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及低血钙发生率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衡星 李鹏 宁小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5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术后对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等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1例行甲状腺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 目的探讨三种甲状腺术后对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等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1例行甲状腺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甲状腺次全切除术)、B(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C组(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各73、47、31例。观察术前术后三组甲状旁腺功能指标[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钙(Ca)]、手术效果(以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及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评估)、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术前三组i PTH、C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三组i PTH、Ca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A组i PTH、Ca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且术后三组之间i PTH、Ca、甲状腺功能异常、低血钙、症状性低血钙发生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仅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显著低(P<0.05);三组手术成功率均高达100.00%,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仅A组复发率较C组明显低(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降低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低血钙发生率及预后效果方面较单侧甲状腺侧叶切除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双侧甲状腺全切术+颈Ⅵ组淋巴结清扫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桃生 朱延安 《浙江创伤外科》 2017年第3期438-439,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B超等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行单侧甲状腺结节腺叶切除术,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90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B超等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结节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行单侧甲状腺结节腺叶切除术,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且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T_3水平则明显下降,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血清T_3、T_4水平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P<0.05。术后3个月血清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与术前比较,P>0.05。结论应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不全,所以临床可予以激素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微量泵输注芬太尼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蕊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芬太尼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专科病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82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颈丛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微量泵输注芬太尼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专科病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82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利用微量泵输注芬太尼,对照组输注生理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入室时(T1)、切皮时(T2)、分离甲状腺上极时(T3)、术毕(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在T2、T3、T4时SBP、DB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的RR、SpO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在T1时,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芬太尼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减轻手术应激所致的血流动力学、血糖水平变化,又能保持无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芬太尼 颈丛神经阻滞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瘤患者3种手术切除方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毅 施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的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A组(甲状腺瘤切除术,n=58)、B组(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n=40)、C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n=31),比较3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的资料,按不同术式分为A组(甲状腺瘤切除术,n=58)、B组(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n=40)、C组(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n=31),比较3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甲状旁腺功能[血钙(Ca2+)、甲状旁腺激素(iPTH)]变化,评定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低至高依次为A组、B组、C组;术后,3组iPTH、Ca水平均降低,且B组、C组iPTH、Ca2+水平低于A组,C组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A组、B组、C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低血钙、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由低至高依次为A组、B组、C组;A组复发率高于B组、C组,但3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术式中,甲状腺瘤切除术创伤最小,疼痛程度低,术后恢复快,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但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而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根治效果好,并发症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相对较少,复发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单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甲状旁腺功能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家信 黄孝王 +1 位作者 吴伟 项海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1期58-59,共2页
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减少渗出、止血、促进愈合、封闭缺损、防止粘连等功能,在外科手术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在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5... 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减少渗出、止血、促进愈合、封闭缺损、防止粘连等功能,在外科手术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在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间,在苍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并不离断颈前肌群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陛32例,年龄20—65岁,平均(4J4.54±10.0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医用生物蛋白胶 人民医院普外科 纤维蛋白胶 促进愈合 外科手 中应用 颈前肌群
下载PDF
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郭锐 王明春 杨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6例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60岁,n=113)与... 目的探讨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6例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60岁,n=113)与老年组(≥60岁,n=233),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统计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将老年组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者分为甲减组(n=65),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分为对照组(n=168)。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中青年组患者术后2个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较术前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均在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2个月、6个月及1年时,FT3及FT4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TSH水平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FT4水平均低于中青年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FSH水平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1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27.90%和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2.199,95%CI 1.099~4.401)、体质量指数(OR=1.793,95%CI 1.275~2.522)、术前TSH(OR=2.404,95%CI 1.419~4.07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OR=1.988,95%CI 1.081~3.657)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OR=1.624,95%CI 1.232~2.141)是影响术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差于中青年,更易发生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下载PDF
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疗效
7
作者 叶开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1-004,共4页
分析不同入路腔镜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中的效果。方法 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择100例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2022年1月至12月):对照组(经胸乳入路,50例)、观察组(经腋窝入路,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 分析不同入路腔镜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中的效果。方法 在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择100例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2022年1月至12月):对照组(经胸乳入路,50例)、观察组(经腋窝入路,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小于对照组,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第1天与第3天)、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以腋窝入路的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手术中出现的出血量,同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有效途径。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腋窝入路 经胸乳入路 腔镜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美容满意度
