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3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中N、P的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87
1
作者 刘兴诏 周国逸 +3 位作者 张德强 刘世忠 褚国伟 闫俊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71,共8页
选择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3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与土壤中全N、全P含量的基础上,阐明了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与土壤的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土壤中全N含量随演替进行而增加,马尾松(Pi... 选择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3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测定植物与土壤中全N、全P含量的基础上,阐明了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与土壤的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土壤中全N含量随演替进行而增加,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初期)、混交林(中期)和季风林(后期)0–10cm土层中全N含量分别为0.440、0.843和1.023g·kg–1;混交林0–10cm土层中全P的含量最为丰富,为0.337g·kg–1,马尾松林和季风林土壤全P含量分别为0.190和0.283g·kg–1。2)植物叶片中全N、全P的含量随演替呈减少的趋势,但根系中全N、全P的含量都以马尾松林为最多,混交林和季风林含量彼此相当。3)各土层中N:P随演替的进行呈现明显增加趋势,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0–10cm土层中N:P分别为2.3、2.5和3.6;植物各器官中N:P随演替的进行也呈增加趋势,且叶片和根系中的N:P相近,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林叶片中N:P分别为22.7、25.3和29.6。基于上述结果,探讨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中N:P特征、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与土壤中N:P变化规律以及P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限制作用。结果表明,P已经成为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生长和重要生态过程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演替 亚热带 N:P 生态系统 化学计量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3
2
作者 廖崇惠 李健雄 黄海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49-555,共7页
以鼎湖山为代表,研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首先比较了几种多样性测度的效果,由于Gower系数和作者1990年提出的DG指数都是基于各物种在群落中都有同等独立性,宜在不同群落间进行同种类比较的假设,因... 以鼎湖山为代表,研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首先比较了几种多样性测度的效果,由于Gower系数和作者1990年提出的DG指数都是基于各物种在群落中都有同等独立性,宜在不同群落间进行同种类比较的假设,因而对于复杂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测度可以获得比较贴切的结果。但DG指数可以为多个群落同时比较,计算也简单。其次比较了中亚热带的资料,表明南亚热带土壤动物具有的多样性和更多的热带成分,两地区的群落组成有巨大的差异。最后比较了森林在受不同程度保护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表明保护越好,群落的多样性越大,但在顶极的森林群落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也会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动物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亚热带
下载PDF
鼎湖山主要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165
3
作者 莫江明 薛璟花 方运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13-1420,共8页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0 .80和 0 .87,且...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主要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其对模拟 N沉降的响应。凋落物分解速率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分解试验 3个月后 ,季风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和马尾松林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5 0 ,0 .80和 0 .87,且它们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p<0 .0 5 ) ;6个月后 ,这 3种林分的分解物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平均分别为 0 .4 1、0 .73和 0 .70。试验 3个月后 ,所有试验树种中凋落物分解最快的树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0 .34)最慢为马尾松林中的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 0 .87) ;经 6个月后 ,最快的树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华润楠 (Machilus chinensis,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 0 .2 5 ) ,最慢为混交林中的马尾松 (残存量占起始量的比例为0 .75 )。 N沉降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也随林分、树种和分解阶段不同而异。在马尾松林中 ,N沉降仅在试验开始 3个月对马尾松针叶凋落物分解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 (p<0 .0 5 )。在混交林中 ,经 6个月试验后 ,低 N处理对马尾松针叶凋落物分解仍无明显作用 ,中 N处理则明显促进其分解 (p<0 .0 5 ) ,但在两次取样中 N沉降处理对荷木 (Schima superba)凋落物的分解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凋落物分解 响应 森林 亚热带
下载PDF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34
4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4 位作者 蔡道雄 卢立华 何日明 高妍夏 迪玮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79-2486,共8页
