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方式调拌Jeltrate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气泡含量及物理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曹勇 何灏逾 +1 位作者 李昊 廖红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评价全自动印模调拌机、半自动印模调拌机、手动调拌3种调拌方法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气泡含量及物理性能。方法在同种条件下(室温、水粉比、蒸馏水温度),分别采用全自动印模调拌机调拌法、半自动印模调拌机调拌法、手动调拌法调... 目的 评价全自动印模调拌机、半自动印模调拌机、手动调拌3种调拌方法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气泡含量及物理性能。方法在同种条件下(室温、水粉比、蒸馏水温度),分别采用全自动印模调拌机调拌法、半自动印模调拌机调拌法、手动调拌法调制藻酸盐印模材料。比较各调拌方法所调制材料的气泡数量、气泡总面积、压应变值、弹性回复值、流动性。结果 3种调拌方法的气泡量和气泡面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自动调拌机调拌的材料气泡最少,半自动调拌机调拌的材料次之,手动调拌的材料气泡最多。3种调拌方法调拌的材料物理性能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手工调拌法的弹性回复值低于半自动调拌法及全自动调拌法,全自动调拌法印模流动性最好。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藻酸盐印模材料调拌方法对材料气泡含量及其物理性能有影响;不同调拌方法所调材料物理性能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全自动调拌法所调材料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 印模调拌 气泡 物理性能
下载PDF
3种调拌方法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气泡及凝固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亿岸 肖松 +1 位作者 谢雪梅 王宇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比较全自动印模调拌机、顺时针手动和联合八字手动3种调拌方法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气泡含量、流动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调拌方法调制藻酸盐印模材料,比较印模的气泡数量、总面积和流动性,调拌前、后温度变化以... 目的 :比较全自动印模调拌机、顺时针手动和联合八字手动3种调拌方法对藻酸盐印模材料气泡含量、流动性等物理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调拌方法调制藻酸盐印模材料,比较印模的气泡数量、总面积和流动性,调拌前、后温度变化以及工作时间和凝固时间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自动调拌组气泡数量为(2.30±2.50)个,总面积为(0.17±0.18) mm2,小于顺时针手动调拌组数量[(59.60±14.19)个]和总面积[(7.41±2.24)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时针手动调拌组流动性(39.52±0.85) mm,小于全自动调拌组[(50.78±0.90) mm]和联合八字手动调拌组[(50.36±1.7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方法调印模的工作时间和凝固时间均符合临床要求。结论:全自动调拌法印模在气泡含量、流动性等方面较佳。手动调拌中,联合八字调拌法有助于减少印模气泡与形变量,提高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印模材料 印模调拌 气泡 流动性 工作时间 凝固时间
下载PDF
分解式教学法在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素琴 于海洋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针对实习生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方法随意性大、操作难以掌握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对47名护生(观察组)将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法分解为若干步骤,根据各个步骤的技术要领,分别对护生加以专门训练,并与采用传统的印模材料... 目的针对实习生口腔印模材料调拌方法随意性大、操作难以掌握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方法对47名护生(观察组)将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法分解为若干步骤,根据各个步骤的技术要领,分别对护生加以专门训练,并与采用传统的印模材料调拌教学法的43名护生(对照组)进行7个操作步骤达标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7个操作步骤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分解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有助于护生掌握印模材料调拌技术的操作要点、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口腔修复 印模材料调拌 临床实习 分解式教学法 护理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