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8
1
作者 王少波 蔡钦林 +3 位作者 党耕町 李迈 王立舜 张凤山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19-521,共3页
目的 了解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98 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了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其中61 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 年8 个月。结果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组32... 目的 了解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98 例颈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了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其中61 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 年8 个月。结果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组32 例,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DCS) 组20 例及脊髓型颈椎病(CSM)组8 例,三组均在术后3 年时疗效最佳,JOA 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2 .30 % 、67.80% 和67 .74 % 。在术后随访平均11 年8 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6.81 % 、66 .57% 和66.10% 。随访时X线检查未见颈椎不稳及再关门。结论 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颈椎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良好且稳定,对颈椎的稳定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椎管扩大成型术 开门
原文传递
微型钛板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2
作者 陈广东 杨惠林 +2 位作者 王根林 干旻峰 陈俊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50-854,共5页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内固定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手术开门减压节段均为C3~C7,其中20例患者使用微型钛板行"开门"侧固定(A组),另25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B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及JOA(17分法)评分,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颈椎曲度),在末次随访时颈椎CT片上测量椎板开门角度β,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随访3~15个月,平均7.3±3.8个月;B组随访3~17个月,平均7.7±3.3个月。A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57.3%±19.0%,B组为56.1%±8.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8.8°±5.9°,与术前18.3°±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为17.1°±5.5°,与术前19.0°±5.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为40.3°±4.4°,与B组的39.0°±4.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5/20,明显低于B组的15/25(P<0.05);B组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和传统缝线悬吊均可以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微型钛板内固定能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和颈椎曲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开门 微型钛板
下载PDF
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学利 夏英鹏 +2 位作者 贾宇涛 赵骢 田融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评价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2月~2006年2月,89名因颈椎病行ELAP手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0例使用FASTIN锚钉进行&qu... [目的]评价FASTIN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型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报告其近期随访结果。[方法]2005年2月~2006年2月,89名因颈椎病行ELAP手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0例使用FASTIN锚钉进行"门轴"侧固定的患者为研究组,另49例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随访24个月,对术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增长率,颈椎前突指数,颈椎活动度均无明显差别,轴性症状发生率和C5神经瘫发生率锚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2例高龄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了锚钉的松动,但随访全过程并没有影响手术效果。[结论]锚钉的使用避免了传统ELAP手术对于门轴侧小关节囊和椎旁肌肉的缝合干扰,有效降低了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但是对于高龄骨质疏松的患者锚钉的使用应该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管成形术 开门 锚钉 轴性症状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38
4
作者 汪雷 李涛 +6 位作者 宋跃明 刘浩 裴福兴 刘立岷 龚全 孔清泉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9例,4个节段狭窄15例,5个节段狭窄6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术后3d、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出现C5神经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9~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7±0.8分,术后6个月为15.2±1.1分,改善率为(75±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d、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0.8mm,术后3d、6个月均为15.9±1.2mm,椎管扩大率为(71.8±11.0)%。术后6个月时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 Centerpiece钛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对比 被引量:33
5
作者 梁和胜 肖立军 邓德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235-3241,共7页
背景:以往研究中,关于颈椎后路单开门及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大多仅从神经功能及临床相关指标上入手,缺乏一定全面性。目的:基于颈椎活动度探究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 背景:以往研究中,关于颈椎后路单开门及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大多仅从神经功能及临床相关指标上入手,缺乏一定全面性。目的:基于颈椎活动度探究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2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开门组与双开门组,每组60例。单开门组给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双开门组给予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对比两组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活动度及影像学变化。