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凯妮汀单次治疗霉菌性阴道炎9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邱娜璇 《江西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治疗 凯妮汀阴道片
下载PDF
单次聚焦射频治疗皮肤型鼻唇沟凹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井清 林燕娴 +4 位作者 袁巍巍 孔震 闫飞 孙辉 于丽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高能量参数聚焦射频单次治疗皮肤型鼻唇沟凹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皮肤型鼻唇沟凹陷患者30例,年龄26~57岁,使用新型聚焦射频进行单次高能量参数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面部标准...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高能量参数聚焦射频单次治疗皮肤型鼻唇沟凹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皮肤型鼻唇沟凹陷患者30例,年龄26~57岁,使用新型聚焦射频进行单次高能量参数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面部标准化照片拍摄,由两位未参与治疗的医师使用WSRS评定量表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后3个月由患者填写5分制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治疗后3个月患者WS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93.33%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型聚焦射频单次高能量参数治疗皮肤型鼻唇沟凹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射频 鼻唇沟凹陷 高能量 治疗
下载PDF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建平 徐国镇 +5 位作者 苗延浚 魏文斌 胡士敏 唐昕 王景昭 王光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 6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2例接受单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 4例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靶中心1~2个,准直器1 5~4 0mm ,参考剂量曲线70 %~90 %...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 6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2例接受单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 4例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靶中心1~2个,准直器1 5~4 0mm ,参考剂量曲线70 %~90 %,单次治疗DT2 5Gy/次和DT35Gy/次,分次治疗总剂量DT4 2~5 5Gy/ 3~4次,共4~1 6d。结果 中位随访期6 6个月(3~1 0 0个月) ,1 6例患者全部生存。1 6例中,有1 3例随诊满5年,其5年生存率为1 0 0 %。有7例患者疗后4~1 5个月摘除眼球,其中担心肿瘤未控中断观察2例,继发性青光眼3例,角膜溃疡2例。全组有1例发现远处转移。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是安全有效的,适用于肿瘤位于后极(或位于赤道后1 / 2 )、最大径线<2 0mm、厚度<1 5mm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继发性青光眼 5年生存率 临床价值 剂量曲线 治疗 治疗 摘除眼球 肿瘤未控 角膜溃疡 远处转移 患者 准直器 随访期
原文传递
兔烫伤早期有效肾血浆流量的变化及山莨菪碱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向清 杜歌兵 +1 位作者 刘善才 赵春荣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89年第1期54-55,76-77,共4页
严重烧伤早期,由于全身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会导致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下降,故在临床上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乃至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为寻求防治ERPF下降的可能途径,我们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烫伤兔的ERPF,并同山莨菪硷治疗组进行了对... 严重烧伤早期,由于全身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会导致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下降,故在临床上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乃至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为寻求防治ERPF下降的可能途径,我们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烫伤兔的ERPF,并同山莨菪硷治疗组进行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浆流量 治疗作用 山莨菪硷 循环血容量 急性肾功能不全 少尿 同位素示踪法 莨菪碱 治疗 严重烧伤
下载PDF
单次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勤郁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534-535,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方法 248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单词治疗的尿激酶组(136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12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h、3天和15天内TIA...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方法 248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单词治疗的尿激酶组(136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12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h、3天和15天内TIA发作的控制率分别为67.64%、89.71%和97.05%,均高于对照组的14.29%、76.78%和85.71%(P<0.01)。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能迅速控制频发TIA发作,安全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非麻醉单次辐照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盛红 梁志刚 肖雁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7期202-203,共2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已被用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HIFU对子宫体实肿瘤的单次治疗一般均需在麻醉下进行,本文通过观察、分析1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一般镇痛、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瘤 临床治疗 治疗 非麻醉 临床研究 辐照 子宫腺肌病
原文传递
