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6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 被引量:494
1
作者 王明珂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6-147,共12页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 将文献与口述历史视为“历史记忆” ,我们所要了解的是留下这记忆的“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前者指社会人群的资源共享与竞争关系 ,与相关的族群、性别或阶级认同与区分 ;后者指此“历史记忆”所循的选材与述事模式。社会情境及历史心性 ,及二者的变迁 ,都是我们所欲探索的“历史事实”。借着一些有关华夏民族起源与形成的例证 ,本文强调一种兼顾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历史研究 历史 人类学 三星堆文化
原文传递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 被引量:145
2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36-43,159,共9页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文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作为学术(知识)或科学(Wissenchaft),两者有...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文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作为学术(知识)或科学(Wissenchaft),两者有其共同的科学规范、纪律或准则;但作为不同的知识或学科,历史学的性质便有别于自然科学那种意义上的科学的性质。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乃是客观存在;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这是历史学),则是历史学家心灵劳动(或活动)的结果,是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人生体验的。 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要受自然界的必然律所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是不受自然律所支配的。因此,历史学就包括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第一个层次属于自然世界,它是科学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人文世界,它是人文的。历史学之成其为历史学,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以生命。第二个层次包含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两者的综合就成为历史理性。理性思维是使历史学认同于科学的东西;体验能力是使它有别于科学的东西。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或不仅仅是)科学;它既需要有科学性,又需要有科学之外的某些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历史哲学 人文价值 理性主义 历史研究 人文学科 史学理论研究 形而上学 历史事实 历史理性
原文传递
历史剧简论 被引量:45
3
作者 余秋雨 《文艺研究》 1980年第6期43-55,共13页
……历史家只是简单地、单纯地写下了所发生的事实,因此不一定尽他们的所能把人物突出:也没有尽可能去感动人,去提起人的兴趣。如果是诗人的话,他就会写出一切他以为最能动人的东西。他会假想出一些事件。他可以杜撰些言词。他会对历史... ……历史家只是简单地、单纯地写下了所发生的事实,因此不一定尽他们的所能把人物突出:也没有尽可能去感动人,去提起人的兴趣。如果是诗人的话,他就会写出一切他以为最能动人的东西。他会假想出一些事件。他可以杜撰些言词。他会对历史条件添枝加叶。对于他,重要的一点是做到惊奇而不失为逼真;他可以做到这一点,只要他遵照自然的程序,而自然适于把一些异常的情节结合起来,同时使这些异常的情节为一般情况所容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条件 历史 兴趣 郭沫若 历史事实 本质真实 《关汉卿》 马克思 黑格尔
下载PDF
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 被引量:42
4
作者 蔡克勇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3-36,共4页
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很难创建一流大学。通过对国外及国内多所一流大学在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发展成长史实之回顾,论述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的产生、特征及其对创建一流大学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分析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轻视高等教育理... 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很难创建一流大学。通过对国外及国内多所一流大学在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发展成长史实之回顾,论述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的产生、特征及其对创建一流大学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分析了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轻视高等教育理论和办学理念的指导作用之不足,提出今后应作之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一流大学 办学理念 三个代表 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 历史事实 发展
原文传递
《狂人日记》细读 被引量:44
5
作者 薛毅 钱理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4年第11期13-21,共9页
《狂人日记》细读薛毅,钱理群1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狂人日记》,其开端之开端─-小序却采用了文言文。这是一段在小说之首言谈小说的文字。与日记中的第一人称"我"不同,小序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与日记写作无关... 《狂人日记》细读薛毅,钱理群1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狂人日记》,其开端之开端─-小序却采用了文言文。这是一段在小说之首言谈小说的文字。与日记中的第一人称"我"不同,小序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与日记写作无关的"余"。这是一个能将日记与日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集体无意识 仁义道德 历史事实 鲁迅 迫害狂 二元对立 象征意义 文言文 先觉者
