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5
1
作者 张柏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3,共3页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DVT)的认识已近200年的历史,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1例,其后Davis指出股白肿由DVT引起并与分娩有关。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60...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limbs,DVT)的认识已近200年的历史,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1例,其后Davis指出股白肿由DVT引起并与分娩有关。20世纪30年代以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60年代,手术取栓、抗凝与溶栓治疗相继用于临床。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方法 预后 导管直接溶栓 20世纪 卧床休息 手术取栓 溶栓治疗 the DVT
原文传递
气垫床对卧床病人局部受压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0
2
作者 叶磊 廖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气垫床预防卧床病人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自身对照的方法,收集病例40例,应用Xsen-sor压力地图系统分别测量出病人平卧普通病床2h后(对照组)及气垫床2h后(试验组)身体局部受压的压强大小以及严重受压的面积,比较试验... 目的探讨气垫床预防卧床病人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及自身对照的方法,收集病例40例,应用Xsen-sor压力地图系统分别测量出病人平卧普通病床2h后(对照组)及气垫床2h后(试验组)身体局部受压的压强大小以及严重受压的面积,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主要严重受压部位、严重受压部位的平均压强峰值、全身平均压强、严重受压部位面积大小。结果两组严重受压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严重受压部位的平均压强峰值、全身平均压强、严重受压部位面积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垫床能有效减小卧床病人严重受压局部的垂直压力及受压面积,对预防压疮有积极作用,但预防压疮仍须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床 压力性溃疡 卧床休息 护理
原文传递
老年卧床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3
作者 陈茜 叶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5-807,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卧床患者便秘与卧床关系及便秘的干预方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住院老年卧床患者卧床、便秘的情况及干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卧床时间长的患者中、重度便秘的构成比为61.1%-66.7%,而卧床时间短的患者为48.3%,不同... 目的了解老年卧床患者便秘与卧床关系及便秘的干预方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住院老年卧床患者卧床、便秘的情况及干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卧床时间长的患者中、重度便秘的构成比为61.1%-66.7%,而卧床时间短的患者为48.3%,不同卧床时间老年人的便秘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卧床时间与便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s=0.146,P=0.024);便秘患者采用开塞露塞肛排便的占55.0%、服导泻药为50.4%,而膳食调整及按摩等仅占24.4%与19.3%。结论应加强对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评估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特别是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卧床休息 便秘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的循证证据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莫伟 向华 +1 位作者 阳秀春 丁芳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检索分析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最佳的卧床制动时间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约翰霍普金斯护理循证实践(JHNEBP)模型的流程实施证据研究组建研究团队,确立循证实践问题;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对检索到的文献应... 目的检索分析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最佳的卧床制动时间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约翰霍普金斯护理循证实践(JHNEBP)模型的流程实施证据研究组建研究团队,确立循证实践问题;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对检索到的文献应用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标准、研究证据评估工具及非研究证据评估工具等进行评价筛选并汇总证据,提出循证实践建议。结果从检索到的文献中筛选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11条证据,证据等级ⅠA级~ⅢB级,提示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卧床制动3~4 h可以减轻患者腰背不适、尿潴留、焦虑等不良反应,且不增加出血或血肿风险。结论高等级的证据推荐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卧床制动3~4 h,可以减少不适且不增加相关出血风险,但应注意结合临床情景、专业人员判断和患者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 介入 卧床休息 制动 出血 并发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容国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5期8076-8077,共2页
目的:国内外学者认为8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和缓解,非手术疗法已成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进一步探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进展状况,以指导其实践工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重... 目的:国内外学者认为8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和缓解,非手术疗法已成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进一步探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进展状况,以指导其实践工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0-01/2004-04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等数据库1990-10/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同时手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和English。检索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牵引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RCT。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标准为重复的同一研究或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4篇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文献,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28篇,排除的26篇中,有12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7篇为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资料综合:引用资料28篇包括3070例患者,分别对应用上述7个方面进行非手术治疗治疗者予以评价。结论:非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综合疗法 卧床休息 牵引术 手法治疗 药物疗 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针灸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被引量:33
6
作者 董国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759-1760,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预防 静脉瓣膜 患肢 卧床休息 保存 多发病 膜功能
原文传递
