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 被引量:96
1
作者 张江华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共24页
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个体与不同类别的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笔者以为,类似的模型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里找到,仅从这一视角出发肯定有所偏差。事实上,费孝通认为存在两种&qu... 对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有的研究大多从个体与不同类别的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性出发来讨论。笔者以为,类似的模型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文化里找到,仅从这一视角出发肯定有所偏差。事实上,费孝通认为存在两种"社群":由团体格局所形成的"团体"和由差序格局形成的"社会圈子"。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不在于西方只存在"团体",东方只存在"社会圈子",而在于这两种"社群"在社会构成上的不同。笔者由此指出,"差序格局"的实际含义是强调由"差序"所构成的社会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导与支配地位。中国所谓的公共领域,实际上由私人领域扩张与转化而来,或者受到私人领域的支配,这也使得中国社会的公共性供给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并取决于处于"差序格局"中心的某个个体或某一批个体的道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卡里斯玛 公共性 中国社会结构
下载PDF
卡里斯玛理论的发展与反思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琪 黄剑波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92,共7页
韦伯系统地对卡里斯玛展开了学术性的讨论,并将其从基督教的范畴引入社会科学,成为讨论政治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后很多学者都延续或补充了这个讨论,本文主要梳理了自韦伯以降,从希尔斯,经格尔兹,到林德荷姆的这个传统或学术脉络... 韦伯系统地对卡里斯玛展开了学术性的讨论,并将其从基督教的范畴引入社会科学,成为讨论政治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后很多学者都延续或补充了这个讨论,本文主要梳理了自韦伯以降,从希尔斯,经格尔兹,到林德荷姆的这个传统或学术脉络,并对之进行反思,同时还讨论了王斯福和王铭铭关于中国乡村社会中的民间权威的研究,及其作为一个东方的案例对于卡里斯玛理论和研究的承继和可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斯玛 理论 反思
原文传递
国家主席、元首制与宪法危机 被引量:10
3
作者 翟志勇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9-366,共18页
本文旨在探讨1949年以来国家元首制在中国宪法上的呈现方式与跌宕变迁,并借助韦伯的支配社会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政体类型学,解释新中国的宪法更迭与宪法危机。元首制问题在新中国宪法史上主要表现为国家主席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将卡里斯玛... 本文旨在探讨1949年以来国家元首制在中国宪法上的呈现方式与跌宕变迁,并借助韦伯的支配社会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政体类型学,解释新中国的宪法更迭与宪法危机。元首制问题在新中国宪法史上主要表现为国家主席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将卡里斯玛式的革命领袖转化为宪法体制上的国家元首,以及政体类型学上的法权安排。从1949年体制中的"委员会制下的主席身份"到"五四宪法"中的二元政体结构,制宪者试图将韦伯意义上的卡里斯玛和官僚制结合起来,但这一不稳定的结构使得卡里斯玛可以轻易地废除官僚体制,从而演变成"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中的卡里斯玛一元体制。在后卡里斯玛时代,国家元首制在"八二宪法"中经历了从分权制到"三位一体"的不成文宪法变迁,最终以宪法惯例的方式稳定下来。国家元首问题是贯穿历次宪法危机的主线,需要历史主义的梳理和规范主义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元首 国家主席 卡里斯玛 接班人 三位一体 宪法危机
原文传递
土地制度·卡里斯玛·村社经济:困境与反思——来自小岗村的经济社会调查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光祺 高玉强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1-126,共16页
建国以来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经济所有制"理论的各个命题都是可疑的,中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在产权方面异常模糊,它既不是公民通过对政府的"委托—授权"而形成的"公有",也不... 建国以来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经济所有制"理论的各个命题都是可疑的,中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在产权方面异常模糊,它既不是公民通过对政府的"委托—授权"而形成的"公有",也不是公民之间通过自由契约而形成的"私有"。在产权模糊的背景下推动的招商引资与土地流转,造成先以"集体"的名义剥夺农户私权、再以"市场"的名义侵犯"集体"公产的后果。这种"越流转就越不公平"的权贵市场化道路,激起"冻结农户与村集体地权,国家所有,定期重分"的民粹主义呼声,使改革进入异常尴尬的境地。因此,用"地权归农"的思想反对权贵市场化、用"福利重农"的社会民主主义反对民粹化,就应该成为推动改革的"重叠共识"。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卡里斯玛型"的村社认同资源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对于外部的国家管制和"流官"侵害村社利益形成制御,有利于地方权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对于抑制村社碎片化、整合组织资源、参与外部市场、壮大村级经济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岗村 土地制度 卡里斯玛 村社经济 权贵市场主义
