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江校宇 张子斌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70例行A1~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后路短节段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70例行A1~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后路短节段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矢状面Cobb角明显减小,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升高,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椎弓根螺钉退出以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可明显降低伤椎后凸畸形风险,减少术后椎体丢失,增强患者腰椎功能,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后路 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A1~A3型胸腰椎骨折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A3型和A4型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陈在飞 梁正忠 +2 位作者 夏瑞涛 肖劲松 张志跃 《中外医疗》 2019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诊治的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 目的探讨针对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期间诊治的A3型或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均采取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照组的40患者均采取后路经肌间隙短节段联合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切口的疼痛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9.21±1.34)cm,对照组(10.92±2.05)cm(t=4.217,P=0.000);观察组手术耗时(90.26±11.35)min,对照组(121.46±5.86)min (t=4.638,P=0.000);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50.72±14.59)mL,对照组(151.46±19.68)mL (t=5.034,P=0.000);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后都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之后都获得了满意骨折愈合效果。术毕即刻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以及矢状面的Cobb角较术前均得以显著纠正,两组患者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即刻相比都未出现明显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3型或者A4型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单纯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术后疼痛,该治疗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单纯后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椎间盘损伤与胸腰椎骨折患者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凸角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马新强 陶业伟 +1 位作者 周占国 关涛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2090-2095,共6页
目的:探讨与胸腰椎骨折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的后凸角变化及椎间盘损伤与患者发生后凸畸形的关系。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患者并发椎间盘损伤(损伤组)、64例患者未并... 目的:探讨与胸腰椎骨折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的后凸角变化及椎间盘损伤与患者发生后凸畸形的关系。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0例患者并发椎间盘损伤(损伤组)、64例患者未并发椎间盘损伤(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6个月后损伤的椎间盘后凸Cobb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再发后凸畸形的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后凸畸形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椎间盘损伤与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关系。结果:损伤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取出内固定6个月后,损伤组患者的Cobb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取出内固定6个月后,损伤组患者后凸畸形发生率24.29%大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后凸畸形患者与未发生后凸畸形患者的BMI、术前Cobb角、局部Cobb角(regional angle,RA)、伤椎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 height,AVH)、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骨折椎体、骨折AO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BMI、术前Cobb角、UIVA值增大及发生椎间盘损伤是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再发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P<0.05),AVH值增大是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再发后凸畸形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椎间盘损伤会增大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再发后凸畸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损伤 胸腰椎骨折 单纯后路内固定 后凸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