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救干预方法探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军 罗吉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对应的急救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创伤CI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与CIT相关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急诊室危重症创伤死亡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对应的急救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创伤CI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与CIT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应的急救措施。结果在急诊室中由致命原因导致患者死亡的人数所占比例(百分比是单独针对各项致命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33.2%)、高空坠落(33.0%)、重物撞伤(29.6%)、刀具砍伤(27.2%)、跌倒损伤(47.7%);在急诊室中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4.5%。在急诊室急救干预措施中,2013年度气管插管、电击除颤、脑复苏、吸氧、监护和给药构成比均较2012年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生存患者与死亡患者的不同疾病在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疾病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急诊室CIT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且造成的病死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急救干预措施,以挽救患者性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急诊 死亡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建锋 张琼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5期800-801,共2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根据凝血功能指导...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0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根据凝血功能指导输血使用血制品和用量,观察组采用TEG输血使用血制品和用量。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血液制品的使用量的差异。结果输血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T、aPTT、TT、Fbg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后,观察组患者PT、aPTT、TT低于对照组,而Fb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血浆(313.4±34.8)ml、血小板(2.67±0.48)U、红悬液(5.4±1.6)U、冷沉淀(15.3±2.3)U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EG指导临床输血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血制品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危重症创伤 凝血功能 输血量
下载PDF
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中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抢救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燕 华薇 李雪云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76-1878,1882,共4页
目的研究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在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对抢救效率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0月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月... 目的研究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在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对抢救效率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科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0月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比较两种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管理、急救管理、抢救药品/仪器管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手术医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创伤患者急救中,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率与护理质量,为抢救危重创伤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同时使手术医生满意度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手术护理 急救流程 抢救效率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及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其俊 何爱文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4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仪(TEG)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及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仪(TEG)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监测的应用及对临床输血治疗的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与输血治疗指导,研究组在次基础上加用TEG检测与输血治疗指导,对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血制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凝血功能各指标方面,两组患者输血24小时后PT、APTT、TT均较输血前明显降低,FIB明显提高,其中研究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G参数方面,研究组患者输血24小时后α角、MA、LY30及CI均较输血前明显提高,R、K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输血24小时后CRBC、FFP、CRYO及PC输注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仪指导临床输血能够显著改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在获得理想效果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血制品输注量,且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仪 危重症创伤 出血 凝血功能 输血治疗
下载PDF
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中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抢救效率的影响
5
作者 程俊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9-0132,共4页
以危重症创伤手术抢救效率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评估对配合急救流程优化后,是否会对急诊抢救效率产生影响。方法 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设置为对照期,此期间内,本院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急救流程为一般流程,尚未得到优化。将2021... 以危重症创伤手术抢救效率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评估对配合急救流程优化后,是否会对急诊抢救效率产生影响。方法 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设置为对照期,此期间内,本院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急救流程为一般流程,尚未得到优化。将2021年7月~2022年6月设置为观察期,此期间内,本院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急救流程为优化后的流程。两个时期内分别选择性别、年龄、创伤位置、创伤形成时间无差异性的50例患者,对急诊接诊时长、静脉通道建立时长、手术准备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期患者的急诊接诊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手术准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期,P<0.05。观察期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达到98.00%,高于对照期的72.00%,P<0.05。结论 优化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配合急救流程之后,能够全面提高抢救效率,缩短各项急救时间,更容易收获患者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急诊手术 配合急救流程 抢救效率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指导危重症创伤患者输血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红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指导危重症创伤患者输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需进行输血治疗的危重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指导危重症创伤患者输血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需进行输血治疗的危重症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指导输血治疗;试验组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指导输血治疗。比较两组输血前、输血24 h后患者的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两组血制品输注量;比较试验组输血前、输血24 h后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块最大强度(MA)、血细胞凝聚成块时间(K)、弹力图最大切角(α)、血块纤溶指标(LY30)]水平及临床结局。结果 输血前,两组FIB、PT、APTT、TT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输血24 h后FIB水平高,PT、APTT、TT水平低(P<0.05);与输血前比较,试验组输血24 h后MA、LY30、α水平高,K、R水平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因子、红悬液输注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短(P<0.05);治疗后1 d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指导危重症创伤患者输血,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血制品输注量,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血栓弹力图仪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创伤评分在危重症创伤患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雄伟 郁毅刚 +1 位作者 姚猛飞 叶军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04-208,214,共6页
