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星星”美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栗宪庭 《美术》 1980年第3期8-10,共3页
1979年11月23日——12月2日,“星星”美展的展出,几乎成了观众与美术界,尤其是青年议论的重要话题,赞成的、反对的,意见尽管不一,但反映都很强烈。 这个展览由23人组成,大多数是青年的业余作者,作品163件,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木雕等... 1979年11月23日——12月2日,“星星”美展的展出,几乎成了观众与美术界,尤其是青年议论的重要话题,赞成的、反对的,意见尽管不一,但反映都很强烈。 这个展览由23人组成,大多数是青年的业余作者,作品163件,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木雕等,作品基本分两类,一是干预生活的作品,一是对形式美的探索。但引起强烈反映和争论的是第一种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美 业余作者 黔书 纺织工人 王克平 黄锐 思想解放 政治效果 蓝天红
原文传递
达斡尔首领卜魁考述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雪娟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
清代达斡尔首领卜魁拥有一个应用广泛的名字。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卜魁的生平和家世了解不多。本文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资料的记载,并参考有关史籍,试图揭示卜魁鲜为人知的个人和家族情况,期望人们对卜魁以及达斡尔族历史有更... 清代达斡尔首领卜魁拥有一个应用广泛的名字。由于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卜魁的生平和家世了解不多。本文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资料的记载,并参考有关史籍,试图揭示卜魁鲜为人知的个人和家族情况,期望人们对卜魁以及达斡尔族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黑龙江将军 满文档案
下载PDF
方观承的《竹枝词》与卜魁风情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凤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44-48,共5页
方观承(1697—1767),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均有文名。为桐城方氏望族。他的曾祖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沿用南明弘光、隆武。
关键词 方观承 方孝标 问亭 永历 弘光 龙沙纪略 方氏 《竹枝词》 黑龙江外记
下载PDF
东徼纪行(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树棠 张守常 《黑河学刊》 198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十九日,戊戌,晴。军署刑司帮印管理墨尔根等站站官海昌号东升来拜,正在束装,挡驾未见,闻系将军派随周少逸同来瑷珲监盘者,十点钟起程,差弁所乘营马,长途跋涉虺颓,将军派来站车二辆,遂令差弁等轮流乘坐,使互卸鞍鞭,以惜马力,行四十五里,... 十九日,戊戌,晴。军署刑司帮印管理墨尔根等站站官海昌号东升来拜,正在束装,挡驾未见,闻系将军派随周少逸同来瑷珲监盘者,十点钟起程,差弁所乘营马,长途跋涉虺颓,将军派来站车二辆,遂令差弁等轮流乘坐,使互卸鞍鞭,以惜马力,行四十五里,至马家冈住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尔根 站车 海昌 乌喇 黑龙江外纪 金厂 副都统 博尔多 龙沙纪略
下载PDF
五代写史修志的“桂林方”
5
作者 高艳 《黑龙江史志》 2016年第6期17-18,共2页
历代写史修志不乏其人,而安徽桐城方家五代写史修志,堪为佳话。方氏故里安徽桐城是文化名城,地杰而人灵,水波平静的龙眠河傍龙眠山而过。桐城以文化、以名人而显,曾出过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二人不仅官位显赫,才学与人品都为人称道,演... 历代写史修志不乏其人,而安徽桐城方家五代写史修志,堪为佳话。方氏故里安徽桐城是文化名城,地杰而人灵,水波平静的龙眠河傍龙眠山而过。桐城以文化、以名人而显,曾出过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二人不仅官位显赫,才学与人品都为人称道,演绎出不少历史美谈。方家是桐城望族,明清两代,出了很多高官,时人有"江东华胄推第一,方氏簪缨盛无匹"之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修 方氏 龙眠山 文化名城 宁古塔 方拱乾 方孝标 廷玉 龙沙纪略
下载PDF
清代卜魁流人著述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侯垚 《理论观察》 2021年第5期107-110,共4页
清代是君主专制的巅峰,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威统治,曾大兴文字狱,致使一批有识之士惨遭毒害,或死或流。然而被流放于边疆苦寒之地的流人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他们中的大多数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和感慨,这些他们所留下... 清代是君主专制的巅峰,统治者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威统治,曾大兴文字狱,致使一批有识之士惨遭毒害,或死或流。然而被流放于边疆苦寒之地的流人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他们中的大多数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和感慨,这些他们所留下的作品,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流人 著述价值
下载PDF
南瓜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7
作者 李昕升 王思明 《历史地理》 CSSCI 2016年第1期238-246,共9页
