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温广东杨村华侨柑桔场遏制黄龙病大发生经验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学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关键词 广东省 柑桔 华侨 黄龙病 大发 种植面积 国有农场 红壤
下载PDF
华侨华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秀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国务院侨办的政策解释,对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等法律概念,以及国际移民、华裔等非法律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简单分析了目前这些概念混淆、不规范使用的原因。... 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国务院侨办的政策解释,对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等法律概念,以及国际移民、华裔等非法律概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简单分析了目前这些概念混淆、不规范使用的原因。有关华侨、华人的相关概念不只是术语而已,概念的不同意味着内涵的本质差异。概念的混淆使用不是小事,它会引发公众对政府侨务政策的误读,不利于正确的政策的宣传落实,不利于华侨华人在当地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不利于中外友好。因此,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学术界应该普遍重视这一现象,并且共同探讨纠正这种现象的可行办法。就政府层面而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让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更好地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减少不必要的错读和误解;就新闻媒体而言,报道中对有关概念的使用要严谨、慎重,避免随意性;而学界则更应该正确使用相关概念,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多做分层研究、个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外籍华人 归侨 侨眷 华裔 国际移民 海外侨胞
下载PDF
欧盟国家移民政策与中国新移民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明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从 2 0世纪末叶移民欧盟国家的地缘群体中 ,可以看到欧盟主要国家移民政策与当代中国侨乡移民潮形成、发展具有互动关系。随着信息、资金、商品在全球化进程中空前活跃的势态 ,必然带来人口的相应流动。因此 ,应当认真追踪剖析欧美发达... 从 2 0世纪末叶移民欧盟国家的地缘群体中 ,可以看到欧盟主要国家移民政策与当代中国侨乡移民潮形成、发展具有互动关系。随着信息、资金、商品在全球化进程中空前活跃的势态 ,必然带来人口的相应流动。因此 ,应当认真追踪剖析欧美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 ,疏通人口流动的正常渠道 ,规范合法化的移民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明 移民政策 中国 移民 华侨 管理 国际人口流动
下载PDF
近百年来中国侨批业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焦建华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49-58,共10页
本文从民国时期、1949—1979年和20世纪80年代后三个时期,回顾近百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侨批业的研究。作者认为,已有的侨批业研究选题不够宽泛,具体领域的研究不平衡,研究理论有所欠缺。作者指出,未来的侨批业研究应从资料收集、研究领... 本文从民国时期、1949—1979年和20世纪80年代后三个时期,回顾近百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侨批业的研究。作者认为,已有的侨批业研究选题不够宽泛,具体领域的研究不平衡,研究理论有所欠缺。作者指出,未来的侨批业研究应从资料收集、研究领域和研究理论等方面着手,拓宽和加深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批 侨汇 批信局 华侨
下载PDF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海谊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5,共5页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融资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研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之对策,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改...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融资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研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之对策,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分析温州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状况的对策,加快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民营企业 融资问题 内源融资 银行贷款 民间金融 信用担保体系 创业基金 华侨
下载PDF
关于新形势下华侨母语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熙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共8页
海外的华文学习者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中国公民,一类是外国人;前者是华侨,后者多称为华人。目前华文教育界常常把这两类学习者相提并论。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华侨子女的母语教育应当单独设类,它应该是中国国家语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外的华文学习者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中国公民,一类是外国人;前者是华侨,后者多称为华人。目前华文教育界常常把这两类学习者相提并论。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华侨子女的母语教育应当单独设类,它应该是中国国家语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华侨子女母语教育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母语教育
下载PDF
论清末华侨认同的变化和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23
7
作者 壮国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95,共9页
早期移民海外的华侨,其民族主义意识尚未形成。晚清时期,两次鸦片战争导致的民族危机强烈震撼了朝野。在民族危机意识下寻求社会变革、救之图存的朝野三股政治势力———清朝实权派中的有识之士、保皇派势力、孙中山的革命派,都先后... 早期移民海外的华侨,其民族主义意识尚未形成。晚清时期,两次鸦片战争导致的民族危机强烈震撼了朝野。在民族危机意识下寻求社会变革、救之图存的朝野三股政治势力———清朝实权派中的有识之士、保皇派势力、孙中山的革命派,都先后把目光投向海外华侨、寻求华侨的支持,在客观效果方面,这三股政治势力在推动华侨对祖国的认同,从而激发海外华侨社会中华民族主义的兴起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认同 民族主义