下载PDF
最高国务会议与“五四宪法”的二元政体结构 被引量:6
5
作者 翟志勇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32,共12页
最高国务会议是"五四宪法"中专属于国家主席的一种会议机制,最高国务会议表面上议而不决,但由于特殊的人员构成以及毛泽东在当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权威,最高国务会议反而成为超越常规国家机构、党的机构以及政治协商组织... 最高国务会议是"五四宪法"中专属于国家主席的一种会议机制,最高国务会议表面上议而不决,但由于特殊的人员构成以及毛泽东在当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权威,最高国务会议反而成为超越常规国家机构、党的机构以及政治协商组织的超级国家权力机关,是一种统合一切的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五四宪法"中国家主席制度的枢机所在。毛泽东作为国家主席,内在于"五四宪法"体制之中,并与全国人大、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常规政体结构。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即卡里斯玛担当者,又超乎在宪法之外,通过最高国务会议超越常规国家权力机关,由此形成"五四宪法"独特的二元政体结构。"五四宪法"是韦伯意义上的法理型统治和卡里斯玛统治的结合,内在地包含着毁灭自身的因素,为日后因接班人问题导致的宪法危机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毛泽东 最高国务会议 卡里斯玛 二元政体结构
原文传递
试析韦伯的“卡里斯玛”型权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连军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6-90,共5页
卡里斯玛型权威在韦伯权威类型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介于传统型权威和科层制权威之间,是传统社会制度向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产物。在社会出现剧烈变迁的时代,分析卡里斯玛式权威的作用及其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卡里斯玛型权威... 卡里斯玛型权威在韦伯权威类型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介于传统型权威和科层制权威之间,是传统社会制度向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产物。在社会出现剧烈变迁的时代,分析卡里斯玛式权威的作用及其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卡里斯玛型权威的涵义、类型、特征、合法性基础及其例行化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斯玛 权威 合法性 例行化
下载PDF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卡里斯玛型人物偶像化变奏的反思
7
作者 刘薇 曲祎茹 《当代电视》 2023年第7期52-56,共5页
改革题材电视剧随着改革开放历史大潮应运而生,其塑造的改革者形象往往带有卡里斯玛特征。由于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嬗变,近年来一些改革题材电视剧中作为改革者形象的卡里斯玛原型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某种青春偶像化变奏趋向,卡里斯玛... 改革题材电视剧随着改革开放历史大潮应运而生,其塑造的改革者形象往往带有卡里斯玛特征。由于文化观念和社会心理的嬗变,近年来一些改革题材电视剧中作为改革者形象的卡里斯玛原型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某种青春偶像化变奏趋向,卡里斯玛与霸道总裁共同在场,主角人物遭遇的困境被过度简化、主角爱情线喧宾夺主。这种人物设计和情节叙事的嬗变带来了特定的叙事优势,但同时也给一些改革题材电视剧带来了一定的悬浮感与精神内涵淡化、美学气质畸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题材电视剧 卡里斯玛 偶像化 霸道 叙事 悬浮
原文传递
司法大数据应用的理性化悖论及制度破解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骅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司法大数据的运用在本质上属于韦伯式的理性化过程,其本身隐含着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内在冲突。司法大数据在帮助法官剪裁事实、量化经验、约束偏狭等方面存在诸多形式理性化的利好,但不加限制的运用会消解司法的实质理性,难以贯彻公... 司法大数据的运用在本质上属于韦伯式的理性化过程,其本身隐含着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内在冲突。司法大数据在帮助法官剪裁事实、量化经验、约束偏狭等方面存在诸多形式理性化的利好,但不加限制的运用会消解司法的实质理性,难以贯彻公平公正,也难以达致良好的社会效果。应当在制度设计层面为司法大数据的应用厘清界限、捍卫法官的主体地位及职业精神,这样才能破解司法的理性化悖论,真正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大数据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卡里斯玛
