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的免疫学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84
1
作者 单保恩 张金艳 +4 位作者 杜肖娜 李巧霞 山下优毅 吉田安宏 杉浦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0-374,共5页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的免疫学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3H介入法分析了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Oldenlandiadiffusaextract,ODE)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51Cr游离实验测定了小鼠和人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用ELISA...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的免疫学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方法 :用3H介入法分析了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Oldenlandiadiffusaextract,ODE)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51Cr游离实验测定了小鼠和人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用ELISA法和生物法研究了B细胞抗体的产生以及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 ,并用3H介入法分析了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 ;用层析法、蛋白酶消化法和糖分解处理(即NaIO4 处理 )分析了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结果 :ODE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ODE增强小鼠和人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增强B细胞抗体的产生以及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 ,并增强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为 90道尔顿的糖蛋白。结论 :ODE对小鼠和人有免疫调节作用 ,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或吞噬肿瘤细胞 ,这些活性可应用于临床调节免疫功能和治疗肿瘤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T细胞 B细胞 单核细胞 抗肿瘤活性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扩增及鉴定 被引量:91
2
作者 朱学军 曹雪涛 +5 位作者 于益芝 陈国友 万涛 马施华 唐华 章卫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树突状细胞(DC)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及T细胞依赖性抗体生成中起重要作用,骨髓及外周血的CD34造血前体细胞在GM-CSF和TNF-α的作用下,可在体外分化发育,生成树突状细胞.本研究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100ng... 树突状细胞(DC)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及T细胞依赖性抗体生成中起重要作用,骨髓及外周血的CD34造血前体细胞在GM-CSF和TNF-α的作用下,可在体外分化发育,生成树突状细胞.本研究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100ng/ml hGM-CSF、500U/ml hIL-4,体外培养1周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其高表达MHC-Ⅰ、MHC-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B7-1和CD40,能强烈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培养条件以应用自体血清或胎牛血清为最佳;单独应用hGM-CSF只能生成巨噬细胞;在培养末期加入TNFα可促进DC进一步成熟.本研究为DC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单核细胞 体外扩增 鉴定 外周血
下载PDF
Diagnostic value of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13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in serum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or hepatic fibrosis 被引量:49
3
作者 Bin-Bin Zhang Wei-Min Cai Hong-Lei Weng Zhong-Rong Hu Jun Lu Min Zheng Rong-Hua Liu,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3,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490-2496,共7页
AIM: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hepatic fibrosis has become the focu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biopsy, especially in the surveillance of treatment and in screening hepatic fibrosis. Recently, regulatory elements involved ... AIM: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hepatic fibrosis has become the focu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biopsy, especially in the surveillance of treatment and in screening hepatic fibrosis. Recently, regulatory elements involved in liver fibrosis, such as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DGF-BB),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factors or enzymes could be used as the indices for the diagnosis of hepatic fibrosis, we investigated them by means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METHODS: Serum samples from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and twenty healthy blood donors were assay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PDGF-BB, TGF-β1, MMP-1, and TIMP-1 with ELISA, and HA, PCIII, C-IV, and LNlevel with RIA. The message RNA (mRNA) expression of TIMP-1 and MMP-1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Nor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Liver biopsy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The biopsy samples were histopatholocjically examined. The trial was double-blind controlled. RESULTS: The serum level of PDGF-BB, TIMP-1, the ratio of TIMP-1 and MMP-1 (TIMP-1/MMP-1), mRNA expression of TIMP-1 (TIMP-lmRNA), and the ratio of TIMP-lmRNA and MMP-lmRNA (TIMP-lmRNA/MMP-lmRNA) in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blood donors (t=2.514-11.435, P=0.000-0.016). The serum level of PDGF-BB, TIMP-1, TIMP-1/MMP-1, and TIMP-lmRN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ibrosis stage and inflammation grade (r=0.239-0.565, P=0.000-0.033), while the serum level of MMP-1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ibrosis stage and inflammation grade, and TIMP-lmRNA/MMP-lmRN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flammation grade. Through the analysis by ROC curve, serum PDGF-BB was the most valuable marker, and its sensitivity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nine indices. The markers with the highest specificity were TIMP-lmRNA and TIMP-lmRNA/MM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基质多发蛋白酶-1 单核细胞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白附子对人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节活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单保恩 张金艳 +6 位作者 李巧霞 乔芳 李宏 叶静 杜肖娜 山下优毅 黑田悦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68-772,共5页
