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多点震源机制反演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喆 许力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78-2998,共21页
2013年11月17日,在南极南奥克尼群岛北、南极板块与斯科舍板块之间发生了一次M W7.8级地震(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 W7.8地震),我们利用全球分布的长周期和宽频带地震记录反演确定了这次地震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震源机制,验证了提出的一种... 2013年11月17日,在南极南奥克尼群岛北、南极板块与斯科舍板块之间发生了一次M W7.8级地震(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 W7.8地震),我们利用全球分布的长周期和宽频带地震记录反演确定了这次地震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震源机制,验证了提出的一种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新方法.首先利用长周期记录的W震相反演了这次地震的矩心矩张量解并利用体波提取了视震源时间函数,同时利用台阵反投影技术从宽频带记录中获得了这次地震的高频源的时空分布,然后基于矩心矩张量解、视震源时间函数以及高频源的时空分布,实现了采用新方法对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 W7.8地震的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矩心矩张量解表明,地震矩心在44.50°W/60.18°S,矩心深度19 km,半持续时间49 s,释放标量地震矩4.71×10^20 N·m,发震断层走向104°,倾角54°,滑动角8°.视震源时间函数清楚地揭示了地震矩随时间变化的方位依赖性,总体上可以将时间过程分为前60 s和后50 s两个阶段,但前60 s可细分为两次子事件.根据台阵反投影结果,这次地震为沿海沟从西到东的单侧破裂,破裂长度达311 km,可以分为5次子事件,能量释放的峰值点依次为13 s、30 s、51 s、64 s和84 s,平均破裂速度分别为0.6 km·s^-1、2.6 km·s^-1、2.3 km·s^-1、2.8 km·s^-1和3 km·s^-1.多点震源机制反演显示,5次子事件的矩震级分别为M W7.57,M W7.48,M W6.80,M W7.53和M W7.08,半持续时间依次为21 s,17 s,6 s,16 s和8 s,走向分别为95°,105°,81°,98°和98°,倾角依次为57°,49°,86°,46°和64°,滑动角-9°,1°,-17°,13°和-4°.这些在震源机制、能量释放以及持续时间方面的变化都是当地构造和应力环境复杂性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斯科舍海岭M W7.8地震 矩心矩张量解 高频源时空分布 视震源时间函数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