原文传递
塔尔寺的旃檀宝树与宗喀巴大师的身体象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毛雪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4-40,共7页
格鲁派圣寺塔尔寺是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之地,这所寺院的发展以一棵旃檀宝树为源头,信徒围绕这棵树建立佛塔包含并保护这棵宝树。本文以这棵旃檀宝树及这座菩提灵塔为切入点,通过在塔尔寺的田野调查,从传说、历史与当代宗教实践... 格鲁派圣寺塔尔寺是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之地,这所寺院的发展以一棵旃檀宝树为源头,信徒围绕这棵树建立佛塔包含并保护这棵宝树。本文以这棵旃檀宝树及这座菩提灵塔为切入点,通过在塔尔寺的田野调查,从传说、历史与当代宗教实践三个方面的材料来讨论这棵菩提宝树,进而指出,旃檀宝树作为宗喀巴大师在塔尔寺的身体象征,体现了宗喀巴大师巫术的面向,且这一巫术性格在塔尔寺又被看作具是有知识的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大师 塔尔寺 旃檀宝树 卡里斯玛
原文传递
卡里斯玛的流动与物的神圣化过程——以云南新华村制作的六字真言手镯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舒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5,共8页
坦拜雅(Stanley J.Tambiah)以泰国护身符的崇拜为个案,展示了隐修于森林的佛教圣徒如何将自己的"卡里斯玛"经过圣化(开光)仪式转移到护身符之上,从而使护身符获得神圣性的过程。参照坦拜雅关于"卡里斯玛"客观化的论... 坦拜雅(Stanley J.Tambiah)以泰国护身符的崇拜为个案,展示了隐修于森林的佛教圣徒如何将自己的"卡里斯玛"经过圣化(开光)仪式转移到护身符之上,从而使护身符获得神圣性的过程。参照坦拜雅关于"卡里斯玛"客观化的论述,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白族制作的六字真言手镯神圣化过程的研究,说明了物品神圣性符号的多样性与卡里斯玛来源的多元化有关。卡里斯玛的多元性通过人的不断流动而获得,卡里斯玛在人的身上不断积累,再经过客观化的过程,转移到了物品之上,最终使得物品呈现出多元化的神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斯玛 神圣化 护身符
下载PDF
延安时期的“卡里斯玛”崇拜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金玲 《沧桑》 2007年第4期17-18,共2页
延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吸引广大的志士仁人汇聚于此,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原因即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袖的卡里斯玛型崇拜。毛泽东以其独具的魅力以及对民族解放的卓越贡献,被拥戴为人民的"大救星"和&qu... 延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吸引广大的志士仁人汇聚于此,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原因即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袖的卡里斯玛型崇拜。毛泽东以其独具的魅力以及对民族解放的卓越贡献,被拥戴为人民的"大救星"和"民族之父"。对于毛泽东个人的崇敬逐渐变成个人崇拜乃至神化,使得卡里斯玛崇拜这一历史传统发生现代位移,实乃历史之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卡里斯玛 崇拜 毛泽东 “父者”原型
下载PDF
马钢宪法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翔宇 刘茜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5-195,共11页
马钢宪法是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方针探索工业管理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其形塑的逻辑有两条:一条是以意识形态和马克思管理两重性原理为指导,以法律为保证推进泰罗制和福特制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工厂的实施构成了其实... 马钢宪法是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方针探索工业管理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模式。其形塑的逻辑有两条:一条是以意识形态和马克思管理两重性原理为指导,以法律为保证推进泰罗制和福特制在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工厂的实施构成了其实践逻辑;另一条是实现与计划经济一体两面的科层制和卡里斯玛领袖列宁、斯大林权威调和以实现对时间的有效控制的协同逻辑。两条逻辑相互作用构成了马钢宪法以一长制、专家治厂、科层管理、经济核算和劳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发生学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罗制 福特制 马钢宪法 科层制 卡里斯玛
下载PDF
作为“卡里斯玛”的瓦哈甫地——评《南疆农村社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加娜古丽·恰刊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79-86,共8页
