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能源“可燃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帆
-
机构
河南省鄢陵县电业局
-
出处
《农村电工》
2008年第1期44-44,共1页
-
文摘
“冰”怎么会“可燃”?即使是二氧化碳在超低温状态下形成的“干冰”也不可燃,但的确有“可燃冰”存在。“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它的形成过程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被厌气性细菌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又形成“可燃冰”。因为天然气有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2~5℃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
关键词
可燃冰
新型能源
超低温状态
海底石油
厌气性细菌
天然气
水分子
二氧化碳
-
分类号
P74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可燃冰
- 2
-
-
-
出处
《能源与节能》
2021年第7期140-140,共1页
-
文摘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_(4)·H_(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
关键词
可燃冰
有机质分解
海底石油
海底地层
缺氧环境
厌气性细菌
石油气
石油和天然气
-
分类号
P74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可燃冰
- 3
-
-
-
出处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3期100-100,共1页
-
文摘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它的形成与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力下形成“可燃冰”。这是因为天然气有个特殊性能,它和水可以在温度2℃~5℃内结晶,这个结晶就是“可燃冰”。
-
关键词
可燃冰
有机质分解
海底石油
厌气性细菌
天然气
水分子
缺氧环境
地层深处
-
分类号
P744.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变废为宝——利用生活垃圾制氢气和肥料
- 4
-
-
-
出处
《乡镇论坛》
2004年第221期31-31,共1页
-
-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氢气
肥料
细菌分解法
AM21B梭菌
厌气性细菌
-
分类号
S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X70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精养池塘淤泥的危害及改良措施
- 5
-
-
作者
阮松树
杨保国
-
机构
江苏省大丰市西团水产站
-
出处
《农家科技》
2008年第6期38-38,共1页
-
文摘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氨,
-
关键词
池塘淤泥
改良措施
精养
危害
细菌作用
厌气性细菌
有机物
氧消耗
-
分类号
S9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X799.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