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 被引量:10
1
作者 饶曙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9,共10页
大陆华语电影,尤其是华语大片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分不开。而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则与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工业的认识,以及决定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乃至产业化政策分不开。因此,从电影工业角... 大陆华语电影,尤其是华语大片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分不开。而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则与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工业的认识,以及决定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乃至产业化政策分不开。因此,从电影工业角度重新梳理、阐释中国电影的发展,是摆在当今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界的一个极其迫切的课题。通过从新中国电影事业体制与电影工业布局、新时期与中国电影工业、电影机制改革与中国电影工业、电影产业化推进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变化、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与中国电影工业等方面梳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变化,可以总结相关历史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体制 电影改革 产业化政策 华语大片 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 主流电影
下载PDF
“笑场”:当下华语大片传播的文化现象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林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笑场"集中体现当下大片传播的新特征。从电影文本来说,占尽优势资源的华语大片暴露出诸多的艺术弊端。在这一前提下,具有主动、过度性消费特征的"媒介迷"们成为影院主体,他们遵循大众文化的娱乐逻辑,抵制、消解大... "笑场"集中体现当下大片传播的新特征。从电影文本来说,占尽优势资源的华语大片暴露出诸多的艺术弊端。在这一前提下,具有主动、过度性消费特征的"媒介迷"们成为影院主体,他们遵循大众文化的娱乐逻辑,抵制、消解大片的导演意图,显示了运用新媒介的编码能力。"笑场"如此大规模的传播,是因为获得了网络媒介的支持,但是,重新编码的网络意义附加在电影文本之上,在解构电影意义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意义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笑场现象 “媒介迷” 网络媒体
下载PDF
中国景观电影景观叙事的困境
3
作者 杜冬颖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陈凯歌导演的《无极》等电影,借鉴了好莱坞景观电影的电影叙事理论与技巧,开创了我国以视觉造型营造高票房神话的电影潮流,标志着我国景观电影的出现。目前,中国景观电影具有极好的发展机遇,电影被确定为...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陈凯歌导演的《无极》等电影,借鉴了好莱坞景观电影的电影叙事理论与技巧,开创了我国以视觉造型营造高票房神话的电影潮流,标志着我国景观电影的出现。目前,中国景观电影具有极好的发展机遇,电影被确定为中国文化产业之后一直保持稳步发展,引领着华语大片的美学潮流。中国景观电影受到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与挑战。中国在走向电影强国的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新的叙事困境。当下,中国景观电影越来越强调景观造型本身,缺乏与故事内容相联系的深度思考,令许多研究者感到失望,电影的叙事内容、叙事质量、叙事技巧都差强人意,叙事上存在着诸多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电影 张艺谋导演 陈凯歌 《英雄》 电影强国 华语大片 叙事技巧 视觉造型
下载PDF
《五个小孩的校长》:“杀校潮”下正在消失的乡村学校
4
作者 左秀珊 《师道(人文)》 2023年第3期11-12,共2页
《五个小孩的校长》(又名《可爱的你》)是一部由关信辉执导,古天乐、杨千嬅领衔主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教育题材电影。它一上映就引起香港地区市民广泛关注,凭借过人的口碑连映五个月,打败《叶问3》等一系列华语大片,夺得香港地区2015... 《五个小孩的校长》(又名《可爱的你》)是一部由关信辉执导,古天乐、杨千嬅领衔主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教育题材电影。它一上映就引起香港地区市民广泛关注,凭借过人的口碑连映五个月,打败《叶问3》等一系列华语大片,夺得香港地区2015年年度票房冠军,成为当年香港地区影坛最大的黑马。一部投资极小的教育片,没有星光熠熠的卡司,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剧情,何以“叫好又叫座”?谈及拍摄初衷,导演哽咽地说:“我就希望电影拍摄出来,能够将爱带给更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衔主演 电影拍摄 华语大片 乡村学校 星光熠熠 教育片 教育题材电影 真实事件改编
下载PDF