上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需要,有一批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对于少数民族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其社会内部结构、整体族群属性以及文化区域特征。生长在西北重镇兰州,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具有深... 上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需要,有一批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对于少数民族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社会历史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其社会内部结构、整体族群属性以及文化区域特征。生长在西北重镇兰州,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具有深厚史学功底的谷苞先生(1916-2012)就是这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团队的成员。曾有研究者评价谷苞先生:[他]深入维吾尔农村和哈萨克牧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访问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阿克萨哈勒 卡里斯玛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革命的起源神话——《红旗谱》的再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守新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4-50,共7页
论文致力探讨的,是作为五、六十年代"红色革命经典"之一的《红旗谱》的意识形态神话再生产的运作问题。主要从角色设计、情节编织、话语互动以及整体叙事模式四大方面,来追踪、辩识这一秩序化叙述的"基本法则"。与... 论文致力探讨的,是作为五、六十年代"红色革命经典"之一的《红旗谱》的意识形态神话再生产的运作问题。主要从角色设计、情节编织、话语互动以及整体叙事模式四大方面,来追踪、辩识这一秩序化叙述的"基本法则"。与此同时,我们将不断发现:在此类由对"革命历史"的规范化叙述所构筑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空间,仍存在着各种细小的裂痕和缝隙,对当代神话的合法化和合理化阐释,构成潜在的消解和变异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谱》 意识形态神话 卡里斯玛 复仇 革命 民间话语 历史叙事
下载PDF
佛教慈善事业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局限及其回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苑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1期37-41,共5页
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当代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发现过分借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科层化运作模式,佛教慈善事业因此存在着合法化危机。这一危机具体表现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对佛教僧团的"祛魅"和"赋... 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当代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发现过分借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科层化运作模式,佛教慈善事业因此存在着合法化危机。这一危机具体表现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对佛教僧团的"祛魅"和"赋魅",以理性和现代性取代了佛教慈善事业的精神属性。台湾佛教慈善界的"卡里斯玛"支配模式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结合,是化解佛教慈善事业合法化危机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 非营利组织 卡里斯玛
下载PDF
纯粹的卡里斯玛及其传导性:当代康区及果洛地区藏传佛教转世喇嘛的心景 被引量:2
16
作者 郁丹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4,共11页
本文旨在对当代康区及果洛地区藏传佛教在复兴背景下纯粹的卡里斯玛(genuine chadsma)现象进行一种社会学的研讨。其关注的焦点是当代我国境内藏传佛教的转世喇嘛的内质及其集体功能。在理论层面上,这篇文章质疑了马克斯·韦伯(... 本文旨在对当代康区及果洛地区藏传佛教在复兴背景下纯粹的卡里斯玛(genuine chadsma)现象进行一种社会学的研讨。其关注的焦点是当代我国境内藏传佛教的转世喇嘛的内质及其集体功能。在理论层面上,这篇文章质疑了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观点,他仅将卡里斯玛看作个人人格魅力,并且认为它经历着一个日常化(routinization)及最终消亡(demise)的过程。作者基于对藏族深具魅力的转世喇嘛及其与寺院制度共生关系的认识,提出了在藏文化情境中,纯粹的卡里斯玛不仅是以个体人格为中心的现象,更关键的,它还是古老宗教体系集体性的表现。这类佛教里的纯粹卡里斯玛,不仅其再生得到了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的支撑,甚至还可以在希望获得它的人们身上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里斯玛 佛教 转世喇嘛
原文传递
突变的研究路径——寻求一种新的制度变迁理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毅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5,共4页
