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我国博物馆展陈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1
1
作者 宋向光 《中国博物馆》 2015年第3期82-87,共6页
博物馆展陈受到社会发展、社会审美、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关注观众学习需求"和"提供公平学习机会"已成为博物馆的基本共识,"支持观众学习"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任务。... 博物馆展陈受到社会发展、社会审美、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关注观众学习需求"和"提供公平学习机会"已成为博物馆的基本共识,"支持观众学习"成为博物馆展陈的重要任务。展陈内容多采用依据事件或主题的"专题"形式,内容表述形成多种风格。博物馆展陈艺术提出整体环境营造理念,创造表达展陈主题的艺术风格,营造吸引观众参观的视觉效果。博物馆展陈将积极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和管理"大流量观众"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观众 视觉呈现 非遗 大流量观众
下载PDF
博物馆展陈内容多元构成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宋向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6,127-128,共6页
公共博物馆展陈内容经历了科研标本、教学文本、故事讲述、信息传达等几个阶段。观众作为展陈内容的接受者和解读者,展陈内容的最终状态是以观众对内容的解读呈现出来的。随着展陈内容向观众理解方向的迁移,学术性知识成分的比重明显减... 公共博物馆展陈内容经历了科研标本、教学文本、故事讲述、信息传达等几个阶段。观众作为展陈内容的接受者和解读者,展陈内容的最终状态是以观众对内容的解读呈现出来的。随着展陈内容向观众理解方向的迁移,学术性知识成分的比重明显减少,解读性、重构性的内容逐渐增加,博物馆展陈的视觉表达和设计手法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呈现样式也被一并感知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内容 多元构成 效益 解读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展陈交互方式的新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范恩博 岳亚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如今,在高新技术领衔的时代背景下,交流与传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陈提供了更多的叙事空间和手段,VR/AR技术、三维全景技术、网络云技术、数字化灯光照明技术的运用和交互式的策展理念,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 如今,在高新技术领衔的时代背景下,交流与传播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展陈提供了更多的叙事空间和手段,VR/AR技术、三维全景技术、网络云技术、数字化灯光照明技术的运用和交互式的策展理念,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促进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从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来看,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数字化的过度应用和同质化,时刻谨记博物馆及展品本身所肩负的历史与文化使命,用心挖掘、展示藏品信息,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交互式设计 数字化 博物馆教育
下载PDF
数字孪生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转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鋆涛 任利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2-310,共9页
目的根据当前国内中小型非遗专门类博物馆数字展陈设计发展滞后问题,探索数字孪生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设计转化方法,为非遗的数字设计保护与传播提供借鉴。方法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梳理数字孪生的起源、发展、相关理论模型和... 目的根据当前国内中小型非遗专门类博物馆数字展陈设计发展滞后问题,探索数字孪生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设计转化方法,为非遗的数字设计保护与传播提供借鉴。方法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梳理数字孪生的起源、发展、相关理论模型和其在文化与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循环五维结构的数字设计转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的虚拟数字文化设计部分,从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和象态、拟态与意态三个空间层级递进,分析了非遗数字设计转化机制。结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设计转化模型和非遗数字设计转化机制,得出针对中小型专门类非遗博物馆的数字情景展示设计转化策略,以提升参观者体验,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理解。结论以非遗十里红妆民俗的博物馆情景展示设计为例,基于数字孪生理论使用倾斜摄影测量法,对非遗数字文化设计转化进行实践验证,设计十里红妆博物馆数字展示系统。该实践拓展了非遗数字设计转化的理论思路,并提升了参观者对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同,为中小型非遗专门类博物馆的文化活动空间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转化 博物馆 数字情景设计
下载PDF