分析了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11种植被恢复模式下(1种天然次生林、2种人工针叶林、5种人工常绿阔叶林、2种人工针阔混交林和1种灌丛)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次生林林地土壤的... 分析了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11种植被恢复模式下(1种天然次生林、2种人工针叶林、5种人工常绿阔叶林、2种人工针阔混交林和1种灌丛)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次生林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良好,2种针叶林较差.2种针阔混交林土壤容重较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持水量均高于其他人工纯林;而5种人工常绿阔叶林的土壤孔隙度差异不明显.次生林土壤除全K低于柚木林外,其余养分含量均明显高于人工林,C/N和pH值相对较低.与荒草灌丛相比,9种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变化明显,全N和速效P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种针叶纯林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但与红椎混交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改善,C/N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理化特征 生态恢复 亚热带
原文传递
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 被引量:76
5
作者 彭少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6-44,共9页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功能和动态过程涉及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和多样性等基本的生态变量。在南亚热带的气候生态因子中,既有光、温、水充裕的有利一面,也有秋旱、台风和暴雨等不利的因素,但总的...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功能和动态过程涉及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和多样性等基本的生态变量。在南亚热带的气候生态因子中,既有光、温、水充裕的有利一面,也有秋旱、台风和暴雨等不利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影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导生态因子是土壤因子,如土壤肥力和土壤水份。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第一步就是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理化结构,这还需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最有效和最省力的是顺从生态系统的演替发展规律来进行,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指导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的理论基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优化结构的构建,依赖于对空间、生物、能量生态学原理的理解。种群密度制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边缘效应、生态位分化、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等原理均对生态系统结构的构建有指导意义.而生态系统的群体发展,则受物质定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退化生态 恢复生态学理论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三种南亚热带树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8
6
作者 李德军 莫江明 +3 位作者 方运霆 蔡锡安 薛璟花 徐国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76-882,共7页
探讨了 3种南亚热带优势树种荷木 (Schima superba)、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和黄果厚壳桂 (Cryptocarya concinna)的幼苗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对照组 A和处理组 B、C、D和 E,分别以 NH4 NO3形式人为喷施 0、5、10、1... 探讨了 3种南亚热带优势树种荷木 (Schima superba)、锥栗 (Castanopsis chinensis)和黄果厚壳桂 (Cryptocarya concinna)的幼苗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对照组 A和处理组 B、C、D和 E,分别以 NH4 NO3形式人为喷施 0、5、10、15和 30g N/ (m2 · a)。研究结果表明 ,高氮处理组的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 ,而中氮处理则大大促进了幼苗的生长。经过 7个月的处理 ,3种树苗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随氮处理水平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 ,即 C组的净光合速率最高 ,而 D组则开始下降。荷木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和锥栗幼苗的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样 ,但黄果厚壳桂幼苗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荷木幼苗气孔导度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荷木和黄果厚壳桂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随处理水平增加而增加 ,锥栗幼苗的 Chl a和 Chl(a+b)含量以 B组最高 ,总体趋势呈现出随处理水平先增加后减小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亚热带 树苗 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南亚热带两种乔木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4
7
作者 李德军 莫江明 +1 位作者 方运霆 李志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3-549,共7页