诺斯和其后的历史制度主义学派,围绕着"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大国兴衰和制度变迁研究,然而,基于"理性选择"的假设,对"路径依赖"和"报酬递增"的偏爱,使新制度主义更多关注英国模式下... 诺斯和其后的历史制度主义学派,围绕着"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意义的大国兴衰和制度变迁研究,然而,基于"理性选择"的假设,对"路径依赖"和"报酬递增"的偏爱,使新制度主义更多关注英国模式下的"连续(渐进)变迁",对于急剧的突变却鲜有研究。我们拟从"政治衰败"、"失败国家"和"卡里斯玛型统治"等经典理论中寻找资源,以构建一个新的解释非连续性变迁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突变 政治衰败 失败国家 卡里斯玛
原文传递
我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卡里斯玛”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基于理想类型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旋 方泽强 《山东高等教育》 2020年第6期84-90,共7页
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涌现了一批具有“卡里斯玛”特质的著名大学校长,他们以超凡的魅力成就了所在大学的卓越。运用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分析发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广纳人才,唯才是用;德高望重,不畏权势;忧国忧民,身... 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涌现了一批具有“卡里斯玛”特质的著名大学校长,他们以超凡的魅力成就了所在大学的卓越。运用马克斯·韦伯“理想类型”的方法分析发现: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广纳人才,唯才是用;德高望重,不畏权势;忧国忧民,身体力行等是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卡里斯玛”特质的重要内容。“卡里斯玛”特质对当前我国“双一流”高校和“双高计划”高校校长的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要坚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坚持热爱学校、心系师生;坚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一心为国、敢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大学校长 卡里斯玛 理想类型 价值
下载PDF
稍纵即逝的平衡--《天边有一块乌云》中的“轻”与“重”
19
作者 杨朗 《中国学术》 2022年第2期70-88,共19页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时代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危险。之所以是幸运的,乃因为这种传统具有相对深厚的卡里斯玛支援来制衡普遍均质的现代性浪潮,遂得以保住其独特的色彩,并由此获得一种明确的身份认同。而其之所以是危险的,也...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时代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危险。之所以是幸运的,乃因为这种传统具有相对深厚的卡里斯玛支援来制衡普遍均质的现代性浪潮,遂得以保住其独特的色彩,并由此获得一种明确的身份认同。而其之所以是危险的,也正在于这种似乎轻而易举就能够套上的传统外衣,传统的深厚致使其任意一个面向似乎都能生产出一套自圆其说的复杂话语,于是在这个诸神之争的时代就很迅速地立起一个自家的神,并以坚定的意志拥护之,以热诚的信仰来为其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儒学传统所处的就是这样一种境地,仁爱、良知、孝道、和谐、民本,这些儒学面向中的每一个在现代都曾被人视为其核心要素,并由之发展出一系列据说可以与西方抗衡的话语体系,从而在诸神的价值战场上站稳脚跟。然而这逐渐导致的后果乃是现代儒学本身也成了诸神之争的战场,而更严重的情况则是,这些神手里不经意间拿起来的兵器竟大多来自作为敌手的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传统 卡里斯玛 诸神之争 身份认同 话语体系 核心要素
原文传递
再探“韦伯命题”:中国为何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基于《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晨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中国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宗旨是儒家式的伦理文化,即一种以家庭、宗族为基础的文化类型。马克斯·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儒家伦理为讨论焦点,从社会生活的诸层面去论证... 以中国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宗旨是儒家式的伦理文化,即一种以家庭、宗族为基础的文化类型。马克斯·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以儒家伦理为讨论焦点,从社会生活的诸层面去论证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与西方的新教传统相比较。他着眼于官僚制的阻碍、卡里斯玛的巫术取向以及城市共同体的被压制、救赎宗教的缺失这四个关键特征,去探寻中国在各种社会条件都优于西方的情形下,资本主义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命题 儒教 官僚制 卡里斯玛 城市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