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有机磁电导分析Rubrene发光器件中三重态激子解离和电子散射过程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颖冰 袁德 +4 位作者 向杰 陈秋松 贾伟尧 张巧明 熊祖洪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研究红荧烯(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器件中三重态激子与电荷相互作用的微观过程,制备了基于Rubrene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测量了室温下器件的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实验发现,器件MC曲线的幅值非常... 为了研究红荧烯(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器件中三重态激子与电荷相互作用的微观过程,制备了基于Rubrene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测量了室温下器件的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实验发现,器件MC曲线的幅值非常小且表现出了奇特的变化:即在0-8 m T的磁场范围内,MC随磁场快速增大;当磁场处于8-100 m T时,MC则表现为下降;但当磁场大于100 m T时,MC则表现为缓慢增加.分析发现,Rubrene器件中除了超精细相互作用外,还有空穴对三重态激子的解离作用和三重态激子对电子的散射作用的共存,且它们都受单重态激子分裂(singlet fission)的影响.利用Lorentzian和non-Lorentzian经验函数可以对MC进行较好拟合,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三重态激子解离和电子散射共存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对Rubrene器件中电荷与激发态间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在优化器件性能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荧烯分子 磁电导 三重态激子-电荷作用 单重态激子分裂
原文传递
红荧烯掺杂体系中激子反应的竞争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冬玉 向杰 +4 位作者 陈颖冰 臧克宽 邓军权 胡叶倩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8,共8页
为研究红荧烯(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掺杂体系中激子的反应过程,向主体材料Rubrene中掺入了1%的客体材料DBP(Tetraphenyldibenzoperiflanthene),制备了掺杂型Rubrene的有机发光器件.实验发现,其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 为研究红荧烯(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掺杂体系中激子的反应过程,向主体材料Rubrene中掺入了1%的客体材料DBP(Tetraphenyldibenzoperiflanthene),制备了掺杂型Rubrene的有机发光器件.实验发现,其电致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在室温下呈现出复杂的新特征线型:在外加磁场处于0–27mT范围内MEL随磁场的增加先小幅度上升,在27–200mT随磁场的增加迅速下降,最后200–500mT范围内再次上升.通过分析可知器件内存在3种激子反应过程:单重态-三重态激子淬灭(Singlet-Triplet Annihilation,STA)、三重态激子湮灭(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和单重态激子分裂(Singlet Fission,STT).可通过改变注入电流的大小调节三者的竞争:大注入电流时,器件主要是STA反应和TTA反应;注入电流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激子反应从以TTA为主逐渐过渡到以STT为主.同时也可通过改变掺杂层的厚度和掺杂层在器件结构中的位置,对这几种反应之间的竞争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掺杂层厚度越薄,STT越强,而STA和TTA越弱;掺杂位置越靠近阴极,STA和TTA越强,而STT越弱.这些实验发现不仅可加深对有机发光二级管中激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进一步优化器件发光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磁效应 单重态-三重态激子淬灭 三重态激子湮灭 单重态激子分裂
原文传递
Rubrene分子间距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调控 被引量:5
3
作者 白江文 雷衍连 +3 位作者 张巧明 贾伟尧 王春梅 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6-1051,共6页
利用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中单重态激子分裂的性质(一个单重态激子(S)可以分裂成两个三重态激子(T),S→T+T),本文制备了Rubrene与Bathocuproine(BCP)共混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测量了器件... 利用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中单重态激子分裂的性质(一个单重态激子(S)可以分裂成两个三重态激子(T),S→T+T),本文制备了Rubrene与Bathocuproine(BCP)共混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测量了器件电致发光的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及其瞬态电致发光光谱.实验发现,随着Rubrene分子间距的增大(掺杂浓度减小),单重态激子分裂强度逐渐变弱,即Rubrene分子间距对内部激子分裂有调控作用.该调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MEL的高场上升幅度(-500mT处对应的值)随着掺杂浓度减小而下降,当浓度为20wt%时高场出现下降;第二,在~20mT处MEL的值随着掺杂浓度的减小从负变到正.此外,器件瞬态电致发光光谱在撤去脉冲电压后的快速下降部分在小掺杂浓度时下降变快.通过分析单重态激子分裂与Rubrene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以及磁场对单重态激子分裂的影响,我们对该现象做了定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重态激子分裂 分子间距 瞬态电致发光
原文传递
红荧烯发光器件中电流与温度调控的微观演化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汤仙童 邓军权 +3 位作者 胡叶倩 潘睿亨 邓金秋 熊祖洪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6-954,共9页
有机发光磁效应对有机半导体中激发态的微观过程有指纹式响应,本文采用这一灵敏方法探究了红荧烯(Rubrene)发光器件中微观机制随电流与温度的演化.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注入较小电流(5~100μA)时,Rubrene中主要发生单重态激子的分裂(sin... 有机发光磁效应对有机半导体中激发态的微观过程有指纹式响应,本文采用这一灵敏方法探究了红荧烯(Rubrene)发光器件中微观机制随电流与温度的演化.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注入较小电流(5~100μA)时,Rubrene中主要发生单重态激子的分裂(singlet fission,SF),且该过程几乎不受电流变化的影响;注入中等电流(100~1000μA)时,除发生SF外,由直接注入的三重态激子还可以发生聚合反应(triplet fusion,TF);注入大电流(1000~4500μA)时,除了SF和TF,还出现了系间窜越过程(inter-system crossing,ISC).从室温到20 K的降温过程中,SF变弱,TF增强,ISC过程也越来越强.本器件中ISC随电流与温度的演化规律均与常规发光器件中的规律相反.我们采用相关微观过程的率常数以及不同电流和温度下激发态的寿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较好解释,这对深入理解Rubrene在有机发光中的微观机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效应 单重态激子分裂 三重态激子湮灭 系间窜越
原文传递
激子的分裂与高效太阳能电池
5
作者 吴世康 汪鹏飞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能将单重态激子分裂为两个三重态激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敏化剂,较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能力.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激子分裂的基本要点和发展状况,并对研究这一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分裂机制等进行了讨论.在实验方法部分,... 能将单重态激子分裂为两个三重态激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敏化剂,较大程度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能力.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激子分裂的基本要点和发展状况,并对研究这一现象的实验方法和分裂机制等进行了讨论.在实验方法部分,叙述了通过稳态与瞬态延迟光谱的测定,可对体系中单重态的分裂和三重态重合,进而对激子的分裂进行研究,此外,还对激子的偶合、能级间的能量关系,以及环境效应等作了介绍.文章还对激子分裂过程的可能机制和如何选择这类敏化剂分子的一些基本准则,给予了讨论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重态激子分裂 光敏化太阳能电池 快速瞬态荧光光谱 并戊苯 并四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