初次闪电发生时段的预报方面效果较好。同时还发现,雷暴单体中从25 dBz回波出现到单体的35 dBz回波厚度变化率达到极值的时间差,与雷暴中最早的云闪与最早的地闪之间的时间差,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这为进一步预测地闪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层结高度 回波厚度变化率 雷电预警
下载PDF
基于早期股直肌超声纹理特征的首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0天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8
作者 王靓 王海播 +3 位作者 翟萌龙 崔少帅 李文娟 王冠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30-336,共7页
目的基于早期股直肌超声纹理特征,构建首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0天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及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8∶2随机分为训练集(n=304)和测试集(n=76)。两组均... 目的基于早期股直肌超声纹理特征,构建首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0天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及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8∶2随机分为训练集(n=304)和测试集(n=76)。两组均在插管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使用床旁超声收集纹理特征参数。训练集依据第30天是否死亡为终点事件分为死亡组(n=80)和幸存组(n=224)。采用广义估计模型筛选患者30天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通过校准图和Hosmer-Lemeshow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年龄、氧合指数(P/F)、患肾脏疾病、使用类固醇激素、股直肌厚度变化率、均值和角二阶距是首次机械通气患者30天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32(95%CI 0.767~0.898)和0.819(95%CI 0.722~0.916),提示模型的区分度良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Hosmer-Lemeshow分别为5.969(P=0.651)和4.336(P=0.826),校准曲线与对角线重合度较高,说明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较好。结论本研究基于早期股直肌超声纹理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地预测首次机械通气患者30天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股直肌 纹理分析 有创机械通气 预测模型 股直肌厚度变化率 角二阶距
下载PDF
高度近视行SMILE与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体积及厚度空间分布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媛朋 沈婷 +3 位作者 邱培瑾 郑青青 谭玲童 洪朝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17-824,共8页
目的:基于角膜体积(CV)、角膜厚度空间分布(CTSP)及角膜厚度变化率(PTI)情况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或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早期的角膜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 目的:基于角膜体积(CV)、角膜厚度空间分布(CTSP)及角膜厚度变化率(PTI)情况探讨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或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早期的角膜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高度近视患者46例(92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组23例(46眼)和FS-LASIK组23例(46眼)。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CV和角膜中央、最薄点及直径2、4、6 mm同心圆上的角膜厚度(CT),并计算PTI。采用Friedman检验对术后不同时间点的CV、CTSP和PTI进行重复测量分析,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度近视患者术后早期PTI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及眼压的相关性。结果:SMILE组中,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角膜中央、最薄点及2、4、6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3.49~-2.75,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CV明显增加(Z=-2.51,P=0.012),角膜中央、最薄点及2、4、6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3.98~-2.97,P<0.01),2、4、6 mm同心圆上的PTI明显下降(Z=-3.90~-2.11,P<0.05)。FS-LASIK组中,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角膜中央、最薄点和2、4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3.40~-2.26,P<0.05),4、6 mm同心圆上的PTI明显下降(Z=-2.54,P=0.011;Z=-1.97,P=0.049);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相比,角膜中央、最薄点和2、4 mm同心圆上CT明显增加(Z=-4.19~-2.70,P<0.01),2、4、6 mm同心圆上的PTI明显下降(Z=-3.37~-2.26,P<0.05)。2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CV、CTSP及P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相较于SMILE组,FS-LASIK组术后6个月2、4 mm同心圆上的PTI更高(β=0.55,95%可信区间:0.15~0.94,P=0.008;β=1.44,95%可信区间:0.37~2.52,P=0.009)。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SMILE与FS-LASIK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体积 角膜厚度变化率
原文传递
膈肌超声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刚 韩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行膈肌厚度检查计算膈肌厚度变化率(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DTF)判断全麻术后患者拔管时机。方法纳入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78例,年龄30~75岁,ASA分级Ⅰ级~Ⅲ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 目的通过超声行膈肌厚度检查计算膈肌厚度变化率(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DTF)判断全麻术后患者拔管时机。方法纳入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患者78例,年龄30~75岁,ASA分级Ⅰ级~Ⅲ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后拔管前行高频探头行超声检查,记录吸气末和呼气末膈肌厚度,得出膈肌厚度变化率(DTF)。但A组患者以DTF≥30%作为肌力恢复指标,B组以TOF值>90作为肌力恢复指标。比较两组的膈肌厚度变化率,拔管时间,拔管时Ramsay评分与呼吸频率,再次插管发生率,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A组膈肌厚度变化率(35.68%)与B组(42.46%)相比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次插管例数1例,B组未出现再次插管病例。与B组相比,A组拔管时间明显缩短(13.5±4.3 vs 18.3±5.3,P=0.013),拔管时A组Ramsay评分与呼吸频率较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say:2.2±0.7 vs 2.5±0.5,P=0.391,RR:14.7±2.4 vs 15.4±2.8,P=0.443),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8.9%vs 13.2%,P=0.213)。结论超声测量膈肌厚度变化率≥30%可作为判断膈肌肌力恢复指标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拔管时机的安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食管癌 膈肌厚度变化率 肌松残余
下载PDF
冀中坳陷古近纪地层厚度变化及断层活动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梦萍 戴俊生 邹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以地震、地质资料为基础,以冀中坳陷的廊固、霸县及饶阳凹陷为研究工区,利用地层厚度变化率导数法和断层落差面密度法,分别研究工区古近纪地层厚度变化特征及断层活动性,进而反映构造活动强弱。结果表明:冀中坳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整体较... 以地震、地质资料为基础,以冀中坳陷的廊固、霸县及饶阳凹陷为研究工区,利用地层厚度变化率导数法和断层落差面密度法,分别研究工区古近纪地层厚度变化特征及断层活动性,进而反映构造活动强弱。结果表明:冀中坳陷古近纪断层活动性整体较强,地层厚度变化快。其中:孔店—沙四期地层厚度变化较慢,断层活动性较弱;沙三—沙二期地层厚度变化加快,断层活动性增强;沙一—东营期地层厚度变化明显减慢,断层活动整体减弱,局部断层持续活动。冀中坳陷古近纪构造活动强度经历了较弱—强—弱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厚度变化率导数 落差面密度 断层活动性 冀中坳陷
下载PDF
显微受精试管婴儿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
12
作者 郭艺红 孙莹璞 +4 位作者 乔玉环 苏迎春 辛志敏 金海霞 董悦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进行显微受精试管婴儿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方法:采用显微受精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孕症,同时进行了系列基础研究:显微激光薄化人胚胎透明带进行辅助孵出的效果研究;应用显微激光系统附带软件测... 目的:进行显微受精试管婴儿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方法:采用显微受精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孕症,同时进行了系列基础研究:显微激光薄化人胚胎透明带进行辅助孵出的效果研究;应用显微激光系统附带软件测量人胚胎透明带厚度(ZPT)及厚度变化率(ZPTV)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显微受精试管婴儿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省首例显微受精试管婴儿于1999年11月在我中心妊娠成功并顺利分娩,填补了省内空白。截止2004年11月,共行显微受精试管婴儿533个周期,临床妊娠率达30%,已出生健康婴儿140个,系列基础研究为提高临床妊娠率提供了理论基础。结论:显微受精试管婴儿是目前治疗男性不孕症最有前景的辅助生殖技术。显微激光薄化人胚胎透明带可有效地增加胚胎种植潜力,提高临床妊娠率。ZPTV而非ZPT是评价胚胎质量的一个有效指标,对妊娠结局有很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受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辅助孵出 透明带厚度变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