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ki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ki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理后得来,它们有不同的球谐阶次和分辨率。NGDC-720模型是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The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Center,NGI)C)提供,它的球谐阶次从16阶到720阶,对应于由2500km到56km的波带。M.Purucker博士公布的WDMAM参考模型1是一张分辨率为3’,高度位于WGS84上方5km的磁异常图,它向上延拓后的结果与MF5中的岩石圈磁异常保持一致。作者根据国际上公布的cHAMP、NGDC720与WDMAMCandidate1的最新数据,绘制了中国及毗邻地区的磁异常图,对中国及毗邻地区明显的大地构造,如造山带,盆地等地区的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塔里木、四川、松辽等盆地地区及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模型中均表现为正异常,西藏高原、天山造山带等地区表现为负异常,而一些深大断裂表现为磁异常高梯度带。通过四川盆地和西藏高原地区三个模型的相互对比,我们发现模型阶次越高,它所反映的磁性体(尤其是浅部地质体)的情况越丰富,不同的是四川盆地的结果随着阶次的增高就越接近航磁结果,而西藏高原随着阶次的增高却和航磁结果差别越来越大。展开更多
在1967~1971年期间,美国POGO系列卫星进行了地磁场总强度测量,接着,1979~1980年MAGSAT地磁卫星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三分量测量.自此之后,卫星磁测沉静了20年.近年来,这一领域又重新进入高潮,其标志是1999年2月丹麦发射Orsted磁测卫星,200...在1967~1971年期间,美国POGO系列卫星进行了地磁场总强度测量,接着,1979~1980年MAGSAT地磁卫星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三分量测量.自此之后,卫星磁测沉静了20年.近年来,这一领域又重新进入高潮,其标志是1999年2月丹麦发射Orsted磁测卫星,2000年7月德国发射CHAMP磁测卫星,2000年11月阿根廷/美国合作发射SAC-C卫星.这一时期的磁测卫星还有南非和澳大利亚的卫星,而欧空局计划在2009年发射三颗磁测卫星Swarm,,中国的地磁卫星也在积极筹备之中.在这20多年的"沉静"中,各国地磁学家潜心研究的结果把POGO-MAGSAT和Orsted-Champ-SAC两代磁测卫星和地面磁测连接在一起,催生了新型地磁场模型和地磁图---"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of geomagnetic field,简称CM).如果说过去的地磁场模型只是对主磁场的形态描述,那么,新一代模型不仅包括地核主磁场模型,而且包括岩石圈磁场模型、电离层磁场模型、磁层磁场模型、内部感应磁场模型以及空间环型磁场模型,力求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深入的物理内涵和更高的精度表述地球磁场的全貌.本文在评述C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下一代地磁模型的设想,讨论地球磁场三维巡测和综合建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展开更多
利用最新的波茨坦地磁场球谐模型(Potsdam Magnetic Model of the Earth,POMME)进行仿真实验,分别模拟出不同卫星轨道高度下的磁测数据.根据仿真的观测数据反演地壳磁场的高斯球谐系数,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卫星轨道高度对...利用最新的波茨坦地磁场球谐模型(Potsdam Magnetic Model of the Earth,POMME)进行仿真实验,分别模拟出不同卫星轨道高度下的磁测数据.根据仿真的观测数据反演地壳磁场的高斯球谐系数,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卫星轨道高度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针对CHAMP卫星实测数据进行地壳磁场反演,由不同轨道高度磁测数据反演得到的磁场(Magnetic Field,MF)系列模型,验证卫星轨道高度对反演的影响,从而为磁测卫星系统设计论证指标中的卫星轨道高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介绍了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包括MF5,NGDC-720和WDMAM。模型MF5是由CHAkip卫星测量得来,它的球谐展开阶次为n=16--100,对应的波长段为400~2500km。模型NGDC720和WDMAM是综合了卫星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与地面磁测得到数据经过处理后得来,它们有不同的球谐阶次和分辨率。NGDC-720模型是由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The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Center,NGI)C)提供,它的球谐阶次从16阶到720阶,对应于由2500km到56km的波带。M.Purucker博士公布的WDMAM参考模型1是一张分辨率为3’,高度位于WGS84上方5km的磁异常图,它向上延拓后的结果与MF5中的岩石圈磁异常保持一致。作者根据国际上公布的cHAMP、NGDC720与WDMAMCandidate1的最新数据,绘制了中国及毗邻地区的磁异常图,对中国及毗邻地区明显的大地构造,如造山带,盆地等地区的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塔里木、四川、松辽等盆地地区及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模型中均表现为正异常,西藏高原、天山造山带等地区表现为负异常,而一些深大断裂表现为磁异常高梯度带。通过四川盆地和西藏高原地区三个模型的相互对比,我们发现模型阶次越高,它所反映的磁性体(尤其是浅部地质体)的情况越丰富,不同的是四川盆地的结果随着阶次的增高就越接近航磁结果,而西藏高原随着阶次的增高却和航磁结果差别越来越大。
文摘在1967~1971年期间,美国POGO系列卫星进行了地磁场总强度测量,接着,1979~1980年MAGSAT地磁卫星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三分量测量.自此之后,卫星磁测沉静了20年.近年来,这一领域又重新进入高潮,其标志是1999年2月丹麦发射Orsted磁测卫星,2000年7月德国发射CHAMP磁测卫星,2000年11月阿根廷/美国合作发射SAC-C卫星.这一时期的磁测卫星还有南非和澳大利亚的卫星,而欧空局计划在2009年发射三颗磁测卫星Swarm,,中国的地磁卫星也在积极筹备之中.在这20多年的"沉静"中,各国地磁学家潜心研究的结果把POGO-MAGSAT和Orsted-Champ-SAC两代磁测卫星和地面磁测连接在一起,催生了新型地磁场模型和地磁图---"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 of geomagnetic field,简称CM).如果说过去的地磁场模型只是对主磁场的形态描述,那么,新一代模型不仅包括地核主磁场模型,而且包括岩石圈磁场模型、电离层磁场模型、磁层磁场模型、内部感应磁场模型以及空间环型磁场模型,力求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深入的物理内涵和更高的精度表述地球磁场的全貌.本文在评述C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下一代地磁模型的设想,讨论地球磁场三维巡测和综合建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关键问题.
文摘利用最新的波茨坦地磁场球谐模型(Potsdam Magnetic Model of the Earth,POMME)进行仿真实验,分别模拟出不同卫星轨道高度下的磁测数据.根据仿真的观测数据反演地壳磁场的高斯球谐系数,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出卫星轨道高度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针对CHAMP卫星实测数据进行地壳磁场反演,由不同轨道高度磁测数据反演得到的磁场(Magnetic Field,MF)系列模型,验证卫星轨道高度对反演的影响,从而为磁测卫星系统设计论证指标中的卫星轨道高度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