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手术对老年人优势眼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邢潇英 祝雪宁 +2 位作者 喻芳 李瑾 赵云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1-535,共5页
背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其手术后优势眼的变化与患者视觉质量呈明显相关,但白内障术后患者优势眼的变化与视力改变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白内障手术对老年人优势眼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 背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其手术后优势眼的变化与患者视觉质量呈明显相关,但白内障术后患者优势眼的变化与视力改变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白内障手术对老年人优势眼的影响.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7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患者按标准对数视力表最佳矫正远视力分组,双眼间视力差别≥2行者为A组,双眼间视力差别≤1行者为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用卡洞法或拇指法检测患者优势眼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以MecNmar检验对术眼手术前后优势眼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术前LogMAR最佳矫正远视力中位数(M)值为0.40(0.00 ~ 1.40),术后为0.00(-0.0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481,P=0.000).A组42例患者中术前右眼为优势眼者24例,左眼18例;33例(占78.57%)患者白内障较轻的眼为优势眼,9例(占21.43%)白内障较重眼为优势眼;患者术后右眼为优势眼者31例,左眼者11例;42例患者中13例发生优势眼转变,其中10例由左眼变为右眼,3例由右眼变为左眼,4例优势眼不稳定.B组45例患者中,术前右眼为优势眼者27例,左眼优势眼者18例;患者中4例优势眼发生转变,3例由左眼变为右眼,1例由右眼变为左眼,5例优势眼不稳定.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优势眼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P=0.092;B组:P=0.727). 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导致的屈光介质混浊可对优势眼产生影响,白内障术后屈光介质透明性改变会导致优势眼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眼 单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Q值优化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术后视觉效果分析(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哲瑶 夏丽坤 +1 位作者 陆岩 杨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604-608,共5页
目的:评价利用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方式矫正近视散光联合老视的单眼及双眼视觉效果。方法:选择2006-08-01/2009-03-31之间在我院利用CarlZeiss Meditec CRS-Master软件及MEL80准分子激光进行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 目的:评价利用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方式矫正近视散光联合老视的单眼及双眼视觉效果。方法:选择2006-08-01/2009-03-31之间在我院利用CarlZeiss Meditec CRS-Master软件及MEL80准分子激光进行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的近视或者近视散光联合老视的40名连续随访患者(80眼),术后1d;1wk;1,3,6mo及1a进行验光、单眼及双眼视近及视远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像差检查,术后1wk;1,3,6mo及1a进行对比敏感度及立体视觉检查进行视觉质量评估,并在术后6mo进行患者近距离工作视觉疲劳问卷调查。结果: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术后视觉质量研究结果如下:术后6mo等效球镜屈光度与目标屈光度相比92%在±0.50D以内,99%在±1.00D,术后3mo~1a的屈光值的变化为-0.06±0.37D。术后1mo主视眼的裸眼远视力95%达到20/20;双眼裸眼近视力87.5%达到J2,100%达到J5。术后1wk,双眼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矫正后相比有下降趋势,术后1~3mo逐渐恢复。术后1wk时,近立体视锐度有所降低(P<0.05),其他立体视锐度均无明显改变(均为P>0.05)。术后患者近距离工作视疲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Q值优化的非球面切削单眼视LASIK手术方式,对于中度近视至高度近视及散光联合老视患者,是一种耐受性好,稳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LASIK Q值 像差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主视眼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万博综述 鲍永珍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自Porta提出主视眼的概念以来,有关此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大脑视皮层的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主视眼的形成与主视眼柱、N一甲基一D一门冬氨酸(NMDA)受体、aCaMKll、神经突触以及基因有关。目前,... 自Porta提出主视眼的概念以来,有关此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大脑视皮层的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主视眼的形成与主视眼柱、N一甲基一D一门冬氨酸(NMDA)受体、aCaMKll、神经突触以及基因有关。目前,眼科临床对主视眼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开始应用于验光配镜、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及白内障手术等领域。就近年来主视眼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柱 立体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单眼
下载PDF
Q值调整的改良单眼视方案在近视性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跃国 刘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7-640,共4页
近年40岁以上近视眼患者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人数逐年增加,如何兼顾裸眼远近视力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出现多种手术方法采用特殊设计方案进行老视补偿,其中Q值调整的改良单眼视方案在提高术后裸眼远视力的同时可有效改善近视力,... 近年40岁以上近视眼患者行角膜屈光手术的人数逐年增加,如何兼顾裸眼远近视力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出现多种手术方法采用特殊设计方案进行老视补偿,其中Q值调整的改良单眼视方案在提高术后裸眼远视力的同时可有效改善近视力,从而满足40岁以上人群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现有的老视补偿手术方式,重点阐述临床常用的Q值调整改良单眼视方案,以期为眼科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患者 角膜屈光手术 裸眼远 单眼 亟待解决的问题 Q值
原文传递