<正>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和菜粮兼用的传统植物。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南瓜种植国和消费国,对于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的研究并未专门涉及东北地区。~①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清代方志、笔记等为基础,着重研究南瓜在东... <正>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和菜粮兼用的传统植物。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南瓜种植国和消费国,对于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的研究并未专门涉及东北地区。~①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以清代方志、笔记等为基础,着重研究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过程,并对南瓜在东北地区推广的成效做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属 历史地理学 蔬菜作物 铁岭县志 盛京内务府 宁古塔 龙沙纪略 柳边纪略 异域录
下载PDF
清代黑龙江流人书法初探
8
作者 何鑫 潘杨 李华 《书法赏评》 2015年第1期51-53,共3页
公元1127年,宋代徽、钦二宗被金太宗俘至黑龙江,始开黑龙江流人史。1956年在泰来县发现的《辽大安七年刻泰州佛教记事残石》,碑文楷书,所刊建碑者中有47位汉姓及少数其他民族人士,证明了这些北迁的汉人继之前代亦在黑龙江传承着中原传... 公元1127年,宋代徽、钦二宗被金太宗俘至黑龙江,始开黑龙江流人史。1956年在泰来县发现的《辽大安七年刻泰州佛教记事残石》,碑文楷书,所刊建碑者中有47位汉姓及少数其他民族人士,证明了这些北迁的汉人继之前代亦在黑龙江传承着中原传统碑刻文化的史实。黑龙江阿城的《金承安四年立曹道士碑》和《宝严大师塔铭志》为金代碑刻,工楷书丹,刻制遒美,都是出自有较高造诣的书家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太宗 承安 永宁寺碑 金代 二宗 方拱乾 吴兆骞 宁古塔 残石
原文传递
诗意的卜魁风情画卷——清初卜魁文化流人对边疆诗的贡献之一
9
作者 庄宇 杨民 赵伟滨 《理论观察》 2014年第6期105-106,共2页
清代大批士人因科场案或文字狱案被流放到北方卜魁,他们的诗歌创作真实反映了清代边地卜魁城的风貌,并且因其深厚的学识修养、独特的生活经历而具有鲜明特征,为边塞诗在清代的再次振兴、为丰富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边疆题材诗歌的创作园地... 清代大批士人因科场案或文字狱案被流放到北方卜魁,他们的诗歌创作真实反映了清代边地卜魁城的风貌,并且因其深厚的学识修养、独特的生活经历而具有鲜明特征,为边塞诗在清代的再次振兴、为丰富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边疆题材诗歌的创作园地都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人 风光 风俗
下载PDF
东徼纪行(三)
10
作者 李树棠 张守常 《黑河学刊》 1989年第2期57-60,共4页
二十二日,庚午,晴。往江边小立,有老者为余言:江岸数尺下往往掘得龙骨,或曰龙蜕,或曰孽龙谪而死者。又产五色石,通明如玛瑙,红圆者象含桃,或取以饰念珠。回寓,金聘之司马来坐,言行将返观音山金厂。二十三日,辛未,晴。发津寓用。唐钦昭... 二十二日,庚午,晴。往江边小立,有老者为余言:江岸数尺下往往掘得龙骨,或曰龙蜕,或曰孽龙谪而死者。又产五色石,通明如玛瑙,红圆者象含桃,或取以饰念珠。回寓,金聘之司马来坐,言行将返观音山金厂。二十三日,辛未,晴。发津寓用。唐钦昭大令辞行,将回漠河金厂。刘委员辞回卜魁,因致少逸函,略谓尊事甚大,贵委员既难作主,仍须阁下前来,三面核定,早为了结为要。爱珲距卜魁八百里,刘委员往见少逸后回电定议,又须耽延时日,殊为闷甚。因思赴海兰泡一游,藉察俄人商务,并以试坐爬犁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泡 爱珲 金厂 墨尔根 黑河屯 爱浑 龙沙纪略 康熙朝 康熙年间
下载PDF
齐兵:脖上饰物见证变迁
11
《城色》 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
想想这三十年,值得回忆和思考的事情多得数不过来,但是从我脖子上的"饰品",或许就能看出岁月的轨迹……红领巾: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984年的9月1日,我上一年级了!更为自豪的是,我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 想想这三十年,值得回忆和思考的事情多得数不过来,但是从我脖子上的"饰品",或许就能看出岁月的轨迹……红领巾: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984年的9月1日,我上一年级了!更为自豪的是,我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老师说,那是红旗的一角,蓝蓝的天空下国旗在飘扬,弯过头顶的胳膊还略带吃力,大大的太阳,现在想来还是那样,明晃晃的有些刺眼。我是个喜欢接受新事物的人,随着年级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都 卑位 珊莎 十年 袭明 侧裂 松蜜 田布 牡鼠
原文传递
清代边疆舆地赋的征实性——以《西藏等三边赋》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有清一代,边疆舆地赋的创作蔚然大观,其代表为《西藏等三边赋》,突出地体现了征实的性质和特点,与此相联系,向来被视为地理著作。其征实性,不但体现在作者的意识上,还体现在赋作的内容上。其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征实性,原因概略有四:一是... 有清一代,边疆舆地赋的创作蔚然大观,其代表为《西藏等三边赋》,突出地体现了征实的性质和特点,与此相联系,向来被视为地理著作。其征实性,不但体现在作者的意识上,还体现在赋作的内容上。其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征实性,原因概略有四:一是与清代地理学思潮的兴起有关,二是受当时学术风气尤其是考据学的影响,三是作者本身就是地理学者,四是作者都亲历过边疆地区。而清代边疆舆地赋的征实性,贯穿了强烈的边疆意识和经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等三边赋》 《西藏赋》 城赋》 《新疆赋》 边疆舆地赋 征实性
下载PDF
《卜魁城赋》民俗述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95-98,102,共5页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其中《卜魁城赋》所涉及的民俗,如居住与出行、生产民俗、民风民俗、商贸民俗等方...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以其鲜明的边疆民族与民俗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其中《卜魁城赋》所涉及的民俗,如居住与出行、生产民俗、民风民俗、商贸民俗等方面,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黑龙江的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城赋》 民俗