新媒体视阈下博物馆展陈传播路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书景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博物馆一直都是输出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面对各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手段日渐丰富、日益严格的传播工作要求,应当对新媒体视阈下的展陈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文章先对博物馆展陈传播路径的创新必要性展开探究,并结合相关博物... 博物馆一直都是输出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面对各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手段日渐丰富、日益严格的传播工作要求,应当对新媒体视阈下的展陈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文章先对博物馆展陈传播路径的创新必要性展开探究,并结合相关博物馆传播工作案例,探究科技时代背景下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博物馆展陈传播路径,希望可以为提升博物馆传播工作质量、构建全新的博物馆传播工作体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博物馆 传播路径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以“云泽芳韵土布展”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方云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如何做好非遗事项的展陈,如何通过有形、静态的"物品"呈现非遗无形、活态的"信息",这是博物馆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与趋势。"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两位女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织布作品来讲述其个人生命故事,更好地呈现"物"与"人"的关联,使观众于观展过程中,不仅能了解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保护意识,更能通过对他人生命故事的解读,完成自我生命的观照与思考。此案例可以为更多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 叙事理论转向 自我民族志叙事 空间理论
原文传递
关于考古博物馆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王炜林 张雪琼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考古博物馆是展示考古学的行业专题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相比,有着无法替代的展陈优势和阐释效果。除考古出土物等常规成果展示外,考古博物馆还可以呈现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图,全方位展现考古学科发展、多角度复原古代社... 考古博物馆是展示考古学的行业专题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相比,有着无法替代的展陈优势和阐释效果。除考古出土物等常规成果展示外,考古博物馆还可以呈现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图,全方位展现考古学科发展、多角度复原古代社会面貌、多感官传递中国考古之精神,做出考古特色,为提升公众文化素质贡献考古人的力量。考古机构运营考古博物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既有丰富的研究人才储备、强大的学术创新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亦能促进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考古 考古博物馆 博物馆 融合发
下载PDF
后经典叙事学视域下博物馆非遗展陈探析--以“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为例
8
作者 姚晓晗 唐郦薇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博物馆运营管理领域日益凸显,叙事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博物馆展陈、教育、研究等业务工作中。非遗纳入博物馆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推进了博物馆角色转变,让博物馆展陈的叙事性特征愈益凸显。非遗主...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博物馆运营管理领域日益凸显,叙事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博物馆展陈、教育、研究等业务工作中。非遗纳入博物馆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推进了博物馆角色转变,让博物馆展陈的叙事性特征愈益凸显。非遗主题展览中,博物馆应通过展陈空间叙事要素的重组和搭建,让观众进入传统非遗的原生“故事语境”;通过“多元媒体”叙事,构建全方位的叙事体验;通过叙事,还可以构建传统非遗项目与参观者当下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博物馆成为更具鲜活生命力的记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非遗 后经典叙事学 多元叙事媒介 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
原文传递
探析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逸萌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博物馆展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当前,传统展陈方式已难以满足参观者观展需求,将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形成了新颖的展示形式,使博物馆从过去的单向输出文化信息,转变为与参观者的双向互动,为参观者与博物馆展品之间搭... 博物馆展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当前,传统展陈方式已难以满足参观者观展需求,将新媒体艺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形成了新颖的展示形式,使博物馆从过去的单向输出文化信息,转变为与参观者的双向互动,为参观者与博物馆展品之间搭建了一座可沟通的桥梁,获得了广大参观者的喜爱。结合新媒体艺术特色及现状,探讨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为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多元化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新媒体艺术 博物馆
下载PDF
空间视域下博物馆展陈研究——以基弗历次作品展为例
10
作者 张文馨 《艺术科技》 2024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博物馆展陈在空间视域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基弗历次作品展为例,分析博物馆如何通过布局、装置和解释性元素来引导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艺术家的思想。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博物馆展陈在空间视域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基弗历次作品展为例,分析博物馆如何通过布局、装置和解释性元素来引导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解读艺术家的思想。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解构博物馆展陈的历史演变,分析展览空间对艺术品表达和观者体验的塑造作用。