目的 :研究中药白附子的免疫学调节活性。方法 :用3H介入法测定了中药白附子提取物(Rhizomatyphoniiextract,RTE)对小鼠脾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绵羊红细胞花结形成试验分离纯化淋巴细胞后 ,检测了RTE的效应细胞 ;用51Cr游离... 目的 :研究中药白附子的免疫学调节活性。方法 :用3H介入法测定了中药白附子提取物(Rhizomatyphoniiextract,RTE)对小鼠脾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 ;用绵羊红细胞花结形成试验分离纯化淋巴细胞后 ,检测了RTE的效应细胞 ;用51Cr游离实验测定了人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 ,用ELISA法和生物法研究了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 ,并用3H介入法分析了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 ;用层析法分析了白附子的化学成分 ,并用SDS PAGE法测定了其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结果 :RTE对小鼠脾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并有较好的量效关系 ;RTE的效应细胞是T细胞 ;RTE增强人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活性、增强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1)产生 ,并增强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白附子的化学成分为 66道尔顿的糖蛋白。结论 :RTE对人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免疫增强作用 ,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或吞噬肿瘤细胞和外来抗原 ,这些活性可应用于临床调节免疫功能和治疗肿瘤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附子 T细胞 单核细胞 抗肿瘤活性 糖蛋白
下载PDF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by percutaneous decompression an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infusion 被引量:43
5
作者 阎作勤 陈云苏 +5 位作者 李文俊 杨轶 霍建忠 陈峥嵘 史剑慧 葛均波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6年第1期3-7,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by percutaneous decompression an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BMCs) infusion. Methods: 4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by percutaneous decompression an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 (BMCs) infusion. Methods: 44 hips in 28 patients with avascular necrosis at early stage were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multiple holes decompression followed by autologous BMCs infusion. Autologous BMCs were concentrated from bone marrow that was taken from the posterior iliac crest of the patient.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least 2 years. The result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Harris hip score and the progression in the radiograghic stages. Results: N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operation. Before operation, there were stage Ⅰ of femoral head necrosis in 8 hips, stage Ⅱin 15 hips, stage Ⅲin 14 hips, stage Ⅳ in 7 hips, and the postoperative stages at the most recent follow-up were stage O in 1 hip, stage Ⅰ in 6 hips, stage Ⅱin 13 hips, stage Ⅲin 13 hips, stage Ⅳ in 7 hips, stage Ⅴ in 4 hips. The mean preoperative Harris hip score was 58 ( 46-89 ), and improved to 86 ( 70-94 ) postoperatively. All the femoral head collapsed preoperatively showed that the necrotic size was at least more than 30 %. Conclusions : Percutaneous multiple holes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BMCs is a new way to treat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The earlier the stage, the better the result.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needed to compare with routine core decompress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NECROSIS Femur head Bone marrow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陈学军 李建军 +2 位作者 夏泠 王晶 李庚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的影响 ,探讨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6的...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 6的影响 ,探讨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6的时间及剂量效应 ,其峰值与辛伐他汀抑制剂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白细胞介素 6的合成随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呈剂量依赖性 ;2 0mg/LC反应蛋白和 10 μg/L脂多糖刺激白细胞介素 6合成的开始时间分别是 4h和 2h ,均呈时间依赖性 ,在 2 4h达高峰 ,其峰值分别是 90 4± 77和 16 5 4± 76 5ng/L。辛伐他汀 (10 -8mol/L~ 10 -6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2 0mg/LC反应蛋白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6合成 ,仅 10 -6mol/L的辛伐他汀能抑制 10 μg/L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6合成。结果提示 ,C反应蛋白和脂多糖能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6 ;辛伐他汀抑制C反应蛋白及脂多糖诱导的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 6合成 ;辛伐他汀对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提示该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细胞介素6 单核细胞 C反应蛋白 脂多糖
下载PDF