下载PDF
明清时期海南岛的妈祖信仰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元林 邓敏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1-386,共6页
通过系统考察明清时期海南妈祖庙分布以及其所反映的规律,探讨海南妈祖信仰兴盛的原因,并述及妈祖信仰经由海南人传到海外的情况以及妈祖崇拜在东南亚海南华人崇拜中的地位。
关键词 妈祖信仰 海南 明清时期 华侨
下载PDF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兴起 被引量:17
9
作者 赵可金 刘思如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3,128,共11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移民和外侨群体日益受到各国外交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各国外交所依靠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海外华人华侨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全球间流动更加方便,正成为更加庞大且重要的群...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移民和外侨群体日益受到各国外交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各国外交所依靠的重要力量。在中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海外华人华侨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全球间流动更加方便,正成为更加庞大且重要的群体。如何发挥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以官民合作的方式提升国家形象,正成为国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和侨务主管部门也纷纷强调加强侨务公共外交,但侨务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需要,需要加强科学研究,为拓展侨务公共外交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智慧。因此,中国应在加强侨务公共外交概念界定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鼓励华侨华人参与的新思路和新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在侨务公共外交的过程中维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官民并举、统筹协调的侨务公共外交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侨务 公共外交 立体外交 中国外交
原文传递
孙中山年谱 被引量:15
10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1期78-97,共20页
前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是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奋斗终生的英勇战士。全面地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和生活实践,将会有助于我们认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复杂斗争过程,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孙中山的珍贵... 前言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是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奋斗终生的英勇战士。全面地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和生活实践,将会有助于我们认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复杂斗争过程,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孙中山的珍贵的思想遗产。《孙中山年谱》的编写,始于1964年。1966年初完成初稿,分五册打印。当时参加鳊写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广东省参事室、华南师范学院和暨南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 香港西医书院 文史研究 孙中山 康德黎 华侨 起义军 台湾 澳门 勤奋学习
下载PDF
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喜所 《史学月刊》 1982年第4期51-56,共6页
一留美学生的高潮是1911年前后,其发展则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中国近代最早赴美留学的是容闳、黄胜、黄宽三人,时为1847年,出于美国传教士布朗先生相助之功。1854年,容闳归国后,经过十几年辛苦奔波,结识了曾国藩,终于在1872年陆续... 一留美学生的高潮是1911年前后,其发展则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中国近代最早赴美留学的是容闳、黄胜、黄宽三人,时为1847年,出于美国传教士布朗先生相助之功。1854年,容闳归国后,经过十几年辛苦奔波,结识了曾国藩,终于在1872年陆续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但由于顽固派的群起反对,这批幼童于1881年“凄然归国”。此后赴美留学者一度中断。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通过留学救国曾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呼声,于是人们再度飘往太平洋的彼岸,企求救国良方。但至1900年,留美人数仅有十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留美学生 留美生 知识分子 北洋大学 回忆说 清华学堂 教会学校 华侨 学术论文
下载PDF
试论华裔留学生的特点、教育与管理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S1期167-173,共7页
在众多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中 ,华裔学生占有一定比例。本文从社会因素、语言条件、心理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华裔留学生的主要特点 ,就华裔留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强调对华裔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引入“以人为本”
关键词 华侨 华人 华文教育 教育管理
下载PDF
越南河内历史上的关公庙与华侨华人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谭志词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44-49,94,50,共8页
历史上河内供奉关公的宗教建筑物数量曾居越南全国之首,关公庙、天后庙与河内华侨华人会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先庙后馆、庙馆同处或亦庙亦馆,这种关系一方面反映了宗教信仰在华侨华人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 历史上河内供奉关公的宗教建筑物数量曾居越南全国之首,关公庙、天后庙与河内华侨华人会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先庙后馆、庙馆同处或亦庙亦馆,这种关系一方面反映了宗教信仰在华侨华人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华人会馆具有宗教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内 关公庙 碑铭 华侨
