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的术中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
作者 花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3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的术中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术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实施以...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的术中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术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实施以综合护理配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104.5±16.5)ml,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2,P<0.05);护理组平均手术时间(60.3±10.5)min,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手术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 中护理 护理配合
下载PDF
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患者早期髌骨关节软骨的影响
2
作者 何浩 崔魏 +6 位作者 于凯 刘海燕 郑军卯 王辉 刘玉召 王林 张宏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患者早期髌骨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患者均行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患者早期髌骨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患者均行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仅行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血小板血浆,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胫骨隧道缩小程度、髌骨关节软骨相关指标、髌骨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及安全性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胫骨隧道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胫骨隧道缩小程度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髌骨内侧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髌骨外侧T2值和髌骨外侧角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髌骨关节软骨损伤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0~Ⅱ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保留韧带残留纤维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缩小胫骨隧道,降低髌骨关节软骨损伤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 富血小板血浆 保留韧带残留纤维 髌骨关节软骨
下载PDF
3D-CT重建技术在单束ACL解剖重建术后检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志钧 张理选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CT(3D-CT)重建技术在单束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术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ACL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单束ACL解剖重建术治疗,术后进... 目的研究三维-CT(3D-CT)重建技术在单束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术后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ACL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单束ACL解剖重建术治疗,术后进行3D-CT重建图像,术后12个月按照Lysholm评分分为优良组71例和不良组29例。采用X线片及3D-CT测定胫骨和股骨骨道位置,并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优良组与不良组患者采用3D-CT测定的胫骨和股骨骨道内口位置及移植物情况。结果3D-CT测量的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6.83±2.15)%,明显大于X线的(40.18±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测量的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7.95±2.17)%,明显小于X线的(43.75±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优良组与不良组患者的3D-CT测定的股骨骨道内口位置分别为(38.09±2.19)%、(37.61±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组患者的3D-CT测定的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50.85±2.49)%,明显大于优良组的(45.19±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患者3D-CT测定的移植物长度为(27.68±2.67)mm,明显短于优良组的(32.19±3.84)mm,矢状位夹角为(52.37±5.11)°,明显小于优良组的(56.01±5.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冠状位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T重建术能够为单束ACL解剖重建术后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清晰显示移植物和骨道情况,指导手术方案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 骨道定点 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韦钊岚 李富明 +1 位作者 徐攀峰 韦宝琛 《微创医学》 2013年第5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 目的探讨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体格检查了解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过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年。5例残留前抽屉试验阳性,前移0.5 cm;2例Lachman试验阳性,前移0.5 cm左右;所有病例轴移试验阴性;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6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解剖重建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过顶位重建,经前内侧入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准确地将股骨骨道置于前交叉韧带股骨侧的足迹内,具有更好的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断裂 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