单眼视设计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罗书科 林振德 +1 位作者 林少雄 刘晔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单眼视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眼术后视力及立体视功能。方法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例,一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一眼按术后为-1.75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术后应用同... 目的研究单眼视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眼术后视力及立体视功能。方法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1例,一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一眼按术后为-1.75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术后应用同视机测量远立体视锐度,应用Randot立体视图测量近立体视锐度,应用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测量视近时的双眼不等像。结果31例患者术后双眼裸眼下的远立体视锐度为400弧秒(中位数,以下同),对近视的眼远矫正后改善至60弧秒,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双眼裸眼下的近立体视锐度为50弧秒。正视眼裸眼远视力为-0.04±0.08(LogMAR),近视眼裸眼远视力是0.34±0.13,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正视眼裸眼近视力是0.56±0.12,近视眼裸眼近视力是0.24±0.1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双眼裸眼状态下视近时的近不等像值为3.71%±1.55%。结论按照单眼视设计的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能同时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以及正常的近立体视功能,而双眼裸眼状态下的远立体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晶体 人工 立体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单眼视设计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术后视觉质量
6
作者 马志成 薛颖 饶惠英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手术中利用单眼视设计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IOL)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诊断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 目的探究在白内障手术中利用单眼视设计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IOL)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诊断为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0例(200眼),分为单眼视组(主导眼屈光度设计为﹣0.5~0D,非主导眼设计为﹣2.0~﹣1.5D)及常规组(双眼均设计为﹣0.5~0D)各50例(100眼),双眼均植入AMO Tecnis ZCB00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双眼裸眼视力(视力均以logMAR形式表示)、远立体视功能、基于视觉活动问卷改良的视功能调查量表评分、脱镜率。结果双眼裸眼远距离视力,单眼视组为0.071±0.057(logMAR),与常规组0.061±0.053(logMAR)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7,P>0.05)。双眼裸眼67cm中间距离视力,单眼视组为0.307±0.126(logMAR),优于常规组为0.612±0.129(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4,P<0.05)。双眼裸眼近距离视力,单眼视组为0.345±0.118(logMAR),优于常规组为0.670±0.137(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10,P<0.05)。远立体视功能,单眼视组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周边立体视、立体盲所占百分比为12%、26%、46%、16%,常规组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周边立体视、立体盲所占百分比为60%、30%、4%、6%,常规组远立体视功能优于单眼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6,P<0.05)。视功能调查量表评分,单眼视组总分(77.231±3.261)分高于常规组[(72.616±4.58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7,P<0.05);在与视力相关日常活动得分中,单眼视组(83.498±5.453)分高于常规组[(57.998±5.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02,P<0.05);立体视方面则是常规组(81.334±27.896)分较单眼视组[(44.666±29.823)分]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9,P<0.05);周边视野得分、感觉适应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视组脱镜率为82%,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白内障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人工晶状体 功能
下载PDF
实验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瑞凤 刘桂香 万鲁芹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诱导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3所学校40岁以上教师64人,在眼前放置正球镜诱导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观察屈光参差大小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结果水平隐斜视的均值在屈光参差超过1.50 D时增大... 目的研究诱导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3所学校40岁以上教师64人,在眼前放置正球镜诱导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观察屈光参差大小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结果水平隐斜视的均值在屈光参差超过1.50 D时增大(P<0.05),小于1.50 D时没有明显变化(P>0.05);屈光参差超过1.50 D时,同时视、融合、立体视的阳性人数均随着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可引起双眼视功能异常,当屈光参差≥1.50 D时可引起双眼视功能急剧下降。按照单眼视设计白内障术后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时,可留有<1.50 D近视性屈光参差,兼顾视远和视近,以免影响高级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单眼 功能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原文传递
多焦点与单眼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双眼白内障植入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可 王骞 +4 位作者 陈鹏 钱立峰 刘建君 朱俊英 肖燕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8期570-574,共5页