下载PDF
《三边赋》之《新疆赋》论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14,共7页
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最早当在光绪九年(1883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就《新疆赋》,从作者、版本... 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最早当在光绪九年(1883年)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就《新疆赋》,从作者、版本、内容、文学特色、价值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西藏赋》 城赋》 《新疆赋》 边疆舆地赋 徐松
下载PDF
《三边赋》之《卜魁城赋》论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军 《满语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92-98,共7页
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道光八年,英和因罪发遣齐齐哈尔城,次年... 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道光八年,英和因罪发遣齐齐哈尔城,次年即撰成《卜魁城赋》一书,全面阐述齐齐哈尔城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详述山川、物产、风俗、政教等项内容,充分体现了边疆舆地赋的特色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城赋》 边疆舆地赋 齐齐哈尔
下载PDF
《卜魁城赋》的盛世情怀与方志价值
16
作者 田峰 佟颖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3,共6页
清代,一批文人贬戍边疆,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边疆舆地赋的创作值得注意。英和流戍东北边疆后,创作了具有独特东北边地风情的《卜魁城赋》,为读者全面呈现了卜魁城的情况。《卜魁城赋》继承汉大赋的创作传统,以赋的形式颂扬了清代... 清代,一批文人贬戍边疆,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边疆舆地赋的创作值得注意。英和流戍东北边疆后,创作了具有独特东北边地风情的《卜魁城赋》,为读者全面呈现了卜魁城的情况。《卜魁城赋》继承汉大赋的创作传统,以赋的形式颂扬了清代统治者开土拓疆的丰功伟业,是戍配文人盛世情怀的抒发。作者在赋的创作过程中亲历调查,广征博引,我我们保留了清代东北边疆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方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和 城赋》
下载PDF
诗人笔下的卜魁城──英和与他的《卜魁集》
17
作者 赵志忠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城》 清代 满族 诗人 英和 诗集
全文增补中
《三边赋》之《卜魁城赋》的史料价值
18
作者 李军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等《三边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向来被视为史地著作。其中,《卜魁城赋》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卜魁城的建城历史方面。赋作中,关于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名的来... 蒙古和宁的《西藏赋》、吉林英和的《卜魁城赋》、大兴徐松的《新疆赋》等《三边赋》,既是赋作精品,也向来被视为史地著作。其中,《卜魁城赋》的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卜魁城的建城历史方面。赋作中,关于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名的来源,以及卜魁城在清代的建设过程及布局进行了详细叙述,这些珍贵的史料,对今天研究清代中叶及以前的卜魁城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边赋》 城赋》 史料 边疆舆地赋 齐齐哈尔
下载PDF
卜奎试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彦翘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85-86,共2页
卜奎原来为人名,卜奎是清初达斡尔族头领,被清廷任命的副都统衔总管,其领地曾在现在齐齐哈尔一带,后以人名为地名。清康熙年间在嫩江东岸卜奎筑城,即齐齐哈尔城。
关键词 奎() 齐齐哈尔 迭斡尔 清代
下载PDF
论《西藏等三边赋》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 刘延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作为清代乾嘉道之际边疆舆地赋的代表,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特色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从形式与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详细论述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形式上... 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作为清代乾嘉道之际边疆舆地赋的代表,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特色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论文从形式与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详细论述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形式上,体现在正文加自注、大量征引相关文献两方面。内容上,体现在涵盖史地以及宗教、民族与民俗、语言与文字、气候与物产、经济与贸易、官制与兵制乃至天文、历算、医学等诸多方面。可以说,《西藏等三边赋》是关于清代三边研究的文献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等三边赋》 《西藏赋》 城赋》 《新疆赋》 文献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