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伤椎置钉 单节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入路与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海波 李亚龙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入路与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2例,按不同术式分为经皮组(经皮微创入路,40例)和Wiltse组(Wiltse椎旁肌入路,42例)。统计...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入路与Wiltse椎旁肌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2例,按不同术式分为经皮组(经皮微创入路,40例)和Wiltse组(Wiltse椎旁肌入路,42例)。统计2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等)、疼痛程度、脊椎功能等。结果经皮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Wiltse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Wilt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经皮组患者术后1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Wilt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经皮组患者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低于Wilt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伤椎Cobb′s角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经皮组术后1周伤椎Cobb′s角高于Wilt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椎旁肌入路具有术中透视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伤椎矫正恢复好等优点,更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入路 Wiltse椎旁肌入路 单节骨折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