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益州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关系:以僧侣、义理、造像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曹中俊
李永平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28-41,M0003,M0004,共16页
东晋南朝时期,因特殊的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河西道一度阻塞、中断,由吐谷浑人绾毂的丝绸之路河南道逐渐兴盛、畅通。而当时以益州为核心的蜀地恰是各国僧侣往来西域与东晋南朝的必经之地,因此益州在河南道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各种佛教...
东晋南朝时期,因特殊的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河西道一度阻塞、中断,由吐谷浑人绾毂的丝绸之路河南道逐渐兴盛、畅通。而当时以益州为核心的蜀地恰是各国僧侣往来西域与东晋南朝的必经之地,因此益州在河南道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各种佛教义理及思想文化在这里流传,同时来自西域、河西及建康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汇集于此,深刻影响了蜀地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形成。近年成都出土众多融合了不同地域艺术风格的南朝佛教石刻造像,这些都表明东晋南朝时期的益州在河南道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南朝
丝绸之路河南道
益州佛教
南朝
石刻
造像
佛教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题名
益州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关系:以僧侣、义理、造像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曹中俊
李永平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甘肃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
出处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28-41,M0003,M0004,共16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2425)。
文摘
东晋南朝时期,因特殊的历史背景,丝绸之路河西道一度阻塞、中断,由吐谷浑人绾毂的丝绸之路河南道逐渐兴盛、畅通。而当时以益州为核心的蜀地恰是各国僧侣往来西域与东晋南朝的必经之地,因此益州在河南道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各种佛教义理及思想文化在这里流传,同时来自西域、河西及建康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汇集于此,深刻影响了蜀地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的形成。近年成都出土众多融合了不同地域艺术风格的南朝佛教石刻造像,这些都表明东晋南朝时期的益州在河南道佛教传播与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东晋
南朝
丝绸之路河南道
益州佛教
南朝
石刻
造像
佛教文化交流
Keywords
Eastern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ilk Road Henan Road
Yizhou Buddhism
Stone statues of the SouthemDynasties
Buddhist cultural exchange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益州佛教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关系:以僧侣、义理、造像为考察中心
曹中俊
李永平
《地域文化研究》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