下载PDF
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 被引量:43
6
作者 彭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55,共9页
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 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中关于历史学性质、历史学家工作与过往历史实在之间关系的看法,可以区分为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由此出发,它们在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关系上也持有不同的论点。重构论认为,历史事实自身就会呈现出意义,从而支配着历史解释。在建构论看来,史家对于历史事实的建构当中就包含了解释的因素,事实与解释并非截然分离。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立场也即解构论的主要特征,是历史的文本化、解释对于事实的支配地位以及历史解释的多元论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 西方史学理论
下载PDF
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8
7
作者 翁独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2-43,共2页
今年5月25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在闭幕会上,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主任翁独健讲了话。现征得作者同意,将讲话的摘要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关键词 民族关系史研究 学术座谈会 民族研究学会 多民族国家 中央民族学院 少数民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 封建王朝 系主任 历史事实
下载PDF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一)︶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富仁 柳凤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25,共11页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一︶︹中︺王富仁︹韩︺柳凤九1中国古代没有“历史小说”这个文学概念,它是到了近代文学史上才产生的。1902年《新民丛报》14号上,在《新小说》报社撰写的广告《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中,历史小...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论︵一︶︹中︺王富仁︹韩︺柳凤九1中国古代没有“历史小说”这个文学概念,它是到了近代文学史上才产生的。1902年《新民丛报》14号上,在《新小说》报社撰写的广告《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中,历史小说被列为《新小说》征稿的第三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 中国古代 历史观念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陈独秀 历史著作 司各特 叙事文学 中国现代小说 历史事实
下载PDF
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 被引量:22
9
作者 黎建飞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长期以来,受历史事实、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结构模式。这一社会构成事实及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严重制约着构建社会... 长期以来,受历史事实、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结构模式。这一社会构成事实及城乡之间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严重制约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设想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而紧迫的社会课题,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针及具体措施。为参与"新农村建设"方略的讨论,本刊组编了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四篇法学论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保障法制化 法律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的全面进步 社会结构模式 历史事实
原文传递
世界变局与历史观的复兴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立新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43,204,共21页
现代世界自始即以资本作为主导原则,在历史进程中因资本原则的内在矛盾,迄今已然面临着改弦更张的变局。历史唯物主义把"现实—矛盾"原理和"历史—发展"原理相结合,具体应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为"东升西降&qu... 现代世界自始即以资本作为主导原则,在历史进程中因资本原则的内在矛盾,迄今已然面临着改弦更张的变局。历史唯物主义把"现实—矛盾"原理和"历史—发展"原理相结合,具体应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为"东升西降"世界变局之际历史观的复兴提供了思想资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导引的历史观认识扎根于历史性的主题定向,能够有效指导人们洞见人类活动的性质和当代社会的本质,对于把握当今世界问题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当下中国哲学学术活动出现脱域化和中立化的致思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只有植根于现实生活过程,以生活世界的客观性为依据,把握事实的历史性质,哲学才能真正"让事实说话",从而在参与当代问题中表明自身的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变局 历史 历史 历史事实
原文传递
《越公其事》与句践灭吴的历史事实及故事流传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守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0,共6页
清华简中有两篇长篇史书.一篇是早前已经公布的《系年》,叙述了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早期的历史重大事件;另外一篇就是在第七册中公布的《越公其事》,共75支简,原分为11章,详细记载了句践灭吴的过程。两篇史书的体例、叙事方式和语言... 清华简中有两篇长篇史书.一篇是早前已经公布的《系年》,叙述了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早期的历史重大事件;另外一篇就是在第七册中公布的《越公其事》,共75支简,原分为11章,详细记载了句践灭吴的过程。两篇史书的体例、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流传 故事 语言风格 叙事方式 第七册 史书 战国