目的比较多焦点与单眼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双眼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双眼白内障55例(110只眼),随机分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组(MIOL组)25例(50只眼)和单眼视... 目的比较多焦点与单眼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双眼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双眼白内障55例(110只眼),随机分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组(MIOL组)25例(50只眼)和单眼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SI—OL组)30例(60只眼)。分别在双眼中均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及植入单眼视设计双眼植入不同屈光度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其中,SIOL组采用单眼视设计,即术后优势眼形成正视,而非优势眼形成近视。于术后90d比较两组双眼裸眼视力、立体视、对比敏感度和满意度。结果术后90d,MI—OL组与SIOL组的对比敏感度、63cm和5m的视力以及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IOL组30Cm(近距离)的视力优于MIOL组(P〈0.05)。与MIOL组相比,SIOL组患者的立体视受损,MIOL组(P〈0.05)。与MIOL组相比,SIOL未对患者的主观疗效评价造成显著影响(P〉0.05)。结论患者双眼白内障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单眼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均较理想,患者术后均可获得全程视力。但是与MIOL相比,SIOL的费用成本较低。在临床上适用证范围内者,似以采用SIO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 人工 多焦点 单焦点 单眼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的单眼视设计在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拥军 姬亚洲 +1 位作者 毋艳君 霍永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单眼视设计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双侧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使用两种不同的单眼视设计治疗合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双侧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43例(86眼),根据不同的单眼视设计分成两组:A组非主导眼的目标屈光度为-1 D;B组非主导眼的目标屈光度为-2 D。随访至术后第3个月,记录双眼远、中、近距离视力,近立体视锐度,视觉质量评分,脱镜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第3个月,两组间的远、中距离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的近视力优于A组(P<0.01)。两组间近立体视锐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视远脱镜率均为100%,视近脱镜率分别为55%(A组)和87%(B组)。两组的视觉质量评价和满意度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D和-2 D两种不同的人工晶状体眼单眼视设计,应用在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中,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应当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单眼 白内障 高度近
下载PDF
单眼视法配戴角膜接触镜矫治老视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买志彬 何国利 +3 位作者 唐秀侠 郜文欣 汪洋 马恩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研究单眼视法配戴角膜接触镜(MV-CL)前后远、近视力及立体视的改变,明确MV-CL对老视者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接受老视治疗的患者47例68... 目的研究单眼视法配戴角膜接触镜(MV-CL)前后远、近视力及立体视的改变,明确MV-CL对老视者立体视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接受老视治疗的患者47例68眼,所有患者一眼配戴远视用角膜接触镜治疗以改善近视力,其中21例伴轻度远视者另一眼同时配戴角膜接触镜治疗以提高远视力,并分别于戴镜前、戴镜后2周测量远近视力及立体视。比较MV-CL前后患者视力和立体视的变化,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MV-CL后,有42例(占89%)患者双眼裸眼远、近视力达0.8/0.33(J4)或更好,戴镜前仅3例(占6%)达到此视力。Titmus立体图检查及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检查均显示,近距离立体视觉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0、0.56,均P〉0.05);同视机随机点立体图检查显示,交叉视差及非交叉视差立体视觉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11,均P〉0.05),与戴镜前比较,戴镜后2周远融合范围有所减小、远立体视觉有所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2、0.16,均P〉0.05)。Titmus立体图检查结果显示,与MV-CL前比较,MV-CL后远立体视锐度中心凹立体视人数减少,MV-CL后黄斑立体视人数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结论MV-CL能明显提高近视力,有效缓解老视症状,可以引起部分患者立体视锐度的减退,但均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其远融合范围无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角膜接触镜 立体
下载PDF
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度数对白内障患者预后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鸣 曾流芝 杨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预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2017-02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白内障患者84例168眼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单眼视设计中近附加度数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低...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手术单眼视设计中不同的近附加度数对白内障患者预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2017-02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白内障患者84例168眼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单眼视设计中近附加度数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低近附加度数组(1.25~1.75D)和高近附加度数组(2.25~2.75D)每组各42例84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6mo双眼裸眼近视力、中距离视力、远视力及立体视,以及治疗前后的视功能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低近附加度数组患者的双眼裸眼中、远视力分别为0.27±0.20、0.09±0.08,高近附加度数组患者的双眼裸眼中、远视力分别为0.29±0.25、0.10±0.07,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近附加度数组患者的双眼裸眼近视力为0.03±0.06,显著优于低近附加度数组0.07±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分别为27.93±4.52、28.24±4.91分,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分别为82.04±14.31、81.22±13.7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F-14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近附加度数组患者正常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及黄斑立体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7.6%、31.0%、21.4%,高近附加度数组正常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及黄斑立体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2.9%、23.8%、33.3%,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的两种近附加度数对提高单眼视设计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患者的裸眼视力、视功能生存质量及立体视均有相似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手术 单眼 近附加度数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下载PDF