肺癌脑转移瘤的不同伽玛刀治疗方式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胡盛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7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伽玛刀单次与分次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治疗价值。方法5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伽玛刀单次治疗,观察组进行伽玛刀分次治疗。比较两组肿瘤局控率、1年生存率、急性放疗反... 目的探究伽玛刀单次与分次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评估其治疗价值。方法50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伽玛刀单次治疗,观察组进行伽玛刀分次治疗。比较两组肿瘤局控率、1年生存率、急性放疗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局控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8.0%、8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级放射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0.0%、16.0%,均低于对照组的48.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分次治疗策略可以明显增加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而且也能够增加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减少急性放疗反应的发生率,其应用价值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肺癌 脑转移瘤 治疗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潘虹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99-600,共2页
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类型,尤其在社会老龄化发展中,此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也显著提高[1]。目前,临床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但血液透析的单次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由于患者不明确治疗相关的注意事项,容易影响治疗效... 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类型,尤其在社会老龄化发展中,此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也显著提高[1]。目前,临床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但血液透析的单次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由于患者不明确治疗相关的注意事项,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采用相关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本文探讨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方法 临床发病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糖尿病性 治疗 社会老龄化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雯 胡惠娟 +1 位作者 陈雯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34-635,共2页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的疗效。方法对12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移位患者进行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门诊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一次性治愈率为97.6%,总有效...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的疗效。方法对12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移位患者进行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门诊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一次性治愈率为97.6%,总有效率100%,其中5例轻度,23例中度,28例合并宫颈息肉、70例合并宫颈肥大患者均治愈(100%);92例重度患者中87例治愈(94.6%),5例好转,22例宫颈肥大伴宫颈腺囊肿患者治愈20例,2例好转,7例好转患者治疗2次治愈。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内阴道分泌物增多,10d左右逐渐减少。19例重度柱状上皮移位伴宫颈肥大患者在治疗后2周出现阴道出血,经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局部止血处理后如期治愈。结论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安全、疗效好,是值得临床上推广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宫颈柱状上皮移位 治疗
下载PDF
五种血液净化手段单次治疗对肾衰竭患者血磷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洪 曾丽花 +6 位作者 吴红兰 卢飞杏 陈业珍 林芳 苏庆玲 欧阳陪花 曾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了解常规间歇性血透(IHD)、IHD串联活性炭吸附器YTS-200、IHD串联树脂吸附器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对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情况。方法: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30例... 目的:了解常规间歇性血透(IHD)、IHD串联活性炭吸附器YTS-200、IHD串联树脂吸附器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对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情况。方法: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30例交叉行IHDI、HD+YTS-200I、HD+HA-330治疗;20例危重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交叉行SLED、CVVH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磷和血尿素,计算其下降率,比较治疗模式对其影响。结果:上5种治疗模式对肾衰竭患者血磷均有明显的清除,磷下降率(P-RR):IHD 41.16±13.774I、HD+YTS-200 50.236±10.968I、HD+HA-33045.67±17.05、SLED 54.12±17.277、CVVH为28.06±22.71;秩和检验示SLED与IHD+YTS-200治疗之间无差异,IHD与IHD+HA-330治疗之间无差异(P>0.05),其余的模式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UN下降率(URR):IHD77.39±5.38I、HD+YTS-200 74.82±6.36I、HD+HA-330 73.80±5.45、SLED 80.59±9.9、CVVH 43.66±18.19;配对T检验示同一治疗URR明显高于P-RR(P<0.05)。结论:IHDI、HD+YTS-200I、HD+HA-330、SLED、日间CVVH5种治疗模式对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不同于BUN,每次每种治疗P-RR明显小于URR;YTS-200吸附器对血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IHD+YTS-200、SLED治疗对血磷的清除效果类似,显著高于其他3种血液净化模式;SLED的P-RR显著高于相同时间日间CVVH(10 h);SLED对高血磷治疗有高性价比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治疗 肾衰竭 血磷
下载PDF
垂体腺瘤的X刀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志钧 林志国 +3 位作者 沈红 李庆国 隋立森 浦松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 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 2000年6月应用 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 54例获得影象学复查,36例获... 目的:观察分析 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 2000年6月应用 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 54例获得影象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 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着。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X-刀 治疗 治疗
下载PDF
X-刀治疗垂体腺瘤5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诚忠 夏炎春 +1 位作者 华海燕 夏海波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40-442,447,共4页
