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辅助循环时间对危重心脏病患者复苏的影响
1
作者 黄伟明 朱艳玲 荣健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延长辅助循环时间对危重心脏患者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危重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及瓣膜置换手术,采用心脏复跳后延长辅助循环时间的处理方法。体外循环使用TERUM O SYSTER I型机。采用浅低温(33℃ ̄35℃),中高流量(... 目的探讨延长辅助循环时间对危重心脏患者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危重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及瓣膜置换手术,采用心脏复跳后延长辅助循环时间的处理方法。体外循环使用TERUM O SYSTER I型机。采用浅低温(33℃ ̄35℃),中高流量(2.0 ̄2.4 L/m in.m 2)灌注。心肌保护采用血液晶体4∶1停跳液,先温后冷顺行灌注。首量灌注停跳液后,无心电活动则不作二次灌注。灌注压力维持在60 ̄100 m m H g。结果 6例行搏动灌注,出现血红蛋白尿3例,普通超滤22例,全组心脏自动复跳23例,电击复跳7例。29例顺利脱机,28例痊愈出院。结论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提高,体外循环设备的不断完善,辅助时间的延长是安全的。对冠心病和瓣膜病患者合并其他病变使病情危重的患者,体外循环是一个重要的保障。这有利于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偿还氧债,为顺利脱机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减少了术后对ECM O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循环 危重心脏病患者 复苏
下载PDF
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海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究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危重心脏病患者96例,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科抢救室行床边快速乳酸测... 目的探究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危重心脏病患者96例,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护理;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科抢救室行床边快速乳酸测定危重心脏病患者100例,设置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转运交接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危急值漏交率1.0%、责任推诿率2.1%以及科室间电话询问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心脏病患者 转运交接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