原文传递
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们的启发 被引量:23
12
作者 沈固朝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98-107,共10页
历史是已逝去的客观实在,要追踪它留下的“痕迹”,只有通过三种载体去寻找,其一是实物(包括遗迹),考古学家们依据这些人类物质文化的创造物提取信息,揭示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各种推测提供证据,其二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 历史是已逝去的客观实在,要追踪它留下的“痕迹”,只有通过三种载体去寻找,其一是实物(包括遗迹),考古学家们依据这些人类物质文化的创造物提取信息,揭示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各种推测提供证据,其二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即刻在甲骨上的、印在泥版上的、写在纸上的、摄在感光材料上的、录在磁性介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代码,它们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其三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回忆和在民间耳闻口传的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料 发展特点 新史学 历史事实 口述史学 文字史 历史 史学理论 口述方法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新历史题材小说的先锋性及其走向 被引量:19
13
作者 钟本康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10,共7页
(一) 文学回眸历史,已成为中国当今文坛的一大奇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摆在人们面前的主要有两类取材于历史的小说:一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所谓“历史小说”;一是以历史生活的碎片为契机而虚构出的“往昔故事”:两... (一) 文学回眸历史,已成为中国当今文坛的一大奇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摆在人们面前的主要有两类取材于历史的小说:一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的所谓“历史小说”;一是以历史生活的碎片为契机而虚构出的“往昔故事”:两者的区别犹如戏剧界的“历史剧”和“古装戏”。尽管它们都投合了一位历史学家的名言:“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但前者难免受历史事实和固有历史观的羁绊,往往无法实现先锋性,而后者则具备自由表现创作主体新观念新意识的极大可能性,我们在考察新历史题材小说的先锋性时,只能着眼于此类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题材小说 先锋性 小说创作 先锋小说 偶然性 历史小说 历史意识 新意识 历史人物 历史事实
下载PDF
历史阐释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问题——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涂成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3,共20页
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既是历史阐释中一个恒久而常新的重要议题,也是当下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的基本前提。历史阐释的形成不仅涉及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本体论互动关系,也涉及历史事实、历史逻辑与历史价值的认识论径路,涉及人... 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既是历史阐释中一个恒久而常新的重要议题,也是当下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历史阐释学的基本前提。历史阐释的形成不仅涉及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本体论互动关系,也涉及历史事实、历史逻辑与历史价值的认识论径路,涉及人们确认历史事实、建构历史评价的内在张力与动态平衡。建构唯物史观的历史阐释学,必须在坚持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与先在性的前提下,注意克服历史评价的主观性、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羁绊,寻求人类建立共同历史价值观、书写人类共同历史的可能。因此,历史阐释既是无限趋近历史真相的认识过程,也是共同建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社会过程,最终确立人类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共同尺度,寻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价值公约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阐释 历史事实 历史评价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事实与解释:历史知识的限度 被引量:23
15
作者 彭刚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年第3期39-52,共14页
历史学家要纳入自身的历史解释的,总是在他看来重要的、有意义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并非没有自身内在的重要性,但其重要性也绝非一成不变,而总是随着史学和史家关照的问题的变化、价值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和转换的。未必具备历史的重要... 历史学家要纳入自身的历史解释的,总是在他看来重要的、有意义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并非没有自身内在的重要性,但其重要性也绝非一成不变,而总是随着史学和史家关照的问题的变化、价值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和转换的。未必具备历史的重要性的历史事实,却完全可能具备史学上的重要性,从而在历史解释中占据一席之地。由于历史事实要经过历史学家的"拣选"、并以语言结构的形式进入历史学图景,因此,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分界线。史料制约着历史解释的范围,历史解释却也有其具有弹性和不确定性的一面。历史解释离不开问题意识和理论自觉,历史学应当在接纳与汲取各门学科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的同时,又对其有效性范围保持警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实 历史解释 选择性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历史事实的遮蔽与祛蔽——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理论进路评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韩炯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8,92,共7页
