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颜飞华 曹林岚 +1 位作者 单平联 刘振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2-12诊治的肱骨干骨折52例,资料完整且接受随访者45例。结果 45例获得10~22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本组手术时间为(75±1... 目的探讨与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2-12诊治的肱骨干骨折52例,资料完整且接受随访者45例。结果 45例获得10~22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本组手术时间为(75±15)min,有3例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且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0~15(12.1±1.8)周,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及骨不连。术后患者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4.5±1.24)分,优良率为97.2%;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为100分,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术后疗效较好,值得参考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内固定 外科手术 双重建钢板
原文传递
单入路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与手法复位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建新 王昌兴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与闭合手法复位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67例新鲜老年胸腰椎骨折中38例行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余29例行闭合手法复位后单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比... 目的探讨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与闭合手法复位后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67例新鲜老年胸腰椎骨折中38例行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余29例行闭合手法复位后单纯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VAS评分、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和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且B组患者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A组、B组的术后VAS分别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A组、B组术后VAS评分组间比较,P>0.05。A组、B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术前组间比较,P>0.05。A组、B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术后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但术后A组、B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组间比较,P>0.05。A组、B组伤椎前缘丢失百分数术前组间比较,P>0.05。A组、B组伤椎前缘丢失百分数术后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但术后A组、B组伤椎前缘丢失百分数组间比较,P>0.05。结论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单位节段)疗效相似,后者较前者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 闭合手法复位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琳 尚文强 李艳蔚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肩关节脱位102例的临床资料,将行肩关节镜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51例设为改良入路组,行肩关节镜前方双入路手术5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肩关节脱位102例的临床资料,将行肩关节镜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51例设为改良入路组,行肩关节镜前方双入路手术51例设为传统入路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效果及手术前后凝血纤溶参数[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改良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入路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入路组(P<0.01);术后1 d,改良入路组血浆FIB、D-D、FDP水平低于传统入路组(P<0.01);术后6、12个月,2组肩关节前屈、外展上举活动度大于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P<0.05);2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不同入路方式在创伤性肩关节脱位中的效果相当,其中肩关节镜前方改良单入路手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对凝血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镜 前方改良手术 前方双手术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文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65-66,共2页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近两年以来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近两年以来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30名患者,一组为常规治疗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的是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手术治疗,我们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并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实验组却是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的(P<0.05),在并发症的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该治疗方法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可以将此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钳夹式 固定 双重建钢板
下载PDF
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
5
作者 丁玉辉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经... 目的研究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比较两组的疼痛指数、椎体高度、Cobb角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 d、术后7 d的VAS评分分别为(3.14±1.38)分、(2.64±1.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6±1.75)分、(3.76±1.62)分(P<0.05)。观察组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分别为(21.55±3.29)mm、(32.26±2.94)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31±3.66)mm、(29.53±3.51)mm(P<0.05),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为(14.03±3.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4±3.75)°(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以改善病椎前缘高度,恢复椎体稳定性,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清平 陈建良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29-432,共4页
了解蝶窦解剖结构是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基础,而蝶窦的解剖变异发生率高,变异形式多样。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是垂体肿瘤手术的理想方式。该术式保持了鼻腔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等优点,并能... 了解蝶窦解剖结构是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的基础,而蝶窦的解剖变异发生率高,变异形式多样。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是垂体肿瘤手术的理想方式。该术式保持了鼻腔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等优点,并能用于处理一些需要与垂体肿瘤鉴别的病变;但也存在三维效果较差、操作要求高、止血困难等不足。将内窥镜技术与显微技术、立体定向、神经导航技术及高清晰电视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技术的优点,减少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是垂体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肿瘤 鼻孔 鼻蝶 适应证扩展
下载PDF
两种单静脉法与传统Amplatzer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伟华 田民 +4 位作者 雷芸 丁云川 方杰 彭春华 赖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静脉 治疗
下载PDF
单鼻孔入路切除复发性垂体瘤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希海 齐向前 +1 位作者 祝熹 孙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复发性垂体瘤 切除术 鼻孔 手术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石要红 徐兴巧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该病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效果好,患者术后反应小,病情恢复快,平均住院日减少。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该病患者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效果好,患者术后反应小,病情恢复快,平均住院日减少。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孔 垂体瘤 护理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入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鹏昌 苏永永 +2 位作者 白凯 谢江涛 王世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辅助下单鼻孔入路治疗蝶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及西京医院进行垂体瘤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单鼻孔...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辅助下单鼻孔入路治疗蝶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及西京医院进行垂体瘤切除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生理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生理应激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良好,是垂体瘤治疗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鼻孔 蝶窦
原文传递
单鼻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附12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钧科 林贵军 +4 位作者 刘宗明 高峰 胡世文 刘爱贤 张钺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6-367,共2页