结果与结论:1与单开门组相比,双开门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两组相比脑脊液侧漏、血肿、感染、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开门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0.05);3两组神经功能治疗前JOA评分、治疗后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4两组治疗前颈椎活动度、屈曲、后伸角及椎管矢状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颈椎活动度、屈曲角、后伸角均减小,椎管矢状径增大(P<0.05),但双开门组与单开门组相比椎管矢状径增大的程度更小,颈椎活动度保持程度更好;5结果提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修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相比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轴性症状及颈椎活动度丢失率,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适应证开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体成形术 失血 手术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颈椎后路 开门 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韦敏克 尹东 +3 位作者 梁斌 丘德赞 韦建勋 欧裕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比较观察研究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为微型钛板组16例,对照组为... [目的]比较观察研究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为微型钛板组16例,对照组为传统单开门组1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症状改善情况JOA评分,末次随访术后椎板开门角度,术后测量颈椎曲度(颈椎侧位X线片上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之间夹角)的改变,以及轴性症状发生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情况。[结果]经术后6个月~2年的随访,微型钛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60.5%±17.0%,传统单开门组为58.2%±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固定组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为(42.3±3.5)°,传统单开门组为(39.5±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8.5±4.8)°,与术前(18.2±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单开门组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为(16.9±5.6)°,与术前(19.5±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钛板固定组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发生率为4/16,明显低于传统单开门组的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结论]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和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更有效防止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再关门,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颈椎曲度的丢失,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开门 微型钛板
原文传递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石发勇 申才良 +1 位作者 董福龙 章仁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善率评分。结果 76例均获随访,时间6~36(24.6±10...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7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及Hirabayashi改善率评分。结果 76例均获随访,时间6~36(24.6±10.2)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5分±2.41分,术后为12.92分±1.69分(P<0.05)。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末次随访改善率为54.60%±15.52%。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能有效地解除脊髓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疗效肯定。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对脊髓功能改善率影响显著,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术前JOA评分越低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沈惠良 曹立 张庆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 评价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4 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管成型术 ,平均随访时间 39 2个月 ,手术前后应用JOA评分法 ,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程小于 6个月者 ... 目的 评价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4 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管成型术 ,平均随访时间 39 2个月 ,手术前后应用JOA评分法 ,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程小于 6个月者 2、 3年改善率分别为 6 8 0 6 %、 6 9 2 1 % ;病程超过 6个月者 2、 3年改善率分别为 6 1 80 %、 6 2 4 3%。术后 2年的改善率与术前JOA评分呈负相关性 (r=- 0 30 )。结论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疗效肯定 ,术后缓解率同病程长短以及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脊髓功能恢复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型 颈椎病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其颈椎生理曲度及活动范围的中远期随访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磊 王伟 +1 位作者 张永兴 任龙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曲度、活动范围的中远期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 Cobb角)及活动范围(ROM)。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5~8年,平均7年。JOA评分术前为7~13分,平均9.5分;末次随访时为9~17分,平均14.0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为52%。C5椎管/椎体比率术前为0.56~0.8,平均0.67;末次随访时为0.86~1.42,平均1.21,与术前比较椎管矢状径扩大明显(P<0.05)。术前C2~C7 Cobb角中立位为0°~16°,平均7.8°;末次随访时为4°~16°,平均8.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31°(24°~38°),过屈位-2.7°(-11°~0°)。术后颈椎前凸无明显减少,所有随访患者无一例出现后凸畸形。但术后颈椎活动范围较术前减少,平均ROM为28°,与术前(42.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伸位26°(21°~29°),与术前(2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屈位7°(5.5°~19°),与术前(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植的棘突与掀起的椎板骨性融合,回植的C2棘突附着点及椎板的门轴侧均骨性愈合,未出现再次关门情况,椎管形态维持良好。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维持生理曲度具有良好效果,但颈椎活动范围有部分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韧带复合体 伸肌附着点 开门 椎板成形术 生理曲度 活动范围