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若干影响密切相关。其逻辑预设包含两方面:一是视"历史事实"为纯粹语言描述意义上的存在;二是视"虚构"、"想象"在历史研究中无处不在。辨析历史虚无主义... 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若干影响密切相关。其逻辑预设包含两方面:一是视"历史事实"为纯粹语言描述意义上的存在;二是视"虚构"、"想象"在历史研究中无处不在。辨析历史虚无主义的逻辑预设有助于把握其特征和本质;有助于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观;有助于抵制理论和现实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事实 虚构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日本“江户锁国论”质疑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德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6,共8页
“江户锁国论”在日本史学界流传已久 ,然而这种表述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江户幕府“锁国”的目标仅仅在于铲除危害其统治的天主教信仰。关于德川幕府的禁书政策是“锁国体制”下全面抵制西洋文化的重要一环的说法也是一种误解。历史事实... “江户锁国论”在日本史学界流传已久 ,然而这种表述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江户幕府“锁国”的目标仅仅在于铲除危害其统治的天主教信仰。关于德川幕府的禁书政策是“锁国体制”下全面抵制西洋文化的重要一环的说法也是一种误解。历史事实是 ,在江户时代 ,除与天主教有关的汉译西书 4 8种之外 ,有关西方的书籍大量流入日本 ,从而促发了日本人学习西方近代科学和社会思想的兰学运动。江户时代 ,除抵制天主教之外 ,不但没有割断与世界的联系 ,而且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近代文化。“江户锁国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江户锁国论' 历史研究 历史事实 江户时代 兰学运动 西方文化
下载PDF
“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将“词”视为“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是20世纪词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大失误 被引量:20
18
作者 洛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27,共27页
这里是一篇全面论述“词唱”的文字。本文作者以历史事实为据,对目前流行的“词是‘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的说法,提出全面的质疑。阐述了唐五代时“律诗入唱”—文人写作‘律曲’—‘实字’替代“和声”—‘律词’出现的过程。这... 这里是一篇全面论述“词唱”的文字。本文作者以历史事实为据,对目前流行的“词是‘隋唐燕乐’的‘音乐文学’”的说法,提出全面的质疑。阐述了唐五代时“律诗入唱”—文人写作‘律曲’—‘实字’替代“和声”—‘律词’出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以乐传辞”的“和声”的消失,“歌永言—依字声行腔”的“词唱”完成的过程,因此,“词唱”是没有、也不能有“确定旋律”的。本文同时述说了调式(宫调)对词唱没有决定作用,“燕乐”及其在隋、唐、宋三代的情况。提出不存在“‘隋唐燕乐’音乐系统”、“隋唐二十八调”。并认为“书面—案头词”是“律词”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文学 燕乐 隋唐 律词 词学研究 20世纪 “词” 根本性 演化 历史事实 决定作用 二十八调 唐五代 和声 文人 律诗 宫调 述说 文同
下载PDF
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西方口述史学方法述评 被引量:17
19
作者 庞玉洁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5-82,共8页
口述史学,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头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史学家对口头史料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方法学则诞生于本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口述史学,简单地说,就是搜集、传播口头史料,并以此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方法。史学家对口头史料的运用由来已久,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方法学则诞生于本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并于60、70年代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纵观西方口述史学的发展历程,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学 历史意识 口述史料 口述者 方法述评 反法西斯主义 史学家 历史 历史事实 主体意识
原文传递
“市隐”心态与吴中明清文化世族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严迪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一)一个值得重视的提问在涉及吴文化的话题时,人们对此间高度发展的多层次丰硕美慧的文化形态莫不报以由衷的赞叹。毋论是园林、刺绣,还是书画、曲剧,一直到烹饪、茶道等等,其所呈现的全面的审美追求以及精绝的审美情趣,可以说人的智... (一)一个值得重视的提问在涉及吴文化的话题时,人们对此间高度发展的多层次丰硕美慧的文化形态莫不报以由衷的赞叹。毋论是园林、刺绣,还是书画、曲剧,一直到烹饪、茶道等等,其所呈现的全面的审美追求以及精绝的审美情趣,可以说人的智巧确是臻于无与伦比的高妙之境。无视这些触目可见的具体存在,轻忽这一地域鲜明的文化特征,显然不是慎重的态度。然而,有学者提出一个非常直率而又确乎是历史事实的问题: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人文荟萃、文教昌隆的地域,除去属于文学艺术范畴外,却未见孕育出思想、政治、军事史上卓具全国影响的伟大人物?这是一个尖锐敏捷的问题,而对吴文化史的研究来说,则又是个十分重要而必须认真予以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族 吴中文人 历史事实 吴宽 朱元璋 祝允明 文化史 政治 吴文化 山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