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估通常采用创伤评分描述,创伤评分是根据创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特征、结局等进行定量分类和评分,通常用数值代表其损伤严重程度。根据创伤评分所适用的时间阶段、场所、指标类别以及专科情况的不同可将创伤评分进... 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估通常采用创伤评分描述,创伤评分是根据创伤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特征、结局等进行定量分类和评分,通常用数值代表其损伤严重程度。根据创伤评分所适用的时间阶段、场所、指标类别以及专科情况的不同可将创伤评分进行不同的分类,每一类创伤评分系统均有其适应证。危重症创伤患者的评估通常需要根据其解剖学损伤程度、病理生理学指标变化以及机体耗竭程度等指标综合进行评价,以判断其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危重症创伤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输血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苏茜 黄俞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探讨静脉血栓弹性计在危重外伤病人输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60名危重外伤病人进行了静脉输液,并按有无使用血栓弹性计进行了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凝血监测,指导输血;实验组:在正常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法,观察患者凝血情况,并对... 探讨静脉血栓弹性计在危重外伤病人输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60名危重外伤病人进行了静脉输液,并按有无使用血栓弹性计进行了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凝血监测,指导输血;实验组:在正常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注射法,观察患者凝血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结果 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比较,观察到两种方法均有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 危重症创伤患者,输血治疗期间,血栓弹力图仪的应用,能够实施监测机体凝血功能,对血液制品用量进行控制,减少不良反应,缩短输血和治疗总时间,使输血方案及效果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输血 治疗 血栓弹力图仪 凝血
下载PDF
TEG检测危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指导输血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杜国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136-140,共5页
危重症创伤患者,行栓弹力图(TEG)检测,以结果指导输血,分析治疗价值。方法 81例患者,均危重症,病例收集医院为青海红十字医院,研究于2021.01,结束于2022.01,以电脑分配入组法,进入A组、B组,n分别为40、41;均接受输血治疗,治疗前均常规... 危重症创伤患者,行栓弹力图(TEG)检测,以结果指导输血,分析治疗价值。方法 81例患者,均危重症,病例收集医院为青海红十字医院,研究于2021.01,结束于2022.01,以电脑分配入组法,进入A组、B组,n分别为40、41;均接受输血治疗,治疗前均常规凝血功能检测,B组应用TEG检测;输血指导中,前者以常规凝血功能结果为准,后者以TEG结果为准,行组间疗效分析,并比较预后。结果 ①疗效:92.68%、72.50%,B组显著>A组(P<0.05);②凝血功能:治疗24h时,FIB:B组显著>A组;PT、APTT、TT:B组显著<A组(P<0.05);③TEG参数:治疗24h时,K、R参数均显著<治疗前,α角、MA、CI和LY30参数均显著>治疗前(P<0.05);④血制品用量:B组均显著<A组(P<0.05);⑤预后:治疗24h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B组显著>A组;NIHSS评分:B组显著<A组(P<0.05)。结论 危重症创伤患者,输血治疗指导前,以TEG检测结果作为指导方案,可提升疗效,减少血制品输注量,改善凝血功能及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TEG)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危重症创伤患者转运安全质量管理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家宾 周进科 +1 位作者 张胜良 李青 《甘肃医药》 2021年第9期840-844,共5页
将基于前馈控制质量管理模式运用到危重创伤患者转运中,实施转运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组建危重创伤患者转运前馈控制安全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对转运危险因素分析识别,并制定转运前核查单,优化转运业务流程,严抓各个环节质量,通过前馈控... 将基于前馈控制质量管理模式运用到危重创伤患者转运中,实施转运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组建危重创伤患者转运前馈控制安全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对转运危险因素分析识别,并制定转运前核查单,优化转运业务流程,严抓各个环节质量,通过前馈控制实施,以适合转运、创造条件为主要目的,控制不适的影响因素,实施预防性工作,以此降低此类病患的医疗风险,实现转运安全,确保医疗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危重症创伤 转运安全 质量管理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危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指导输血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峰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13-91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危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指导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6月某院危重症创伤患者98例,将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和输血指导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G检测和输血指导...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危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指导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6月某院危重症创伤患者98例,将采用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和输血指导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TEG检测和输血指导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输血前、输血1d后凝血四项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制品使用情况,对比观察组输血前、输血1d后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起始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做切线与水平线所成夹角(α角)、凝血块最大强度(MA)、血细胞凝聚成块时间(K)、血块纤溶指标(LY30)]。结果:输血1d后,观察组PT、TT、APTT水平较对照组低,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浆、红悬液、血小板、冷沉淀使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输血1d后,观察组R、K参数较输血前降低,α角、MA、LY30参数较输血前增高(P<0.05)。结论: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和输血指导相比,危重症创伤患者采用TEG检测,输血前后患者TEG检测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应用科学性,可为临床提供科学输血指导,在确保输血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基础上,减少血制品使用量,可促进血制品合理调配,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仪 输血指导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危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指导输血的应用
12