下载PDF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伸肌附着点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伟 任龙喜 高成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4年10月应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4年10月应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疾患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3~68岁,平均58.5岁。脊髓型颈椎病(CSM)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9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7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2~C7角)、活动范围(ROM)。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8.6分,中立位C2~C7角平均8.6°,ROM平均43.5°。术后平均随访2.5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5分,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率46.4%;中立位C2~C7角平均9.4°,与手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OM平均33.8°,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重建颈伸肌群附着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术后可有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韧带复合体 伸肌附着点 开门 椎板成形术 生理曲度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铰链侧骨断端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华 刘浩 +6 位作者 邹黎 李涛 龚全 宋跃明 曾建成 刘立岷 孔清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9-605,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铰链侧椎板骨断端骨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1年3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58例患者,男47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6...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铰链侧椎板骨断端骨愈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9月~2011年3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58例患者,男47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61岁。5个节段开门56例,4个节段开门1例,3个节段开门1例。其中225个椎板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62个椎板采用传统悬吊法固定。根据术后1周CT影像评估铰链侧椎板骨折情况,分为不完全骨折组、完全骨折骨断端无移位组和完全骨折骨断端移位组三个亚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行CT检查评估椎板铰链侧骨断端愈合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固定椎板的骨断端愈合情况。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124个椎板不完全骨折,118个椎板完全骨折断端无移位,45个椎板完全骨折断端有移位。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钢板移位、椎板再关门及椎管再狭窄。椎管矢状径由术前9.9±2.4ram扩大到17.0±2.9mm,JOA评分由7.7±3.3分改善到12.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椎板与悬吊法固定椎板术前及术后1周影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骨断端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VS70%,P=O.042),铰链侧骨折情况(P=0.728)及术后6个月骨断端愈合率(P=O.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全骨折骨断端无移位节段椎板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较悬吊法固定椎板铰链侧术后3个月(86%VS57%,P=0.004)及6个月(92%VS85%,P=O.048)均有较高骨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完全骨折组及完全骨折有移位组两种方法固定椎板铰链侧骨断端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固定能稳定椎板铰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 开门 Centerpiece微型钢板 铰链侧 骨愈合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加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成程 林月秋 +1 位作者 陈建明 周吉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制备新鲜羊颈椎标本10具,分成两组,每组5具。A组,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保留颈后韧带复合体联合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两组先分别测完整标本状况下弯曲、左右侧屈及轴性旋转的生物力学数据。A组、B组制成手术模型标本后再分别测上述生物力学数据,与完整标本对比。结果:A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抵抗左右侧屈(P<0.05)及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B组术后在抵抗前屈载荷及左右侧屈载荷时与完整标本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抗轴向旋转载荷时稳定性较完整标本下降(P<0.05),但较A组差异小(P<0.05)。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结合微型钛板固定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其颈椎标本在对抗侧屈及轴性旋转载荷方面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单纯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微型钛板 开门 椎管成形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缝线悬吊固定治疗颈椎病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峰 杨惠林 +4 位作者 王根林 干旻峰 陈广东 陈康武 唐天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761-176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微型钛板固定技术与传统缝线悬吊固定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微型钛板固定ELAP术治疗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LAP)中微型钛板固定技术与传统缝线悬吊固定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微型钛板固定ELAP术治疗的2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A组,选择同期采用传统缝线悬吊"门轴"ELAP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变化值、轴性症状及椎板掀开角度。[结果]两组随访时间[A组为(13.5±3.5)个月、B组为(14.1±3.2)个月]、手术时间[A组(121±35)min、B组(112±30)min]、术中出血量[A组(330±115)ml、B组(328±123)ml]和JOA评分改善率[A组(58.3±9.7)、B组(56.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颈椎曲度术前(17.2°±4.2°)与术后(17.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颈椎曲度术前(18.2°±4.7°)与术后(16.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变化率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0.7°±4.9°,B组-1.9°±3.7°,P<0.05)。A组术后轴性症状(10.1±1.8)与B组(9.2±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开门角度A组(37.3°±5.4°)与B组(35.7°±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微型钛板固定技术与传统缝线悬吊固定技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减轻术后轴性症状和防止颈椎曲度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开门 微型钛板
原文传递