单鼻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附12例报告)汪钧科林贵军刘宗明高峰胡世文刘爱贤张钺我科自1988年4月~1996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82例,其中经单鼻孔入路手术治疗1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作者单位:... 单鼻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附12例报告)汪钧科林贵军刘宗明高峰胡世文刘爱贤张钺我科自1988年4月~1996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垂体腺瘤82例,其中经单鼻孔入路手术治疗1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作者单位:100039北京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腺瘤 显微外科 鼻孔
原文传递
单静脉入路超声导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国新 何建新 +2 位作者 李国英 龚志华 文艳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2-684,共3页
目的探讨单静脉入路超声导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10年4月共对123例PDA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其中采用动静脉双入路法46例,采用单静脉入路超声法77例。动静脉双入路法通过主动脉弓降部左侧位造影观察PDA的形... 目的探讨单静脉入路超声导引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10年4月共对123例PDA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其中采用动静脉双入路法46例,采用单静脉入路超声法77例。动静脉双入路法通过主动脉弓降部左侧位造影观察PDA的形状、最窄内径及术后分流情况,作为选择封堵器大小的依据及即时疗效评价手段。单静脉入路超声导引法通过心脏超声观察PDA的形状、最窄内径及术后分流情况,作为选择封堵器大小的依据及即时疗效评价手段。术后3 d、1个月、6个月及1年复查心脏超声。结果 118例患者采用初次选择的封堵器手术成功,4例换用更大型号的封堵器后手术成功,1例换用更小型号的封堵器手术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与动静脉双入路法相比,单静脉入路超声导引法简化了手术程序,缩短了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无需使用对比剂;手术成功率与前者无差别。结论单静脉入路超声导引封堵治疗PDA是一种较好的简化封堵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治疗 静脉 超声
下载PDF
应用神经内镜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永鹏 李云超 阚志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鼻孔 神经内镜
下载PDF
单鼻孔入路经蝶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洪海 彭玉平 漆松涛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5期411-413,共3页
鞍区肿瘤临床常见,传统观点显微手术开颅及经蝶入路是主要手术方法,经蝶显微手术已取得良好效果和较小手术风险。显微镜对手术部位全面观及观察表浅解剖细节较理想,但直线式照明决定了手术的直线方式计划和实施,对手术影响大。神经内镜... 鞍区肿瘤临床常见,传统观点显微手术开颅及经蝶入路是主要手术方法,经蝶显微手术已取得良好效果和较小手术风险。显微镜对手术部位全面观及观察表浅解剖细节较理想,但直线式照明决定了手术的直线方式计划和实施,对手术影响大。神经内镜的发展及单鼻孔经蝶手术的完善是鞍区病变较理想的治疗措施。微创、绕角视野、并发症轻微、住院时间短是其优点,但存在三维效果差、操作空间小、止血较困难等不足。如何使两者互补、改进手术器械、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当前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蝶 鞍区肿瘤 蝶鞍 鼻孔 显微手术 并发症 手术治疗 互补 解剖 显微镜
原文传递
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宝贵 李超英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6期135-136,共2页
目的分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双切口入路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采取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入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 目的分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双切口入路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8例,采取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入路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切口入路治疗方案,对两组入路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骨折恢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引流量、手术时间)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获得提升明显的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4.88±5.76)min,短于对照组的(104.20±2.86)min;引流量(105.98±8.45)ml,少于对照组(161.05±8.47)ml,骨折愈合时间(115.65±2.56)d,短于对照组的(152.98±1.98)d,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双切口入路治疗方案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 切口 效果
原文传递
单纯股静脉入路封堵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国新 何建新 龚志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79-258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下单纯经股静脉途径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简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118例PDA患儿术前通过经彩超在胸骨旁、锁骨上窝及左高位等切面多次测量PDA最小宽度,取平均值获得PDA最小内径,以此作为选择封堵器的依据,...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下单纯经股静脉途径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简化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118例PDA患儿术前通过经彩超在胸骨旁、锁骨上窝及左高位等切面多次测量PDA最小宽度,取平均值获得PDA最小内径,以此作为选择封堵器的依据,然后单纯穿刺股静脉,在超声及X线监测下完成封堵治疗。结果 116例封堵成功,其中4例更换过封堵器,成功率约98.3%。15例患儿术后即刻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全部消失。1例出现溶血,经治疗4 d后恢复正常。除3例患儿股静脉穿刺点出现瘀斑外,其余患儿未发生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辅助下单静脉入路封堵治疗PDA适用于儿童,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可以在条件合适的儿童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静脉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单开门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儿童椎管内肿瘤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世平 何健飞 +2 位作者 徐谦 李俊岐 唐敏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单开门手术入路在儿童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从1994年-2007年11月用单开门入路切除19例儿童颈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表皮样囊肿3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16例,3例部分切除。患儿术后2... 目的探讨经椎板单开门手术入路在儿童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我们从1994年-2007年11月用单开门入路切除19例儿童颈椎管内肿瘤。其中神经鞘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表皮样囊肿3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16例,3例部分切除。患儿术后2周即可下床活动。随访期内(2~48个月)患儿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经单开门椎板手术入路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脊柱的骨结构、肌肉和韧带。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并有手术安全、易于肿瘤切除卧床时间短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肿瘤 开门 显微镜下
下载PDF
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宝华 关俊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6期3037-3038,共2页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62例。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后,对照组采用脑室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垂体...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62例。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后,对照组采用脑室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垂体瘤的切除程度、激素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全切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研究组激素恢复率84%显著高于对照组5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更准确、安全、简便,值得神经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镜 神经导航 鼻孔 垂体瘤切除术
下载PDF
鼻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晓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鼻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鼻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和对照组(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各3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3、7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周,两组的PRL、GH、ACTH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周,研究组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嗅觉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且可降低激素水平,对垂体、嗅觉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孔 经鼻蝶 垂体瘤切除术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建章 吴宏 +1 位作者 林蕴硕 胡世平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年第5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Quadrant可...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其中正中单切口入路35例(单切口组),常规旁正中双切口入路36例(双切口组)。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单切口组切口总长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双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似(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相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可取得与双切口术式同样满意的短期疗效,切口长度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QUADRANT通道 切口 最小侵性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