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扫描在肿瘤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中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 :评价同机CT平扫及断层融合显像对全身骨显像中出现的单发、定位不明或难以确诊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1例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中出现的单发、定位不明或难以确诊病灶进行同机CT平扫或断层融合显像,由2名高年资核医学医师和1名C... 目的 :评价同机CT平扫及断层融合显像对全身骨显像中出现的单发、定位不明或难以确诊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1例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中出现的单发、定位不明或难以确诊病灶进行同机CT平扫或断层融合显像,由2名高年资核医学医师和1名CT诊断医师双盲阅片,分别计算SPECT、SPECT/CT、SPECT+CT的诊断准确率,并对上述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对单发、定位不明和难以确诊病灶,SPECT、SPECT/CT、SPECT+CT对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4%(34/49)、95.8%(23/24)和93.9%(46/49),63.0%(17/27)、100%(23/23)和100%(27/27),76.53%(75/98)、91.9%(34/37)和90.8%(89/98),SPECT/CT和SPECT+CT对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均优于SPECT平面显像,但SPECT/CT和SPECT+CT对不同类型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ECT+CT平扫或SPECT/CT明显提高了对肿瘤患者骨显像中不同类型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融合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 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门控心肌显像评价冠心病左心室舒张末期瞬间缺血扩张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万华 贾鹏 +4 位作者 冯雪凤 许守林 贾支俊 申景涛 徐佩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末期瞬间扩张比(TID)与血管狭窄程度和累及范围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99mTc-MIBI心肌灌注运动和负荷检查的患者183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示的血管狭窄程度和累及范围及核素灌注显像的缺血...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末期瞬间扩张比(TID)与血管狭窄程度和累及范围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99mTc-MIBI心肌灌注运动和负荷检查的患者183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示的血管狭窄程度和累及范围及核素灌注显像的缺血程度分类,比较不同程度的狭窄和缺血TID值。结果:在无狭窄组和无缺血组的TID值分布为0.9~1.1,狭窄组和缺血组TID值随累及范围扩大和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但在轻度缺血及狭窄组与正常组的比较中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而狭窄程度大于70%或心肌灌注呈不可逆的缺血组TID值均有显著改变。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的TID计算可反映心功能状况,对评估心肌缺血造成的心功能损害具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舒张末期瞬间扩张比 心肌灌注显像 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帕金森病^(99)Tc^m-TRODAT-1脑SPECT显像研究
3
作者 牛小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患者纹状体中多巴胺转运体丢失的情况。方法 通过 6例帕金森患者及 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脑梗死病人 99Tcm 2 β [N ,N’ 双 (2 巯乙基 )乙撑二胺基 ]甲基 ,3β (4 氯苯基 )托烷 (TRODAT 1)脑SPECT显像分析患...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患者纹状体中多巴胺转运体丢失的情况。方法 通过 6例帕金森患者及 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脑梗死病人 99Tcm 2 β [N ,N’ 双 (2 巯乙基 )乙撑二胺基 ]甲基 ,3β (4 氯苯基 )托烷 (TRODAT 1)脑SPECT显像分析患者症状侧及症状对侧纹状体特异性 99Tcm TRODAT 1摄取。结果 纹状体 2h特异性摄取 99Tcm TRODAT 1对照组为 2 .9±0 4 ,患者症状对侧为 1.9± 0 .7,症状侧为 2 .1± 0 .3。结论 早期帕金森患者双侧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有不同程度的丢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99^Tc^m-TRODAT-1 纹状体 多巴胺 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功能性肝脏体积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鸿 吴志勇 +1 位作者 王少华 黄钢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测定肝脏功能性体积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PECT肝胶体显像方法测定功能性肝脏体积,分别以边界描记法和代表象素法进行标准体积模型实验和临床病例研究。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及10例无肝脏疾病者进行肝脏体积的测量和... 目的:测定肝脏功能性体积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PECT肝胶体显像方法测定功能性肝脏体积,分别以边界描记法和代表象素法进行标准体积模型实验和临床病例研究。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及10例无肝脏疾病者进行肝脏体积的测量和常规肝功能检查,并随访术后脑病发生情况。结果:边界描记法和代表象素法所测得结果与标准体积之间均呈高度显著正相关(r=0.998,P<0.001和r=0.988,P<0.001),平均误差分别为2.65%和5.26%。Child-Pugh B、C级者肝脏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各肝功能分级者间肝脏体积差异显著。肝脏体积与血浆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值及凝血酶原时间之间均呈密切相关。联合手术后不管肝功能是A级或B级,发生脑病者的肝脏体积均较小。结论:SPECT代表象素法能精确而方便地测量肝脏功能性体积。肝脏体积较Child-Pugh分级更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肝脏体积 肝脏储备功能
下载PDF