作者 曾岚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仪(TEG)在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与输血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01~2021-12收治的危重症创伤患者171例展开研究,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6例患者同时接受常规凝...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仪(TEG)在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与输血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01~2021-12收治的危重症创伤患者171例展开研究,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6例患者同时接受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与TEG检测,对照组85例患者仅接受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血浆、血小板、红悬液等血制品使用情况变化,诊断时间、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诊断率,并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EG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制品使用情况上,研究组治疗期间血浆、血小板、红悬液与冷沉淀的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TEG参数变化上,治疗后R与K的参数低于治疗前,α角、MA与LY30的参数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诊断率96.51%高于对照组84.71%,诊断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EG对患者的临床输血给予指导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患者的临床诊断与住院治疗时间,提高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率,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通过对血制品实行合理调配,以预防医疗资源浪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仪 危重症创伤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急诊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临床输血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佳 《西藏医药》 2022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究基于血栓弹力图(TEG)指导的临床输血治疗对急诊危重症创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急诊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患者于输血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照... 目的 探究基于血栓弹力图(TEG)指导的临床输血治疗对急诊危重症创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急诊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患者于输血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的输血治疗并在输血后24h再次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观察组给予患者TEG指导的临床输血治疗及输血后24h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24h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TEG参数[R、K、α角、M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创伤出血预后因素。结果 观察组输血后24h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24hFIB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输血后24h其TEG参数α角、MA、CI明显升高,而R、K值明显下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为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表明,MA预测重症创伤出血预后AUC值为0.802,当MA<50mm时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死亡发生率明显升高(P <0.05)。结论 使用TEG指导临床输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TEG参数MA可作为评估危重症创伤性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出血后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出血 凝血功能 预后 血栓弹力图 临床输血治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梅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医院接收的84例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治疗和凝血功能检测,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仪在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8月医院接收的84例危重症创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输血治疗和凝血功能检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弹力图仪检测和输血治疗指导,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血制品应用情况。结果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长于试验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红悬液等血制品应用量均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仪应用于临床输血中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血制品输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出血 血栓弹力图仪 凝血功能指标
下载PDF
分析危重症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接受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抢救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李溪晶 杨晶 赵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6-18,共3页
分析重症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接受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0例危重症创伤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均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院,利用信封法分为比照组(n75)、研究组(n75),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流程、优化配合急救流程... 分析重症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接受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0例危重症创伤手术患者展开研究,均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入院,利用信封法分为比照组(n75)、研究组(n75),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流程、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对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结果:与比照组患者接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以及静脉用药时间相比,研究组均更短;相较于比照组护理总满意度,研究组明显更高;相较于比照组休克发生率、病死率以及MODS发生率,研究组均更低(P<0.05)。结论:优化配合急救流程应用于危重症创伤急诊患者手术中,可缩短接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及静脉用药时间,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降低休克、病死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创伤手术 优化配合急救流程 抢救效果
下载PDF
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抢救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何小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161-162,共2页
探究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通过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对临床护理及抢救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危重患者时间段:2019年7月-2020年7月;病例来源: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84例急危重症创伤患者;分组依据:以随机分组形式将纳入患者分... 探究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通过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对临床护理及抢救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危重患者时间段:2019年7月-2020年7月;病例来源: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84例急危重症创伤患者;分组依据:以随机分组形式将纳入患者分为C组(常规护理)、Y组(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各42例;对比观察:①抢救效率;②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①经优化干预,Y组患者的病情判断、生命体征监测、心肺复苏、吸氧、静脉开放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相比较C组均得到了明显缩短(P<0.05);②Y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对比C组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针对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而言,在其抢救治疗中实施优化手术护理配合急救流程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抢救效率的提升,改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手术护理 急救流程 危重症创伤患者 抢救效率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