模拟单眼视对视觉拥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卓佐跑 姜珺 +3 位作者 黄俊萍 陈浙一 苏彬彬 张斌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建立单眼视的模拟方法及周边视觉拥挤效应的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估模拟单眼视下的周边视觉拥挤效应是否较正常情况更严重。方法:实验研究。于2015年3-11月期间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在校健康学生和教师20例。正常对照时,... 目的:建立单眼视的模拟方法及周边视觉拥挤效应的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估模拟单眼视下的周边视觉拥挤效应是否较正常情况更严重。方法:实验研究。于2015年3-11月期间选取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在校健康学生和教师20例。正常对照时,双眼均给予清晰的视标(模糊度数为0D);模拟单眼视时,左眼给予清晰的视标,右眼给予模糊的视标(模糊度数分别为0.75、1.50、2.50、3.50D,顺序随机)。视觉拥挤效应的目标视标的偏心度(Ecc)为2.5°、5.0°、7.5°(顺序随机),阈值测量方法为心理物理学的阶梯法。通过比较模拟单眼视状态与正常对照状态的视觉拥挤效应的特征和差异,评估模拟单眼视对视觉拥挤效应的影响。不同模糊度数及不同Ecc时视觉拥挤效应的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矫正过的t检验。结果:视觉拥挤效应显著依赖于模糊度数(F=13.37,P<0.001)和Ecc(F=296.90,P<0.001)。模糊度数与Ecc的交互作用显著(F=4.03,P<0.001)。当Ecc分别为7.5°、5.0°时,不同模糊度数下测得的视觉拥挤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59,P<0.001;F=3.74,P=0.01),模糊度数越大,视觉拥挤效应越重。当Ecc为2.5°时,不同模糊度数下测得的视觉拥挤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3,P=0.34)。结论:相比于正常对照情况,模拟单眼视下的视觉拥挤效应加重,并且与模糊眼的模糊度数及目标视标的Ec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周边功能 觉拥挤效应 双眼竞争
原文传递
白内障摘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存在屈光参差者的视功能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昕 张金嵩 +3 位作者 李秀山 付红义 刘浩杰 辛春燕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目的评价单眼视概念在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双眼白内障摘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符合标准的病例42例(84眼),按照屈光参差度数的不同分为3组,检查其远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并人为加镜形成双眼平衡全... 目的评价单眼视概念在老年人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双眼白内障摘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符合标准的病例42例(84眼),按照屈光参差度数的不同分为3组,检查其远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立体视锐度,并人为加镜形成双眼平衡全矫状态加以对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组(屈光参差<1.00 D):视力、低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与平衡全矫状态者对比,二者无明显差异;第2组(屈光参差1.00 D~1.75 D):与平衡全矫状态者对比,视力相近,但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则差于平衡全矫状态,尤其是在高频段差异明显;第3组(屈光参差≥2.00D):视力、对比敏感度及立体视均明显差于平衡全矫状态者。随着屈光参差度数的增加,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功能均是下降的。结论对于术后不需进行精细工作或长时间近距离阅读,也不从事夜间驾驶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可以在设计手术时运用单眼视方式,使术后既可视远又可视近,方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屈光参差 对比敏感度 立体
下载PDF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视功能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夕梅 黄金土 +2 位作者 刘志芳 郑洁琼 施光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的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患者40例,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双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眼视设计术后的视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白内障患者40例,双眼先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只眼按术后为正视眼,另1只眼按术后为-2.50D近视植入相应度数人工晶状体,记录术后3个月时患者双眼裸眼以及矫正远、近、中距离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立体视。术后6个月,视功能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主观的视觉功能和脱镜率。对计量资料中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术后患者两眼裸眼矫正后远视力(t=2.001,P=0.052),中距离视力(t=1.304,P=0.199),近视力(t=1.642,P=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脱镜率为92.5%。结论按照单眼视设计的双侧人工晶状体眼,能同时获得良好的裸眼远、近视力,而双眼裸眼状态下的近立体视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晶状体 人工 功能
原文传递
近视性屈光参差对水平隐斜视及聚散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蕙 徐延山 +1 位作者 杜蓓 张艳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屈光不正患者戴镜后的水平隐斜视及聚散力,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48例,测量日常戴镜状态下的矫正视力,使用Von Graefe法检查远方(5m)、近方(40cm)的分离性水平隐斜视,利用... 目的:通过测量屈光不正患者戴镜后的水平隐斜视及聚散力,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48例,测量日常戴镜状态下的矫正视力,使用Von Graefe法检查远方(5m)、近方(40cm)的分离性水平隐斜视,利用梯度法计算AC/A比率;使用综合验光仪上的Risley棱镜检查远方、近方的水平聚散力。40例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屈光参差组远方、近方的分离性水平隐斜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参差组水平聚散力的模糊点、破裂点、恢复点值均小于对照组,除近方BO恢复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影响水平眼位,减弱聚散力,患者可拥有双眼单视功能,但注视近方距离时,患者可能存在单眼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水平隐斜 水平聚散力 单眼