同时,文章追溯博物馆学、美学和艺术史的发展历程,梳理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演变,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文章还特别关注导师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确保研究的连贯性和深度。结果:文章研究发现,博物馆展陈空间对观众理解和体验基弗作品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精心布局、装置和解释性元素,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深刻思想和情感内涵。此外,博物馆在展陈设计方面应更加注重观众互动和参与,通过创新展陈方式和手段,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结论:博物馆展陈在空间视域下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影响观众对艺术品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博物馆在策划展览时应充分考虑空间因素,并结合艺术品的特点和观众需求,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展陈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域 博物馆 基弗
下载PDF
宋韵无穷一镜中——以湖州铜镜为例的铜镜展陈创新研究
11
作者 朱昕薏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此研究专注创新宋代铸造的湖州镜展陈策划案,依据湖州镜中的家族文化与叙事性的特殊点,在展陈中融入宋韵背景文化氛围进行设计,以宋代湖州铜镜为展品基点,将空间叙事性理论和媒介研究的实践范围作为切入点,突出宋代湖州地区的家族文化... 此研究专注创新宋代铸造的湖州镜展陈策划案,依据湖州镜中的家族文化与叙事性的特殊点,在展陈中融入宋韵背景文化氛围进行设计,以宋代湖州铜镜为展品基点,将空间叙事性理论和媒介研究的实践范围作为切入点,突出宋代湖州地区的家族文化和叙事传统,以此达到宣传宋韵美学以及传承铜镜文化的衍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湖州镜
下载PDF
博物馆展陈的参观动线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茗 《艺术教育》 2020年第10期207-210,共4页
博物馆展陈的动线设计是整个展示设计中最核心的设计要素,合理的动线设计是博物馆展示设计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内外研究博物馆展示的文献资料很多,但是专门针对博物馆参观动线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从影响博物馆参观动线的因素、参观动线... 博物馆展陈的动线设计是整个展示设计中最核心的设计要素,合理的动线设计是博物馆展示设计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内外研究博物馆展示的文献资料很多,但是专门针对博物馆参观动线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从影响博物馆参观动线的因素、参观动线的类型、参观动线的方向,以及陈列布局类型等主要方面展开论述,希望为博物馆参观动线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参观动线 线方向 列布局
原文传递
浅谈博物馆展陈手段和技术
13
作者 樊欣 《文物天地》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展陈设计在展览内容与社会公众之间搭建了信息传播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博物馆展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不再满足简单的展品堆砌式展陈手段,更希望在舒适的观展环境中有效接收博物馆所传达的展览信息,了解文物展品的价值意... 展陈设计在展览内容与社会公众之间搭建了信息传播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博物馆展览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不再满足简单的展品堆砌式展陈手段,更希望在舒适的观展环境中有效接收博物馆所传达的展览信息,了解文物展品的价值意义和历史文化背景。本文从多样化和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探讨现代博物馆展陈的手段和技术,思考博物馆展览发展的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可持续性发 多样化
原文传递
基于历史体验的博物馆展陈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重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1期178-180,共3页
当前,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方式越发多样化,历史体验式亦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相关设计者应该充分明晰体验式展览的定义与特点,改变传统的设计思维,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历史博物馆内,为前来游览的人们创建趣味性强的沉浸场景。
关键词 历史体验 博物馆 设计
下载PDF
当代博物馆展陈中的交互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进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6期87-89,共3页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交互方式。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播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博物馆的展陈理念经历了由“物”到“人”,由“静”及“动”的转变。...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催生了各式各样的交互方式。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和文化展示的重要场所,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播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博物馆的展陈理念经历了由“物”到“人”,由“静”及“动”的转变。如何有效在博物馆展陈中应用交互设计,以满足观者的感受,提升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现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对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博物馆 交互设计 交互方式 文物保护 博物馆 科学技术 互动性 吸引力
下载PDF