目的: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WDVE-XKYS08 X-刀治疗系统治疗垂体腺瘤患者50例,单次治疗(SRT)30例,分次治疗(SRS)20例。50例全部获得影像学复查,其中31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结果:治疗后3~36个月复查MRI... 目的: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WDVE-XKYS08 X-刀治疗系统治疗垂体腺瘤患者50例,单次治疗(SRT)30例,分次治疗(SRS)20例。50例全部获得影像学复查,其中31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结果:治疗后3~36个月复查MRI,病灶消失(CR)者10例(20%),病灶缩小1/2或以上(PR)者21例(42%),病灶缩小1/2或以下(NC)者15例(30%),PD4例(8%),总有效率(CR+PR)达62%。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症状加重者。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29%。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它不同于一般外放疗,它的治疗次数虽少而瘤体受量高,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并发症,及X-刀剂量选择。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X-刀 治疗 治疗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56例
13
作者 秋楠 缪星宇 +3 位作者 蔺鹏桢 许彦钢 王继军 杨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5-676,684,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RS治疗脑膜瘤56例,并随访1~7年,平均3.5年。单次治疗35例,分次治疗21例,治疗病灶体积10.2~434.7cm3,单次治疗周边剂量16~22Gy,分次治疗周边剂量6.1~9.5Gy,给3~4次...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RS治疗脑膜瘤56例,并随访1~7年,平均3.5年。单次治疗35例,分次治疗21例,治疗病灶体积10.2~434.7cm3,单次治疗周边剂量16~22Gy,分次治疗周边剂量6.1~9.5Gy,给3~4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5~7d。所有病灶80%的体积均以60%~110%等剂量线覆盖。结果:临床症状改善28例,肿瘤消失3例,肿瘤体积缩小16例,体积不变19例,肿瘤扩大和肿瘤周围水肿1例,肿瘤体积不变周围水肿17例中未缓解5例,手术3例,死亡2例。超过3年者临床症状均未加重。结论:SRS治疗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控制肿瘤的生长,改善临床症状;分次治疗对较大病灶也有较好的疗效,但应掌握好肿瘤大小、部位、形态及与周边剂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脑膜瘤 治疗 治疗 周围水肿 临床症状 临床价值 病灶体积 治疗间隔 等剂量线 症状改善 体积缩小 肿瘤体积 肿瘤大小 周边剂量 SRS
下载PDF
X-刀单次与分次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徐培坤 赵亮 孟庆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行X-刀单次治疗与分次治疗后疗效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X-刀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次治疗组(70例)与分次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行X-刀单次治疗与分次治疗后疗效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经X-刀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次治疗组(70例)与分次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总体肿瘤控制率为95.9%,其中单次治疗组肿瘤控制67例(95.7%),分次治疗组肿瘤控制49例(96.1%);治疗后激素水平控制率为38.0%,其中单次治疗组激素水平控制28例(40.0%),分次治疗组激素水平控制18例(35.3%);两组肿瘤控制和激素水平控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1、2、3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治疗间隔时间的分次治疗是降低并发症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X-刀 放射外科手术 治疗 治疗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在多发性硬化症早期阶段弥散张量MRI检测到的正常表现白质的损害与疾病短期内的活动度无关
15
作者 Gallo A. Rovaris M. +2 位作者 Riva R.etal. M. Filippi 江山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9期23-24,共2页
Background: Diffusion-tensor (D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the po tential to elucidat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issue microstructure inaccessible to other MRI technique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 Background: Diffusion-tensor (D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the po tential to elucidat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issue microstructure inaccessible to other MRI technique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normal-appearing bra in tissue abnormalities occur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t the earlies t clinical stage and whether their severity is predictive of a short-term disea se evolution by using DT MRI. Design: Forty-five patients and 22 healthy contro l subjects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had had a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 wit hin the 3 months preceding study enrollment and paraclinical evidence of disease dissemination in space. During a single session, dual-echo, pulsed-gradient s pin-echo echo-planar, and postgadolinium T1-weighted images of the brain were obtained from each subject. In patients, dual-echo and enhanced images were ob tained after 3 and 12 months, to detect MRI signs of disease dissemination in ti me. An on-study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also conducted to ascertain the oc currence of clinical relapses. Mean diffusivity and fractional anisotropy maps w ere derived from DT images. 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 (N-AWM) and normal- appearing gray matter mean diffusivity and fractional anisotropy histograms were produced and analyzed. Result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9 patients showed MRI evidence of disease dissemination in time. When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patients showed higher average NAWM mean diffusivity (P=.01), lower average NAW M mean diffusivity peak height (P < .001), and fractional anisotropy (P < .001). The DT MRI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ose with and those without disease dissemina tion in time at follow-up.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t the earliest clinical stage, the severity of NAWM damage does not predict new le sion formation in the short term, suggesting that the “diffuse”component of ti ssue damage is, at least partially, independent of the “discrete,”predominantl y inflamm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MRI检测 弥散张量 临床综合征 平均弥散度 双折射度 治疗 亚临床 微观结构特征 复发率