CCL2/MCP-1在其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姜懿纳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34-1638,共5页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在人体的生理机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小分子蛋白,多由免疫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分泌,具有化学趋化活性。CCL2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又称β亚家族)成员之一,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在人体的生理机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小分子蛋白,多由免疫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分泌,具有化学趋化活性。CCL2是趋化因子CC亚家族(又称β亚家族)成员之一,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可以趋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影响其吞噬作用以及产生抗体,从而对抗外来入侵微生物的生理功能。由于CCL2作用广泛,在体内各个部位均有一定表达,因此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CCL2在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白血病、糖尿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该文就CCL2及其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CL2 受体 单核细胞 免疫系统 肿瘤 神经疾病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仁崇 蒋电明 +1 位作者 黄伟 梁熙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7-650,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gout)和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关节液内尿酸盐浓度的变化,形成微晶体诱发的免疫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血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gout)和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关节液内尿酸盐浓度的变化,形成微晶体诱发的免疫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ACM)-1的过表达,单核细胞的黏附和渗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化对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细胞黏附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饮食结构 急性发作 免疫反应 单核细胞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IL-4、IL-6和IL-10水平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符州 杨锡强 +4 位作者 李成荣 王莉佳 张远维 张儒谊 熊大惠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5-276,共2页
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毛支组IL-4、IL-6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1,0.05),即T... 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毛支组IL-4、IL-6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1,0.05),即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提示毛支患儿可能存在与哮喘相似的免疫功能异常,即Th亚群功能失衡,并与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细胞介素 儿童 外周血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患者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陈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62-464,共3页
目的 观察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患者单核 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以探讨他汀类药物其他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检测 17高胆固醇患者服用西立伐他汀前后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17例高胆固醇患... 目的 观察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患者单核 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 ,以探讨他汀类药物其他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检测 17高胆固醇患者服用西立伐他汀前后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17例高胆固醇患者 ,男 15例 ,女 2例 ,年龄 36~ 5 4岁。口服西立伐他汀 0 .3mg/d ,8周后 ,高胆固醇患者的总胆固醇降低 19.6 % (P =0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降低 31.1% (P =0 .0 0 1) ,甘油三酯 (TG)降低 5 .1% (P =0 .0 0 97) ,单核 内皮细胞黏附率降低 2 7.7% (P =0 .0 0 1) ;高胆固醇患者的单核 内皮细胞黏附率与总胆固醇 (r=0 .6 744 ,P =0 .0 0 3)、LDL C(r=0 .6 175 ,P =0 .0 0 8)、TG(r=0 .712 7,P =0 .0 0 13)呈正相关性 ;内皮细胞先经西立伐他汀孵育后 ,对单核细胞的黏附率与高胆固醇患者服药前的黏附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7470 ) ;单核细胞经西立伐他汀孵育后 ,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较服药前降低 12 .9% (P =0 .0 0 1) ,但仍较服西立伐他汀 8周后高 2 0 .7% (P =0 .0 0 1)。结论 高胆固醇患者经西立伐他汀治疗血脂水平下降后 ,其单核 内皮细胞黏附率随之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立伐他汀 单核细胞 黏附反应 高胆固醇
原文传递
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周淑英 刘玉峰 +1 位作者 夏汝山 戚爱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2266-2268,共3页
目的 探讨 Th1 / 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48例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 ,用 Ficoll- Hypaque分离单个核细胞 ,采用夹心 EL ISA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 IFN- γ,(γ-干扰素 ) ,IL - 4... 目的 探讨 Th1 / 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皮炎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48例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 ,用 Ficoll- Hypaque分离单个核细胞 ,采用夹心 EL ISA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 IFN- γ,(γ-干扰素 ) ,IL - 4(白细胞介素 - 4) ,IL - 1 0 (白细胞介素 ) .结果 皮炎、湿疹组患者 IFN-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其浓度(μg· L- 1)分别为 6 7.7± 2 7.3和 6 5 .2± 2 9.9,对照组浓度(μg· L- 1)为 1 5 .9± 8.2 ;IL- 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皮炎湿疹组浓度 (μg· L- 1)分别为 3 5 .6± 8.9和41 .6± 1 1 .8,对照组浓度 (μg· L- 1)为 85 .2± 2 2 .1 ;IL- 1 0水平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皮炎湿疹组浓度 (μg· L- 1)分别为76 3 .3± 1 42 .2和 789.9± 1 3 1 .6 ,对照组浓度 (μg· L- 1)为72 9.6± 1 6 8.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湿疹 单核细胞 接触性皮炎 TH1细胞 TH2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生物因子
下载PDF