应用SPECT观察眼针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鸿飞 王健 +7 位作者 曹铁军 鞠庆波 黄春元 冯瑶 李亚明 李雪娜 曲方 窦文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验证眼针穴区与脏腑功能相关性,为眼针疗法辨证取穴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中医分型辨证取穴,主穴:上焦区、下焦区;配穴:风痰火亢型加肝区、肾区、脾区,风痰瘀阻型加肝区、脾区,痰热腑实型加胃区、大肠区,气... 目的:验证眼针穴区与脏腑功能相关性,为眼针疗法辨证取穴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中医分型辨证取穴,主穴:上焦区、下焦区;配穴:风痰火亢型加肝区、肾区、脾区,风痰瘀阻型加肝区、脾区,痰热腑实型加胃区、大肠区,气虚血瘀型加心区、脾区,阴虚风动型加肝区、肾区。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观察眼针治疗前后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变化。结果:眼针前病变区与对侧相应区域的感兴趣区(ROI)摄取比值为0.74±0.12,眼针后为0.91±0.08,眼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治疗后脑血流量明显增加。结论:眼针疗法辨证取穴可增加脑梗死患者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从而证明眼针穴区与脏腑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眼针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药物滥用者的脑功能显像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郑继旺 徐国柱 +1 位作者 时杰 贾少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0-535,共6页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长期滥用海洛因和摇头丸对局部脑血流量、脑功能活动和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以及电针的效应机制。通过观察摇头丸滥用者和健康志愿者在电针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以及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者与正常志愿者的...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长期滥用海洛因和摇头丸对局部脑血流量、脑功能活动和多巴胺系统的影响以及电针的效应机制。通过观察摇头丸滥用者和健康志愿者在电针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以及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者与正常志愿者的脑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 ,结果发现 ,摇头丸滥用组 94 .1 % ( 1 6 /1 7)存在单侧额 脑岛 基底节 颞叶区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异常增高 ,而且所有滥用者大脑皮质都存在不同区域的局限性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活动低下区。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更清晰地表明 ,摇头丸、海洛因滥用者和正常志愿者相比 ,双侧纹状体明显变小、形态异常 ,而且 ,纹状体的长度、宽度及纹状体 /全脑比值都与正常志愿者差异明显 ,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此外 ,滥用者的颅板、头皮和窦汇皆显影 ,表明血 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亦明显增高。综合研究结果 ,摇头丸和海洛因对脑的损害是广泛的 ,包括血流灌注、脑细胞功能活动、多巴胺系统和血脑屏障。电针治疗可以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 ,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二醋吗啡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针 多巴胺转运蛋白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的SPECT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伊 徐浩 +1 位作者 贾艳滨 徐安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9,i014,共5页
目的用SPECT测定抑郁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比较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后脑血流灌注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脑血管的调节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缺血灶。方法以18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9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单光子发... 目的用SPECT测定抑郁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比较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后脑血流灌注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脑血管的调节能力,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缺血灶。方法以18例未经抗抑郁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9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抑郁症患者48h后口服乙酰唑胺2g,再行SPECT检查。观察服用乙酰唑胺前后脑内血流的变化。结果抑郁组患者双侧额叶、颞叶的rCBF显著下降(P<0.01~0.05),左顶叶、右基底节rCBF也明显降低(P<0.05);同时,抑郁症患者局部脑血流低灌注存在不对称性,左侧灌注更低。服用乙酰唑胺后,原脑内各血流灌注下降部位恢复正常血供,未发现潜在缺血病灶。结论抑郁症患者某些特定部位存在脑血流灌注下降;乙酰唑胺脑负荷SPECT试验未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潜在缺血部位,而且使其局部脑血流低灌注状态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局部脑血流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乙酰唑胺
下载PDF
慢性胃炎用调气活血法治疗后的胃动力变化——附86例患者胃排空功能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亚声 刘小弟 翁雪松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8-19,共2页
