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线排龈法固定修复86例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华 《医学信息》 2010年第14期2379-2380,共2页
目的探讨双线排龈法与单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的效果影响。方法对86例患者,242颗牙,行冠桥修复,采用同一病人不同牙位对照,分别采用双线排龈方法与取印模前单线排龈方法 ,观察排龈牙预备体、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结果患牙经... 目的探讨双线排龈法与单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的效果影响。方法对86例患者,242颗牙,行冠桥修复,采用同一病人不同牙位对照,分别采用双线排龈方法与取印模前单线排龈方法 ,观察排龈牙预备体、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结果患牙经排龈后统计两组排龈牙预备体、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四项指标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线排龈方法相对仅取印模前单线排龈方法操作复杂,但效果显著好于后者,是一种较好的排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修复 双线 单线
下载PDF
单线排龈和双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艳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73-474,共2页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中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166颗基牙行冠桥修复,分别采用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排龈后取印模,灌注模型,观察基牙肩台与游离龈之间是否有肉眼可分辨的界限;是否出血;印模边缘是...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中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166颗基牙行冠桥修复,分别采用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排龈后取印模,灌注模型,观察基牙肩台与游离龈之间是否有肉眼可分辨的界限;是否出血;印模边缘是否清晰。结果:双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88.88%-92.22%;单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72.37%-78.95%。结论:双线排龈法操作简便,出血少,易于暴露清晰的牙体边缘线.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排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 单线 固定修复
下载PDF
两种排龈方法排龈效果的数字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贝贝 郜珍燕 +1 位作者 安虹 王丽媛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数字化分析比较半导体激光排龈及单线排龈法的临床排龈效果,即排龈疼痛度分析以及对游离龈龈沟宽度(sulcus width, SW)和牙龈退缩量(gingival recession, GR)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固定修复的患者42例,共计52颗患牙,随机分为半导体... 目的数字化分析比较半导体激光排龈及单线排龈法的临床排龈效果,即排龈疼痛度分析以及对游离龈龈沟宽度(sulcus width, SW)和牙龈退缩量(gingival recession, GR)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固定修复的患者42例,共计52颗患牙,随机分为半导体激光排龈组及单线排龈组,选择26颗正常牙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VRS疼痛数字分级法,评估两种排龈法疼痛度;采用3Shape扫描仪制取排龈前及排龈后即刻、1周、6周的数字化模型,在geomagic qualify 2014软件中,分析比较两种排龈法排龈后SW、GR_(0)、GR_(1)、GR_(6)。结果半导体激光排龈组疼痛度低于单线排龈组(P<0.05);半导体激光组SW_(颊)=(0.394 2±0.087 3)mm、SW_腭=(0.397 4±0.086 8)mm,大于单线排龈组SW_(颊)=(0.322 8±0.057 3)mm、SW_腭=(0.306 0±0.050 6)mm(P<0.05);半导体激光组GR_(0)=(0.342 5±0.027 9)mm、GR_(1)=(0.162 5±0.056 9)mm、GR_(6)=(0.239 3±0.020 6)mm大于单线排龈组GR_(0)=(0.273 0±0.018 7)mm、GR_(1)=(0.145 9±0.030 8)mm、GR_(6)=(0.162 5±0.015 9)mm(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排龈疼痛度较低,单线排龈法及半导体激光排龈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龈沟宽度,但二者均会导致永久性龈退缩,且半导体激光排龈后牙龈退缩量较单线排龈法大,故针对厚龈型牙龈建议使用单线排龈。但对于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也可考虑使用激光排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 半导体激光 沟宽度 退缩
下载PDF
单线排龈联合排龈膏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填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静 黄文博 曾庆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探究单线排龈联合排龈膏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填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58例前牙龈下根面龋老年患者,根据采用方案不同分为三组,Ⅰ组(81例,132颗,采用单线排龈方案)、Ⅱ组(87例,143颗,采用排龈膏方案)、Ⅲ组(90例,146颗,采... 目的探究单线排龈联合排龈膏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填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58例前牙龈下根面龋老年患者,根据采用方案不同分为三组,Ⅰ组(81例,132颗,采用单线排龈方案)、Ⅱ组(87例,143颗,采用排龈膏方案)、Ⅲ组(90例,146颗,采用单线排龈联合排龈膏方案)。对比三组排龈时间、排龈疼痛度、排龈是否出血、排龈优良率及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修复体评价(USPHS)标准等情况。结果治疗后,Ⅱ组排龈时间、排龈疼痛度显著短/低于Ⅰ、Ⅲ两组,排龈出血率显著低于Ⅰ、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排龈优良率97.26%显著高于Ⅰ组的84.84%及Ⅱ组的86.71%;Ⅲ组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牙髓反应、边缘适合性、牙龈反应等情况均显著优于Ⅰ、Ⅱ两组(P<0.05),新发缺损及继发龋情况比较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排龈方式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填充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排龈效果,排龈膏方案疼痛度低出血少适合不能长时间配合的老年人群,单线排龈联合排龈膏方案修复体脱落率低,牙龈及牙髓反应小,临床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 填充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法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江伟 张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法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2例行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单线排龈法治疗,观察组41例患... 目的探讨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法在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高县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82例行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单线排龈法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修复失败率、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干扰素-γ、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表达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8.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精神支持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扰素-γ、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线排龈加排龈膏法治疗可明显提升老年前牙龈下根面龋充填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填充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面龋充填 老年患者 单线 膏法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前牙全瓷冠修复中实施双线排龈技术排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元 谭灵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24-425,共2页