探讨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两种优势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对照(CK)、T5、T10、T15和T30 5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 次重复。所施氮肥为NH4NO3... 探讨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两种优势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对照(CK)、T5、T10、T15和T30 5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 次重复。所施氮肥为NH4NO3,以溶液方式喷施,5 个处理浓度分别为0、0.12、0.24、0.36、0.72 mol N·L-1。每月喷施2次,5个样方1年喷施的总氮量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5、10、15、30 g N·m-2·a-1。经过11个月的施氮处理,两种幼苗对氮沉降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黄果厚壳桂幼苗的基径、株高、全株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除最高处理T30外,均高于对照,但荷木幼苗的基径、全株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除T10外,均小于对照。氮处理也对生物量的分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两种幼苗的叶重比以T30最低,表明高氮处理不利于幼苗叶片的生长;枝重比均以T30最高,反映了高氮处理的幼苗生物量分配到枝干的比例最高;根重比和根冠比均以对照样方幼苗的最高,表明氮处理抑制根的生长,分配到根部分的生物量下降。总的来看,经过11个月的处理,除最高处理T30外,氮处理仍对黄果厚壳桂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荷木幼苗的生长则趋向于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更能耐受高氮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亚热带 乔木 幼苗 生物量 分配 荷木 黄果厚壳桂 全球变化
下载PDF
我国南亚热带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被引量:90
8
作者 王卫霞 史作民 +4 位作者 罗达 刘世荣 卢立华 明安刚 于浩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25-933,共9页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体内碳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氮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碳氮储量及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体内碳的分布与器官年龄的关系不明显,而氮的分布与年龄的关系则较为密切,表现为幼嫩器官中的氮含量大于老化器官,而老化器官的C/N比值大于幼嫩器官。格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内各组分的氮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并且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在土壤表层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格木、红椎和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236.22、267.84、200.57 t/hm2,氮储量分别为17.91、12.38、10.59 t/hm2。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42.57%、36.31%和40.28%,0—100 cm土壤碳储量分别占55.77%、62.52%和57.83%;氮储量则是土壤占绝对优势,分别为92.00%、93.72%和95.53%。说明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主要分布在土壤中,且红椎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碳储量 氮储量 分配格局 亚热带
下载PDF
南亚热带4种人工林凋落物动态特征 被引量:78
9
作者 邹碧 李志安 +1 位作者 丁永祯 谭万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5-721,共7页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与物质过程的重要环节.研究了南亚热带4种常见人工林凋落物特征,材料取自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人工林栽植于1984年,从2002年至2003年进行了每月凋落物测定,同时测定了地表凋落物量.人工林凋落物... 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与物质过程的重要环节.研究了南亚热带4种常见人工林凋落物特征,材料取自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人工林栽植于1984年,从2002年至2003年进行了每月凋落物测定,同时测定了地表凋落物量.人工林凋落物总量大小依次为马占相思(10.433t/(hm^2·a))>大叶相思(7.538 t/(hm2·a))>湿地松(6.445t/(hm^2·a))>荷木(5.541t/(hm^2·a)),凋落物量年度间无显著变化,凋落叶量占总凋落物量的83.2%(马占相思)至93.7%(湿地松).上半年凋落物量通常较平稳,下半年7~9月份多有一个峰值凋落期,主要原因是台风雨及叶子进入成熟期.除台风等因素引起激烈变化的月份外,二年度对应月份凋落物量极为相似.除大叶相思外,其它林型从14a林龄开始凋落物量有所下降.4种林型中,只有马占相思与湿地松的凋落物量与气温或降雨有显著的相关,特别是马占相思的总凋落物量与这些气候因素相关性最高.地表凋落物蓄积量大小为湿地松(13.81 t/hm^2)>马占相思(13.53 t/hm^2)>大叶相思(6.46 t/hm^2)>荷木(5.02 t/hm^2),马占相思的高蓄积量源于大凋落物量及较慢的分解速率,湿地松的高蓄积量源于针叶的难分解性.与世界其它类型的比较显示,低气温高纬度地区,地表凋落物蓄积量大大高于凋落物量,高温高湿的低纬度地区,地表凋落物蓄积量通常低于年凋落物量,但松林在不同纬度区,地表凋落物量均高于年凋落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凋落物蓄积量 亚热带
下载PDF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根际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64
10
作者 章家恩 刘文高 王伟胜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研究了包括尾叶桉、广东凤丫蕨、柳叶竹、大叶相思、青皮、木荷、湿地松在内的7种南亚热带不同植物植被下土壤根际微生物与根际养分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根际环境对细菌有明显的正效应,对放线菌和真菌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但对... 研究了包括尾叶桉、广东凤丫蕨、柳叶竹、大叶相思、青皮、木荷、湿地松在内的7种南亚热带不同植物植被下土壤根际微生物与根际养分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根际环境对细菌有明显的正效应,对放线菌和真菌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但对根际微生物总量具有根际效应明显;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在植物的某些生长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根际微生物数量 根际土壤养分状况 根际效应 亚热带 相关关系
下载PDF
南亚热带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7
11