下载PDF
聚焦超声单次治疗7027例宫颈炎症相关疾病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成志 熊希 +10 位作者 李幼平 彭斌 蔡羽嘉 杜亮 李静 王莉 潘忠礼 陈锦云 肖筱 陈文直 王智彪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406-412,共7页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在农村基层医院治疗宫颈炎症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方法在重庆市9区县80家乡镇医院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对8 352例宫颈炎症相关疾病患者行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4级计分...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在农村基层医院治疗宫颈炎症相关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方法在重庆市9区县80家乡镇医院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CZF型超声波治疗仪,对8 352例宫颈炎症相关疾病患者行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4级计分法和疗效指数评价方法,分析和评价有完整记录的7 027例患者(轻度1 156例、中度5 312例、重度559例)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适用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7 027名患者中6 413例(91.26%)在5分钟内完成聚焦超声治疗。经3个月随访观察,总有效率为99.59%,5 012例(71.32%)治愈。656例(9.34%)治疗后有少-中量阴道出血,仅12例患者(占0.17%)的出血量与月经量相当,经压迫止血及对症抗炎治疗后血止。结论聚焦超声是治疗宫颈炎症相关疾病安全有效的新疗法,术后出血少,阴道排液时间短,适合在基层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症相关疾病 聚焦超声 CZF治疗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单次治疗时间差异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弘扬 梁峰 +2 位作者 张爱国 闫明宇 梅荣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在手法相同、疗程确定的情况下,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单次不同治疗时间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各组均...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在手法相同、疗程确定的情况下,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单次不同治疗时间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各组均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治疗,对照组每次治疗15 min,加强对照组每次治疗30 min,治疗组采用时间递增法(第1个疗程单次治疗时间为8 min,其后每个疗程单次治疗时间在前一疗程基础上增加3 min)。5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前后症状疗效评分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症状疗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和加强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时间递增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颈椎关节松动法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方面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关节松动法 时间递增法 治疗时间
下载PDF
结石CT值测定联合输尿管软镜单次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怀山 叶烈夫 +5 位作者 刘志华 江其琦 林友成 洪运 陶奕然 周志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7期136-137,共2页
目的分析结石CT值测定联合输尿管软镜单次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大负荷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泌尿系CT平扫测定结石大小且计算CT均值。结合患者结石CT值分为硬结石组与易碎结石组,每组69例。比较2组患者CT均... 目的分析结石CT值测定联合输尿管软镜单次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大负荷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泌尿系CT平扫测定结石大小且计算CT均值。结合患者结石CT值分为硬结石组与易碎结石组,每组69例。比较2组患者CT均值、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易碎结石组CT均值低于硬结石组(P <0. 01);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易碎结石组结石清除率为95. 65%,高于硬结石组的85. 51%(P <0. 05)。结论结石CT值测定联合输尿管软镜单次治疗大负荷肾结石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CT值测定 输尿管软镜治疗 大负荷肾结石
下载PDF
单次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8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重波 朱雯华 卢家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6-466,共1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受血制品安全问题限制在国内应用较少.双重血浆置换(DFPP)是使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更小的...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受血制品安全问题限制在国内应用较少.双重血浆置换(DFPP)是使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血浆再通过膜孔更小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将分子量大的致病蛋白除去,回收白蛋白等小分子蛋白并加上补充液回输人体的方法.DFPP治疗MG国内少见报道,我们采用DFPP疗法单次治疗全身型MG8例,短期内有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血浆置换治疗 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浆分离器 神经肌肉接头 双重血浆置换 小分子蛋白 乙酰胆碱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五种血液净化单次治疗对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洪 曾丽花 +1 位作者 吴红兰 卢飞杏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0,共1页
我们比较目前常用的常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IHD串联血液吸附器(IHD+YTS-200、IHD+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单次治疗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
关键词 治疗 清除效果 血液净化 血磷 间歇性血液透析 肾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静脉血液滤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