目的浅析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单位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80例接受前牙全瓷冠修复治疗的患者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40例为对照组,施行双线排龈技术;另40例为实验组,施行单线... 目的浅析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单位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80例接受前牙全瓷冠修复治疗的患者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40例为对照组,施行双线排龈技术;另40例为实验组,施行单线排龈技术。比较两组牙面与游离龈分离满意率、预备体边缘与肩台暴露满意率、牙龈止血效果满意率及整体治疗满意率差异。结果实验组牙面与游离龈分离满意率(92.50%)、预备体边缘与肩台暴露满意率(95.00%)、牙龈止血效果满意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72.50%、77.5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整体治疗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牙全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技术,能够更好地分离牙面与游离龈,清晰暴露预备体边缘与肩台,更好地实现牙龈止血,患者整体治疗满意率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全瓷冠修复 双线 单线
下载PDF
双线排龈法在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白琴 高锦瑜 +2 位作者 韦彦锋 张文娟 王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0期3941-3944,共4页
目的:探讨双线排龈法在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拟行烤瓷冠修复的9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48例(56颗牙)采用双线排龈法,对... 目的:探讨双线排龈法在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拟行烤瓷冠修复的96例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交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48例(56颗牙)采用双线排龈法,对照组48例(52颗牙)采用单线排龈法,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排龈效果及随访24周的基牙与游离龈是否完全排开,龈沟宽度是否合适,牙体预备后肩台的边缘是否清晰、连续,印模肩台是否清晰、连续,有无气泡,模型是否清晰、光滑,牙龈有无渗血等。结果:观察组基牙与游离龈排开不全、印模肩台不清晰不连续或有气泡、模型不清晰不光滑、牙龈渗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24周,两组的修复体边缘隐蔽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级牙数为52颗(92.9%),对照组0级牙数为41(80.8%),观察组的牙周组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前牙烤瓷冠修复中应用双线排龈法的排龈效果较单线排龈法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 单线 烤瓷冠 牙体缺损
原文传递
单双线排龈法固定修复90例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石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单双线排龈法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0例患者,根据同一患者不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印模前单线排龈方法,对照组采取双线排龈法,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预备... 目的探讨单双线排龈法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5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0例患者,根据同一患者不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印模前单线排龈方法,对照组采取双线排龈法,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预备体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4.76%,实验组印模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为83.81%,实验组模型满意率为96.19%,对照组为85.71%,实验组牙龈止血满意率为98.10%,对照组为83.81%,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线排龈法制模清晰准确,可以有效地减少牙龈渗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 双线 疗效
下载PDF
双线排龈法在行前牙烤瓷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袁爱东 秦志华 +1 位作者 丘丽慧 周月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8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研究双线排龈法在行前牙烤瓷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前牙烤瓷冠修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排龈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行单线排龈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双线排龈法的患者设为... 目的研究双线排龈法在行前牙烤瓷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前牙烤瓷冠修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排龈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实行单线排龈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双线排龈法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排龈效果以及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模型不清晰、印模肩台不连续不清晰及基牙与游离龈排开不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体颜色、修复体形态、牙齿健康状态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P=0.01,χ^2=6.25)。结论双线排龈法可有效提高行前牙烤瓷冠修复患者的修复效果及美观满意度,改善患者舒适评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 单线 前牙烤瓷冠修复
下载PDF
双线排龈法对口腔固定修复效果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虹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双线排龈法对口腔固定修复效果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冠桥修复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印模前单线排龈法,观察组采用双线排龈法,... 目的双线排龈法对口腔固定修复效果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冠桥修复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印模前单线排龈法,观察组采用双线排龈法,比较两组口腔固定修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固定修复优良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固定修复采用双线排龈法,疗效更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 单线 口腔固定 修复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两种不同排龈线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固定修复 双线 单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