为探讨调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胃炎胃排空功能的作用机制 ,以SPECT法对照研究 5 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3 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排空功能变化及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固体食物的排空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 为探讨调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胃炎胃排空功能的作用机制 ,以SPECT法对照研究 5 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3 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排空功能变化及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固体食物的排空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治疗后胃动力明显提高 (P <0 0 5 )。提示调气活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者胃排空功能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活血法 胃排空 萎缩性胃炎 双同位素标记试餐 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SPECT 胃动力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郑进 石进 +5 位作者 陈大伟 陈先锋 高宇海 张卫清 马露娜 朴龙松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对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经颈动脉彩超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筛查证实为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对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对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经颈动脉彩超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筛查证实为单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实施CAS手术,并在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联合CO2吸入法检测评估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相对脑血管反应性(rCVR),进一步选择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各4个对称感兴趣区,分别比较患侧及健侧感兴趣区rCBF、rCVR在CAS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双侧分别各获得80个对称感兴趣区。术前患侧rCBF平均为0.883±0.075,健侧平均为O.929±0.033;术前患侧rCVR平均为0.010±0.055,健侧平均为0.124±0.053;术后患侧rCBF平均为0.927±0.040,健侧平均为0.938±0.038;术后患侧rCVR平均为0.092±0.058,健侧平均为0.127±0.054。患侧术后rCBF、rCVR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术后rCBF、rCVR与术前比较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手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狭窄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rCBF及rCVR,而且对健侧也有部分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脑血流量 脑血管反应性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血清PSA水平与SPECT骨显像分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关系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0
作者 廖光星 冷志欣 +7 位作者 韦琳琳 张雪辉 杨志 李宁 杨贵生 柴华 李党生 肖国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显像分级的关系及两者在前列腺癌(PCa)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例PCa患...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显像分级的关系及两者在前列腺癌(PCa)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例PCa患者的SPECT骨显像特征和血清PSA水平。结果:54例PCa患者SPECT骨显像中,骨转移发生率为66.67%(36/54),其中单发病灶3例,骨转移部位以脊柱、骨盆最常见。PCa骨显像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2,P<0.05)。PSA≤10μg/L的7例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骨转移(14.29%),PSA>100μg/L的15例患者均出现骨转移。SPECT骨显像分级与血清PSA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748,P<0.05)。以PSA>20μg/L作为临界值,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最高(85.1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77.78%。结论:SPECT骨显像分级与血清PSA高度相关,PSA水平随着骨显像分级升高而升高;当PCa患者PSA水平>20μg/L时,应行核素骨显像检查以提高PCa骨转移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及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彦青 梅元武 李光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71-274,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MCI)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特点,探讨局部脑缺血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V-MCI患者,18例VCI-ND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24例正常老年... 目的评价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MCI)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特点,探讨局部脑缺血程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V-MCI患者,18例VCI-ND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24例正常老年人应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局部脑血流量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局部脑血流量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PECT显示:V-MCI组,VCI-N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认知相关部位的血流灌注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I-ND组与V-MCI组相比额叶、颞叶、基底节和顶叶局部脑血流灌注均减少(P<0.05),并且均以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少最为显著(P<0.01);VCI-ND组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与MMSE评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额<0.01及P颞<0.05)。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在未达到痴呆之前已有认知相关部位脑血流量的降低,即使对V-MCI组SPECT也同样敏感。