下载PDF
传导性角膜热成型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颖 曾锦 +4 位作者 郭海科 王军 谢文娟 李仲明 廖伟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86-3688,共3页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热成形术(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双眼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症状明显的正视或轻度近视的非主视眼行CK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1个...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热成形术(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双眼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视症状明显的正视或轻度近视的非主视眼行CK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双眼裸眼近视力、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显然验光等效球镜、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CK术后6月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11例(73.3%),14例(93.3%);术后6月术眼散光度在±1.00(DC)以内者为86.7%;术后6个月15例非注视眼行CK术后裸眼远视力由(0.87±0.09)(DS)下降为(0.68±0.09)(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1.99±0.47)(D)增加至术后(43.64±0.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眼泪膜破裂时间术前(12.0±1.69)(s)缩短为术后(10.00±1.7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3例(86.7%)患者表示满意,术后可以较长时间(>1h)阅读,可以不使用近用眼镜。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非主视眼老视,能够获得较好的双眼远、近视力,减少术后对眼镜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单眼
下载PDF
单眼视设计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明博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2期12-13,共2页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术后视觉质量的恢复也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术后能够恢复或重建全程功能性视力。而单眼视设计作为一种人工晶体植入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获得全程视力,并具有价格便宜、简单易行的特点,因此...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术后视觉质量的恢复也有更高的要求,希望术后能够恢复或重建全程功能性视力。而单眼视设计作为一种人工晶体植入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获得全程视力,并具有价格便宜、简单易行的特点,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角膜接触镜在老视矫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玲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0年第5期98-10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老视的3种角膜接触镜矫正方式;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组合型;单眼视型;双光型(同心圆型双光,垂重型双光)。包括这3种角膜接触镜的矫正原理和矫正方法。阐明如何选择老视角膜接触镜矫正方式。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单眼 双光型角膜接 触镜
下载PDF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治疗老视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华 罗栋强 +1 位作者 陈蛟 何书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21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选择31例(40眼)有明显老视症状的患者,术前屈光度球镜+0.50^+2.50D,散光≤+0.75D,采用CK进行治疗,术后预期目标... 目的:探讨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预测性。方法:选择31例(40眼)有明显老视症状的患者,术前屈光度球镜+0.50^+2.50D,散光≤+0.75D,采用CK进行治疗,术后预期目标屈光度主导眼矫正为0.00^-0.50D,非主导眼术后目标屈光度为-1.50^-2.50D,且近视力≥0.5(J3),术后随访1a以上。结果:术后1a双眼裸眼远视力≥0.8且近视力≥0.5(J3)或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61.3%,74.2%;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a等效球镜屈光度与预期目标差值在±0.50D、±1.00D以内者分别为45.0%,82.5%;术后1a术眼散光度在±1.00D以内者为87.5%;术后双眼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无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无严重干眼症的发生;术后1a90.3%的患者表示满意。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治疗老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单眼
下载PDF
CK和LASIK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华 罗栋强 +1 位作者 何书喜 陈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应用单眼视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21例(26眼)及24例(41眼)老视患者分别接受CK和LASIK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应用单眼视治疗老视的临床效果和视觉质量。方法:21例(26眼)及24例(41眼)老视患者分别接受CK和LASIK治疗,术前患者屈光度球镜+0.75^+2.0D,散光≤+0.75D,术后预期目标屈光度主导眼矫正为0^-0.5D,非主导眼矫正为-1.5^-2.5D近视状态且近视力≥0.5(J3),术后随访1a。结果:术后1aCK组和LASIK组双眼裸眼视力≥0.8且近视力≥J3者分别为52.4%、66.7%,近视力≥0.33(J4)者分别为81.0%、87.5%,两组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眼等效球镜屈光度与预期目标相差±0.5D以内者分别为42.3%、70.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眼散光度在±0.75D以内者分别为57.7%、92.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眼角膜光学视功能区CK组和LASIK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术眼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无明显下降;术后1a患者术眼有干眼症状者CK组为3眼(11.5%),LASIK组为8眼(19.5%),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单眼视原理采用CK和LASIK治疗老视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单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