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偏移状态及红霉素的纠偏作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肖伟 余惠 +2 位作者 郑春燕 董亮 田志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7-350,共4页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辅助淋巴细胞两个功能性亚群 (Th1/Th2 )的功能状态及红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2 3例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10名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以白细胞介素 2 (IL 2 )...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辅助淋巴细胞两个功能性亚群 (Th1/Th2 )的功能状态及红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2 3例哮喘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10名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以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干扰素γ(IFN γ)代表Th1类细胞因子 ,IL 4、6、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 ,分别检测了两组PBMC加红霉素体外培养前、后上述各种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 哮喘患者Th2类因子IL 4、6、10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 18/2 3、19/2 3和 10 /2 3 ,Th1类细胞因子IFN γ和IL 2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 1/2 3和 13/2 3 ,而正常对照组Th2类因子IL 4、6、10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 0 /10、2 /10和 1/10 ,Th1类因子IL 2和IFN γ的阳性表达例数均为 1/1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哮喘患者PBMC中的Th2类细胞因子IL 4、IL 6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 (P分别 =0 0 0 0 0 3、0 0 0 1)。加红霉素培养后哮喘患者PBMC中Th1/Th2类细胞因子出现明显变化 ,表现为对IL 4、IL 6的显著下调作用 (18/2 3 :5 /2 3,P =0 0 0 0 6、19/2 3:9/2 3 ,P =0 0 0 6 ) ,Th1类因子IFN γ表达阳性率有所增高 ,IL 2表达有所下降 (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 ,从而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正常对照组加红霉素培养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细胞因子 基因检测 红霉素 单核细胞 PBMC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潘清蓉 孙梅励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近年的研究揭示超敏C 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eCRP ,hs CRP)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之一。同时还发现CRP自身可能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CRP可增加单核细胞向血管... 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反映炎症的敏感指标。近年的研究揭示超敏C 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eCRP ,hs CRP)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之一。同时还发现CRP自身可能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CRP可增加单核细胞向血管壁黏附、促进巨噬细胞摄取LDL、促使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及促进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生 ;CRP还与血栓形成和斑块的破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功能 血管壁 单核细胞 炎症 增加 促进 作用
下载PDF
丹参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整作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潮临 Arsalan Kharazmi Viggo Faber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9-11,共3页
研究丹参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化学趋化和超氧化物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能明显增加两种细胞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并对两种细胞的化学趋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丹参能调整中性粒细胞的氧化过程(呼吸爆发),参与化学趋化作... 研究丹参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化学趋化和超氧化物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能明显增加两种细胞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并对两种细胞的化学趋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丹参能调整中性粒细胞的氧化过程(呼吸爆发),参与化学趋化作用、炎症过程和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化学趋化 超氧化物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miR-155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反应 被引量:32
15
作者 彭桉平 黄宪章 +2 位作者 刘瑞萍 王小云 庄俊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核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TPT干预前后单核细胞miR-155的表达;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分别转染miR-155 mimic和对照24 h,TPT再干预24 h,通过ELISA检测单核细胞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1(SOCS1)、含SH2肌醇磷酸酯酶1(SHIP-1)的表达。结果 TPT抑制LPS刺激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miR-155的表达。过表达miR-155明显逆转TPT抑制的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TPT上调RA患者单核细胞SOCS1和SHIP-1表达,但过表达miR-155能逆转上调的SHIP-1而不影响SOCS1的表达。结论 TPT抑制miR-155表达而释放其靶标SHIP-1,从而下调LPS诱导的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内酯醇 单核细胞 MIR-155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大蒜精油抑制白细胞介素-1α诱导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2
16
作者 葛璐璐 张薇 +2 位作者 戴云 臧燕 黄纯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大蒜精油(EGO)对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单核细胞粘附率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HUVEC,用U937单核细胞与之... 目的:观察大蒜精油(EGO)对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单核细胞粘附率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HUVEC,用U937单核细胞与之联合培养,分别加入IL-1α和EGO加IL-1α孵育,计算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粘附率,VCAM-1免疫荧光染色,粘附细胞仪(ACAS570)测定平均荧光值。结果:单独培养及联合培养的情况下,EGO均对IL-1α诱导的HUVEC上VCAM-1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下调IL-1α作用下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结论:EGO具有抗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精油 内皮细胞 VCAM-1 IL-1Α 单核细胞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标记染色—ANAE法的改进 被引量:27