作者 何友均 梁星云 +3 位作者 覃林 李智勇 邵梅香 谭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84-2495,共12页
借鉴近自然森林管理理念,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替代南亚热带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森林培育方式。1993年,在位于广西凭祥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营造了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为了提高针叶纯林的... 借鉴近自然森林管理理念,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替代南亚热带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森林培育方式。1993年,在位于广西凭祥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试验场营造了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为了提高针叶纯林的生产力和维护生态平衡,2007—2008年间,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技术,分别在间伐后的马尾松和杉木纯林中套种等量混合的当地优质乡土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香梓楠(Michelia gioii)苗木,套种密度均为405株/hm2(以下简称"马尾松近自然林"、"杉木近自然林")。选择邻近地块相同林龄、相似立地条件的未经改造的马尾松、杉木人工纯林作为对照(以下简称"未改造纯林"),研究了马尾松和杉木人工针叶纯林近自然改造早期对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近自然林中马尾松和杉木的密度、胸高断面积均显著低于各自未改造纯林(P<0.05),但其平均胸径均高于各自未改造纯林,其中马尾松达显著差异(P<0.05)。(2)近自然林成年树(DBH≥10 cm)的林木株数少于未改造纯林,树种仍以马尾松和杉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近自然林小树(5 cm≤DBH<10 cm)和幼树(1 cm≤DBH<5 cm)的物种数、株数均多于未改造纯林,套种的红椎和香梓楠已经成为近自然林中重要值最大的幼树物种,红椎和香梓楠在马尾松近自然林中的生长状况优于杉木近自然林。(3)马尾松近自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与其未改造纯林均无显著差异;杉木近自然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草本层的Pielou指数显著高于其未改造纯林(P<0.05),其他指数则没有显著差异。(4)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林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全磷、全氮、全钾和速效钾与各自未改造纯林没有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针叶纯林 近自然改造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土壤性质 亚热带
下载PDF
中国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52
12
作者 彭少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03-414,共12页
综述了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意义、地带的气候特征及退化生态因子恢复的主导生态因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步骤,并用实例说明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 恢复 亚热带 生态效应 系统生态学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累积效应研究 被引量:59
13
作者 欧阳学军 黄忠良 +4 位作者 周国逸 褚国伟 李炯 史军辉 徐国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4,共4页
比较研究了南亚热带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序列中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表层(0~20cm)土壤pH值、有机质、全N、速效K、交换性Ca和Mg、有效P、B、Mo、Cu、Fe、Zn和易还原M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 比较研究了南亚热带鼎湖山森林群落演替序列中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表层(0~20cm)土壤pH值、有机质、全N、速效K、交换性Ca和Mg、有效P、B、Mo、Cu、Fe、Zn和易还原M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它两森林土壤;随着群落的进展演替,养分在土壤中的累积(Ca除外)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即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指标的累积呈现出持续增加(有机质、交换性Mg、有效B、Mo、Cu、Fe和易还原Mn)、持续递减(交换性Ca)、先增加再减少(有效P)和先减少再增加(pH值、总N和有效Zn)的4种变化形式;土壤养分元素的相关对对数以马尾松林最多。植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累积效应显著,森林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是土壤养分不断积累的过程,土壤有效养分元素来源也趋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亚热带 森林群落演替 土壤化学性质 累积效应 土壤PH值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鼎湖山苗圃和主要森林土壤CO_2排放和CH_4吸收对模拟N沉降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63
14
作者 莫江明 方运霆 +2 位作者 徐国良 李德军 薛璟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2-690,共9页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苗圃(2 5 8±... 研究了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苗圃(幼苗)、马尾松、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风林)土壤CO2 排放和CH4 吸收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模拟N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CO2 日(白天)平均排放量的大小顺序为(平均值±标准误) :苗圃(2 5 8±6 2mg·m- 2 ·h- 1 ) >季风林(177±4 2 mg·m- 2 ·h- 1 ) >马尾松林(16 2±39mg·m- 2 ·h- 1 ) >混交林(12 6±30 mg·m- 2 ·h- 1 )。土壤CH4 日(白天)平均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林(- 0 .15±0 .0 2 mg·m- 2 ·h- 1 ) >季风林(- 0 .0 8±0 .0 1mg·m- 2 ·h- 1 ) >混交林(- 0 .0 7±0 .0 1mg·m- 2·h- 1 ) >苗圃(- 0 .0 5±0 .0 1m g·m- 2·h- 1 )。低N(5 0 kg N·hm- 2·a- 1 )和中N(10 0kg N·hm- 2·a- 1 )处理对苗圃、马尾松林和混交林样地土壤CO2 日平均排放量的影响均不明显,高N(15 0 kg N·hm- 2·a- 1 )处理对苗圃土壤CO2 的日平均排放量也无显著影响,但倍高N(30 0 kg N·hm- 2 ·a- 1 )处理显著促进苗圃样地土壤CO2 的排放。然而,所有N(低N、中N和高N)处理均显著促进季风林土壤CO2 日平均排放量,且这种促进作用随N处理水平的升高而增加。N处理显著促进季风林和马尾松林土壤对CH4 吸收速率,但对混交林土壤CH4 吸收则无明显的影响。在苗圃样地,除倍高N外,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沉降 CO2排放 CH4吸收 响应 全球变化 亚热带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分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莫江明 张德强 +2 位作者 黄忠良 余清发 孔国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8-206,共9页