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朱丽娟 张丹云 +2 位作者 卞肇蒙 陈茂华 孙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之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可行下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之后患者可左右移动或取侧卧位,静卧12h后可行下床旁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h,患肢制动12h,静卧24h。观察并比较两组卧床时间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失眠、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循征方法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护理 脑血管造影术 卧床休息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8
8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07-209,共3页
目的:国内外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可使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得到临床治愈或缓解,目前非手术治疗仍为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寻找安全有效防治该病的方法,从而提高疗效。资料来源:应用... 目的:国内外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可使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得到临床治愈或缓解,目前非手术治疗仍为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寻找安全有效防治该病的方法,从而提高疗效。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5-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等数据库1995-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和English。检索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机制、卧床休息、推拿手法、牵引、药物、神经根阻滞及封闭、功能锻炼”。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或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6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机制相关的文献,共29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7篇中,22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15篇为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资料综合:引用29篇文献中,共包括3257例患者,分别对应用卧床休息、推拿手法、牵引、药物、神经根阻滞及封闭、功能锻炼这6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予以评价。多数实验报道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且卧硬板床休息时间不少于3周;手法可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体液系统,提高痛阈及椎旁肌肉的兴奋性,改善微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及吸收,刺激止痛物质的分泌;初次治疗时牵引力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大,以不超过45kg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体质量;中药内服多从祛风止痛、散寒祛湿及活血化瘀辨证施治,西药内服则以解热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为主;局部封闭、神经根阻滞麻醉及硬膜外封闭等可使药液直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内源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综合疗法 卧床休息 推拿 牵引术 药物疗法 综述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下载PDF
中国心肌梗塞康复程序参考方案(第二版讨论稿)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江生 杨菊贤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9,共9页
Contents: Chapter 1 The significance and mechanism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rehabilitation. Chapter 2 Exercise testing. It contains ECG; voZ ; vo2max;vo2max S. L (symptom-limited vo2max); AT (anaerobic t... Contents: Chapter 1 The significance and mechanism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rehabilitation. Chapter 2 Exercise testing. It contains ECG; voZ ; vo2max;vo2max S. L (symptom-limited vo2max); AT (anaerobic threshold) ; RPE (rating perceived exertion) ; risk stratification after AMI, etc.Chapter 3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Chapter 4 Cardiac rehabilitatio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ontains cardiacc rehabilitation for AMI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Chapter 5 Rehabilitation of the cardiac patient during immediate outpatient period. Chapter 6 Rehabilitation of the cardiac patient during intermediate outpatient period, it contains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hapter 7 Rehabilitation of the cardiac patient during maintenance outpatient period. Chapter 8 Exercise safety, precautions and emergence procedures for complication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Chapter 9 Patient educ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reduction. Chapter 10 Psychological issues after AMI and it’s treatment. Chapter 11 Returning the patient to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 康复程序 住院时间 卧床休息 心肌梗塞 病人 出院 病后 巨大 发病
下载PDF
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24
10
作者 周永战 陈佩杰 +1 位作者 郑莉芳 肖卫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07-1313,共7页
临床上,因机体患病(如瘫痪、心血管疾病、肌肉拉伤),或治疗措施(如骨折固定)的要求,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制动,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极易诱发废用性肌萎缩;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失重状态下的废用性肌萎缩也是航... 临床上,因机体患病(如瘫痪、心血管疾病、肌肉拉伤),或治疗措施(如骨折固定)的要求,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制动,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极易诱发废用性肌萎缩;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失重状态下的废用性肌萎缩也是航天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研究关注废用性肌萎缩,但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机制仍远未完全阐明,且治疗方法也较局限,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运动疗法(如抗阻训练、耐力训练等)和电刺激疗法等用于预防和治疗废用性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用性肌萎缩 康复治疗 发生机制 心血管疾病 电刺激疗法 肌肉拉伤 骨折固定 卧床休息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杜靖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1-943,共3页
关键词 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龄化社会 患者生活质量 椎体压缩性 骨质疏松所 骨质疏松症 脊柱骨折 骨折患者 卧床休息 口服药物 治疗方法 发病率 绝对数 死亡率 性问题 美国
下载PDF
腰麻或腰穿后头痛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8
12
作者 胡宁利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腰麻或腰穿后头痛(PDPH)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综述了近年许多学者对其中有争议因素大样本的研究,包括腰 穿针的口径、针尖形状、针尖方向、穿刺次数、卧床休息等。
关键词 腰麻 腰穿 头痛 研究近况 PDPH 针尖形状 针尖方向 穿刺次数 卧床休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熊艳峰 杨晓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非手术治疗 消炎镇痛药 DISC 卧床休息 腰椎牵引 临床治愈