SPECT定量分析脑血流量对于VCI的预测、早期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局部脑血流 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电针对摇头丸滥用者^(99m)Tc-ECD脑灌注显像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时杰 贾少微 +9 位作者 李素民 徐国柱 郑继旺 石宇 陈红艳 高宙 李东俊 孙粤立 梁尔军 苗福才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灌注显像 ,观察电针 (EA)对摇头丸滥用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17例摇头丸滥用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在电针治疗前后进行SPECT检查 ... 目的··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脑灌注显像 ,观察电针 (EA)对摇头丸滥用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17例摇头丸滥用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在电针治疗前后进行SPECT检查 ,用脑血流功能变化率 (BCFR % )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评价电针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7例摇头丸滥用者的大脑皮质额叶、颞叶、脑岛、基底节均存在局部脑血流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脑岛、基底节区功能亢进的病理表现 ;电针治疗可显著增加或调整局部脑血流量 ,并改善大脑的功能活动 (P<0.01 ,P<0.001)。结论·· :摇头丸滥用可以导致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或病理性增加 ,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 ;针刺治疗对此有显著改善作用 ,提示针刺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摇头丸 滥用者 脑功能活动 3 4-亚甲二氧基甲苯丙胺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针刺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潘桂花 翁史旻 +4 位作者 陈绍亮 陆峥 陈俊 林翔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2005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脑血流灌注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式收集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患者37例,进行治疗前后的99mTc-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半定量测定... 目的探讨抑郁症脑血流灌注的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式收集门诊及住院诊断为抑郁症患者37例,进行治疗前后的99mTc-双半胱乙脂(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半定量测定rCBF,并与1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37例抑郁症患者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双侧顶叶,双侧枕叶、左基底核有脑低灌注现象。治疗后临床康复者各部位脑灌注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颞叶、顶叶及枕叶多区域的脑血流低灌注,其中以左侧较为明显,治疗后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血流灌注 放射性核素显像 抑郁症患者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研究 SPE 脑血流低灌注 双侧顶叶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吡呗地尔和左旋多巴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巴胺转运体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钱进军 程言博 +2 位作者 刘春风 毛成洁 李学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观察吡呗地尔和左旋多巴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PD患者43例,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左旋多巴与吡呗地尔合用组(15例),单用吡呗地尔组(12例),单用左旋多巴组(16例)。采用PD统一评分... 目的观察吡呗地尔和左旋多巴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PD患者43例,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左旋多巴与吡呗地尔合用组(15例),单用吡呗地尔组(12例),单用左旋多巴组(16例)。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运动功能基线评定,并在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采用99mTc-TRO-DAT-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基线DAT活性评定,并在治疗后6个月末复查SPECT。结果(1)与入组治疗前的基线比较,合用组、单用左旋多巴组3和6个月后UPDRSⅢ降低(P<0·05或P<0·01)。(2)反映DAT活性的ST/CB放射性摄取率从基线到6个月末的总体变化程度为:合用组下降了2·71%(P<0·05),单用吡呗地尔组下降了3·61%(P<0·05),单用左旋多巴组下降了10·44%(P<0·01)。结论单用吡呗地尔对早期PD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不明显,但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而单用左旋多巴可显著改善早期PD患者运动功能,但纹状体的DAT活性却明显下降。吡呗地尔联用左旋多巴不仅明显改善了患者运动功能,而且显著延缓了纹状体DAT活性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巴胺转运体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单桥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秀红 许俭兴 +3 位作者 谭杰文 马超 黄利荣 曾海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5期644-645,共2页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测rCBF及Fugl-Meyer(FMA)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种运动后即刻rCBF值比运动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单桥运动组的增高值大于被动运动组(P<0.05),rCBF增加值与FMA和BI评分的增加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7,0.689)。结论单桥运动比被动运动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病灶rCBF,且这种改善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量 桥运动
下载PDF