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为:N 0.946%一2.535%,P 0.030%—0.127%, K 0.614%—1.833%, Ca 0.442%—1.995%, Mg 0.024%—0.188%... 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为:N 0.946%一2.535%,P 0.030%—0.127%, K 0.614%—1.833%, Ca 0.442%—1.995%, Mg 0.024%—0.188%。叶片各营养 养元素间相关性较差,仅P与Mg及Mg与K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叶片N元素平均含量在各层 中的序列为:乔木Ⅲ>乔木Ⅱ>乔木Ⅰ>灌木>藤本>草本;其它营养元素浓度随层次分配的规律 性不甚明显,但总趋势为乔木层植物略低于其它层植物。不同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大小排列 顺序为:N叶>皮>枝>根>干;P叶>枝>根>皮>干;K叶>枝>皮>根>干;Ca 皮>叶>枝>根>干; Mg叶>根>皮>枝>干。大部分植物在同一器官中各营养元素平均含 量序列为:叶、枝和根中均为N>Ca>K>Mg>P;干K>Ca>N>Mg>P;皮Ca>N>K>Mg>P。 对元素含量分配格局分析表明,P和Mg很可能是限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生产力的最重要营养元 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营养元素含量 分配格局
下载PDF
南亚热带演替群落的边缘效应及其对森林片断化恢复的意义 被引量:45
16
作者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鼎湖山两个群落及其边缘群落的长期定位研究,探讨南亚热带演替群落的边缘效应与森林片断化恢复。通过16a的定位研究,从测度群落的物种结构、多样性、生物量与生产力等指标的比较表明,马尾松林群落和混交林群落本身经过16a的演变,... 通过对鼎湖山两个群落及其边缘群落的长期定位研究,探讨南亚热带演替群落的边缘效应与森林片断化恢复。通过16a的定位研究,从测度群落的物种结构、多样性、生物量与生产力等指标的比较表明,马尾松林群落和混交林群落本身经过16a的演变,虽然有所发展,但变化不大,群落性质没有改变;边缘群落原非常接近马尾松林群落,经过16a的演变,已经发展成为混交林群落,说明边缘效应的作用。边缘群落总体的边缘效应强度E值为1.669,其与各分量的边缘效应强度值均大于1,均为正效应。揭示了边缘效应在森林片断化的恢复过程的作用。在南亚热带优越的气候条件下,由于边缘效应的作用,自然植被的边缘扩张100m约需要20a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群落演替 边缘效应 森林 片断化恢复
下载PDF
南亚热带乡土树种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61
17
作者 罗达 史作民 +2 位作者 唐敬超 刘世荣 卢立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43-2550,共8页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人工纯林及二者混交林林地土壤为对象,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了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及各菌群的PLFAs量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土壤微生物的PLFAs...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人工纯林及二者混交林林地土壤为对象,运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了3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及各菌群的PLFAs量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放线菌PLFAs量均为马尾松人工林最高,混交林次之,格木林最低;而雨季格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PLFAs总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高于混交林,并显著高于马尾松人工林.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受林分类型和季节的双重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湿度、pH值、全氮及铵态氮含量与特征磷脂脂肪酸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全年水平上,混交林土壤真菌/细菌比值始终高于格木林和马尾松林,表明格木与马尾松混交更有利于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树种 人工纯林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 亚热带
原文传递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林隙的树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8
18
作者 臧润国 王伯荪 刘静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85-488,共4页
分析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林隙内树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多样性指数在 <40 0m2 的林隙中变化不大 ,但在 40 0~ 5 0 0m2 的林隙中达到最大 ,而在 5 0 0~60 0m2 的林隙中最小 ,... 分析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林隙内树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 ,多样性指数在 <40 0m2 的林隙中变化不大 ,但在 40 0~ 5 0 0m2 的林隙中达到最大 ,而在 5 0 0~60 0m2 的林隙中最小 ,在 >60 0m2 的林隙中又有所增大 .树种多样性指数随林隙年龄的变化趋势是中间高两端低 ,即在 2 0~ 5 0年期间的多样性最大 ,其次是 2 0年以下的 ,5 0年以后的多样性相对最小 .林隙更新层中树种多样性指数在 5 0 0~ 60 0m2 的林隙中达到最大 ,在 >60 0m2 和 2 0 0~ 3 0 0m2 的林隙中最小 .林隙更新层树种多样性指数在林隙形成最初的 10年内达到最大值 ,但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加 ,总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 ,在 3 0~ 40年和 5 0~ 60年左右又分别形成两个相对的峰值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树种多样性指数相一致 .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的林隙通过其生态因子的改变 ,对不同树种的更新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从而使得不同大小和发育阶段的林隙中树种的多样性特征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树种多样性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广西凭祥不同年龄红椎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59