下载PDF
华侨与南洋劝业会 被引量:9
14
作者 乔兆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华侨对于南洋劝业会的举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则陈列华侨展品的暨南馆是南洋劝业会中的一个亮点 ,同时以南洋劝业会为机缘 ,还出现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华侨的种种作为 ,在某种程度...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华侨对于南洋劝业会的举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则陈列华侨展品的暨南馆是南洋劝业会中的一个亮点 ,同时以南洋劝业会为机缘 ,还出现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华侨的种种作为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清政府举办南洋劝业会的设想和愿望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中不难发现 ,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过渡中 ,华侨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工商业 清政府 南洋劝业会
下载PDF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及其贡献 被引量:12
15
作者 关文明 陈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本文论述了华侨、华人体育发展的成因、发展趋势,以及华侨、华人体育在传播中华传统体育、传入西方近代体育、筹集体育资金、沟通国际体育和两岸体育交往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华侨 华人 体育 发展 贡献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华侨捐输与救亡运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魏宏运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57-182,共26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开辟了“海外战场”。他们组成各种各样的抗日救亡团体,联合各界华侨,克服艰难险阻,通过捐款捐物、抵制日货、回国服务和投资等方式。
关键词 华侨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侨乡研究:对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不同解读 被引量:11
17
作者 程希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7,共8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华侨 华人 侨乡 解读 海外移民 实证性研究 经济合作
原文传递
略论近代福建华侨汇款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金枝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8年第3期40-47,共8页
一、近代福建侨汇款额及其特点 (一) 近代福建华侨汇款数额 福建华侨汇款起初由“水客”带来,大概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汇款估计不会太多,但其总额年均约在百万银元左右。至七十年代以后,汇款已逐渐增多。据估计,1871—1884年平... 一、近代福建侨汇款额及其特点 (一) 近代福建华侨汇款数额 福建华侨汇款起初由“水客”带来,大概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汇款估计不会太多,但其总额年均约在百万银元左右。至七十年代以后,汇款已逐渐增多。据估计,1871—1884年平均每年达311万银元,1885—1898年平均每年约在1,039万银元。 关于闽侨汇款数目,各方面发表资料不少,但常不免有挂漏不全之嫌,其数字之准确程度不无疑问。三十年代末,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郑林宪曾作过调查,根据他的调查结果,福建华侨汇款自1905年至1915年,每年侨汇数目约在1,900万至2,300万元之间;1916—1918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银价高涨,汇款曾减至1300—1600万元之间;1919年以后二年增至2,000万元,及至1921年—193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年约4800万元;1929年—1931年三年中,适值世界经济危机,银价暴跌,所以汇款特别多,年由5800万元上升至7600万元。1932年以后至1937年之间约在五、六千万元左右,1938年又达到7000万元的高峰,较历年以来最高的1931年稍少二百万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经济危机 民信局 银元 侨汇 秘书处 水客 闽侨 挂漏
下载PDF
近代华侨投资与潮汕侨乡建筑的发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妙娴 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3-56,共4页
潮汕侨乡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初步形成。近代的华侨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潮汕侨乡建筑的发展, 奠定了潮汕地区城市的基本格局, 在潮汕广大乡村留下了大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 并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审美视角。
关键词 侨乡 投资 发展 近代 城市 乡村 华侨 建筑审美 民居建筑 基本格局
下载PDF
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奕平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8年第5期104-112,共9页
如何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是摆在决策层和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海外华侨华人分布世界各地,数量庞大,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关系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和软实力建设中能发挥独特... 如何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是摆在决策层和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海外华侨华人分布世界各地,数量庞大,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关系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和软实力建设中能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中华文化传播、公共外交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等方面,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作者从合作共赢思维、文化交流和认同、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提升"一带一路"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华人 “一带一路”倡议 软实力 海外统战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