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颈椎病单开门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雍 王炳强 +2 位作者 李东 李锦军 赵易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评估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应用此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影像改变评价手术的优缺点。结果56例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 目的评估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应用此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影像改变评价手术的优缺点。结果56例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病变范围均大于3个节段。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式,开门范围C3-7,同时行门轴侧短节段侧块系统内固定(C4-6)植骨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3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9.2提高到14.6分,优良率为78%。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应用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系统能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此术式有以下优点:1.通过预弯的内固定系统能很好的维持颈椎生理前凸。2.侧块内固定增加了脊柱稳定性,相对稳定的力学环境利于植骨的融合,缩短患者下床活动及颈部外固定时间。3.掀开的椎板帘通过粗丝线结扎固定于钉杆上,增加了固定强度,避免了再关门现象。4.单侧短节段侧块内固定属限制性固定,既解决了稳定又减少了颈部僵硬与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开门 侧块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祖波 章小军 郑毅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临床症状、X线、CT及MRI表现诊断,患者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临床症状、X线、CT及MRI表现诊断,患者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开门侧均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及颈椎曲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150~500 mL,平均250 mL。术中无不可逆性脊髓损伤,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轴性症状。随访6~20个月,平均13.4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1.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13.8±2.1)分,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28.3%~75.6%,平均(53.8±17.9)%,术后颈椎曲度为17.9°±3.8°,与术前18.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未发现再关门现象。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 微型钛板
下载PDF
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经宇 张春霖 +1 位作者 翟福英 李振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380-1385,共6页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3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轴性症状明显率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0.05),颈曲指数丢失值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显著低于单开门组(P<0.05)。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末次随访1例患者2枚钛钉轻微松动,患者无异常症状。单开门组治疗中6例开门时出现铰链侧断裂,将断裂椎板切除,脊髓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加以保护。结果表明,微创颈椎管成形组与单开门组相比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无差别,但治疗后并发症远低于单开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髓型颈椎病 微创 开门 椎管成形术 微型钛板 棘突韧带复合体 轴性症状 颈椎 颈曲指数 JOA评分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明 王晓 +2 位作者 王维 张世清 曹鸿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7期496-497,共2页
目的分析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早期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探讨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0月行该种手术的121例病例.结果121例中17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05%.本组无脊髓损伤.结论认真进行术前检查及准备... 目的分析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早期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探讨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1月~2002年10月行该种手术的121例病例.结果121例中17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05%.本组无脊髓损伤.结论认真进行术前检查及准备、仔细选择手术适应证、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加强管理等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门 颈椎管 扩大成形术 早期 并发症 防治措施 脊髓
下载PDF
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伟 任龙喜 +2 位作者 张彤童 韩正锋 王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 目的:观察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新鲜羊颈椎标本24具,分成三组,每组8具。A组,完整标本组,保留伸肌,切除前方结构;B组,在A组方法处理基础上行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C组,在A组基础上行传统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行生物力学试验,测试项目包括三点折弯试验、轴向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性。结果:三点折弯试验标本变直时A、B两组位移无差异,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明显减小(P<0.05);在变直时A、B两组加载力无差异,C组则较A、B两组明显变小(P<0.05)。拉伸试验在变直时B组与A组比较加载力明显变小(P<0.05),C组与A组相比显著变小(P<0.01),同时C组与B组比较也明显变小(P<0.05);10N位移B、C两组与A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压缩试验中在前方加压10N时B组与A组比较位移明显变大(P<0.05),C组显著大于A组(P<0.01),同时C组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在对抗导致颈椎变直和前屈的应力方面,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单开门手术标本明显优于破坏了其完整性的传统单开门手术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门 颈椎板成形术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生物力学 颈椎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2
19
作者 顾勇杰 胡勇 +2 位作者 徐荣明 马维虎 赵红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20±25)min;术中出血量为(675±105)ml。术后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3周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4±1.0)分,术后6个月为(14.6±1.3)分,JOA改善率为(68.2±9.2)%。X线片及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0)mm,术后6个月为(14.5±1.2)mm,椎管扩大率为(57.6±13.8)%。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抬起椎板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可以恢复椎管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 棘突椎板螺钉 侧块螺钉
下载PDF
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久灶 林泉 崔为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评价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采用带线锚钉锚定侧块并应用缝线悬吊"门轴"侧。结果本组获随访3~17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 目的评价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采用带线锚钉锚定侧块并应用缝线悬吊"门轴"侧。结果本组获随访3~17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度均较满意。结论带线锚钉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操作安全,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 带线锚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