19
作者 尤业明 徐佳玉 +3 位作者 蔡道雄 刘世荣 朱宏光 温远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4-172,共9页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调控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揭示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关键控制因素的目标出发,以不同年龄红椎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调控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揭示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关键控制因素的目标出发,以不同年龄红椎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关键控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红椎林的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存在明显差异;RDA结果表明,胸高断面积是影响灌木层物种组成的最主要因子,胸高断面积、坡度和海拔能显著影响影响草本层的物种组成;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所调查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分别解释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63%和47%,微环境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林下植物群落物种变异的最主要因素,而土壤与微环境、土壤与植物两者之间,以及微环境、植物和土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微环境的独立效应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高于植物或土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人工林 年龄 冗余分析(RDA) 方差分解 亚热带
下载PDF
南亚热带杉木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素积累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55
20
作者 康冰 刘世荣 +1 位作者 蔡道雄 卢立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7-153,共7页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in three plots of a 13 years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in Daqingshan,Guangx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all ...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in three plots of a 13 years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orest in Daqingshan,Guangx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all organs wa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leaf (510.5)>bark (501.8)>wood (485.1)>root (476.5)>branch(462.1) (g·kg -1 ). The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soil (to 60 cm depth) ranged from 11.4 to 21.1 (g·kg -1 ),with an average of 16.6 (g·kg -1 ). Carbon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 soil (to 20 cm) was higher than the other layer. The average carbon concentrations (g·kg -1 ) in different layers were in the order as: trees (497)> shrub (437.5) >standing litters (437.5)>herb (407.8). The carbon storage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was in order of soil layer>vegetation >standing litter. Of total average carbon,23.87% was in vegetation component,74.27% in soil (60 cm depth),and only 1.86% in standing ground litter layer. The tree layer occupied 22.93% of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the ecosystem and 96.07% of carbon storage in the vegetation layer. The carbon storage in different organ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biomass of corresponding organs. Trunk accumulated the highest carbon storage,comprising 58.40% of carbon storage in tree layer. Secondly,root made up 20.09% of total tree carbon. The annual net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 was 10.10 t·hm -2 a -1 ,stored carbon up to 4.67 t·hm -2 a -1 ,equal to 17.13 t·hm -2 a -1 of CO2. Chinese fir plantation was an important sink of atmospheric CO2. But its capacity of C sequest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贮存 空间分布 杉木人工林 极限分布区 亚热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