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鲁迅研究国民性问题的再认识 |
邵伯周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1 |
2
|
|
2
|
鲁迅小说的人物语言 |
陈祖楠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1981 |
1
|
|
3
|
谈《药》的结构 |
王灼
|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2 |
1
|
|
4
|
驱万途于同归 贞百虑于一致——鲁迅短篇小说《药》的结构浅析 |
李福生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0 |
|
5
|
鲁迅的“画灵魂”论及其实践初探 |
张国栋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6
|
于细微平淡处见精妙——杂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 |
邓达泉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7
|
揭示国民性才是《药》的主题 |
董友三
王长金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1
|
|
8
|
悲剧的人物,悲情的环境——浅析鲁迅作品中对秋冬的环境描写 |
徐晓燕
|
《时代文学(上半月)》
|
2014 |
1
|
|
9
|
鲁迅小说的对比艺术——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
徐绍仲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10
|
《药》:"康大叔"与"刽子手"考辨 |
郑子瀛
|
《宿州师专学报》
|
2004 |
1
|
|
11
|
试解鲁迅《药》的三段奇特的描写 |
史頫兴
王居瑞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1987 |
0 |
|
12
|
鲁迅作品评析二篇 |
宁桂芝
|
《绥化学院学报》
|
1988 |
1
|
|
13
|
凸显鲁迅小说魅力的技巧:对比 |
朱锋
|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
2005 |
1
|
|
14
|
《药》的人物设置侧议 |
彭如菁
|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
1981 |
0 |
|
15
|
神奇的匠心之笔——关于《药》中华小栓咳嗽的细节描写 |
王爝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6
|
鲁迅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 |
王爝
|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4 |
0 |
|
17
|
琐谈《药》的人物刻划 |
杨有业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1983 |
0 |
|
18
|
试论《药》的群众形象 |
傅勉文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1989 |
0 |
|
19
|
用活动词,全文生辉 |
周远喜
|
《作文世界(初中版)》
|
2004 |
0 |
|
20
|
别有韵味的“取钱”动作 |
赵庚奎
|
《初中生之友(快乐号)(上)》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