从“本土化”到“交融”——论“华莱坞”大片的“走出去” 被引量:3
5
作者 原文泰 《东南传播》 2014年第2期40-43,共4页
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如今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 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如今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整体实力需求以及构建"华莱坞"电影产业力量的目标,本文试图借鉴高概念电影的操作流程,为后大片时代的"华莱坞"电影创作提供操作经验,并借助于文化研究中"hybridization"这个词语,为中国式大片提供走出去的内涵式文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走出去 文化杂糅
下载PDF
从“Glocalization”到“Hybridization”——论华莱坞大片的“走出去” 被引量:2
6
作者 原文泰 《新闻爱好者》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并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整体... 高概念电影作为好莱坞大片的操作范式,曾经在国内引起注意但未起波澜。除了电影制度和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之外,国产电影人对于电影文化传播的误区也致使华语大片迟迟不能走出国门并获得全球性的影响力。面对华语电影业急需成长起来的整体实力需求以及构建华莱坞电影产业力量的目标,本文试图借鉴高概念电影的操作流程,为后大片时代的华莱坞电影创作提供操作经验,并借助于文化研究中"Hybridization"这个词语,为中国大片提供走出去的内涵式文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走出去 文化杂糅
下载PDF
09最值得关注的十部华语大片
7
作者 保罗·沃靠 《电影世界》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2009是华语电影的大片之年,尽管题材仍集中在古装,但定位已不再局限于武侠,魔幻、传奇、人物传记……美学更为延展,且基本是华语电影圈一流导演出手。
关键词 华语大片 田壮壮 王家卫 杜琪峰 吴宇森 甄子丹 袁和平 华语电影 侯孝贤 梁朝伟
下载PDF
华语电影的国际竞争力要素及其在北美电影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王汝蕙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5-180,共6页
美国好莱坞电影是全球电影版图中最强大的力量,主流美国电影统治着全球电影的主流市场,华语电影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在全球电影市场占据份额,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其中华语大片的表现尤为突出,进入美国国内外语片历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 美国好莱坞电影是全球电影版图中最强大的力量,主流美国电影统治着全球电影的主流市场,华语电影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在全球电影市场占据份额,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其中华语大片的表现尤为突出,进入美国国内外语片历史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华语影片全部为动作类型影片。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和历史因素,华语电影以民俗化、现实化的东方文化特色形成了与美国迥然不同的文化形象,并作为全球多元文化的一种重要表征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房排行榜 华语电影 华语大片 多元文化 民俗化 好莱坞电影 表征形式 东方文化
原文传递
《投名状》:华语大片的美学突破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燕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我们的视野中,陈可辛编导的影片一般是以表现情感为主的文艺类型,温馨而细腻的爱情、亲情和友情表现一直成为其主题。从《双城故事》(1991)到《金枝玉叶》系列片(1994—1996)再到《新难兄难弟》(1994),从《嬷嬷·帆帆》(1996)到... 在我们的视野中,陈可辛编导的影片一般是以表现情感为主的文艺类型,温馨而细腻的爱情、亲情和友情表现一直成为其主题。从《双城故事》(1991)到《金枝玉叶》系列片(1994—1996)再到《新难兄难弟》(1994),从《嬷嬷·帆帆》(1996)到《甜蜜蜜》(1996)直至《如果·爱》(2005)等莫不遵循着这样的美学路线。虽然他监制的一些影片如《金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陈可辛 庞青云 投名状 影片 场面
原文传递
华语大片经典改造的迷失与救赎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巍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62,共6页
本文以近年来西游题材的改编为例,探讨这种"经典改造"的表现,进而试图研究这一改造的困境和得失。华语大片对中国经典文本进行了西方式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故事主题、情节的西方式置换;影片伦理价值的西方式认同;对西方式神话... 本文以近年来西游题材的改编为例,探讨这种"经典改造"的表现,进而试图研究这一改造的困境和得失。华语大片对中国经典文本进行了西方式的改造,主要表现为故事主题、情节的西方式置换;影片伦理价值的西方式认同;对西方式神话世界的借用;以及西方电影元素的直接植入等。在形式上,对好莱坞电影技术的不断模仿,对3D技术的日益推崇,则体现为电影制作的技术至上原则。这种西方式改造策略不免使华语大片陷入了本土化传播和全球化传播的困境,奇观化和商业化策略也使华语大片陷入了消解经典和再造经典的困境。这种困境的摆脱需要华语电影的制作者们立足中华文化之根,回归艺术创新之源,有节制地利用好电影的最新技术,才能真正使传统经典不断在当代熠熠生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华语大片 经典 改造