SPECT定义活性骨髓优化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荣 滕建建 +1 位作者 曾晓红 陈默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9-423,共5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髓显像结合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前行99Tcm硫胶体SPECT骨髓显像确定盆骨中活性骨髓,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将SPECT与定位CT融合。根据SPECT...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骨髓显像结合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前行99Tcm硫胶体SPECT骨髓显像确定盆骨中活性骨髓,采用图像融合技术将SPECT与定位CT融合。根据SPECT和盆骨外轮廓定义的骨髓体积,分别制定SPECT-IMRT(SPEC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和骨髓剂量保护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骨髓、小肠、直肠和膀胱)剂量分布。靶区处方剂量45 Gy/25次。结果 SPECT-IMRT计划和BMS-IMRT计划定义的骨髓体积分别为(238.15±36.82)和(1 100.61±109.92)cm3(t=33.273,P〈0.05);SPECT-IMRT计划的骨髓高剂量辐射区V30、V40和V45的平均体积较BMS-IMRT计划分别降低6.9%、5.7%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0、3.426、3.448,P〈0.05);而低剂量辐射区V10和V20的平均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PTV的覆盖率和其他危及器官(膀胱、小肠和直肠)的受照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骨髓显像能较清晰地在CT断层图像上显示活性骨髓的范围。与BMS-IMRT比较,SPECT-IMRT能进一步降低高剂量辐射的剂量体积(V30、V40和V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 放疗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复前、后局部脑血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鑫 李晶 +1 位作者 徐珑 李京生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4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前后多个时间点行脑SPECT检查,分别为术前、术后7d及术后10~24个月(平均1.5年)测量患者卧位时脑血流量,行手术前后自身对...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4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前后多个时间点行脑SPECT检查,分别为术前、术后7d及术后10~24个月(平均1.5年)测量患者卧位时脑血流量,行手术前后自身对照分析,并且对其神经症状变化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术后18个月9例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行卧位SPECT检查发现颅骨修补术后7d局部脑血流量明显好于术前脑血流量,但5例患者术后10~24个月SPECT均发现相应部位脑血流量较术后7d和术前脑血流量有所下降。结论颅骨修补术后可改善脑血流量,同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脑血流量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影像组学介绍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源(译) 兰晓莉(审校)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0,共6页
影像组学是1个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涉及医学影像中的定量指标,即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影像组学的特点是捕获组织和病变的特征,如异质性、形状等,并可单独或与人口统计学、组织学、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等数据相结合用于解决临床问题。... 影像组学是1个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涉及医学影像中的定量指标,即影像组学特征的提取。影像组学的特点是捕获组织和病变的特征,如异质性、形状等,并可单独或与人口统计学、组织学、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等数据相结合用于解决临床问题。该文旨在提供该领域的介绍,内容涵盖基本的影像组学工作流程,包括特征的计算与选择、降维及数据处理;并讨论核医学的潜在临床应用,包括对基于PET影像组学的治疗反应和生存预测;还介绍当前影像组学的局限性,如对于所采集参数变化的灵敏度,以及其他常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PET 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抑郁症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志远 刘明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8期760-761,共2页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持久抑郁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已从...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持久抑郁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负担,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已从电生理、神经生化等多角度研究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和预后.而近年由于各种脑功能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可直观地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脑部结构、局部脑血流、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状况的改变等,据此可能对抑郁症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就此加以综述。脑影像学研究包括形态及功能影像,前者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MRI),后者包括功能性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经颅多普勒(TCD)及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TCC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影像学研究 脑功能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disorder) 功能性磁共振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脑损伤部位与神经递质、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谌剑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7期565-567,共3页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脑损伤部位 神经递质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激素 中枢神经组织 病灶部位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