17
作者 朱辛为 李质馨 +3 位作者 窦肇华 鲁质博 王晓玉 郭素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0-301,共2页
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ANAE法)检测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来观察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已广泛应用。ANAE法虽较简单,但影响因素很多,我们在常规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对几个主要步骤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ANAE法 技术改进 细胞免疫功能 单核细胞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联合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被引量:24
18
作者 吴维 胡何节 +3 位作者 邓福生 王晓天 雷春 欧阳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94-2097,共4页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解决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血...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解决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5在安徽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epro Tech公司,批号09031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Pepro Tech公司,批号0704CY081);人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paque(天津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PE标记的CD31,鼠抗人vWF单克隆抗体(BD Biosciences公司);FITC标记的兔抗鼠IgG(北京中杉金桥公司)。②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人外周血20mL,肝素抗凝,Hanks液双倍稀释,按1∶2置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层,离心后提取分液层与上层交界部位呈混浊的灰白色层,即为单个核细胞层。③取离心后的细胞,向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2的胎牛血清、10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不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剂的DMEM-F12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吹打均匀并计数,按1×1010L-1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第3天更换培养基,去除未贴壁的细胞,以后每2d换液1次。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单层排列是否呈"铺路石"样结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CD31和vWF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①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的细胞形态上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经历从小圆→梭形→扁平细胞的过程,符合内皮细胞的演变过程。②诱导分化后细胞的表面标志鉴定:诱导分化20d,贴壁细胞中62.5%表达CD31,58.2%表达vWF,54.3%表达CD31/vWF。③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下细胞胞浆内可见特征性W-P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单核细胞 内皮 血管 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宓 杨斌 +2 位作者 杜艺 彭莉 邹和群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5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CBP治疗72h。在治疗0、24、48、72h时,各取肝素抗凝血15ml,分离单核细胞,脂多糖(LPS)10mg/L(10μg/ml)刺激12h,EL...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CBP治疗72h。在治疗0、24、48、72h时,各取肝素抗凝血15ml,分离单核细胞,脂多糖(LPS)10mg/L(10μg/ml)刺激12h,ELISA法测定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6、IL-10);测定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抗原呈递功能(流式细胞仪),同时观察外周血白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及血浆中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在接受CBP治疗时,①单核细胞分泌功能:治疗前,单核细胞分泌活跃。治疗后,该组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10均明显减少(P<0.05);②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与正常人相比,MODS患者单核细胞表达HLA-DR都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③单核细胞数量:治疗前,与正常指标比较单核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单核细胞数量明显上升接近正常水平。CBP治疗后,血浆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④3例死亡患者IL-10较其他患者明显升高,HLA-DR的表达则明显低下,CBP治疗后无明显改变。结论:①CBP能明显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功能,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 单核细胞 血液净化
下载PDF
单核细胞RAGE表达上调: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的机制 被引量:22
20
作者 侯凡凡 任昊 +3 位作者 郭志坚 陈平雁 梁敏 张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614-1619,共6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时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受体 (RAGE)的表达及其在单核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96例非糖尿病CRF患者的断面队列研究。用密度梯度离心加免疫磁珠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PMC) ,用特...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时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受体 (RAGE)的表达及其在单核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96例非糖尿病CRF患者的断面队列研究。用密度梯度离心加免疫磁珠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PMC) ,用特异性抗RAGE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PMC表面RAGE表达 ,Scatchard印迹法分析PMC结合AGE的位点数和亲和力 ,用ELISA法测定循环新蝶呤、TNF α、C反应蛋白 (CRP)和AGE水平。结果 CRF患者PMC表面RAGE表达明显上调并随肾功能恶化而增加 (r2 =0 73) ,RAGE上调程度与血浆AGE水平呈正相关 (r =0 71) ;CRF患者PMC与AGE的结合位点数和亲和力明显高于正常人 ,在相同剂量AGE刺激下 ,CRF患者PMC生成的TNF α明显多于正常PMC ,且AGE诱导的TNF α分泌可被抗RAGE抗体所抑制 ;患者PMC表面RAGE表达水平与循环TNF α水平呈正相关 (r=0 6 1) ,与单核细胞活化标志物———新蝶呤 (r=0 6 5 )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r =0 4 4 )呈正相关。结论 CRF患者RAGE表达增加 ,RAGE上调可能通过促发炎症正反馈环导致单核细胞持续活化 ,从而参与CRF由单核细胞介导的全身微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F 单核细胞 患者 表达 TNF-α 上调 炎症 亲和力 水平 结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