下载PDF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用于老年住院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 被引量:18
14
作者 白瑞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678-679,共2页
压疮在临床中是由于患者机体组织受到长时间压迫,局部组织出现缺血或者坏死等现象,进而导致皮肤出现破溃引发,其愈合时间通常较长,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病情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严重感染,并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老年患者... 压疮在临床中是由于患者机体组织受到长时间压迫,局部组织出现缺血或者坏死等现象,进而导致皮肤出现破溃引发,其愈合时间通常较长,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病情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严重感染,并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老年患者本身机体多项功能均处于衰退过程中,且脂肪组织较为薄弱,行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便,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压疮的发生率,也是导致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因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老年患者 压疮预防 愈合时间 脂肪组织 卧床休息 预警护理 压疮风险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蓝涛 陈扬 杨欣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有研究显示,在70岁以上人群中OVCF的发生率已超过20%[1]。OVCF可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佩戴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有研究显示,在70岁以上人群中OVCF的发生率已超过20%[1]。OVCF可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佩戴支具、口服药物等可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骨量的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再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社会老龄化 相关并发症 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卧床休息
下载PDF
前瞻性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冯坡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观察。方法我科2010年3月—2011年6月共收治100例骨折需卧床休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饮食(中医骨折三期分型进行辨证施膳)...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观察。方法我科2010年3月—2011年6月共收治100例骨折需卧床休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心理、饮食(中医骨折三期分型进行辨证施膳)、行为的干预,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加穴位按揉及腹式呼吸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二组患者中,观察组发生便秘16例,占32%;对照组发生便秘38例,占76%。二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便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卧床休息 便秘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卧床时间与血栓前状态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培玉 鲁丽莎 +4 位作者 向继林 严娅岚 吴文知 李钟 张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卧床时间与血栓前状态发生的关系.方法 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166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按入院时卧床时间分为5组:Ⅰ组(n=61)卧床时间<24 h,Ⅱ组(n=29)卧床时间24 - 48 h,Ⅲ组(n=29)卧床时间3-6d,Ⅳ组...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卧床时间与血栓前状态发生的关系.方法 髋部骨折后卧床患者166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按入院时卧床时间分为5组:Ⅰ组(n=61)卧床时间<24 h,Ⅱ组(n=29)卧床时间24 - 48 h,Ⅲ组(n=29)卧床时间3-6d,Ⅳ组(n=34)卧床时间7-14d,Ⅴ组(n=13)卧床时间>14d.采集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浓度、血清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浓度.记录测定指标异常的发生情况.D-二聚体阳性者经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有无深静脉血栓.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Fib和D-二聚体异常率、血清GMP-140浓度升高,Ⅳ组血小板计数、Fib和D-二聚体异常率、血清GMP-140浓度升高,Ⅴ组血小板计数异常率升高(P<0.05),血清GMP-140浓度、Fib和D-二聚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和Ⅳ组血清GMP-140浓度升高,Ⅳ组Fib和D-二聚体异常率升高(P<0.05),Ⅲ组Fib和D-二聚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血小板计数异常率低于Ⅲ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深静脉血栓征象.结论 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卧床时间超过24 h血栓前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超过3d为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骨折 卧床休息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金大地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2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治疗进展 神经功能障碍 抗结核药物 治疗方法 脊柱畸形 卧床休息 药物治疗 日光浴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志军 曲乐丰 +2 位作者 景在平 刘傲飞 袁良喜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739,共3页
目的 比较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疗效及并发肺梗死风险的差异.方法 将2008年02月至2009年03月收治的40例急性原发性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均为发病7 d内入院治... 目的 比较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早期下床活动与卧床治疗疗效及并发肺梗死风险的差异.方法 将2008年02月至2009年03月收治的40例急性原发性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均为发病7 d内入院治疗.对照组予卧床、弹力袜支持及患肢抬高治疗7~10 d 实验组予早期(入院后1~2 d)弹力袜支持下床行走(600~1200)m/d治疗7~10 d,两组均予正规抗凝及消肿辅助治疗,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观察比较胀痛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患肢肿胀消退情况(患肢大腿周径变化值),以及3个月中两组患者肺梗死的累计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改善,对照组胀痛VAS值第5天(58±13)mm才下降到实验组第3天VAS值(58±8)mm的水平.治疗7 d后患肢大腿周径变化值的平均减小值,实验组为(2.9±0.9)cm,好于对照组的(1.5±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5).两组3个月内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梗死.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下床活动治疗较卧床治疗患肢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改善更明显,更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没有增加肺梗死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对照研究 早日下床活动 卧床休息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周康复程序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明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2期3153-3155,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康复程序 早期康复护理 AMI病人 危重疾病 卧床休息 早期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