论考古博物馆的使命与叙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伟民 张洵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考古博物馆是以考古学为源科学的主题博物馆,它通过展示和阐释考古成果来传播考古知识,以考古叙事表征考古工作对研究和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的作用与贡献。考古博物馆在使命定位、展陈内容、价值表达和传播方式上有自... 考古博物馆是以考古学为源科学的主题博物馆,它通过展示和阐释考古成果来传播考古知识,以考古叙事表征考古工作对研究和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的作用与贡献。考古博物馆在使命定位、展陈内容、价值表达和传播方式上有自身鲜明的专业特点,在传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学术成果,构建人类历史轴线中的史前史,弥补历史时期文献记载缺轶方面具有其他博物馆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考古过程的延续和考古工作的拓展,考古博物馆以其特有的方式诠释中国历史与文化,增进了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履行了让文物活起来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叙事 考古标本 博物馆 考古博物馆
原文传递
博物馆展陈类图书的现存问题与解困思路——以《南溟奇甸展陈系列丛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付梅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随着博物馆展陈类图书的发展,其中的问题渐渐凸显,如内容粗浅,装帧设计雷同,编校质量不过关,时效性滞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4条优化建议:创新内容编排,树立“大文物观念”;创意装帧设计,提供个性化包装;规范出版流程,提高编校质... 随着博物馆展陈类图书的发展,其中的问题渐渐凸显,如内容粗浅,装帧设计雷同,编校质量不过关,时效性滞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4条优化建议:创新内容编排,树立“大文物观念”;创意装帧设计,提供个性化包装;规范出版流程,提高编校质量;提前谋划布局,展陈与图书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图书出版 出版融合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色彩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潇 《色彩》 2023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中国传统色彩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五色观是古人在色彩科学上的重要认知理论,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如何传承、运用好中国传统色彩,是文博工作者的时代担当。要想在展陈色彩上有所创新,就要读懂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内涵,理... 中国传统色彩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五色观是古人在色彩科学上的重要认知理论,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如何传承、运用好中国传统色彩,是文博工作者的时代担当。要想在展陈色彩上有所创新,就要读懂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内涵,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和特点,从而在展陈色彩的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展陈色彩的创新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路,创造出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魅力的展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 博物馆 运用
下载PDF
基于数字媒介的多重叙事:地方性博物馆展陈创新研究
19
作者 陈良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4期53-57,共5页
在全球化与数字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受地域、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地方博物馆越来越难发挥其职能,其过分依赖于线下空间展陈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数字媒体俨然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章从数字叙事角度出发,通过分析... 在全球化与数字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受地域、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地方博物馆越来越难发挥其职能,其过分依赖于线下空间展陈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数字媒体俨然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章从数字叙事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博物馆数字展览的优秀案例,从叙事结构、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叙事要素等方面,探讨博物馆数字叙事促进地方博物馆展陈设计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助力地方博物馆肩负起展陈与公共教育的社会职能,增强地方认同感,同时也为更多地方博物馆数字展陈建设提供一些帮助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数字叙事 博物馆 博物馆叙事
下载PDF
博物馆展示照明环境设计视觉认知评价
20
作者 胡林辉 刘涛 +1 位作者 李聪聪 罗胜京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79,共7页
照明环境中的色温(CCT)和照度值是影响博物馆展品视觉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眼动跟踪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参观者对博物馆展陈实验场景的生理和心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此对博物馆展示照明环境中的色温和照度值进行评... 照明环境中的色温(CCT)和照度值是影响博物馆展品视觉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眼动跟踪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参观者对博物馆展陈实验场景的生理和心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此对博物馆展示照明环境中的色温和照度值进行评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色温和照度值的图像会影响被试者的视觉偏好,并产生显著差异。当光照环境的CCT参数在6000 k时,会使被试者保持更持久的视觉停留时长。照度值在300 lx的光照环境是最佳的视觉体验环境。该研究结果能为建筑与环境设计师在博物馆照明设计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环境设计 眼球追踪 博物馆 视觉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