原文传递
论当下华语大片结尾叙事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林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0-283,共4页
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与华语电影执著于本土文化不同,当下华语大片的结尾出现了富有深意的文化偏移,主体情节遵从类型大片重冲突、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却在结尾处出现了偏离主干情理的收束。以《无极》、《天地英雄》为代表的魔幻,“蛮不讲... 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与华语电影执著于本土文化不同,当下华语大片的结尾出现了富有深意的文化偏移,主体情节遵从类型大片重冲突、视觉效果的戏剧性,却在结尾处出现了偏离主干情理的收束。以《无极》、《天地英雄》为代表的魔幻,“蛮不讲理”的结尾保证好人善报,以《英雄》、《十面埋伏》为代表的情感消费,以《神话》、《七剑》为代表的间离效果,不约而同地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弱势回归。这既是一次客观的故事逻辑与主观的文化表达之间的冲突,又是隐性的文化冲突,甚至是类型电影勉强回归华语传统的一次虚假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华语大片 文化冲突
下载PDF
全年200亿票房稳了?
12
作者 吕江涛 《中国经济周刊》 2020年第16期84-85,共2页
近期,电影行业好事不断。最新消息是,8月17 S,热门电影《夺冠》的官方微博宣布,该电影定档9月30日。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夺冠》是第二部杀入今年国庆档的原春节档电影。8月16日,另一部备受期待的原春节档大片《姜子牙》的官... 近期,电影行业好事不断。最新消息是,8月17 S,热门电影《夺冠》的官方微博宣布,该电影定档9月30日。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夺冠》是第二部杀入今年国庆档的原春节档电影。8月16日,另一部备受期待的原春节档大片《姜子牙》的官方微博也宣布,该片定档10月1日。而在此之前,复工后首部华语大片《八佰》已于8月14日开启第一轮点映,大卖近15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春节档 官方微博 电影行业 姜子牙 国庆档 点映 票房
下载PDF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总目录
13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 亚洲电影 华语大片 电影导演 影片 高仓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赤壁》:全球化语境下的华语大片
14
作者 史宗历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46-47,共2页
《赤壁》继《英雄》、《天地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扛起了振兴华语电影的大旗。在华语电影面临的选题困境中,选题的成功,使得吴宇森回归华语电影之作开始从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同时史诗题材的诗意化叙述,体现了导演寻求史的... 《赤壁》继《英雄》、《天地英雄》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扛起了振兴华语电影的大旗。在华语电影面临的选题困境中,选题的成功,使得吴宇森回归华语电影之作开始从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同时史诗题材的诗意化叙述,体现了导演寻求史的效应和诗的激动,以期成为真正的大师;影片是全球化语境下营造的视听盛宴。但由于缺乏对战争和人性产生深刻的反思,《赤壁》之与真正史诗电影还有一定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 全球化 华语大片
下载PDF
华语大片中性别文化的迷途与缺失
15
作者 马丽敏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1年第9期81-82,共2页
华语大片的文化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近年华语大片在努力寻求文化支点、挖掘本土文化、传输本土价值观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过从女性批评入手,我们发现,华语大片在性别文化表达和输出上仍存在一定的偏颇和滞后,从古装片、现代商业... 华语大片的文化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近年华语大片在努力寻求文化支点、挖掘本土文化、传输本土价值观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过从女性批评入手,我们发现,华语大片在性别文化表达和输出上仍存在一定的偏颇和滞后,从古装片、现代商业片中都可以看到问题的显在性,我们从规正女性意识概念出发,召唤多层面、多生活方位的女性形象类型意识以及打破"被看"格局,塑造女性在电影中真正的的独立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性别文化 独立品格
原文传递
华语大片中的“人海战术”与“反智现象”
16