下载PDF
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候玉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91例行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入路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50)。... 目的:观察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91例行单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入路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经胸乳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炎性因子[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RBP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TSH水平均高于术前,FT_(3)、FT_(4)水平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隐匿、切口瘢痕、色素沉着、切口疼痛等各项切口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窝入路无充气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可提高切口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经胸乳入路腔镜下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入路 胸乳入路 腔镜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激素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兴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2期26-26,28,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年龄>60岁患者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作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年龄>60岁患者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作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FT3),以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T4)。结果:老年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TSH升高,高于术前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1个月~术后1年FT3、FT4下降,低于术前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组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不大,而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TS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T4)
下载PDF
腋窝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纯榜 吴卫文 罗海岸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5期407-408,共2页
目的:对比腋窝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17例纳入本研究,均进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实验组接受腋... 目的:对比腋窝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117例纳入本研究,均进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治疗。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实验组接受腋窝入路腔镜手术。对比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腋窝入路腔镜手术切除部分单侧甲状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入路腔镜手 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章书铭 吴冬冬 +1 位作者 张华 王耕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太和医院甲乳外科和国药东风总医院甲乳外科70例PT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口腔...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 carcinoma,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太和医院甲乳外科和国药东风总医院甲乳外科70例PT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口腔组35例,采用经口腔前庭人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OET)男11例,女24例,年龄(40.71±5.09)岁,范围23~60岁;经胶窝组35例,采用经腋窝人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thyroidectomy through axillary approach,LTTAA)男13例,女22例,年龄(40.25±5.06)岁,范围24~59岁。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应激指标水平、并发症,随访3个月评估手术切口美观度情况。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结果经口腔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经胶窝组[(8.71±0.93)vs(6.85±0.82)个、(23.05±3.51)vs(26.14±3.96)ml(t=8.88、3.46,P<0.05)];术后1d经口腔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显著低于经腋窝组[(275.31±30.41)vs(300.22±33.25)ng/L、(180.25±19.75)vs(205.36±22.41)nmol/L(t=3.27、4.97,P<0.05)];术后1d经口腔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经腋窝组[(7.05±0.86)vs(8.74±1.02)mg/L、(4.33±0.62)vs(6.45±0.81)pg/L(t=7.49、12.30,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经口腔组手术切口美观度(94.29%)显著高于经腋窝组(77.14%)(x^(2)=4.200,P<0.05)。结论PTMC给予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时,,TOET较ETTAA创伤性更小,手术切口美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经口腔前庭人路 经腋窝入路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减的临床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0期150-151,共2页
目的分析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甲减的影响因素并对术后甲减的发生进行初步预测。方法回顾近3年多以来单侧甲状腺切除术60例,使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较高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 目的分析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甲减的影响因素并对术后甲减的发生进行初步预测。方法回顾近3年多以来单侧甲状腺切除术60例,使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较高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病理证实有同时存在的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水平与术后甲减的发生关系密切。结论术前较高的TSH水平、病理证实有同时存在的甲状腺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过多表达是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发生甲减的危险因素,对术后甲减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减退 影响因素 预测
下载PDF
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肿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谢梦博 谌彦军 靳若欣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肿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103例甲状腺单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肿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期间103例甲状腺单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外侧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甲状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69%)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57%)(P<0.05).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对甲状腺单发肿瘤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影响,但中间入路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所需手术时间较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有助于缩短康复进程,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中间入路 入路 甲状腺单发肿瘤 甲状腺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李承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41-44,共4页
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计50例,均自愿接受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根据年龄划分为两组,一组为青年组,一组为老年组;开展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表现。... 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计50例,均自愿接受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根据年龄划分为两组,一组为青年组,一组为老年组;开展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表现。结果:患者术后1、6个月的FT3、FT4水平均明显降低,TSH水平明显升高,老年组患者术后指标与青年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老年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以老年患者的表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激素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调查
15
作者 庄璘 赵秀玲 《中国处方药》 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根据临床路径纳入或退出的标准.选取2006年12月一2012年12月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住院患者归档病历2400例,分成8组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术前不预防使用与术前... 目的评价我院外科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茵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根据临床路径纳入或退出的标准.选取2006年12月一2012年12月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住院患者归档病历2400例,分成8组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术前不预防使用与术前预防使用非限制类或限制类抗菌药物,术后抗茵药物有效率和再次手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术前使用抗茵药物组的平均最高体温、术后平均退热时间、术后耐药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或二重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上明显比不使用抗茵药物的组高。结论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不需预防使用抗茵药物,术后首选非限制类、窄谱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甲状腺切除术 抗菌药物 合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