作者 陈林侠 《天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9-173,1,共6页
以"人海战术"为特征的大片模式,正主导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赤壁》……一部接一部。作者批评了这种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个性"的机械性,"杂耍... 以"人海战术"为特征的大片模式,正主导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赤壁》……一部接一部。作者批评了这种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个性"的机械性,"杂耍化"的技击崇拜,"反智"的比矮意识,认为这样的大片像巨大的黑洞,吞噬了电影的艺术审美追求,应该"寿终正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原文传递
“全球同步”与“身份”危机
17
作者 高燕 《天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0-176,共7页
岁末年初,大导演联手大制作轮番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攻城掠地,《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带来的视觉亢奋还难平息,《赤壁(下)》又撑起旷世史诗震撼登场。自2002年张艺谋携《英雄》气盖四方以来,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中国电影导演... 岁末年初,大导演联手大制作轮番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攻城掠地,《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带来的视觉亢奋还难平息,《赤壁(下)》又撑起旷世史诗震撼登场。自2002年张艺谋携《英雄》气盖四方以来,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中国电影导演纷纷向好莱坞大片顶礼膜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非西方 好莱坞 全球同步 《十面埋伏》
原文传递
难以动人的华语大片
18
作者 邓谦林 《艺苑》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21世纪以来,所谓的"大片"在中国影坛异军突起,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华语大片视听效果较佳,但鲜能动人和启人思索,其原因主要在于剧本粗糙、过分依赖"明星"、缺少"人间情怀"以及制片人、导演对其... 21世纪以来,所谓的"大片"在中国影坛异军突起,其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华语大片视听效果较佳,但鲜能动人和启人思索,其原因主要在于剧本粗糙、过分依赖"明星"、缺少"人间情怀"以及制片人、导演对其作品市场定位的失误和各种文化权力的制约等等。电影是一种用镜头语言表现的视觉文化,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我们的电影人应该创作出更多既"好看"又"动人"的优秀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剧本 明星 人间情怀
下载PDF
论华语大片景观建构的四个偏误
19
作者 章旭清 《艺术学界》 2009年第1期172-178,共7页
由于华语电影在"景观建构"过程中对艺术要求的误读,最终造成了尺度把握上的偏误。华语电影在"景观建构"上的偏误之处在于:将"国际化"简单地理解为"好莱坞化",将"视觉性"片面地等同为... 由于华语电影在"景观建构"过程中对艺术要求的误读,最终造成了尺度把握上的偏误。华语电影在"景观建构"上的偏误之处在于:将"国际化"简单地理解为"好莱坞化",将"视觉性"片面地等同为"感官冲击"而无视"精神冲击",将"景观"机械地误读为"视觉行为"却认识不到其所具有的话语功能,将"民族性"狭隘地操作为民族元素的拼贴而非"东方智慧的电影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大片 景观建构 东方智慧的电影化
原文传递
电影产业研究综述
20
作者 谭苗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其诞生的25年里,完成了从一本学院派刊物到一本行业专业期刊的完美转身。这个过程中,电影产业类文章的发生和发展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3年,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开展,第一篇有关电影产业的文章出现在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在其诞生的25年里,完成了从一本学院派刊物到一本行业专业期刊的完美转身。这个过程中,电影产业类文章的发生和发展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3年,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开展,第一篇有关电影产业的文章出现在学报。而随着2000年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学报上电影产业类文章的出现也更加频繁而专业。学报的25年是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25年。这25年的学报浓缩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轨迹,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产业这一领域持续不断的进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电影产业 电影体制改革 电影市场 华语大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